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一下鏡頭的"安全快門"要如何得知???
安全快門有什麼意義???
一般來說不是調高ISO,就是將快門加大(加大就是說快門速度越快)。
一般大家說的安全快門速度是指對好焦後,相機顯示出來的快門速度比焦段還快,例如,您用100mm的焦段在拍,測光對焦後顯示快門為1/100SEC以下(例如1/200....1/1000...),照理來說,這張相片應該拍的成功,而不會因為手震而影響到品質。
我曾用70-300鏡頭拍雷虎小組,利用快門優先模式,設定1/500,可惜還是有很多張糊掉了,不是沒對焦成功就是手震,因此安全快門還要看你的手臂夠不夠力,停止呼吸夠不夠久,心跳震幅夠不夠小,按快門的食指夠不夠輕巧所致。
如果不想算安全快門,就用堅固一點的腳架吧。
"NIKON D200"+"12-24 F4"+"24-70 F2.8"+ "50mm F1.8"+"70-300G VR" +SB800
即是 200mm 鏡頭的安全快門就是 200份之一秒,這說法其實意義不大
因為各種不同震動的模式,水平 垂直 旋轉 不規則震動等
在不同解像力的鏡頭與底片(感光元件)上就有不同的影響
高解像力的鏡頭在低解像力低的底片上就容易發生模糊
同樣的底片解像力高於鏡頭時也是模糊
有太多種的組合..也很難說的清楚
以小弟來說100mm 以下的鏡頭,一律1/100的快門為以上為手振標準
其實是因為懶,只要記最安全快門是1/125秒就好
只要快門一掉下來,自己就會很注意
等到換長一點的鏡頭,自然會提高快門速度
個人的體質和攝影習慣都不相同,再加上拍攝現場的客觀因素
安全快門是 1 OVER 鏡頭焦距這說法,只能在全無概念下用作參考
安全快門是因人而異,必須自己多加練習慢慢領會,就能找到自己的安全快門
關閉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