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進入到DSLR的世界剛屆滿1年1個月

從小也對其他的東西沒能有多大興趣...不然頂多是三分鐘熱度

但自從狠下心買了生平第一組D50 + 18-70後

我覺得 我已經入魔道了

連在撇條的時候都不忘帶本攝影相關書籍進去閱讀...

爾後~陸續又購買了
T124
50 F1.8
VR 70-300

在這一年的日子裡 常遇到室內光線不足的情況

也是ISO開到最高+ 50 F1.8硬上

不免拍出的品質慘不忍睹...

對於站上的前輩直呼說

一定要入手顆閃燈 這樣會讓你的鏡頭增加一倍的價值

一直抱著懷疑的心態

(心裡在想 閃燈~機身上不就有一顆了... 唉~~以後有錢再說啦!!)

直到小弟拜讀了吉米大的我愛SB-800

撩起了另一波敗家的欲望

現在 我發現~小弟我錯了

加上外閃的單眼簡直就像 賽魯吞掉18號一樣 變成了完全體

當然啦~以小弟的庸才跟D50先天的限制

是無法將SB-800發輝到極致的

目前也只會轉+抬頭打跳燈

不然就用包圍測光模式下用 TTL/BL做均衡補充閃光

這樣的效果已讓剛入手的我感動到痛哭流涕

但我知道這樣是不夠的~

對於其他模式例如:

AA(自動光圈閃燈模式) GN(距離先決) RPT(重複閃光) 模式等等...使用的時機

以及一些常用技法(小弟我有看說明書~但實在是看不懂)

所以厚著臉皮上來跟各位前輩請益 經驗與技巧

也希望大家能不吝分享心得~提升大家的水平

也讓尚未入手的同好們了解~SB-800/SB-600到底好在哪?

不然每次都看人說 神燈 神燈 的~卻無法了解他的優點...

謝謝大家!!
閃燈我覺得最重要的技巧是怎麼去打光,
怎樣尋找拍攝環境內可反光的物體,
至於模式的使用,其實我覺得TTL+BL再搭配閃燈補償就很好用了,
神燈除了無線多閃地神技之外,另一項被人稱讚的就是TTL+BL補光的準確.
如果是在室內我覺得技巧就是不同角度都打看看,
很多會反光的物品也是隨手可得,
室外就麻煩了,一般人出去怎麼用反光板?只能直打......
目前我看到的幾種直打方式:
1.擴散片+柔光照90度直打
2.內置反光板+擴閃片+適當角度
2.碗公90度跳燈
我最近都是用1的方法,然後設定閃燈補償到最-2~-3
要在好玩一點就是用內閃觸發離機閃,
但是得手動慢慢調,拍完Model大概也睡著了....
恩~當初買外閃一項考慮是
外拍女王時常會遇到逆光補光的問題
背景反差太大
之前爬文是說
M模式+點測光(對背景測光)+自設安全快門與光圈
這樣就行了~不知小弟有沒記錯
人也可以捕到光 背景也不會過曝
SB-800的對我而言
最大的好處,就是我什麼都不用設定就很準
(懶人專用.....)

而且SB-800真的要攻頂,大概要四顆SB-800吧
機頂、左方、右方、背景各一顆
我覺得複數才是SB-800的最大強項
豬趴死
三月魚 wrote:
我會建議用矩陣測光,...(恕刪)


嗯嗯~但假設今天在戶外
用點測光~對背景高亮度部份測光
故閃燈自動減少出力 (再自行加減ev值) 以免背景過曝
人像前景部分也可以捕的到光~
若是用矩陣測光~對背景測光~似乎就沒多大意義了?

觀念有錯請指正...

友站相關文章第二點有提到
坦薩 wrote:
嗯嗯~但假設今天在戶...(恕刪)

如果是單純藍天背景用點測光沒什麼關係,
但是如果背景有混亂的場景,
如夏天停滿船隻的碼頭邊,
萬一好死不死對到對比強烈的東西,
剛好落在點測光的範圍內,就可能會影響判斷.
背景的測光模式看人習慣,只要能取得正確對背景亮部的光圈快門即可,
重點就是,光圈快門決定你背景的亮暗,
閃燈才能決定你的主體亮度,
光圈決定景深,快門會影響你吃進現場光的多寡.
把握這個大原則即可.
但是將閃燈加入時我會建議用中央重點測光,或是矩陣測光,
因為切換到點測光的時候閃燈無法開啟BL模式,
假設主體的顏色較深,如Model穿黑色衣物,
就有可能會過曝,當然,可以利用補償來修正.
如果使用TTL+BL,在大多數的狀況會比較容易補到較正確的閃光,
樓主可以自己試看看在不同的測光模式下,
中間主體用個深色的物體去拍看看,
如我之前所做的實驗一樣,就會知道我所敘述的東西了.
好文一枚
推一下
對正要買外閃的我來講
是受益良多的一篇好文
但礙於經費問題再考慮
是要先買SB400+腳架
還是要直接殺上SB800
殘念....
不好意思,那是吉米年輕不懂事時貼的文章,害你敗了不實用的東西,後來吉米都很低調了...幾乎都不貼開箱文了,一來身旁有要事,二來是避免商品再次缺貨...

剛好你問的東西,吉米有在友站回應過相關文章,吉米轉貼過來給你看,這是閃光技巧的一小點而已希望可以幫上你的忙,沒有任何典籍的根據只是吉米的經驗之談,參考:
===================================================
以下就是利用SB800壓光(吉米算逆光,而背景比吉米亮,簡單來說也可以稱之為逆光補光),這時太陽在吉米的斜後方,如果用矩陣測光,因為平均值關係,人必定過暗,天空也可能過曝;如果用點測光在臉上,背景必定過曝,那就不用去梨山拍了...

這時的方法是利用點測或中央重點測光測在想要保留的藍天上,讓藍天曝光正常,然後AL-E曝光鎖定,開啟SB-800強制補光...如果不熟開TTL+BL;如果很熟,開啟M模式會比較容易抓到條件(一般如果沒有經驗的人會從1/8亮開始上下調整,拍久了通常看太陽亮度或時間點就會知道大約要上多少光。)

結果如下圖:天空曝光正常,但人雖然逆光卻有SB-800平衡回來,就可以完美了。(如果還有山谷暗區,曝光鎖定前要使用重央重點測光去測亮暗過半的交接處。

===================================================
原回文連結:Nikon Club人像拍攝構圖與補光

其實吉米還是喜歡自然光環境,但是某些環境像照片中的場景如果沒有SB-800不是犧牲背景就是犧牲人像亮度,所以加油,一步步慢慢來,吉米也還在摸索中,不然就是多請教各大網站的前輩,吉米也是這樣慢慢學習而來的。

攝影的迷人之處不是在於拍的照片有多神或後製技巧有多高明,而是某種情境拍不出來的困頓苦惱一段時期後,當靈光一閃或先人指引的突然洞悉訣竅,瞬間醍醐灌頂的感受正是學習攝影最迷人的瞬間。加油加油,希望吉米錯誤勸敗的罪過可以慢慢消除...
偶是吉米王:橘子貓視覺創意實驗室(WWW.PCKING.NET)

感謝三月魚與吉米大無私的分享

假日去實測一番

希望不要再下雨了~不然都悶壞了

另請教

AA(自動光圈閃燈模式) GN(距離先決) RPT(重複閃光) 模式等等...使用的心得與時機

不然我想一顆上萬元的燈只會用TTL/BL有點大材小用...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