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測試]Minolta 70-200/F2.8G PK Sony 50/1.4 (補充STF測試結果)

話說2003年5月,Minolta 繼Canon 70-200/F2.8L IS及Nikon VR 70-200mm/F2.8後,出了一顆Minolta 70-200/F2.8G SSM,沒有內建防手震的功能,但是售價高達台幣柒萬多元,這麼高價的G鏡,一般人很難一親芳澤,但是在日本交換鏡頭年鑑的作者,西平英生的評鑑中,這麼形容Minolta 70-200G----

"具備高性能的大光圈望遠變焦鏡中,拍攝力最強的極品。"
(上面的文字敘述節錄自尖端出版社,2006交換鏡頭年鑑之中譯本)

這張西平英生的照片,翻拍自CAPA 2005年交換鏡頭年鑑,照片中的鏡頭,正是Minolta 70-200/F2.8G
[鏡頭測試]Minolta 70-200/F2.8G PK Sony 50/1.4 (補充STF測試結果)

真的有到這麼好嗎?單單這個鏡頭的價錢,差不多可以買Canon 400D+Canon 70-200/F2.8L IS了耶,這個鏡頭對我而言,真的是所謂的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啊....

就在2006年12月,Minolta fans club辦了一個網聚,聚會中,結識了X-20(他在Moble01的代號也是X-20),X-20有一支Minolta 70-200G,也曾在Mobile01分享過,參考X-20分享的Minolta 70-200/2.8 apo G SSM



終於有機會參拜M家的鏡皇,因為我有ISO 12233鏡頭測試的圖表,配合Olympus Hyres 3.1版的程式,可以將鏡頭的解析度量化,就相約X-20到我家裡來,與我的Sony 50mm/F1.4 PK一下,測試一下鏡皇的能耐,可惜,我的KM D7D,及X-20的KM D5D,只有6百萬畫素,量測的解析度到了約1650線,就是6百萬畫素的極限,就無法再量測,可以說是相機的機身,無法發揮鏡頭的極限,只好找Alpha接環,解析度最高的數位機身,Sony a100來做測試,很榮幸可以邀請文包,一起來完成這個測試,文包在Mobile01上,有一篇Sony A100長期使用心得,參考
文包的[長期分享] Sony A100 和我的Minolta

原本測試鏡頭解析度的方法,是用ISO 12233解析度測試圖表,這個圖表,可以在網路上免費下載,
參考網址
ISO 12233 Test Chart
http://www.graphics.cornell.edu/~westin/misc/res-chart.html

[鏡頭測試]Minolta 70-200/F2.8G PK Sony 50/1.4 (補充STF測試結果)

直接下載ISO 12233 Test chart

再配合Olympus免費提供的解析度計算軟體Hyres3.1,下載網址如下
http://www.cipa.jp/dcs/hyres/hyres_1_j.html

即可以測試出鏡頭的解析度,但是標準的ISO 12233 chart 有一個缺點,就是圖表中,能測試到500~2000線的測試圖樣,只有二處,分別是圖表的中間水平方向,及圖表的中間偏右上垂直方向,如下圖紅色圈選處所示,
[鏡頭測試]Minolta 70-200/F2.8G PK Sony 50/1.4 (補充STF測試結果)

測試圖樣
[鏡頭測試]Minolta 70-200/F2.8G PK Sony 50/1.4 (補充STF測試結果)
但是,這樣的圖表,無法測試鏡頭四個角落的成像狀況...

所以我後來將原本的ISO 12233 chart 透過CorelDRAW,改為有18處測試圖樣的圖表,如下圖所示,這樣,就可以測試中間及四個角落的解析度了
[鏡頭測試]Minolta 70-200/F2.8G PK Sony 50/1.4 (補充STF測試結果)

下載連結如下
Windows Meta file 格式下載
200702/mobile01-90abde75547b4c75d8d919ca8578524f.zip

CoreDRAW 檔案格式下載
200702/mobile01-0f210f5b565bf6f9b18dca3f67f59ed2.zip

以下簡單說明測試的過程及軟體操作的方法,

1.首先,印出改良的ISO 12233 chart,注意印出來的圖表,解析度要夠,至少目測要能看出測試圖樣的線條要分明,不能糊在一起,我因為沒有高解析度的印表機,所以放大成4張A3合併起來,才能達到測試圖樣線條分明的要求。
[鏡頭測試]Minolta 70-200/F2.8G PK Sony 50/1.4 (補充STF測試結果)

2.固定好ISO 12233 chart,再架好相機,我是用Velbon 540腳架+Manfrotto 410微調雲臺固定相機,注意相機的光軸要垂直於ISO 12233 chart,測試結果才不會因為沒有垂直拍攝,造成畫面四週的失焦現象。這部份因為我沒有比較好的器材及環境校正,所以可能造成不少的失真,只能確定畫面中心點是正確對焦。
[鏡頭測試]Minolta 70-200/F2.8G PK Sony 50/1.4 (補充STF測試結果)

3.調整鏡頭焦距至要量測的焦段,移動腳架讓畫面拍滿整個ISO 12233 chart,一般DSLR是對ISO 12233 chart 3:2的位置(四個角落都有標示符號),ISO 12233 chart 也有提供1:1,4:3,16:9的比例。
我是選用鏡頭的最廣角,中間焦段及最望遠三個部份做測試。
[鏡頭測試]Minolta 70-200/F2.8G PK Sony 50/1.4 (補充STF測試結果)

4.調整鏡頭光圈到所要量測的光圈值,我是從最大光圈開始,慢慢縮小光圈測試。

5.對畫面中心點對焦,因為Olympus Hyres這個程式不吃RAW檔,所以相機設定為最高解析度的JPEG檔,用快門線,設定2秒自拍(A100設定2秒自拍時,反射鏡會預鎖,避免振動),拍下測試照片。
[鏡頭測試]Minolta 70-200/F2.8G PK Sony 50/1.4 (補充STF測試結果)

6.啟動Olympus Hyres 3.1,
[鏡頭測試]Minolta 70-200/F2.8G PK Sony 50/1.4 (補充STF測試結果)

7.選Trim標籤/File/Open 開啟拍攝下來的JPEG檔,
[鏡頭測試]Minolta 70-200/F2.8G PK Sony 50/1.4 (補充STF測試結果)

8.選擇Wedge Type為9,表示要計算的測試圖樣,為9條平行線的500~2000線測試圖樣。
[鏡頭測試]Minolta 70-200/F2.8G PK Sony 50/1.4 (補充STF測試結果)

9.框選測試圖樣,注意二個地方,第一是整個測試的圖樣都要框選,第二是較寬的一邊不能有平行線以外的圖形,較窄的一邊則無所謂
[鏡頭測試]Minolta 70-200/F2.8G PK Sony 50/1.4 (補充STF測試結果)

10.按"Trim Execute" 按鈕,程式會問是否要儲存框建的部份,Yes或No都可以。
[鏡頭測試]Minolta 70-200/F2.8G PK Sony 50/1.4 (補充STF測試結果)

11.程式會自動跳到Measure標籤,如果寬邊在上,按"Execute"按鈕,就可以計算出解析度,
如果寬邊在下,則要先勾建"Vrt Invert",再按"Regenerate"按鈕,才能按"Execute"按鈕,計算解析度。
[鏡頭測試]Minolta 70-200/F2.8G PK Sony 50/1.4 (補充STF測試結果)

重覆以上步驟,即可完成測試。有一點累人....

最後,大家期待的測試結果出爐了,有圖有真象,先看中心點F2.8光圈全開的結果

Sony 50mm F2.8
[鏡頭測試]Minolta 70-200/F2.8G PK Sony 50/1.4 (補充STF測試結果)
Minolta 70-200G 70mm F2.8
[鏡頭測試]Minolta 70-200/F2.8G PK Sony 50/1.4 (補充STF測試結果)

Minolta 70-200G 110mm F2.8
[鏡頭測試]Minolta 70-200/F2.8G PK Sony 50/1.4 (補充STF測試結果)
Minolta 70-200G 200mm F2.8
[鏡頭測試]Minolta 70-200/F2.8G PK Sony 50/1.4 (補充STF測試結果)

解析度測試的結果統計如下表
Sony 50mm/F1.4
[鏡頭測試]Minolta 70-200/F2.8G PK Sony 50/1.4 (補充STF測試結果)

Minolta 70-200G F2.8 SSM
[鏡頭測試]Minolta 70-200/F2.8G PK Sony 50/1.4 (補充STF測試結果)

註:
L Left
R Right
C Center
U Up
D Down
H 水平
V 垂直


做完這個測試,有二個結論
1.Minolta 70-200G果然名不虛傳,與50/F1.4 PK時,50/F1.4沒有明顯佔上風的感覺(雖然還是覺得 Minotla 70-200G很貴....)
2.測試結果有很多的地方,測試結果都破表(2000+),表示ISO 12233 chart已經無法測量出千萬畫素相機的實力了,我想,原本的測試圖樣,還可以再比例縮小1倍,將原本量測500~2000線的解析度,提昇至1000~4000線的量測,可惜鏡頭及機身都不是我的,這個改進,只能停留在構想階段....

測試的當天,X-20在我家待到晚上10點才走,文包更是陪我測試,聊天至凌晨2點才離開,非常感謝大家的鼎力相助,才完成了這個測試,下圖是當天大家帶來器材合照,看了真是令人熱血沸騰,真是令人興奮,難忘的一天....
[鏡頭測試]Minolta 70-200/F2.8G PK Sony 50/1.4 (補充STF測試結果)

如果大家對這次的測試有所肯定,也請多多給X-20及文包兩位大大加分鼓勵吧...

======================================================

補充STF的測試結果給大家,
一如預期的,各家的135表現都是無懈可擊,但是M家的STF多了雙光圈,加上特殊鏡片,
成就了散景之王的美譽。
(但是也少了自動對焦的便利,及付出犧牲亮度的代價....)

[鏡頭測試]Minolta 70-200/F2.8G PK Sony 50/1.4 (補充STF測試結果)

[鏡頭測試]Minolta 70-200/F2.8G PK Sony 50/1.4 (補充STF測試結果)
[鏡頭測試]Minolta 70-200/F2.8G PK Sony 50/1.4 (補充STF測試結果)

對於Minolta STF有興趣或不了解的人,可以參考以下連結
虚像之王——Minolta STF 135/2.8[T4.5]
這顆鏡頭真是Minolta的驕傲之一呀~~

測試的精神也很令人佩服 ~

有機會用80-200 F2.8G Test........................................

非常棒的測試,可惜已經沒有為你加分的功能了!

70mm f2.8 LD以及200mm f2.8 RU & RD這三處的數值異常偏低 (尤其是200mm那兩個數值),也許可以再反覆拍攝一下是否每次都符合.
AlexHsu wrote:
話說2003年5月,...(恕刪)

真巧、目前這個焦段成像最佳的三支銘鏡

都是白色塗裝或是有灰白塗裝的版本

分別是樓主分享的:Minolta 70-200/F2.8G
還有Canon 70-200mm F2.8L(小白)
以及Nikon AF-S 80-200mm F2.8D(小黑四)等等

依照西平英生的評比、樓主這支的總體評價稍略高於後兩者

後兩者則是表現非常接近、難分高下

總之這三支鏡頭的表現已經傳為佳話

其中Canon也已經推出了小白IS
Nikon也推出的小黑五,都不約而同的提供了防手震技術
但是相對的、成像的品質也有所減損

Minolta 70-200/F2.8G卻反其道而行、仍然無防手震技術
因為也不需要、因為Minolta擁有AS CCD防手震技術,免去的鏡頭的成像減損
又能提供顆顆鏡頭的防手震、似乎是種聰明的選擇!

再次感謝樓主精闢而且深入的測試!不能加分、但是我回文表達對您更高度的肯定!
施振榮:能在紅海立足,就有資格看新的藍海~!!!
唉! 評價就算是最高,但價格實在是.....................

現在的行情是D50+小黑五甚至比Minolta/Sony 70-200G SSM還便宜; 而早已停產的二手80-200G(理論上等同小黑三)則是跟全新的小黑五賣得一樣貴!!
M家境皇,不推也難!
我想這是所有S,M玩家夢寐以求的鏡頭了,擁有PK定焦鏡的實力,鏡皇當之無愧!
感謝Alex, X-20 及文包大的辛苦測試。
Monte920 wrote:
現在的行情是D50+小黑五甚至比Minolta/Sony 70-200G SSM還便宜; 而早已停產的二手80-200G(理論上等同小黑三)則是跟全新的小黑五賣得一樣貴!!


不過一分錢一分貨,在這家公司的產品就是這樣。

畢竟是拍興趣的,就是太貴買不下手.

還是去看看Sigma 70-200 F2.8吧
earl258 wrote:
還是去看看Sigma 70-200 F2.8吧



這支目前也是有行無市,非DG版最近在eBay竟然賣到超過一千美金; DG版則是可以說完全買不到. 如果耐心夠的話,DG Macro版大概五,六月會出,如果是參考Nikon/Canon的定價,那價格應該會下來,只是買得到買不到的問題.

我曾短暫擁有過非DG版,並向人借過DG版,兩者都一樣,最大光圈明顯偏軟,差Minolta 80-200G在f2.8不少,縮到f4.0則好很多,但也不過是跟Minolta 70-210 f4.0在同光圈下的表現相似,但鏡身卻比f4.0大很多,所以想一想,既然f2.8非可用光圈,那我留f4.0就好了,何必留這支,所以就賣掉了(而且還小賺一筆,因為好多人搶!)
真是不錯的測試呢.... 跟小弟之前的亂亂玩等級完全不同

不知樓主是否有興趣再來比一下85ZA, 135ZA, STF和70-200SSM呢? 應該這比較有的比...
不過小弟沒有135ZA, 要找同好提供了....
嘿嘿嘿~~~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