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是年底結婚旺季
不僅是各家飯店沸沸揚揚的湧入了新人的親友前去祝福
上面也有熱心的版友分享很多不錯的婚禮攝影經驗談
讓小弟也是受益良多

小弟在2006年3月10日分享了一連串的婚禮攝影經驗文章之後
原本默默無名的部落格 突然點閱率暴增
事隔兩年
應該有不少人把我給忘了
不過這不要緊
因為我過去的文章
應該還是有讓一些請不到 或沒有請專業攝影師的新人
留下更多許多感動與珍貴的畫面
這才是我的主要目的

之前看到某個人的部落格上面寫到
現在全台灣有兩項熱門的活動
一是騎腳踏車
二就是玩DSLR

小弟在2006年3月10日分享的那一連串文章
後來因為小弟出書的關係
所以將後面幾篇給鎖起來了

這幾天看到兩位大大無私的分享過去的拍攝經驗
所以小弟決定書中的其中一篇--結婚篇 在這裡分享給大家

但由於牽涉到相片授權的問題
以及對已經買書的讀者負責
因此小弟在此僅放一張照片

另外 我猜一定會有人認為我是為了幫自己打廣告
所以分享這篇文章
但實際上 
由於我要換工作的關係
因此除了已接的檔期之外
我已不再接任何婚禮攝影case了 (自己親友的除外)
所以也請大家不用來信詢問婚禮拍攝的檔期或幫我介紹

我希望藉由我的文章拋磚引玉
吸引更多人出來分享婚禮攝影的技巧
因此只要您在這篇文章回文
並分享500字以上的婚禮拍攝技巧
(必須是原創/沒有在其他地方分享過)
最後留下您的信箱

小弟將利用該信箱向您詢問寄送地址與收件者大名
並免費附贈一本[用單眼相機-紀錄完美婚禮]
所有贈書將用郵局掛號寄出 (郵寄費用由我負擔)
但僅限於台澎金馬地區
而且數量僅有30本 


好了
廢話不多說 來看小弟要分享的正文吧

===================================================

版權所有 嚴禁轉載!

  結婚儀式比訂婚儀式稍微複雜,且牽涉到室內、室外交替拍攝,因此攝影師須隨時注意相機的曝光值設定,以免發生過曝或是曝光不足的照片。

  結婚當日,平面攝影師可從女方家開始拍攝,亦可從男方家開始拍攝,端看新人要求,沒有特殊規定。依筆者自身經驗而言,目前僅有兩場從男方家開始拍攝。筆者在此建議,可請平面攝影師從女方家開始拍攝,動態錄影師由從男方家開始拍攝,雙方各司其職,共同達到最佳效果。

  與訂婚時相同,結婚當天,新人的家中必定會來了許多的親朋好友,空間有限之家庭突然湧入大量人潮,空間變得十分擁擠,因此拍攝結婚儀式時,筆者依然全程使用Canon 30D搭配Canon EF 17-40mm/F4L的鏡頭拍攝。

  全省各地的結婚習俗都不盡相同,筆者僅列出最常見之儀式,攝影師應在拍攝前與新人進行充分溝通,以期能將每個環節都完整的記錄下來。

新郎禮車到達前

  新郎禮車到達之前,新娘多會在家中請新秘化粧,而在拍攝化妝時,您可使用「化妝篇」所介紹的相關技巧來拍攝,當然別忘了要細心觀察新娘與家中成員的互動。此外,攝影師應詢問當日的伴娘或新娘好友,是否準備考驗新郎的相關活動,而又有準備哪些問題答不出來時的處罰,攝影師必須在新郎到達前,把這些待會可能遇到的狀況先問清楚,以免突然遇到這些狀況,會有手忙腳亂的情況發生。

新郎禮車抵達

  此時為戶外拍攝,攝影師應將拍攝模式改為光圈優先(Canon系列為Av模式),而ISO值視天氣設定為100~400,以筆者自身習慣而言,還會再減少1/3~2/3EV,以避免不小心的過曝,在此提供給讀者參考。此外,將閃燈切換至直打狀態,並可視情況(反差過大時)開啟,若天氣昏暗,則有可能需要再提高ISO至640~1000。

  禮車抵達後,除了與訂婚時相同的放鞭炮相互應答之外,還會由新娘的男性晚輩(親弟弟或表/堂弟),用拖盤拿著兩顆圓型的水果(通常為橘子或蘋果),迎接新郎的來訪。而這個習俗的最主要目的是為了要討個吉利。

  在新郎禮車接近時,您可以將新娘晚輩所拿的水果與車輛同時入鏡(圖9-1),或僅拍攝禮車(圖9-2)。

  當車輛停妥後,攝影師應先請司機將新郎座位的車窗搖下來,以方便拍攝,有些新郎會先將車門打開,然後才觸摸水果,有些新郎則會直接將手伸出車窗摸水果,無論是何種狀況,攝影師都應站該晚輩之後方,將鏡頭對準新郎,趁其碰觸水果的一瞬間迅速按下快門。而新郎此時會給與晚輩一個紅包,您也可以在新郎給與紅包時進行拍攝。

貼心提醒:
  新郎在結婚當天通常都非常的忙碌,通常還要負責車輛調配,因此筆者在此也特別提醒準新郎們,在摸水果或與給紅包時,眼睛要記得看著新娘的晚輩或是放著水果的盤子,並保持微笑,切勿將手伸出放在盤子上,而同時正忙碌的指揮調度,這樣攝影師很容易拍出失敗的照片,而且也會給女方親友不好的印象。

考驗

  當新郎下車步入女方家之前,或是進去女方家之後見到新娘之前,有時會遇到一些新娘親友的趣味考驗,考驗的這些過程,新娘其實都看不到,因此平面攝影師與動態錄影師必須更忠實的紀錄這些特殊鏡頭,常見的幾個考驗題目包括:
1. 為確保新娘終生幸福,因此請新郎做伏地挺身,以證明自己的體力能夠給新娘幸福;
2. 伴娘請新郎高喊:「XX我愛妳」,並讓整條街的人都聽到;
3. 伴娘詢問新郎:「新娘最喜歡的東西」(包括:歌、電影、偶像、興趣等),若答不出來,必須受到懲罰;
4. 考驗新郎財力,請新郎準備xxx元紅包一個(通常是需要準備很多零錢的紅包);
5. 新娘及好友在白紙上留下數個口紅印,並要求新郎猜,猜錯了就會有處罰,直到新郎猜對為止。
  
  由於考驗的地點通常已進入室內,因此別忘了將相機調回手動模式,並將閃燈開啟,轉為跳燈,ISO需要回覆至400。

  有的新郎一連串遇到了上述的不少考驗,包括:準備666元的紅包一個(圖9-4)、伴郎們將新郎抱起並詢問數個關於新娘的問題(圖9-5、圖9-6)、以及猜口紅印(圖9-7、圖9-8)。相片中的新郎雖然也有受到喝可樂的懲罰,但在猜口紅印時非常冷靜,還指著伴娘說:「這個嘴唇微微張開,太over了,看起來應該是妳(指伴娘)的喔…。」讓旁人笑到合不攏嘴。

  而當新郎遇到伏地挺身的體力考驗時,筆者會選擇趴在地上拍攝(圖9-9、圖9-10),您是否感受到了當時的氣氛呢?

  考驗的時候雖然很有趣,也可紓減新娘與父母不捨的情緒,但考驗時間不宜過長,以免錯過了吉時。實際上,在傳統的儀式當中,並不需要考驗新郎,但當男方進入女方家中後,女方長輩會請男方同行人員吃湯圓與喝雞蛋茶(只可喝茶,而雞蛋用筷子繳動即可)(圖9-11)。

版權所有 嚴禁轉載!

相見歡

  在新郎經過了重重考驗並喝完甜茶(或雞蛋茶)之後,新郎終於可以進到房間來迎娶新娘,有經驗的攝影師,會趕在新郎進房前,就進入房間內與新娘一同等待新郎進來,如此才不會錯過精彩的畫面。(圖9-12、圖9-13)

再來分享婚禮攝影心得

  在部分家庭,會等新娘吃完姐妹餐後,由媒人與福婆(好命長輩)將新娘扶出廳堂,因此攝影師在拍攝前,應先詢問清楚當天儀式。

姐妹桌(姐妹餐)

  所謂的姐妹桌,乃指新娘與親友餞別的一餐,但礙於時間有限,現今大多省略此一儀式。

  姐妹桌在親友坐定之後,會由長輩邊說吉祥話,邊以筷子夾數樣菜入新娘碗中(圖9-14),然後由新娘給與姊妹及閨房摯友一人一個紅包,此時新娘的姐妹以及新娘自己都難掩淚水(圖9-15、圖9-16)。通常攝影師若融入當時環境中,可以拍攝出更多感人的畫面,但攝影師需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然可是會忘記按快門的。

祭祖

  在新娘出嫁之前,通常會在家中進行祭祖的儀式,而祭祖時的拍攝方式已於「訂婚篇」介紹完畢,在此不加贅述。

拜別父母

  新娘拜別父母是迎娶儀式的高潮,通常新娘的長輩會請新人下跪或磕頭,以答謝父母的養育之恩,而新娘通常會說一些感謝父母親的話語,同時,父母親也會祝福這對新人永浴愛河、相親相愛。

  若場地許可,攝影師應使新娘父母與新人同時入鏡(圖9-17、圖9-18),而圖9-17是在逆光的情況下拍攝,因此還須特別注意是否失焦與人物臉部偏暗。有時因場地受限,無法將新人與父母同時正面入鏡時,您也可以選擇站在新人或父母的後面拍攝(圖9-19)。

  這個時候很容易拍攝到父母親不捨的面容,建議您可以在此時拍攝父母親沉思、專注的表情(圖9-20)。

  接下來,會由新娘的父母親將新娘的頭紗蓋下,由於此時長輩的手容易遮住新娘臉部,因此必須使用連拍模式,才比較有機會捕捉到一瞬間的照片。(圖9-21、9-22、9-23)

  新娘蓋上頭紗之後,其實父母的心情相當複雜,此時通常會看到新娘低頭不語(圖9-24),而父母親從旁流露出關愛的眼神(圖9-25),有的新娘甚至會緊抱著父母親(圖9-26),當新娘流淚,新祕在協助補妝時,您也可看到新娘的父親在旁流露出關愛的眼神(圖9-27)。攝影師應該要隨時注意到新娘父母與新娘的情緒變化,適時拍攝出令人動容的相片。

版權所有 嚴禁轉載!

離開家門

  新人離開女方家後,隨即準備坐上禮車,攝影師此時須走在新人前方,並立即與禮車司機溝通,先將後面的車窗搖下,以便後續拍攝;除此之外,攝影師必須立即將相機改為光圈優先或快門優先模式。
  
  由於新郎、新娘、媒人會一起走出家門,並由媒人幫新娘撐黑傘或米篩,而往前行進時,又需時時注意到新娘腳步,避免新娘被裙擺拌到或跌倒,因此大家的眼睛多左顧右盼,想要拍攝到完美的畫面較為困難。因此在角度許可的情況下,您可將新人步出家門的畫面當作背景,而找一個固定的前景來拍攝。(圖9-28、圖9-29)。

  新人上車後,若攝影師欲拍攝車中新娘,宜先觀察新娘的心情,如果新娘的心情還是很不捨的話,不可強求擠出笑容。此外,拍攝車中的新娘時(圖9-30),除非天氣不好,否則請將閃燈關閉,以避免新娘的頭紗反光。車輛開動後,新娘將會丟出扇子,意思是放下性子,或意味留扇(善)給娘家,及感情不散之意。在扇子丟出之前,攝影師可先請新娘將扇子放在窗邊,以拍攝扇子的特寫(圖9-31、圖9-32、圖9-33)。而部份的家庭會在禮車開動,新娘丟出扇子後,由母親拿著裝滿水(或米)的碗潑向車後,表示覆水難收。在車輛開動前,您通常可以看到父母親拿著裝滿水的碗,深情的看著新娘。(圖9-34)

車輛開動

  車輛開動時,將會有兩個很重要的動作,一是新娘將把扇子丟出,另一是新娘長輩將水波出。這兩個動作都只有一瞬間,因此相機必須設定在連拍模式,並和新娘與長輩溝通好,在車輛開動後,由攝影師喊:「丟!」之後,方可將扇子丟出,而在扇子丟出之後,長輩才可將水潑出,攝影師務必做好這兩個溝通,才不會漏掉這兩個重要畫面。(圖9-35、圖9-36)

  若新娘的父母親靜靜的看著車輛遠離,別忘了到新娘父母的背後,將焦點對準新娘的父母,並同時將新娘車拍攝入鏡,突顯新娘父母依依不捨的心情。(圖9-37)

  落在地上的扇子,會由新娘家中的人前去撿起(通常為男性晚輩),但撿扇子的動作只是一瞬間的,因此更須掌握時機拍攝(圖9-38)。

貼心提醒:
  攝影師應比新人更早到達目的地,筆者建議攝影師搭乘禮車車隊中的第一台車,或是另外搭乘工作車輛,並且要比車隊更早到達目的地。若新人安排您搭乘第一台禮車,則在儀式進行結束(丟扇子、潑水)後,您應請車隊先停在前面的不遠處,然後等您跑到第一台車上車後再請車隊出發。

版權所有 嚴禁轉載!

車輛行進中

  這段拍攝期間須要特別注意安全,使用的鏡頭以標準鏡即可(Canon 30D搭配Canon EF 24-70mm/F2.8L)。由於車輛在行進中,拍攝時需注意照片是否清晰,因此建議採用快門優先(Tv)模式;平面的攝影師其實不需要搭乘有天窗的車子,從頭到尾的拍攝車輛行進中的畫面,只要從第一部禮車的後座就可以很容易的拍到新娘車(圖9-39),此外,路旁的路標也相當有意義,因此也可以斟酌入鏡(圖9-40)。

  現在有許多新人請專業的禮車司機來開車,這些司機通常會很有默契,搭載攝影師的車子只要一靠近新娘車,新娘車的司機就會將新人的車窗搖下,此時就可以拍到車內的新人囉(圖9-41)。


抵達男方家

  即將抵達男方家時,攝影師可要求司機,停在目的地前20公尺左右先下車,然後快速步行抵達男方家門口,等待禮車緩緩的駛進,如此可以拍攝到禮車接近的鏡頭(與圖9-1、9-2相同)。

  從女方家開始拍攝的攝影師,由於不了解新郎家中的環境大小,因此先採用廣角鏡頭拍攝會比較保險(Canon 30D搭配Canon EF 17-40mm/F4L)。

新人下車

  新娘下車時,會由新郎的男性晚輩,手持紅色圓盤,上面放兩粒圓形水果,請新娘摸一下並給予紅包後才能下車,這和先前所提到,新郎抵達女方家下車前,由新娘男性晚輩端盤子的狀況相同,所以拍攝技巧也是站在那位男性晚輩的後面,然後將焦距對準新娘,當新娘摸到水果時,馬上按下快門(圖9-42),或是也可以拍攝新娘手部的特寫(圖9-43)。

過火/破瓦

  這是國內常見的儀式之一,此時攝影師需要非常非常小心,不要只顧著鏡頭,沒注意到腳邊的瓦片(圖9-44)。當新娘在過火的時候,因為怕裙襬被火燒到,因此有時裙襬會撩的很高,因此攝影師切勿蹲下拍攝。而此時的拍攝可將焦點放在新娘臉部,但必須注意新娘的頭紗尚未掀開,因此對焦的臉部通常被純白色的頭紗蓋住,極有可能發生無法對焦的問題,所以在新娘即將過火的同時,攝影師最好先半按快門,確保對焦沒有問題,並且在新娘踩下瓦片的一瞬間,使用連拍模式拍攝過火與破瓦的畫面(圖9-45)。

祭祖

  進到男方家之後,通常會先進行祭祖,然後才是入新房,由於祭祖的拍攝技巧先前已經介紹過了,因此這邊就不重複敘述。

版權所有 嚴禁轉載!

入新房

習俗:
1. 安床:為了確保新娘未來懷孕時能夠安安穩穩,不會害喜,因此有「安床」這個習俗,所有進入新房的工作人員,皆不可碰觸新房內的床。
2. 坐財褲:新人進房後,會有兩張椅子,椅子上放上一條新郎的褲子,褲子內或椅子上通常會有紅包或銅板,象徵「財褲=財庫」,此外,新郎與新娘必須以男左女右的方位坐穩。
3. 吃甜湯:甜湯通常以紅棗(象徵早生貴子)、湯圓或桂圓(象徵圓圓滿滿)組成,部份家庭會由長輩來餵新人,部分家庭會請新人互餵。
4. 探房:傳統習俗中,新娘的弟弟會在結婚後幾天提「新娘燈」來探望新娘,但習俗演變至今,新娘的弟弟會在結婚當天,直接進入新房內探望新人。
5. 滾床:部分家庭會在新人揭完頭紗後,請數名幼童(男女與人數依各家習俗而定),至新人的床上跳一跳,象徵早生貴子。

  攝影師可以徵求新人的同意,在新人進新房前,從新房內拍攝新人進房的畫面,這是屬於動態的拍攝,因此平面攝影師不一定拍的到完美的畫面,但錄影的人員務必要比新人先進入新房拍攝。

  新人入座後,得到長輩之許可,即可進行掀頭紗的儀式。未避免儀式太過枯燥,攝影師可請新人的親朋好友們一同進入新房,觀看這歷史性的一刻。掀頭紗前,筆者會先和新郎提醒,動作「稍微」放慢即可,避免新人在之後看動態的錄影師的成品時,會覺得很不自然。

  掀頭紗的同時,新郎的其中一隻手常會擋住筆者的鏡頭,這實在無法避免,因此攝影師也只能儘量閃開。除了取景角度之外,圖9-46~9-48是在有點背光的環境下進行拍攝,因此還需要特別注意到對焦是否精準,若您忘了如何進行精準的對焦,請趕緊回到「對焦篇」複習一下吧!有的新娘在新郎掀頭紗時,眼睛常會四處飄移,因此攝影師可以事前提醒新人,掀頭紗時,記得要深情看著對方的眼睛唷!

  掀完頭紗之後,比較含蓄的新人,攝影師可稍微帶動氣氛,要求新郎親吻新娘臉頰(圖9-49),對於比較熱情的新人,也可要求嘴對嘴親吻(圖9-50),當新人熱情互動時,您若注意到新人雙手交疊,亦可攝影留念(圖9-51),畢竟隨時注意為小畫面,也是攝影師的職責呢!至於活潑派的新人,在旁人或攝影師的簇擁下,說不定會玩起舌頭舔舌頭的遊戲呢(圖9-52)!

  短暫的高潮過後,新人的親友通常會端由紅棗、湯圓所組成的甜湯來給新人吃,有的家庭會由長輩來餵新人,有的家庭會請新人互餵(圖9-53)。對於動態的錄影師而言,這些畫面的拍攝相當容易,但平面記錄的攝影師,卻很難取得完美的畫面,這是由於在吃東西的時候,新人的嘴型或表情很難呈現最佳狀態,因此,平面攝影師也只能碰碰運氣拍攝了。

  有時新娘的男性晚輩(弟弟)會在頭紗揭完後提「新娘燈」進入新房內「探房」,當新娘燈放置床上後,新郎會給予新娘弟弟(新郎的舅子)一個紅包,攝影師只要在新人遞交紅包的時候按下快門即可,在圖9-54的左側,即為「新娘燈」,但目前提「新娘燈」的習俗已經較少見了。

  部分家庭會請一些幼童至新床上跳動翻滾,以求新人早生貴子,攝影師可於翻滾跳動前拍攝較為清晰的畫面(圖9-55),而小朋友在跳動時,可以試著把跳動的感覺拍出來(圖9-56、9-57)。

  接下來,可以徵求長輩的同意,請新人的親朋好友進入新房與新人合照,在拍攝合照時,別忘了使用「合照篇」所教的技巧哦!

  除了拍攝合照外,您也可以仔細觀察新人的新房是否有任何值得拍攝的物品,並盡情地發揮一下創意!(圖9-58)
版權所有 嚴禁轉載!

===================================================
文章關鍵字
先推一個關於樓主小威大拋磚引玉的紅字部分;最近因為接觸到婚禮攝影的相關工作,以一個初入DSLR領域的新手,同時要認識相機、瞭解攝影、知道婚禮的種種時機點...實在有點消化不良。

經常在01上面尋求各熱心大大願意分享心得的文章,分享很難,口水來襲不被挫折更難,常常鼓勵文與嘴炮文參半,上週看了幾篇文章,尤其AK大與乍見北極光大的文章,雖不置於掏心掏肺搏命演出,但也是誠誠懇懇分享心得,誠心鼓勵感謝加分的人有、認真請教詢問的有、無所意義酸話找碴的也有,今天又冒出此篇小威大的文章,我感覺你們真的是做佛心來著的。

推文的另一個感想是,我覺得這一篇發文的戰略是航向藍海,願意以實質獎勵的部分,引出更多還沒完全心冷的朋友,來做更多的分享,這是一個滿有正面意義的行動,也希望能看到真的引起一些效應,小弟資淺,連二兵的資格都稱不上,心有餘而力不足,只有廢話幾句幫推一下,聊表心意。

⊙ 技術無法提升,版本不落人後⊙
先推一下文~

等幾天~整理一下心得

再跟大家分享這一、兩場下的心得






我承認我酵想那本書


==================================================================
分享這篇婚攝心得~

一來除了想拜讀小威兄的大作以外~

更想跟P家好友們一同分享一下各自的婚攝心得!!!


在PFC有一個優良傳統:「重要時刻絕對不用P家」….
聽起來是一句像是一句玩笑話~但卻是P友們心中難以言喻的痛
重要時刻~總是要跟時間~跟環境~跟週遭的對手(就是那些朋友五十、親戚六十卡位)


但P家的對焦系統總是

「悠閒的對焦」、「從容不迫的對焦」,到最後總有一種「輕舟已過萬重山」的幹覺

但使用P家系統拍攝幾場婚禮下來,發現除了暗處對焦,只要事先預先做好準備,P家系統仍是可以擔當起活動記錄的重任!

以下部分就跟各位朋友做個分享



事前準備
如何「做好準備」?不外乎人、事、物三大基本要件~覺得在婚攝中最好掌握的是「物」的部分,最好習慣性的將隔天要帶的東西做成清單,晚上睡覺前再做一次清點,==因為我有到了現場才發現記憶卡居然沒帶的紀錄(好險有的借)。

我用的器材
三組電池(有備無患,最高記錄六組)
2G記憶卡三片(有備無患~曾經有一片未帶衝到現場的紀錄)
白平衡珠珠板(P家人一定要來一片的)
腳架(拍大合照使用)
變焦鏡 一個(機動拍攝,變焦比較適合~Tamron18-200一鏡打死)
定焦鏡 一個以上(營造氣氛,或者拍一些花絮、通常使用FA31+DA14)
機身(==應該沒人會忘了帶吧)
閃燈(一燈在手,打遍天下)
快門線(拍大合照使用)

在前一天對於CCD的整理與鏡頭的擦拭、也是要的工作,總不希望到了現場才發現CCD上有一些「難分難捨」的屑~



流程瞭解
一開始對於婚攝的印象,就是「婚禮攝影」,但沒有準備的第一次婚攝,卻變成了「昏頭轉向的攝影」,幾點入房、什麼時候作什麼動作,甚麼話不能說、什麼事應該記錄、一點都不知道,整天隨心所欲的拍照,有新人拍新人,有花童拍花童,隨性的結果就是「照片刪不完、修片修不停」的糗狀!在事的準備便是瞭解婚禮的進行流程,被視為人生大事的婚禮上,一定會有事先的流程與時間的安排,因此如果能提早瞭解進行流程與時間點(如進房時間、迎娶時間….等),對於卡位、搶拍有相當程度的幫助(==起碼不會傻傻分不清楚)!



互動互動!
婚攝就像一場戰爭!在你準備好武器、瞭解戰場在哪裡!最後就是向所有戰友介紹自己,在迎娶當天,見到新郎新娘親友,一定要先介紹自己(^^我是屬於比較害羞的那一個,通常請新郎新娘介紹自己)!一來先讓親友知道我是誰,比較不會對鏡頭產生陌生感,再者當搶拍卡位時比較不會聽到親友的幹狡聲(之前有被「靠杯」和「幾殺小」過)~



機身設定
ISO:通常在200~800移動,不過在流水席場合會使用到1600

光圈、快門:通常會固定的為快門,基本上不要高於1/50,因為婚禮現場大家移動的速度都頗快,快門太慢會有殘影現象發生!

閃燈:通常以PTTL為主(==因為我對閃燈的設定還不是很清楚),閃燈擺頭通常會往前傾一點,並拉出上方反光版,讓人物受光程度較高。

EV值設定:通常會使用-0.3EV來作為機身設定,因為~~~~太暗的話可以拉曲線,過曝就沒的就勒(當然暗也不能暗的太誇張)




最後
當然就是編拍編觀察四周環境的變化,努力的將有趣的事物紀錄下來~

給新人們留下最好的回憶

以上是我的心得~報告完畢

希望能有機會閱讀到小威兄的大作

bartan02@yahoo.com.tw






相機只是乘載想法的工具
為響應樓主的活動(腦子裡是書啦~),也感謝很多大大無私的奉獻,我也來篇小小的心得分享。

當我才剛接觸攝影之際,便被即將結婚的老師賦予重責大任,只好硬著頭皮借了錄影機跟SONY F707上場。對於一個個子不高的女生來說,不論錄影或攝影,似乎都蠻吃力的。漸漸摸索後,從當初Panasonic FX1、Konica Minolta A200,到現在的Nikon D80,愈來愈覺得攝影是無止盡的技術、藝術(當然包括費用~無底洞),也只能更虛心受教。
最近的婚禮真的是爆多,因緣際會下,答應國中同學拍攝文定,接著又是歸寧。然後,又跑了兩場表姊的婚禮。談不上什麼技術分享,頂多就是心得分享囉!(因照片並未取得朋友公開的同意,因此只放幾張!希望他不會介意!)

首先,是器材介紹:

Nikon D80
Nikon 35mm
Sigma 17-70mm
SB-800
Expodisc 77mm (複雜光源下,很重要也很好用!)

我並沒有什麼昂貴的鏡頭(目前仍在存錢中)。以幾場婚禮拍下來,Sigma17-70幾乎是主力鏡頭,因為時間緊迫,換鏡並不方便。總怕臨時有狀況,所以有顆主要焦段的鏡頭,還是蠻重要的。當然,視個人喜好而定。一般情況下,我以使用M模式居多,光圈在4~5.6,快門1/40~1/60,ISO100~400,自行視環境調整。由於是使用D80,螢幕亮度有過亮的問題,因此我的設定是-2;EV+0.3~0.7不等。閃燈使用上,跳燈居多,有時會拉出白色的反射片以補臉部的陰影。

接下來就以這次拍攝文定的經驗來說明。

新娘開始化妝後,就可以一路側拍到換衣服(雖然女生還是可以一起待在裡面,也曾經想偷拍,但基於新郎的權益,還是…^_^)。但因為化妝時間頗長,攝影師可以到外面走走,找尋後續流程的最佳位子與測光。同時,拍些婚禮相關的裝飾品,也是很有喜氣,很值得紀念的。





剛好這次在拍攝同學文定時,在化好妝後,距離男方到來,有段時間,新娘與家人趕緊佈置聘禮、茶水等,有一種緊張、高興又不捨的心情,是難得鏡頭。





男方親屬進入室內坐定後,基本儀式便是,新娘出來奉茶給未來公婆、親戚及老公。這部份可以半身或特寫的角度拍攝,掌握新娘羞澀的表情,或是男方給紅包的幾個畫面。



新娘再次出場,通常會坐在椅子上,開始雙方家長給予新人戴上金飾、戒指。婆婆為新娘戴上項鍊、手環;新娘的父親為新郎戴上金鍊子;新娘為新郎戴上戒指,此時新郎會俏皮的彎曲指頭,不讓新娘戴到底,是很有趣的畫面。再來可能是家人跟新娘新郎照相,這部份應該比較容易掌握。



接著,男方準備離開(若是中午,可能是一起前往餐廳用餐),新娘與新郎會同女方家中長輩,一起祭拜祖先。這部份的拍攝,通常我會取消閃光燈,表示尊重之意;並以特寫臉部的方式拍攝。

到達餐廳,比較會遇到的問題是光源複雜。白平衡的設定就要特別注意,我會以Expodisc趕緊測試幾次。文定的宴客,通常是簡單的幾桌而已。幾個重點是的拍攝,有整個會場、各桌與主桌歡樂的情況,特別事主桌的新娘與新郎,而後是敬酒。(有些地方的習俗規定,於文定/訂婚時,會有幾道菜後,男方必須離開)最後,就是開心的照相時間囉!有時候新人們與攝影師只要站定位子,就會有絡繹不絕的客人爭相上前拍照。只要攝影師手不斷,拍攝幾十張應該不是問題。也可以找餐廳佈置不錯的地方,再幫新人拍攝喔!





在後續的部份,有時候會以一些漂亮的場地佈置畫面,經由後製處理,穿插在相簿中,當作一個段落的區隔;若想輸出,也是可以。





以上是一些淺見與分享,如有錯誤,請不吝指正。egypt314@奇摩
我...我也很想要這本書~

正努力地回想自己到底有什麼心得
怎麼辦 我只是個喜歡拍照的人
偶而插花幫朋友照照相而已
能擠出什麼專業的東西...
而且大部份該注意的地方都快給A.K大及其他專業的網友給說完了
只能把自己常出錯的地方大概地說說吧:

首先就是整個流程的進行要清楚
特別是有些具有特別意義的儀式
像是向父母跪拜、潑水、扔扇子、過火盆、踩瓦片.....等
最好都能完整地呈現
不要只光拍新人
也要拍一些其他親人的表情互動 和現場的布置及小東西

然後到了喜宴現場
新人什麼時候要進場、換裝、上台致詞、敬酒、送客...這些都要清楚大概的時機
且現場的動線最好事先走過一次
並了解新人移動的位置
以利提前卡到位置
獲得最佳的拍攝角度
當然在賓客到來之前
可以先把整個會場的布置拍攝一下
包括招待桌及桌上的謝卡、相本、擺設...都是很有婚宴氣氛的小東西
此時沒有人比較好取景

器材的話
鏡頭的焦段端看個人的選擇
個人主要是用18-50mm左右的焦段
算是大部份的場景都能照
如有需要也可用廣角鏡、或較長的焦段來獲得不同的效果
建議一定要有外閃(能夠上下左右擺頭)
並且要多帶幾組電池備用
覺得回電稍慢 就可以換了
不要等到完全沒電再換
畢竟拍照的時機稍縱即逝

再來是光線的部份
大部份的婚宴場地 現場燈可能不只有一種顏色
所以要注意白平衡的問題
可能要自訂一下白平衡
再不然就是拍RAW檔回去慢慢改
其實建議就是要拍RAW檔了啦
雖然修圖很累 但這是不能重來一次的~

然後要注意的是天花板的高度及顏色
因為這關係著能不能打跳燈
如果天花板太高 或是顏色反射光的效果不佳
不能打跳燈 就只好加柔光罩直打 並調整閃燈適當的EV值

拍合照的話光圈不宜太大
不然就會有主體清楚
而旁邊的人模糊的問題

再來就是一些老一輩人家對於拍照的禁忌
他們不喜歡照片中的人物被削頭斷手之類的
所以構圖方面可能要特別注意一下
甚至可能要拍大圖來裁切需要的部份

最後還有一點個人覺得很重要的 我覺得是「溝通」
可以事先和新人討論一下
他們想要呈現的是什麼樣的風格和感覺
這樣子拍出來的照片
才不會跟他們的預想有太大的差異
而造成遺憾

班門弄斧
不專業的寫了些難登大雅之堂的小感想
就請大家多多指教嘍^^

to Khufu


畫面越捲越下面,我看這場景越看越像

感謝分享^^
或許是巧合,真的如同樓主說的一樣,到了年底的結婚旺季,相關的文章就會一堆.

最近引爆口水的幾篇文章我也爬過了,今天借樓主的地方發表一下我的感想.

一般現在專業婚設的行情一天約在8000~15000不等,端看攝影師的設備,人力,當然還有最重要的技術問題.

很多新人在買房買屋買傢俱後跟一些有的沒的結婚用品後,再被旅行社跟婚紗公司各砍一刀後,聽到專業婚攝的收費都是覺得不可思議,怎麼會要那麼多錢??之後腦筋就會動到週遭那些有事沒事就抱著黑黑大大的各式所謂專業照相機追著美景,美人的朋友同事身上.希望能在這方面多省點錢.

那像我們這類的業餘人士大概就是只能收個紅包,說不定因為交情不錯,收到的紅包還得全數包回去.

最近幾篇造成口水的文章當然有他的技術分享,但是我一直覺得,前面兩篇的文章方向似乎真的有些偏向商業化.

當然他們分享的照片很棒,很令人感動,但是就像北極光兄的討論串中的一個回文....去掉了那些文案,不管是照片中或是文章補充說明,那這張照片還剩下些什麼??

之前有篇國外攝影大師的文章中提到,到底是攝影師還是作家??今天或許北極光兄的每個Case他都會把類似的文案加在照片中交出去,否則我想,我們一般非專業婚攝還是多看看像小威兄這樣,分享婚攝注意事項的文章會好一些.

不管是A.K兄,北極光兄的照片意境都很棒,但是各位網友別忘了,我們就是常在網路上活動的一群,常在Mobile01,Dcview,PCDVD......活動的一群,甚至常在這幾個論壇中的攝影相關出沒的一群,對於這類照片當然是我們常看,我們很快就進狀況,但是別忘了,我們婚攝的交貨對象不見得像我們感受性這麼快.人家A.K兄北極光兄這麼專業應該除了這類照片外,一般紀錄性質的照片也交了不少.

舉個例子,像前年我自己的婚紗,我覺得拍的還不錯,但是就被我老婆跟我岳父嫌到沒一塊好....什麼人太小,切到腳踝(他們覺得既然要拍人就全身或半身,不要有那種切腳踝,切膝蓋等等),天空不可以留那麼多什麼的...你或許要說,可是這不是之前就要溝通好的嗎...當別人有意見的時候,才不會記得之前溝通過了什麼,或者是你有可能跟他們全家人都溝通嗎??

再像上次我學長他們去"義務幫忙"拍婚攝,新人男方有請專業婚攝,女方知道他有在玩,就凹他一起去多拍幾張,結果那位所謂專業婚攝的作品也是被嫌到沒一塊好,說好在當天有他....就因為....那位專業婚攝交了不少室內只吃自然光跟他所謂有意境的黑白照;而我學長就是閃光跳燈,把新人跟親戚朋友拍的明亮清楚...

這是攝影師的錯嗎??還是事前沒溝通好??其實是否我們忘了大部分的人還是需要個攝影匠來幫忙紀錄,而不是個攝影師來一展長才.

樓主這篇回歸注意事項的本面,我反而覺得比前兩篇文章還要有參考價值.

大家在稱讚羨慕人家全壘打時,千萬記得,我們還不見得有那種實力的時候,盡量求安全上壘會好一點吧....

我近幾年也常幫朋友拍婚攝(就是上面說的那種業餘收紅包的),設備只是老10D+580EX而已,但至少抓住安全上壘的方向,都還有不錯的口碑,只是看了最近幾篇文章有感而發,希望其他跟我一樣業餘的網友在接這類Case時可以多多注意一下.
真感謝大大的分享
大大在BLOG分享的文章都有拜讀過了
知道大大出書後也馬上訂一本
也推見給身邊玩攝影的朋友
希望大大再多做一些分享
其實我也拜讀過大大您在BLOG發表的文章過了
誠實地說 回覆這篇就是想要這本書啊 ^^
我想分享一下
婚攝過程中 攝影師跟被拍攝的人的互動

我舉 2007 年 12 月 9 日拍攝我的好友的婚禮場為例
團體照大家在拍照的時候
十之八九都是像下面這張正經八百的




這樣的照片不是說不好 就是少了點趣味
事實上這一組照片前幾張幫長輩們拍的團體照也都是類似這樣的
但是 一個稱職的攝影師應該要能看場合加入適當的趣味性
也就是跟被拍的人物能有相當的互動會好一點
所以我大膽指揮了大家一起把食指借給我朝右邊比
還有補一句 "大家方向要一致喔~~~不然會戳到別人的鼻孔喔~~~~"
想當然爾大家都笑翻了 氣氛頓時輕鬆許多
於是有了下面這張照片



不過 看起來好像大家還是有一點拘謹
而且我發現新郎沒有看鏡頭... 呼...
好 沒關係 我又大膽指揮了一個動作
請大家再借我一次食指
"把食指比向今天最漂亮的人"
想當然爾是新娘啦~~~~應該不會有人比自己吧 ( 呃~ 不否認還是會遇到有人這樣啦~ )
於是就有了下面這張照片





這樣的照片是不是趣味多了呢??


其實拍到這邊
大家都變的很輕鬆了 氣氛也很活絡
攝影師打鐵趁熱 告訴大家: 接下來我們要拍一張最有特色的團體照
你可以作出最好笑的鬼臉 或是你覺得最好笑的動作
我還給了他們 10 秒鐘想一下 也可以跟你鄰座的人搭檔組雙人動作
結果 每個被拍攝人物各有各自想出來的怪姿勢怪表情怪動作
結合起來就是一幅非常有趣味的畫面如下





看到了沒 後排左二的小姐多賣力啊~!!
那個鬥雞眼絕對是經典啊~~~
還有前排右邊新娘的妹妹更是不計形象啊~~~~
後排組雙人動作的兩位小姐據說還撞在一起 .... ^^
(至於新郎跟新娘心裡在想什麼 老實說 到今天我還沒搞懂~~~)

透過攝影師適度地互動 照片是不是趣味多了呢??

我自己是很喜歡在婚禮當中
透過一些簡單的互動
把婚攝的照片加入 "歡樂" 的元素~~
我記得這幾張照片拍完
旁邊的長輩還說 "哇~~~這些年輕人怎麼這麼有活力啊~~~~"

不過 要強調的是 主角是新人還有來賓
攝影師只是催化劑 必須要看場合
以前看過一場婚禮
婚攝大哥很賣力地在製造歡樂氣氛
可是主人家實在太拘謹了
效果就差了很多
我還看過婚攝大哥要新郎 "捧" 起新娘繞圈圈
可是呢 一來是那一場的新娘看起來不怎麼輕
二來是....那個場地是室內
才轉第一圈新娘就掉下來 氣氛一整個尷尬
所以說 攝影師跟被拍攝者的互動要看場合 不要強力而為




reaki wrote:
to Khufu畫面...(恕刪)


對啦~是我是我!
我就知道會有被認出的一天~
哈哈哈~~
你才是實戰型高手,趕快分享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