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顆是最近才跑出來的小玩具..就這樣小小一顆能有多大啥用..
仔細看沒想到規格還有點點不一樣...似乎也點小啥問..

直上 國產副車架強化套件

但因為初創始祖-湯匙 已有聲請國際專利..且台灣已不是仿冒品的代言國...
MIT也已經是可以在國際嗆聲的了..所以不打算照湯匙的方式作..
採用異曲同工之妙的製程和造型塑造...效果一樣有...且售價可以便宜好幾倍..

直上 國產副車架強化套件

至於材質上的話..均採用7075 T6鋁合金製程..一方面他仍然可以和工字樑的鐵接面變形密合..
一方面也耐的住全台各路店家的氣動扳手摧殘擠壓..不易變形到破裂..

直上 國產副車架強化套件

說了一大堆...總得要實車驗證一下....

直上 國產副車架強化套件

工字樑螺絲下...可以注意看看螺絲咬合工字樑的漆面..是否已不在正中間或是偏移...那就代表你的工字樑也位移囉

直上 國產副車架強化套件

換個角度看..工字樑的版件厚度..Civic8的厚度其實普普而已...Accord的就超厚..大約是cv8的三倍厚..

直上 國產副車架強化套件

補充:

因7075鋁合金的材質偏硬,所以變形量也會比其他鋁製品來的小,故廠商有針對每台車型開發不同孔徑的強化套件!
讓螺絲和強化套件中間的密合度提高,達到"緊配"的狀況
這樣鎖進去時,仍和其他同性質產品一樣可以和車台密合,有異曲同工之妙

直上 國產副車架強化套件

套上強化套件之後..就鎖回去就好..免下工字樑..安裝迅速又方便~~~

直上 國產副車架強化套件

近拍~~~瞧仔細...目前就只套在工字樑螺絲這邊..並無工字樑和車架間的軸套..原因是施工上會簡易許多.且效果相當.

直上 國產副車架強化套件

安裝時一顆鎖好在下一顆..運氣好搞不好定位都沒跑掉..要DIY的可以自己踹踹看~~


安裝後心得:

我個人覺得車頭方面..避震器的回饋變得較扎實..車體的搖晃感變少...二次彈跳和搖晃不安定感也會降低..
若有改避震器的..更能提升一點點車頭指向性.會變得更犀利..但這些效果其實都還蠻輕微的..
均比不上裝在競技而生的車款中..如前後都雙A懸吊的車子安裝的話..那感受是真的夠明顯...
反正這就是個小東西..知道它的效用就是穩固車架..讓車體剛性能藉由這小東西來填補縫隙.進而提升.
剛性一加強..就會像裝上拉桿一樣..感覺車子都變穩了..變好開了..大致上就是這樣囉~
文章關鍵字

kcbug wrote:
這兩顆是最近才跑出來...(恕刪)

施工簡單沒錯啦,但是效果相當?

日本人花了那麼多時間做測試,實在有夠笨的...

人家台灣做的直接套在螺絲上就好了,哈...

還是脫離不了仿冒啊...
+1
日本人果然都是笨蛋
就螺絲鎖一鎖就好
還搞的那麼辛苦幹嘛
還是台灣利害
50D + 24L II + 85L II + 580EX II
pop88777 wrote:
+1日本人果然都是笨...(恕刪)

材質也都不用考慮的,在身車中間放7075,小心日後麻的是身車...

台灣人果然很聰明,日本連影片都拍出來了,台灣的只需要幾個月的時間,就可以上市了。
大家好我是專門的白老鼠,有什麼新品都會馬上去用看看= =
來為各位看官來解說這東西的感想..如果好用我會推薦大家,如果不好用也不要怪我毒舌,謝謝。
....................................................
這東西...我的感想是.....
副車架強化套件
大家都把這東西講的太神話了....
安裝上去車子的確有扎實感,不過相對的就是舒適感流失太多...
像裝了國產避震器鐵棒在車上的...也不知道是什麼原理..
或許是他們所說的"剛性強化"不過原廠車子如果沒裝,那應該也是原廠所考慮過的,不然也不會不裝...
剛性強化的太多相對的只有反效果...

安裝前 避震KONI1130-----舒適度不錯,可以接受...
安裝後 避震KONI1130.....舒適度不見了..(很納悶吧,為什麼避震器一樣,裝了這個東西卻有兩極化的感覺.)
小弟是注重舒適度的.
※所以注重舒適度的車友,比較不建議安裝此東西...

如果不重視舒適度的車友,其實是可以裝來玩看看(反正你有閒錢,又不重視舒適度的話)
小弟在這邊只是說明我的感想...如果真的想要去試試看,那就去裝吧.....
後果要自己吸收唷....
因為小弟也是抱著網路賣家所說的,才去知名大廠安裝來看看...
可是感覺卻不是日本S牌說的那樣...所以小弟裝了一小時之後就拆下來丟掉了...(因為這東西只要拆下就不能再安裝第二部車...這也是大廠所說的)..

只能說別人開發也是為了要賺。
沒有傻子要花錢買,也不會有人會開發這東西...

這東西固然功效有一定程度,但是還有其他的負面問題。

比如說,這種東西只能用一次,等你需要把整個 sub frame 卸下來修車的時候,比如說要換橡膠墊片的時候,你就會知道有多麼痛苦了。光是要清除這些壓扁後的鋁材就會讓人抓狂,因為鋁材質壓扁之後會整個黏在車架上,要清除的話有一定的困難度。

阿西摩之前研究過這東西,只是,後來想到的一堆附帶問題,就讓我收手了。寧願去裝防滾籠或者全車點焊來補強,也不太想去用這樣的產品。這個設計真的是一把兩面刀。
錢能解決的問題不是問題. 問題是... 偏偏沒有錢啦~
如果用鐵福龍橡膠不知道會不會好一點...我覺得我開車不嫚,CV8的底盤也算不錯,所以我沒裝
會員跟相片相同稱謂,
而且連發多篇類似文章,
說不是廣告文也難.
台灣怎麼會沒人才

版主 應該可以 去應徵F1的試車手

多個小零件 都可以感覺岀 他的不同
所以要有白老鼠..才知道東西的好壞...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