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是老機,但應該也沒多老,大概有15到20年的歷史而已

記得我在買入相機之前,老媽一直有跟我說老爸留了台老機還有防潮箱下來, 但不知道收去哪兒了,只留下了一句話: 「想要我的相機嗎?想要的話就我可以送給你。自己去找吧!我將我所有的"機絲"都藏在那裡!」
今天下午,閒來無事,終於在翻箱倒櫃後發現了他的蹤影!!
Nikon老機開箱

嗯,看來相當的有歷史了,不曉得裡面是什麼牌子的,是否我的品味跟老爸一樣呢(小弟是C家),小弟迫不及待的趕緊打開一看。驚,居然還有底片!哇嗚~感覺挖到寶了。不過令小弟沮喪的是,看起來是N家產品,因為這樣一來,小弟的機身應該不能套來玩玩看,然後防潮箱也看起來也相當的有故事了,看來只能當當擺設品了。
Nikon老機開箱

首先,我們來看看這台機身的外觀,看起來老爸保護的相當的不賴,黑色銀色的搭配,頗有目前O家的EM-5的感覺!但是上面並沒有寫型號,所以小弟無法考證這台機身的年代。
Nikon老機開箱
Nikon老機開箱

而鏡頭呢,焦段是28-45mm,也跟目前現在常用的焦段不同。且從鏡頭的側邊,也可以清楚的看到鏡頭口徑為72mm。
Nikon老機開箱

再來一張大眼睛,看起來是日本製造的,謎之聲:現在N家不是都在大陸製造了嗎?
Nikon老機開箱

接下來我們看機身的頂部照片,研究一下這台老機跟目前的相機到底有什麼不一樣。
1. 光圈的部份,直接在鏡頭上面做調整。該鏡頭光圈大小為f4.5~f22
2. 快門則是在機身的右手邊從1/1000~8秒 (?我不太會看)....但是寫一個B !! 該不會支援B快門吧....
3. iso是在機身的左手邊進行調整,最高iso到1200! 且有曝光調整
4. 快門按鈕壞了 XDXD
Nikon老機開箱

接下來在來看一下機身的背面....嗯,非常簡單,沒什麼好多描述。不過,小弟不會打開裝底片,囧,有高手可以教嗎?
Nikon老機開箱

最後,在來補張45度角帥氣照片,小弟一直覺得這台相機還蠻酷的,有一點點復古的感覺,很棒。
Nikon老機開箱

以為這樣就沒了嗎!?如果我家老爸可以這麼節省的話,那就好了.....因為沒想到我在防潮箱內居然還看到垂直手把耶....超酷的,沒想到底片機的時代就有電池手把了,而且還是吃一般3號電池的,這可真的嚇到我了。
Nikon老機開箱
Nikon老機開箱

當然小弟也請到我們的國際巨星-楞哥來幫我們合影留戀一下
Nikon老機開箱

可惜的是,咱們家的楞哥手還蠻短的,按不到快門.....
Nikon老機開箱

只能看看景觀窗來過過乾癮....
Nikon老機開箱

想當然爾,連手把都有了,閃燈當然也要來一下 (老爸:可以多留一點錢給我嗎?
Nikon老機開箱

看起來是國際牌的 PE-3056,沒想到國際牌也有出閃燈! (國際牌:略懂)
Nikon老機開箱

背面複雜的操作,連我們楞哥都看傻了眼了....瞧它眼睛都發火了
Nikon老機開箱

最後,當然來個大合照囉....
Nikon老機開箱

不過,這台機身,到底還能不能拿來拍照,小弟我真的不清楚,不過,小弟把鏡頭轉開之後發現,內部入塵問題還蠻嚴重的,似乎還有一些發霉(?),我不太會看,就算真的要拍,可能也要經過一番的整理了
Nikon老機開箱
Nikon老機開箱

這是小弟第一次寫開箱文,由於我相機的年齡很短,有很多知識都是孤陋寡聞,所以文中或許有很多不對的地方,請大家多多指教。

只是單純的分享第一次翻到家裡居然有底片機,而且第一次摸到底片機的驚喜

謝謝觀賞
文章關鍵字
機身背後有號碼出現...應該是NIKON FE
1.這台應該要裝電池才可動(快門廉)
2.1978年生產
操作方式網路應該網路找的到
土撥鼠
Liniyan wrote:
雖然說是老機,但應該...(恕刪)

.....................................
1.
機身背面編號左邊的 FE 字樣(看下圖),
沒錯!就是 Nikon FE
2.
快門從 1/1000秒~8秒,
B 是 B 快門沒錯,
紅色 125 是掛閃燈的最快同步快門 1/125秒。
3.
要拉出底片匣請看此圖:
食指扳動卡榫,拇指中指夾住退片軸往上拉開

4.
那不是電池把手,
那是「自動捲片馬達(Motor Drive)」,
拍完不必手動捲底片。
5.
ISO 是配合底片的,
裝底片時就要看底片的 ISO 是多少而調整好,
然後不能再去動它,
跟數位機的 ISO 隨時可調整完全不同。
----------------------------------

找到一些 NIKON FE 的數據:

相機類型:電子控制35焦平面快門相機
膠卷類型:任何35膠片
照片尺寸:24x36
鏡頭卡口:Nikon F卡口
快門:電子控制縱走式鋁快門
快門速度:8s~1/1000s、AUTO
機械快門檔:1/90s
B門:有
取景器:眼平五稜鏡取景器
取景範圍:93%
放大倍率:0.86X
對焦屏:微菱裂象K對焦屏
可更換對焦屏:B或者E
取景器信息:快門速度/光圈示數/測光指針(黑色)/快門速度/曝光模式(綠色)/超出曝光範圍警告/曝光補償指示
反光鏡:自動返回式鏡
測光元器件:SPD
測光模式:TTL偏重中央平均測光
測光範圍:EV1~EV18
膠卷感光度:ISO 12~4000(手動調節)
曝光補償:-2~+2 EV,1/3EV調節
曝光鎖定:使用自拍扳手鎖定
過片把手:手動板片(準備角30°,過片角度135°)
自動卷片器:可使用MD11或MD-12馬達
自拍:機械 8s~14s
多次曝光:支援
閃光燈同步:1/125s
閃光燈熱靴:兩觸點
閃光燈準備指示:取景器
可更換後背:MF-l6或者MF-12資料後背
電池:1節3V鋰電池 (CR-1/3N)
2節1.55V氧化銀電池(S-76或者SR44)
2節1.5V鹼性電池(LR-44)
電池檢測:專用撥桿
尺寸(WxHxD):142 x 89.5 x 57.5
重量(g):590g
謝謝各位前輩的教導!!!

我會打開底片了!

可是我不會換,

mobile01 好多熱心的前輩! 謝謝大家
roachc wrote:
1.機身背面編號左邊...
那不是電池把手,
那是「自動捲片器」,
拍完不必手動捲底片。(恕刪)


哈,您回得好詳細,現在有google真好,所有資料一叫就有了,想當初在下型錄看到能默寫Nikon 6mm~1200mm鏡頭群及主力机身技術諸元(光圈/最近攝距/視角/濾片口徑/是否為CRC/有無ED;快門range/閃光同步速度/測光方式/視野率/觀景窗倍率等等),就是這台FE的年代~~(到現在那兩本褪色的原廠日文型錄還珍藏著)

挑一個小毛病,MD12過片速度雖僅有3.5fps,但歸類為捲片馬達(Motor Drive)而非捲片器(Winder),像Canon AE-1配的那種每秒過2張的才是winder.(謎之音:編號命名才叫MD--囉)

Liniyan wrote:
雖然說是老機,但應該...(恕刪)


過片桿要扳開才能按快門。
底片機新手都曾經笨過...."快門怎麼按不下去??"
Liniyan wrote:
背面複雜的操作,連我們楞哥都看傻了眼了....瞧它眼睛都發火了


只要把ASA/DIN(底片感光度)對正,其他一切"照表操課"即可,完全不用調的~~過去的閃燈很簡單,只有on/off、以及固定一種模式的auto而巳,user要根據底片感光度,(按照表格)選用適當光圈去配合它.

(如照片所示,您有2.8/5.6/11三格光圈可選,配合旋轉正面那個圓形物(sensor)即可(記得圓鈕下方可看到對應的顏色)
小弟家也有台FM2
但是他的鏡頭裝上我的D5200之後 卻完全不能拍照

請問這樣如何解決呢?
假如裝上去的話 畫質會比18-55好嗎?
還是說真的不能用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