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向諸位說聲抱歉的是:[給底片攝影者的問題與答案集]的寫作,需要閱讀較多資料,因此更新速度慢了下來,還請包涵.

近來這個論壇的話題常常集中在對外面沖洗店品質的失望,並有朋友開始嘗試自己沖洗黑白底片,個人也在這半年內開始嘗試自己處理黑白底片,到目前為止有些小小心得,謹供其他有興趣的朋友參考.

1.沖洗黑白底片與放相,只要不要有離譜錯誤(如藥水倒錯,溫度太高(30度以上),或忘記自己做到哪個步驟),其實有些誤差仍可得到可接受的結果.因此,如果就算參考書上告訴你要[20度]沖洗,而實際參考其他資料,調整成25度上下2度沖洗仍可得到結果,無須太緊張.當然要追求高品質黑白照片,需要更多努力與控制變因,這留待個人努力修為.

2.沖洗黑白底片所需設備不多:暗袋,沖片圈,沖罐,拉片器,剪刀,藥水罐,時鐘.
對首次沖洗黑白底片的人,通常面臨到在暗袋裡取出底片裝上沖片圈時,雙手打結現象.特別是沖片圈如果是不鏽鋼製品時,可能無法順利地將底片依序裝上沖片圈滿頭大汗地弄了半天還會疊片.
因此有廠商提供方便上片機制(Easy load),一開始便選用是個不錯辦法.

於進行沖片流程前,將所需藥水(顯影,急制,定影)稀釋分裝準備好較為便利,一般沖洗1捲135底片使用300ml藥水相當足夠,藥水稀釋分裝於家用雜貨店可買到的塑膠量杯即可.另外,如果使用粉狀顯影劑如d76,則不需一開始全部泡成濃縮液,用個1/3或1/2包,就足夠用一段時間.
2018年2月5日附註:我已改變上述分裝藥粉見解,事實上這麼做一點也不會比較方便,反倒分裝藥粉可能造成沖洗品質無法保持恆定,因此只要一次泡開3.8公升,分裝到數個玻璃瓶中避光保存,至少(對kodakd76)有6個月保存能力,一定能即時用完。


進行沖片流程時,將流程所需時間與搖晃次數寫成小卡片可避免忘記,進行時間計算時可從完全倒入藥水後開始記時,開始倒出藥水時停止.此外,沖片使用的時鐘只要不會讓你忘記即可,如果有倒數功能更佳,現在智慧型手機上也能找到好用免費的app,也能輕鬆解決.

3.沖洗完底片後,如果更進一步想要自己放相,則需要以下設備:
a.參考書:這比任何設備都來得重要,好的暗房參考書對於底片,相紙與放相流程均有詳細解說,照表操課結果往往都不差.相關參考書中文部分請參照蔣載榮老師著作,英文參考書可考慮:Way beyond monochrome,網頁上都能找到訂購資料或中文資料則能從圖書館借到.

b.放大機:這項設備最大,最重,也不容易便宜地在國內買到,但在國外拍賣網站則有一大堆超便宜舊貨可挑.因此要買放大機前可先考慮自己的拍攝片幅,如果考慮未來會使用120相機,則可考慮買66-69放大機,片幅越大,放大機越重,國際運費也就越高.

我個人則從日本拍賣經由代標業者購得放大機包含2個片夾與鏡頭,總共才6500日幣,但運費最後則花了4000台幣,因此買二手放大機除了耐心以外,安排運費才最重要.

c.計時器:這項設備控制放大機,也是不可或缺部分,在外國網拍有很多二手貨可挑,建議找大廠牌如gralab,lucky,LPL或omega均可.

d.多重反差濾片,安全燈,藥水盤,夾子,相紙等物品,能從家用雜貨店,博愛路店家與專業暗房工作室購得.安全燈可以改用紅色LED燈取代,但購買前確認光線波長在650nm為佳.


建立自己的暗房難處有二,第一難處為空間,第二難處為遮光,以下為建議:
由於大多數人生活環境狹窄,因此建立自己暗房有其難處,根據KODAK的暗房指南資料指出,此時可改裝衣櫥,打洞加裝排風扇及裝設電插頭就能沖洗8x10照片,詳細配置資料可參考KODAK AK-3.

實際上,黑白暗房的遮光要求不比彩色暗房高,稍有一點點漏光通常影響不大,而且在夜間使用暗房,只要關上其他房間燈光即可.但主要窗戶仍需遮光.對此,個人則到台北迪化街買了遮光窗簾布,以2塊布重疊縫合(可找衣服修改店代勞),最後用雙面膠魔鬼貼貼在窗緣就能達成優秀遮光效果,暗房不用時撕下來即可,相當便利.

以上,是我建立暗房至今的心得,目前仍持續累積當中,希望這些心得能給其他人一些幫助.

文章關鍵字
很棒的分享文...幫推...

前陣子才把荒廢多年的暗房器材打包了好大一箱...

等自己條件許可時才能讓這些機私再度重新發揮了
風之和子 wrote:
如果使用粉狀顯影劑如d76,則不需一開始全部泡成濃縮液,
用個1/3或1/2包,就足夠用一段時間....(恕刪)


這個部分不曉得其他網友有沒有別的意見@@??
https://medium.com/@kui.chiang

Noyama.Hana wrote:
這個部分不曉得其他網...(恕刪)


有關泡藥水部分,我一開始也是一整包泡成3.8L的濃縮液,但很快就發現:這些濃縮液用在沖洗135底片上份量可以用很久,放在桶子裡可能會超過3個月以上,藥力將會下降.

雖說d76不貴,但藥水太久不用只得廢棄也挺可惜的,依廠商的比例計算使用1/2包藥粉泡成1.9L濃縮液是個不錯方法.但如果這樣做會發生問題,還請不吝告知.

Noyama.Hana wrote:
這個部分不曉得其他網...(恕刪)


這樣的作法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吧?

Noyama.Hana wrote:
這個部分不曉得其他網友有沒有別的意見@@??


記得kodak原廠是不建議這樣,但是很多人試過又很像沒啥大問題。
建議樓主,若是你使用量真的不太大,又堅持要用D76的話,要分裝秤重都要作了,不如就找那幾帖藥自己配一下D-76,一次一公升很方便的。順便PO一下D76的配方吧!雖然網路很好查到的。
標準之MQ型D-76配方
溫水---750c.c. (52度C)
METOL(衣侖)---2克
亞硫酸鈉---100克
HQ對苯二酚---5克
硼砂--------------2克
加水至1000 c.c

不然還有很多種其他顯影劑可以選擇。

PS.不然參考之前Noyama兄po過的Divided Developer雙液DD23配方,用的藥更少。
風之和子 wrote:
放在桶子裡可能會超過3個月以上,藥力將會下降.


我是沒遇到這樣問題,基本上主要是水源比較重要,

使用自來水內雜質多,有機會減弱藥水效力,雜質有可能會造成刮痕,

個人是使用食用過濾的離子交換水來溶解d76,當然更好當然用實驗室使用去離子水或蒸餾水。

大概以前實驗室待過,所以自己的藥水都是過濾水泡的,

尤其是水洗後(非用自來水不可)你摸摸底片會感覺沙沙的粗糙感。


大家好像都是走Kodak系統。XD
我是玩Ilford LC29系列的。
一來是濃縮液,比較沒有調配和濃度儲藏的問題。

其實連我們的老師也是Kodak系統。
不過應該也不算是,應該是Max系統,
老師是自己買原料像做麵包一樣自己調整。

以小量的工作量而言,我覺得濃縮液反而方便許多。
像是Ilford有出250cc以及500cc的大小,
一次以不鏽鋼罐頭兩捲調配500cc濃度為(1+19)的濃縮液而言,
一次也僅需25cc,時間/保存允許大概可以重複使用三次。
五次我有嘗試過,雖然是看不太出來差別,但是心裡總是會有些障礙,最後還是倒掉調製新的。

以我每個禮拜產出兩卷的分量來說,以不重複回收使用的計算下,
大約三個月就可以將開瓶完的濃縮液(250cc)用完,約20捲左右。
如果比較惜物大概可以延長一個多月,大致上可以多沖洗五到十捲。

但是稀釋過後的濃縮液大概放一個月內就會藥力迅速衰減,
即使盡量隔絕空氣和放冰箱冷藏,一個月後顏色就會變成很深。
但就我後列所說,沖洗出來效果是我還可以接受的,
實際上底片的參數應該都已經改變了。


有一陣子我有的是過期的顯影劑,一看就是氧化過的微黃甚至有些咖啡色。
正常人別學我,可能會炸底片怨嘆無怨尤XD
(我發現我還真的很喜歡用過期的東西..)

以結果而言,好啦,其實我是分不太出來。
最近那過期的終於用完了。
在顯影的時候才突然發現,原來顯影劑是透明的(?)
(以前用過期都覺得會黃黃的)


雖然說我是看不出來,但是如果實際去做實驗測試,
如片基濃度和曲線等等,或多或少會偏移。所以還是不建議用過期的藥水。

除非你有強心臟。


不過,ILFORD的價格貴多了。

至於Night網友提到的水質問題,其實我也是這樣子做。
最早翻蔣老師的暗房指導Q&A也有提到水質的問題。

不過那時候回答的問題是沉澱&偏黃,蔣老師是說如果當地水質比較不良,可能滲入的礦物質較多/管線老舊,那可以另尋乾淨的水源。那如果身處都市有良好的系統管線,那其實這種水質就已經可以了。

但基於心理因素,我也是去倒飲水機的水來用。
風之和子 wrote:
雖說d76不貴,但藥水太久不用只得廢棄也挺可惜的,依廠商的比例計算使用1/2包藥粉泡成1.9L濃縮液是個不錯方法.但如果這樣做會發生問題,還請不吝告知.


D76我沒有這樣處理過,所以不予評論是否有所不妥
Dektol與Selectol我曾這樣分裝處理,是沒有問題的
唯一的缺點就是可沖洗的工作量會有所減損(能洗60張變成45張左右)
但個人使用的話,一個晚上基本上不太容易洗超過20張

KODAK的粉劑製作其實是使用類似感冒藥康德600,不同藥劑一層一層裹上去的
所以鮮少出現混合不均的狀況,但其他家的藥粉我就不敢說可以這樣分裝使用了

洗相紙的藥力都會比沖底片的要強很多
而D76屬於一次拋棄型藥水,所以我也不敢推論是否可以這樣分裝
不過我是覺得採用蒸餾水一次沖泡開,排除空氣分裝在隔光瓶,有效可以長達6個月
這是我泡Xtol的方法,至今沒有問題
黑白果然是未來的趨勢了

我昨天也剛剛第一次沖放
藥粉的部分,海波與相紙顯影劑只倒出1/3調合

底片是用HC-110,底片是TMAX 400(過期)
B液顯影,24度6分鐘,結果出來的成果很薄很淡

還在思考是什麼原因

相紙藥粉的部分,按照說明書的溫度,還是很難溶解均勻(有未溶解的殘渣)
總之一股腦的做下去,最後得到了這樣的成果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