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透過學長分享的荒木經惟閱讀心得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zen/3/1312311764/20090312144643/)輾轉得知很早前也有人分享過荒木經惟的照片, (http://tw.myblog.yahoo.com/wenhsuko/article?mid=14796&prev=14998&next=14725&page=1⪼=1#yartcmt)更重要的是, 是荒木經惟來台北時拍的照片! 身為同樣也在台北的我, 當然要看一下他拍了什麼.
姑且不論以上二位朋友分享的心得是否和我自己對荒木經椎的理解相似, 但看了荒木經惟拍攝的台北, 我似乎找到了自己為何喜歡在街上亂晃亂拍的真正理由: 我的低品味和我對台北的印象.
記得很多年前, 大概是高中一年級吧, 我不小心翻箱倒櫃發現了爸爸的一台Yashica相機, 裝上電池, 上了底片, 爸爸跟我說觀景窗中橘燈代表什麼, 綠燈又代表什麼, 可是我天生腦袋不好聽不懂, 就胡亂給它亂拍. 記得有一次, 我站在家後院的一堆「廢棄物」前, 拿著相機不斷對焦, 好不辛苦終於拍了一張. 後來洗出來後, 我爸看了那張, 就問我: 「你拍那堆垃圾做什麼?」我也答不上來, 或許我們沒有含著金湯匙出生, 但又在學校學了一點靜物寫生, 總想拍點擺設自然的靜物: 物體就靜靜躺在那裡不動, 它可能是平常我們見著有功能的水壼但被拋棄了, 也可能是幾塊沒用了卻散發古味的暗紅色磚塊......所以靜物, 總是有一段過往的生命, 雖然它們廉價.
我看到了荒木經惟拍攝的台北, 這些都是我們在台北街頭常見的, 但對一個外國人--日本人--而言, 台北的一切是那麼的陌生, 但有時又有幾份相似. 無論陌生或和自己國家相似, 都是旅外者感到有興趣想拍的, 不是嗎?
就這樣, 兩者-- 喜歡拍垃圾的低品味和外國人的台北印象-- 我回想我的街拍經驗: 我喜歡的台北小巷溫馨感; 我感到頗有特色但久了之後有點厭惡的街頭凌亂感; 我在馬來西亞從來沒見過的台北街景; 或一個讓我想起小時候的場景...... 原來, 在街拍中, 我面對的不是別人, 我不必辛苦蹲下採低角度拍一朵美美的花取悅觀看者, 我不必強為一個老人寫下滄桑的故事, 我不必站在臭臭的淡水河旁等日落, 這些雖然我都喜歡, 但卻很大部份是我希望拍得美, 拍得有人讚賞, 拍得有人回應, 拍得有人氣...... 然而在街拍中, 在大家都見慣不怪的街景中, 我面對的不再是如何取悅別人, 我面對的只是我自己, 我自幼以來的低品味和一個身為外國人對台北的印象, 即使我已住在台北十六年了.
在台北街拍, 我捕捉自己, 我捕捉我的記憶和低品味, 我面對自己; 在馬來西亞麻坡小鎮我也街拍, 我面對的是我的記憶, 我的不捨, 我害怕失去它的恐懼...... 原來攝影, 在拋下呈現給別人, 在拋下拍出別人喜歡看的畫面後, 是自己和自己的對話, 是自我的檢視, 是認識自己.
以下, 我來嘗試說明我為何會想拍攝這些照片的第一感覺:
1, 在台北人們很珍惜生命, 這棵樹若在馬來西亞可能無人救治了, 但台北人卻會很善良的治療它.

2, 啊, 忘了要拍一下它是什麼樹呢. 所以後退一點再拍一張.

3, 灰冷的水泥牆, 有著陽光添加綠意, 邊邊還有喜氣洋洋的紅包, 也和左側的門鈴形狀相呼應. 或許和我喜歡亂拍有關吧.

4, 雅緻人生. 嗯, 在台北, 有足夠金錢的話, 住在青田街, 是多麼雅緻的生活啊! 我也希望自己未來能有這樣的生活.

5, 陽光灑在街角的葉片上, 一位單車騎士穿越過小巷, 悠閒啊若是在台北不用工作的下午, 是多麼悠閒啊~

6, 多麼讓人訝異, 從右側的牆上磁磚可以看出這裡還算是蠻高級的住宅區, 怎會有人把衣物景在外面呢? 台北街頭就是給我這樣的印象: 美和醜, 新和舊, 富和窮, 交錯混合在街景之中. 街頭, 就是社會的部份縮影.

7, 一個很典型台北小巷懷舊風的小房子, 有著自己的小前庭. 在馬來西亞, 我的老家就有前庭後院, 而且還很大, 然而到了都市台北, 有個陽台就很讚了! 都會真是壓榨空間的可怕怪獸啊!

8, 紅色的紅, 門邊又擺了幾盆植物, 又讓我想到靜物寫生.

9, 一個彎曲的水管, 旁邊就長了野草, 好一個低品味的少年殘餘物啊, 呵呵!

10, 在都市大樓中, 就像剛說的, 有陽台就不錯了, 可惜都拿來曬衣物棉被了. 窗, 都市的特色. 記得我小時候到新加坡時, 映入眼簾的就是高樓大廈和, 一堆的窗.

11, 轉角這戶人家應該很有錢吧? 在這一帶有房子就很棒了, 看看屋頂, 還種了那麼美的盆栽, 一定很有錢了.

12, 紅磚, 我很難抗拒它的老味, 就像我小時候拍垃圾一樣亂拍.

最後, 我難免還是照攝影習俗, 拍一張勞動中的人民的照片. 「阿婆柳丁汁」. 這張當然是為別人而不是我自己拍的. 不過她戴的斗笠是我拍攝她的主要原因, 因為我很喜歡斗笠, 可惜拍過曝了.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街拍作品, 包括荒木經惟的街拍, 是讓人看了不太理解的, 因為, 拍攝者是為自己的內心在拍照, 而不是用攝影的通用語言: 黃金交叉點突顯主體, 井字分割穩定畫面, 明暗大小交代主客體, 銳利和散景突出主題等等來向觀看者對話.
本文同步發表於我的blog:
http://tw.myblog.yahoo.com/wee-photo/article?mid=354&prev=-1&next=333
也歡迎參觀我的blog:
http://tw.myblog.yahoo.com/wee_pho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