2011年春天,CANON終於宣布要開發200-400/4的望遠變焦鏡,而且還要內建1.4X,讓變焦範圍達到2.8倍。由於1.4X是內建的,所以可以針對這支鏡頭進行畫質最佳化,且上下倍鏡的效率更是大幅提高。
從宣布開發到正式發表,由於歷經了311大震,這支鏡頭上市日期的不斷延後,已經快成為笑話一則。拖到今年的5/31,這支鏡頭才在日本正式上市。
然而日本上市不代表台灣就會有貨,看著海外一篇篇的開箱測試,軍火商那邊卻遲遲沒有傳來好消息。就在小弟一催再催,而且對總代理感到失望透頂時,這支讓小弟望眼欲穿的鏡頭終於來了。痴痴盼望了快兩年半,終於它還是來了



跟老尼相比,老佳實在是食古不化。對於一支講究機動性的鏡頭來說,它的使用者才不需要這種難用的提箱,要送也該送個砲袋才實用


跟II代IS砲一樣,這支鏡頭出廠就附贈了短腳座,不過小弟還是換裝了直接對應ARCA-SWISS規格的矮腳座。

醜媳婦總要見公婆...

因為出國在即,還來不及為它量製炮衣,所以使用上得更加小心


光溜溜的...

操作內建1.4X時的注意事項寫得又臭又長,簡單的說就是切換時不要亂按其它按鈕



它也跟II代IS砲一樣擁有IS MODE3


對焦模式也追加了POWER FOCUS


因為產品名稱太長,狗牌上的字密密麻麻


跟規格相近的SIGMA 120-300/2.8 OS一比,200-400/4看起來好大管,其實兩支的重量差不多


因為這支手持拍的機率會很高,所以小弟還幫它把原廠背帶裝上。因為背帶夠厚夠寬,減壓的效果還不錯。

礙於時間的關係,小弟今天沒能拍什麼測試照。初步的印象就是,重量還算合理,變焦環也不算重,要邊拍邊變焦應該不成問題。
只不過對於習慣放M模式的人來說,上下倍鏡後千萬記得去調整曝光值,以免過曝或是欠曝

.........................................................................
7/25更新
謝謝大家的回應,因為小弟今天測試了一下午,所以拖到現在才上來PO圖

畫質的部分小弟是覺得物有所值,包括開啟內建倍鏡後再上顆1.4X III,畫質都還很不錯。
第一張是外接1.4X III拍的,說實話小弟已經很滿意了


接下來是只用內建1.4X,在560mm拍攝的。


一邊變焦一邊拍攝的合焦精度還不錯



因為上傳01後畫質爆爛,有興趣的朋友請勞駕到底下去下載原圖,EXIF都還在。
200-400測試原圖
...........................................................................................................
2015/7/13更新
因為總畫素高達五千萬,5DS/SR很容易給人一種棚拍專用機的印象。但實際使用過之後,就會發現微震並沒有想像中恐怖,而且AF跟快門的反應都算快,拿來拍攝會動的主體絕無問題,即使是飛行中的鐵鳥也不例外。
趁著昌鴻颱風剛走,空氣中熱流較輕微時,在民權大橋上拍RWY28的進場機。雖然200-400/4比大白兔跟大綠兔都重上不少,但要手持跟住下滑進場的民航機倒沒有什麼大問題。
剛開始不敢ZOOM太滿,快門也不敢降得太慢...

用變焦鏡拍飛機時,最好不要邊ZOOM邊按快門,否則不容易拍出銳利的照片...

最保險的方法就是ZOOM一段拍一段,而不要同時進行變焦跟快門釋放的動作...

抓到感覺之後就可以把快門降下來,並且用560mm端來拍...

放100%來看的話,還可以看到星空聯盟圖騰下方的STAR ALLIANCE字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