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色溫拍攝環境的救星-KBX 柔光罩(for Canon)小開箱


這是我買過最貴的控光器材了
以往我使用閃燈最常用的就是兩種方式
1.裸燈跳燈
2.加上無影罩,直打
從來沒用過碗公型的柔光罩
當我看到這個由頗有名氣的kent所設計製作的KBX柔光罩時
第一直覺是,挖哩勒,一個碗公罩要賣3.6張,也太貴了吧
後來仔細的閱讀了KBX的設計理念及實拍文章後,才驚覺怎麼會有這麼棒的東西!
立馬去買了一組回來~
它主要可以解決兩個問題,(後面會再詳細說明~)
1.跳燈時主體正面補光不足
2.黃光環境下,使用閃燈所造成的雙色溫現象

首先還是老梗的先開個箱:
盒子


內容物一覽:柔光罩本體+直打的蓋子+四片濾色片+橡膠固定環

濾色片分別是(說明截取自KBX官網):
204 Full CT Orange:對應多數的室內黃光環境
206 Quarter CT Orange:對應比較不黃的燈光環境
246 Quarter Plus Green:對應明顯偏綠的日光燈環境
202 Half CT Blue:拍設藝術風格使用


外型為600EX-RT量身打造,相當密合
如果只是在室內簡單使用,其實不套上固定環也ok,即便燈頭朝下,柔光罩也不會掉下來
若是外出或是婚攝場合,還是要套上固定環,可以固定的非常牢固

插入濾色片的地方,裝到底會有點緊,避免濾色片掉落


柔光罩有各種不同的使用方式:
跳燈模式


往下反折一半,就變成1/2跳燈模式


套上蓋子就變成直打模式


暫時不使用時可以直接反折


折一半也可以,比較美觀一點


接下來就是實際測試了:
1.跳燈時主體正面補光不足:
一般拍室內生活照時,裸燈跳燈可以簡單又迅速的提升照片質感
但由於跳燈的方向是由天花板從高處反射下來,往往會使主體正面的補光較為不足
測試方式:閃燈為機頂閃(M模式),iso壓低,少吃一些環境光源,方便看出使用柔光罩的差別
(不想一直露臉所以要遮羞一下:p)

可以看到使用KBX跳燈模式時,正面補光增加,若將燈頭前傾,正面補光會更強
1/2跳燈則跟裸燈差別不大
也許是因為我家天花板不高,使用KBX的效果感覺不像官網上的差別那麼大
之後有機會拍婚宴再來測試看看

2.黃光環境下,使用閃燈所造成的雙色溫現象
本來我對雙色溫並不是特別在意,看到kent的說明才來仔細研究
我家裡的裝潢燈光就是標準的黃光環境
當iso開高,光圈開大時,會多吃一些環境光
黃光色溫大概2600-2800k,閃燈色溫以600EX-RT來說大概5300k
加上閃燈的話就會拍出像下面的照片:

可以看到人臉出現雙色溫,正面顏色偏藍(因為比側面吃更多閃燈的光),而背景則偏黃,感覺就很怪
解決方法:
1.不用閃燈,拉高iso,全靠吃環境光,缺點是高iso雜訊多
2.用閃燈,降低iso,閃燈拉高出力把環境光壓下來,缺點是閃燈電力耗損大,光線相對刺眼,
且空間越大,閃燈越難補的均勻
3.閃燈加上黃色濾色片,並把自訂色溫為2800k,好處是閃燈配合環境光,可使用較小出力,且補光均勻
但濾色片的使用相對上就比較麻煩,kent自已也試了N百種方法
現在有了KBX,只要輕鬆的把濾色片插入KBX柔光罩內即可!

像這樣不但人臉不會有雙色溫,背景色溫也不會偏黃,接近人眼所看的感覺
真的可說是黃光環境下的最佳解法!

我一般常用的拍法是自訂白平衡+閃燈ETTL+機身M模式
分別測試有加和沒加濾色片,並使用不同iso值來改變背景亮度,以下為jpg直出

沒濾色片這組,色溫變來變去,唯有乖乖打開raw檔重新調整色溫一途(而且還是會有雙色溫現象)
而有濾色片這組色溫則保持一致,只有背景亮度遞減
懶得後製的話,使用濾色片也是很方便的做法

接著測試一下直打的效果,上方為KBX直打,下方為裸燈直打

感覺有加KBX就不會像裸燈那樣的死白,但差異不是太大

接著是無影罩 v.s KBX柔光罩,這是我拍模型常用的30x20無影罩


從上到下分別為裸燈直打,KBX直打,無影罩直打

可以看到KBX直打比裸燈直打的影子要來的模糊一點
無影罩效果還是最好,影子最不明顯

總結一下,KBX柔光罩可說是專為婚攝量身打造的,
它可以增加跳燈正面補光,又能快速抽換濾色片,避免雙色溫現象,
需要直打時不會像裸燈那樣死白
柔光罩材質也是kent精挑細選,感覺很耐用
但如果只有居家使用的話,是有點殺雞用牛刀的感覺,畢竟一組也不便宜
之後有更多實拍照再慢慢po上來囉~

本文同步發表在我的部落格
這個柔光罩感覺比Gary Fong的還要好用
可惜美國買不到
以後有回台灣一定要帶個兩組以上回來用(我玩雙機流的...)
自己本身也是使用大兔(1Ds mark II) 也是長年受KENT大的荼毒...

這個東西感覺真的蠻屌的

未來有預算會搞一組來用用

Dowchia wrote:
這是我買過最貴的控光...(恕刪)


這柔光罩感覺就是集KENT大畢生功力所設計製造的婚攝神兵阿!

有機會一定要敗來玩玩!

感謝樓主熱心分享~

timy312 wrote:
這柔光罩感覺就是集K...(恕刪)

同事有一組,拍出來的感覺真不錯

Dowchia wrote:
這是我買過最貴的控光...(恕刪)

好物推薦
買這個要記得自訂白平衡再搭配濾色片唷
http://www.flickr.com/photos/92062450@N06/sets/
根據經驗

在較小的室內空間內,例如家中的客廳與房間內

較難感受到柔光罩與色溫片的差異

因為室內空間較小,光線可以從四週與天花板反射到拍攝主體...此時感受不出柔光罩效果較明顯的差異



此外因為空間小+反射效果好,黃燈環境底下若不使用閃燈色溫片

ISO降低來拍攝(盡量不吃太多現場光)...全部依賴閃燈的出力把現場環境打亮

閃燈的白色燈光(約5000多K色溫).. 可以有效的壓掉室內的黃燈..


當拍攝環境換到較大的室內空間

例如: 婚宴現場 挑高天花板的環境 活動現場 沒有屋頂的夜間戶外環境

室內空間裡面有很多人(例如迎娶闖關活動...跳燈會造成有些被拍攝人物補光不均勻)


此時就能感受到柔光罩的補光效果


並且在此黃光的室內光源下,不可能靠一支閃燈的白色燈光(約5000多K色溫)

把整個大空間所有的黃色室內光源壓掉.... 此時就必須要使用對應的黃色閃燈濾色片

將閃燈的光源改成與現場黃光類似的色溫

此時的拍法就變成類似不開閃燈吃現場光的拍法

1. 拍攝時手動白平衡...自設色溫K值 約 2700~2800K

2. 拉高ISO 光圈大一點 快門速度不要太快

3. 背景光是靠相機吃現場光拍出來的(不開閃燈時也必須要拍到這麼亮)

4. 閃燈只是補拍攝人物臉部的光

這種大空間的黃燈底下拍攝

當閃燈加上黃色濾色片時....

此時室內現場所有黃光就變成你的好朋友 幫你補背景光

即可輕鬆拍出單一色溫,人物膚色正確,背景明亮,沒有雙色溫(人白背景黃 或是 人藍背景白)

接近人眼當時看到的感覺


如果閃燈沒有加濾色片時,現場黃光就變成你的敵人...

拍攝時與閃燈的白色光源在做黃白大對抗.... 拍出來的雙色溫很難後製

尤其是膚色部分區域會帶藍紫...背景很黃


拍攝婚禮或活動紀錄時,常常遇到很多不同室內空間光源色溫的改變( 有的房間是白燈 有的房間是黃燈)

此時可以快速更換閃燈濾色片...就是很方便的一件事情




kent406406 wrote:
在較小的室內空間內,例如家中的客廳與房間內
較難感受到柔光罩與色溫片的差異
因為室內空間較小,光線可以從四週與天花板反射到拍攝主體...此時感受不出柔光罩效果較明顯的差異

感謝kent大親自現身解答
純粹在家裡使用確實柔光罩效果不甚明顯
我之後會再嘗試各種擺位和角度,看能否把柔光罩的效果發揮出來

色溫片的效果我覺得滿明顯的
主要是我雖然在室內拍攝,但主拍小孩,所以iso會訂在800-1600,閃燈就是稍微補個光,
如此相對可以減少閃燈出力,對小孩來說比較不會刺眼
所以還是會吃不少環境光源,色溫片在此就顯的非常好用~
請問KBX對戶外補光有幫助嗎? 我看到的照片似乎都是在室內拍攝的耶!

Dowchia wrote:
這是我買過最貴的控光...(恕刪)
http://www.kbx.com.tw/main/photo.htm
這裡有很多範本 包含戶外。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