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Panasonic和Olympus兩家的M43相機賣的還不差
為什麼sigma或其他副廠鏡頭都沒有要做M43鏡頭的計畫阿??
有甚麼原因嗎???
思考一下購買M4/3相機的主要客層,大都是哪類的人?
這類的人在購入基本的kit鏡組之後,再加買其他用途鏡頭的比例是否高?
把上面這兩個現象想通之後,再試想一下如果你今天是鏡頭的開發廠商,只有有限的資源,但卻有這麼多牌子、這麼多不同規格的市場得開發之後,你會選哪一個規格下手,大概就知道原因何在了。
考量到M4/3鏡頭與大部分可換鏡的接環規格差異太大,共用度低,不難想像為何目前還不太有副廠願意跳入,畢竟如果開發標準的DSLR或FF用鏡頭的話,只要接環部分規格稍改,要做到同時推出支援Nikon F mount、Canon EF、Sony alpha甚至Olympus 4/3規格的設計達到一魚多吃的目的,難度不算高。但是出M4/3就真的只有兩家M4/3的客層可以期待,目前還是太侷限了!
個人純粹只是就產品設定的經驗、不負責任的推論,等N與C分別推出自家接環的mirroless格式,再加上Sony已經推出的E mount,副廠鏡的廠商要跳入此市場的意願,應該會慢慢攀高,大家可以拭目以待!
jakyou wrote:
m43 可以切進市場...(恕刪)
不過反過來想,M4/3的買家裡有絕大部分是不太懂攝影、從DC用戶上來的入門者,只有少部分的是大台DSLR、M4/3雙刀流都玩的玩家(姑且稱為『資深』用戶好了),與更少部分就是單玩M4/3但卻擁有不少單眼經驗的用戶。這三種用戶族群裡面,第一類的人大概不會對大光圈定焦鏡有那麼強烈的需求,第二類會買其他規格定焦鏡來轉接,只有第三類的人才會鎖定M4/3專用規格定焦鏡(但說不定這裡面還有不少原廠控,非買MZD或Lumix G不可!)縱使目前是產品真空帶,恐怕也是個乏人問津的真空帶,要我是副廠的PM的話,也會猶豫觀望吧?
老實說,Panasonic自己的20mm F1.7會獲得新入門用戶那麼大的迴響,我已經覺得很意外了,但要這些人沒事帶兩顆以上的定焦鏡出門換來換去,實在不容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