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幾天版區非常的熱鬧,嘉偉的影片事件鬧的沸沸揚揚
想發文討論一下KUGA,但是又怕受到管妹的照顧
只好跟大家分享一下對於渦輪引擎的想法
尤其是先前很多人詬病的一些問題
引擎有人喜歡自然進氣引擎高轉速尖銳的運作聲
也有人喜歡渦輪引擎猶如爆發般的動力
青菜蘿蔔各有所好
但是一個好的引擎心臟,可以讓你有更好的駕馭體驗
不過以目前的趨勢來看
渦輪引擎才是符合「低油耗、大馬力」的發展方向
舉例來說
Mercedes Benz A180 (122匹)
Audi A1 1.4 TFSI (122匹)
Mini Cooper S 1.6T (184匹)
Skoda Fabia 1.2T (105匹)
Volvo S60 1.6T (180匹)
Luxgen 5 Sedan 1.8(154匹)
Ford Kuga 1.6 (177匹)
傳統的自然進氣引擎2.0升大概只能有150匹上下的馬力表現
現在掛上渦輪增壓的輔助,1.6升引擎要超越150匹輕而易舉
而且油耗表現的又比自然進氣引擎還更好
「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這真的很有難度,或許只有氫氣車可行
不過現階段「要馬兒好、要馬兒少吃點草」,渦輪引擎的確是辦的到
台灣消費者長年大多都是接觸日系車品牌
而日系車向來大量採用自然進氣引擎為主
自然進氣引擎最大的優點就是穩定性高,構造簡單
缺點就是引擎效能不佳、耗油,且技術已面臨馬力無法提升的窘境
加上引擎轉速高,震動和高分貝噪音都是難以避免
現在的進口車則大多使用渦輪增壓引擎
雖然渦輪增壓引擎製造成本高,連帶提升車子的售價
不過可以用較小的引擎排氣量,得到更高的馬力值
一方面能節省油耗,一方面小排氣量在台灣還可以少一些繳稅金
而且現在小排氣量的進口車價格也很貼近國產車售價
消費者算盤打的精,怪不得進口車商的銷售數字年年增加
除了進口車之外,國產車也有少部分使用渦輪引擎
如果找國產車裡有使用渦輪引擎的車款,大多以FORD居多
像Mondeo和、Focus ST即將上市的KUGA都是用EcoBoost引擎
結合渦輪增壓、缸內直噴與可變汽門正時系統三大技術
而且EcoBoost榮獲美國《Ward’s Auto World》權威汽車雜誌
評選為「2013年度十大最佳引擎」
EcoBoost應該是國產車中技術最先進、最有價值的一顆引擎
無奈有不少人都誤會渦輪引擎
總以為自然進氣引擎才是王道
基本上新車落地後,從發動的那一瞬間開始,
坐在車上看到、摸到、聽到的一切,都是會損耗的
並沒有分哪種形式的引擎才會耗損
零件小到火星塞、電瓶、皮帶、電動窗馬達
大到轉向軸、變速箱、引擎
通通都是有使用上的壽命
當然,渦輪也是耗材中的一種
東西當然會壞,不過正確使用就能延長壽命
渦輪工作時的溫度高,是極需要機油潤滑的零件
在引擎剛發動時機油潤滑還沒達到工作溫度
這時如果拉高轉速讓渦輪作動
就會造成很大的磨損
發動後怠速一兩分鐘後再出發,才是對渦輪引擎正確的做法
到達目的地後引擎也別急著熄火
也要等待一兩分鐘,等引擎溫度下降後再熄火
以現在渦輪引擎的技術,壽命都不是問題
會造成損換的幾乎都是人為佔大多數
與其說渦輪引擎壽命短
倒不如先學著渦輪引擎的正確用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