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根本就沒有類單,亦或每一台都是類單"類單是商人發明出來的名字,除了方便進行商業行為外,感覺不出現代人追求探索這個莫虛有的名詞有任何意義...XD很久以前OLYMPUS推出過像L-1這種不可換鏡頭的單眼相機,這種的不曉得現代的商人要怎麼定義
泡麵大象 wrote:我已經查過許多文章了...(恕刪) 以前 單眼 的意義, 沒有別的.就是在指 "觀景窗 和 底片感光, 是 從 同一鏡頭 看出去" 而已..一般人用的相機, 觀景窗 和 底片感光, 大多不是 從 同一鏡頭 看出去..我老爸老媽他們是用這種的 (觀景窗上鏡, 底片感光用下鏡)..我國中小, 那時候的 叔姨表兄姊, 大多是這種的.. (正面看, 觀景窗是偏右上的小方窗看出去)我國高中的同學, 大多是這種的.. 會收門, 有自動對焦 (正面看, 觀景窗都是在鏡頭上方的小方窗看出去)我老姊上了 廣設科, 為了 疊照翻拍 等 一堆美工用照, 於是 我家 出現了 第一台 單眼 (觀景窗 和 底片感光 同鏡)
你將文章貼在 傳統與特殊相機 版上,可能會令很多人困惑。因為傳統相機、底片相機根本沒有類單眼。單眼一詞的來源是 SLR。全名是 Single Lens Reflex,在當年發明這個詞時,充分的表達了這種相機的光路特性,就是透過反光鏡的翻動,使得眼睛和底片都從同一個鏡頭看出去。優勢是取景和拍攝的效果,可以直接從觀景窗無誤差的預覽。但是,今日每台數位相機都可以輕鬆達到「取景、視角和景深的效果,可以直接從觀景窗無誤差的預覽」,更進一步還可以看到曝光亮度。於是,現在看許多老的攝影書籍,看到 SLR 的優點一節時會覺得特別好笑,完全不適用現代。隨便一台數位相機都能打趴書中所說的 SLR 優點。不過因為 SLR 從底片時代開始就有這樣的特性,被專業攝影師青睞而成為專業用家主流設備,SLR 機身發展就朝向專業化。像是可換鏡頭、外接閃燈、強大機身對焦、連拍、流暢的操作速度、扎實手感這些特性成為了今日的主流 SLR 的主要特點。各家廠商所出的專業相機,幾乎都是 SLR 的光路設計。其實是是市場造就了 SLR 的專業,並不是 SLR 的光路設計優勢造就了 SLR 的專業。久而久之,人們對 SLR 一詞的映像就是專業,中文的單眼一詞給人的映像也是專業。然後廠商或廣告商、媒體就把比較專業型的數位相機稱作類單眼,只是想跟單眼一詞搭個邊以凸顯專業形象,儘管這些相機跟 SLR 的光路設計一點關係都沒有。如果你要問單眼、類單眼能力的差異。定義上的單眼、類單眼是很難比較的。因為單眼一詞對比較學派的人來說,他是相機光路的設計的分類。什麼亂七八糟的相機只要光路是 SLR 設計都能稱作單眼。然而類單眼一詞卻是後來發明,用來指稱比較專業的數位相機,而且定義非常不明確,沒有統一的分類方式。單眼和類單眼兩個詞看起來好相似,實質上是不同的分類方式,一種是光路分類、一種是專業性分類。這種問法就好像問柴油車跟跑車哪種跑的快,第一跑車也有柴油車,第二柴油車也有分等級,根本無從比較。(我手上也有一台破爛 SLR,不能換鏡頭,不能連拍,沒有測光)這問題要回答其實也是有辦法回答。只要撇開定義,只管主流的單眼、主流的類單眼是哪些相機。將這些相機做比較就會有明確的差異了。當前主流單眼最明顯的特性就是能換鏡頭、強大的相位對焦、類單眼十倍左右的感光元件尺寸、可從鏡頭看出去光學觀景窗、豐富的配件、軟體支援、高很多的可用感光度、手感好操控快速的機身、較重的重量、高速的機身圖像處理儲存速度。類單眼這個新詞也是最多人困惑的地方,到底什麼相機是類單眼。首先這些相機一點都不類「單眼 SLR」。接著,好像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定義,每個廠商有每個廠商的定義。為什麼專業一點的數位相機要叫類單眼,而不是講專業數位相機,或高階數位相機,根本詞不達意?支持廢除「類單眼」一詞的族群是不斷在成長,然而還是比不上廠商、商家洗腦人的速度。東西要賣的出去,就要有個詞可以騙騙人,就好像突然之間什麼技術都是奈米技術,什麼服務都是雲端服務。
kirisima wrote:"世上根本就沒有類單...(恕刪) +1單眼就是一個光學輸入,雙眼就是兩個.早期來說很多的DC是雙眼, 現在大都單眼.沒有類單...不過現在商人也有叫類單, 就是比一般大一點的DC, 就鏡頭看起來比較威.其實就是大DC.我們所說的單眼, 其實應該叫單鏡反光相機(Single Lens Reflex).不過SONY有出無反光鏡的,A77...跟EVIL有些不同...名詞隨著時間會增加, 但希望新的名稱不會有混淆才好.類單... 我個人是可以接受, 因為這名詞不會跟其他的產品有混淆.類單的功能比較多接近單反... 體積也比較大.
iceoff wrote:不過SONY有出無反光鏡的,A77... (恕刪) Sony的單眼都有反光鏡,是半透明反光鏡,差異在於反光鏡的作用是為了反射一部分光線至相位對焦模組,另一部分則進入感光元件半透明反光鏡拍攝時並不會升起,而機身本身也沒有光學觀景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