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on小三元鏡頭的誕生一直是許多N家用戶所引頸企盼的,日前16-35mm f4這顆廣角小三元發表上市,歡聲四起,接著大家便開始期待中焦段及長焦段小三元鏡的出現,尤其是足以匹敵Canon 24-105mm f4的中焦段小三元,因為對大多數人而言,這個焦段使用率最頻繁,也因此自24-120mm f4發表以來,便成為期待度相當高的一支鏡頭。
可是待官網樣本照片出現,許多網友認為畫質不如預期中的好,也因此有網友轉而認為這支鏡頭已經變成期待度最低的一支鏡頭,但對小弟而言,這支鏡頭是近年來我最想要的一支鏡頭!
近20年的攝影生涯中,用過鏡頭不知凡幾,近年來拍婚攝、活動的機率大增,一直希望有一支可以一鏡到底的神兵利器,以求減輕負擔,不必常換鏡頭,這也是Canon用家對24-105mmf4這支鏡頭青睞有加的原因,也讓N家用戶一直羨慕不已!
所以囉!台灣地區正式鋪貨的第一天,小弟也不管流言蜚語,就去把這支鏡頭請了回家(雖說大家不看好,但市場還是炙手可熱的,因為第一天的貨就馬上被掃光了),畢竟沒用過,怎知堪不堪用呢?小弟相信,很多人正觀望著,希望看看使用的狀況評價,再決定要不要入手,就讓我做個小白鼠吧,也順便讓它跟幾位老大哥PK一下,看看值不值得買?
先看看外觀,相當平實,手感一如其他N鏡,質感算OK

裝上遮光罩,這個遮光罩不是很威,但我不是很在意!

120mm時,鏡頭伸長的狀況

Nikon鏡的尾蓋改了,變得粗壯勇猛一些

這個「N」字,迷惑多少人心,它除了代表奈米鍍膜之外,我個人認為它深層的意義是「No money no talk 」

接下來我們請出這一次一起PK的兩位大哥,14-24mm f2.8、24-70mm f2.8
先在此聲明,這次測試為簡易測試,供自己跟各位參考,非嚴謹測試!
照片為JPG直出,分別在各焦段測試f4、f8的中央及周邊畫質

第一張圖先讓各位看看測試現場狀況,三支鏡頭同時用24mm端拍攝,可以發現,14-24變形控制最優,24-70與24-120這兩支則不相伯仲,24-70似乎好一點點。但我們要了解一點,14-24是處於最望遠端,另外兩隻則是最廣角端,這種結果是想當然爾!

接下來每張照片底下都有標出鏡頭種類及焦段光圈,請各位自行參考,14-24這隻只有24mm端可比較,另兩支就多比較50mm端及70mm端












比完這三支,同場加映與老前輩PK,這次請出小灰四,前前代的大三元!
與它PK在120mm時的表現





經過一天多簡單測試,有以下初步心得:
1.物有所值,應該會成為往後主力鏡!
2.各焦段畫質平均,開放光圈即可用光圈
3.目前還未測試出傳說中紫邊現象,是否D3本身有抑制效果,不得而知。
4.攜帶性不錯,重量也不重!
5.小缺點包括24端變形、24端最大光圈時輕微暗角、星芒比較不漂亮!
6.光圈雖然只有4,但散景表現還不錯,沒有二線性的現象,尤其是圓形光圈讓焦外光源呈現美麗的圓形
7.在全幅機上是街拍利器、也很適合當旅遊鏡,甚至拍美食、小花小草都可以勝任。
以下為一些測試照片!


星芒沒有14-24這顆漂亮!

可以看出圓形的光圈造成的焦外效果

拿回鏡頭當天晚上,口袋空空,一碗魯肉飯解決晚餐!

檢視星芒效果

發色濃郁


初步沒看到紫邊現象













有空時會整理到個人部落格發表,到那邊看圖比較漂亮,這裡壓縮後畫質差了些,屆時也會補多一點測試圖進去!
我相信這一支鏡頭在婚攝方面,可以比24-70mm f2.8這支鏡頭擁有更廣泛的使用性,雖然24-70畫質犀利,光圈又大,但是事實上在活動場合很少開到2.8,因為很容易造成只有1、2個人清楚,其他人模糊的狀況,所以這種場合高ISO比大光圈重要多了。
而且這支新鏡又比24-70多了70-120的焦段,在構圖上更多彈性,不用再頻頻換長鏡頭了。
所以以後拍活動只要帶14-24(預防空間狹窄)、24-120、再視需要帶一支大光圈定焦鏡(拍攝帶感覺的畫面),最好帶2台機身,那就真的不太需要換鏡頭了!
以上為不專業測試,請各位不吝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