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這台車的後煞車卡鉗在五萬公里左右時有發生卡鉗活塞咬死的現象.當時不太懂就依照技師的建議換了新的整組後左/右煞車卡鉗.連工帶料總共花了我快六仟元.之後開了三年左右里程增到八萬公里.最近突然想DIY清理四輪卡鉗跟來另片.所以先買了一隻四分扭力板手以確保DIY後輪胎鎖回時有在規定的扭力安全值內.但在清理時發現到右後煞車卡鉗活塞有點卡卡的現象不太好轉退或轉出.想說不會是煞車卡鉗又要討錢了.自從換新卡鉗後才開不到3萬公里 哩!真是要命喔!後來突然有個想法浮現腦際.若我將換新煞車卡鉗所花的費用拿來添購維修的必要工具.等煞車卡鉗修好後這些工具還是可以用並不會浪費呀!而且以後可以自行DIY的部分就自己加減做做...慢慢的也是可以攤提回本的啦!最後至少工具還在手上.不是花在給保養廠的工資上頭!
首先積極在網路上詢問煞車卡鉗修理的問題.發現卡鉗會卡死一般只要換換卡鉗修理包的零件後卡鉗又可以生龍活虎正常工作了.除非是很嚴重的生銹卡死損壞.使卡鉗無法單用維修包做修理回復.這時只好換整顆新的卡鉗了.卡鉗修理包更換上並不困難.前輪卡鉗更換比後輪卡鉗簡單.因為後輪卡鉗又包含著手煞車功能所以結構上會比較複雜些囉!前置作業有做了些功課...先在網路上搜尋卡鉗修理包的來源.幾經詢問最後也找到了修理包的賣家.咱們車的前卡鉗修理包是跟A32共用.而後修理包則是跟霹靂馬共用的喔.修理包不貴一包修兩輪費用約在2~3百塊之間.全車份修理包約NT$:550元含運搞定...
再來就是要先了解一下卡鉗的基本結構以及相關部位的零件吧!

這是前卡鉗爆炸圖>>

這是前卡鉗修理包內一個卡鉗份的零件>>

這是後卡鉗爆炸圖>>

這是後卡鉗修理包內一個卡鉗份的零件>>

了解之後發現結構上並不是很難懂.卡鉗一般會發生故障都是生銹卡死居多.而會生銹卡死都是防塵套破損而導置活塞或滑銷與水分接觸.這樣長久下來就會生銹而卡死囉!
再來是套筒工具我選擇買2分&4分的大R角套筒組.大R角跟一般6角的套筒最大的差異是.在使用時套筒對螺絲的施力點不同.和套筒要套螺絲時較快速不需去對齊角.一般6角是以角對角施力所以有時螺絲容易受損.而大R角是以套筒的面對螺絲的面施力所以套筒的面跟螺絲的面接觸面積較大.這樣套筒也比較不會受損也較容易施力.且有些螺絲滑角(變圓)也能拆卸喔!

拿兩個同規格的套筒來做比較...左邊的是大R角套筒.而右邊的是一般六角套筒...有看出來兩種套筒的差異了嗎?

再來頂車用的安全頂車架以及油壓千斤頂這也是需要的工具.畢竟單單使用隨車千斤頂是不夠方便也不夠安全的>>
安全頂車架選擇可達3 TON荷重規格的.

而油壓千斤頂就選擇入門級的2 TON等級千斤頂囉!

這是拆前卡鉗必需準備的基本工具(由右至左排列)
四分扭力板手*1 (可以憑手感鎖回螺絲.但有扭力扳手更好)
千斤頂隨車工具組*1
三號高溫黃油*1
14mm梅花板手*1
一字起子*1
軟鋼刷*1
拆輪胎板手工具*1
5吋C型夾*1
鐵絲-吊掛卡鉗用*1

再來是拆後卡鉗所需要準備的基本工具(由右至左排列)
四分扭力板手*1 (可以憑手感鎖回螺絲.但有扭力扳手更好)
千斤頂隨車工具組*1
拆輪胎板手工具*1
14mm梅花板手*1
一字起子*1
軟鋼刷*1
尖嘴鉗*1
鐵絲-吊掛卡鉗用*1
三號高溫黃油*1

這是要轉後活塞用的特工.我是利用手持式砂輪機板手拿來這裡使用...

********簡單的物理原理>>空氣往上跑******
把這個從煞車卡鉗排氣螺絲加上延伸出來的管路當作是同一個管路系統...接出來的管路特意製造出有一段是高於整個放氣螺絲.就因為如此就會將整個卡鉗內未排出的空氣導引到外接管路的至高點.也因此就能達到了放空氣的目的了...另外在管子中導入一條鐵絲更能夠方便隨意塑造管線的形狀了.而煞車油壺位置是整個管路的最高點.所以只要能一直補足流出的量就不會有空氣跑入煞車系統油管內了喔!這是因為要一個人操做排氣而發展出來的方法喔!...如果對於這段沒有把握還是花錢請師父來做吧!!


一般更換煞車油須從最遠的管線端卡鉗做起.然後再換同一管路上的卡鉗.所以標準順序就是右後>左前>左後>右前

過程中要不時的查看煞車油壺的油量是否足夠.懶一點的話就把整罐煞車油到栽入油壺內也是一個方法.這樣就不用一直去注意油量是否足夠了....
這張是原先的架構..管內沒有鐵絲.要借助鐵絲勾著把管路拉高過於放氣螺絲...(這張是後卡鉗)

>>>>>>>>>>>>>>>>>>
再來就是實際下場操作幹苦差事囉!!

先放鬆輪胎螺絲...(輪胎不離地才好拆螺絲)

用油壓千斤頂將車頂高...再架上安全頂車架...慢慢放鬆降下千斤頂高度.讓頂車架完全支撐住車子的重量後移開千斤頂...
(相片是前後不同時間照的所以使用工具上略有不同)

拆下輪胎放鬆卡鉗滑銷螺絲再掀開卡鉗來...
這是退出活塞的方法>>放個約3公分厚木頭在卡鉗內.上車踩幾下煞車踏板讓活塞伸出來...
>>>>>>>>>>>>>>>>>>>>>>>>
PS:要更換碟盤時如果碟盤生銹黏在HUB上可使用公製規格M8*1.25的螺絲逼退出碟盤喔!!...

伸出活塞可以清楚的查看防塵套有無破損...我的就是已經有破損了.上次拆時沒伸出活塞所以就沒有發現



拆除油管螺絲將整顆卡鉗拆下來.然後將活塞取出..你看多髒的活塞啊!


取出活塞的卡鉗...

拆下防塵套與油封之後....

使用小隻的軟鋼刷將生銹處刷乾淨並用煞車油清潔洗淨...(這幾張都是清理過事後才拍的所以...)
缸體內部若有生銹狀況先用煞車油清理.再用1500號水砂紙稍微研磨一下除去銹斑最後再用煞車油再清洗一次..


使用煞車油清洗過的活塞看來清爽多了...

清理完後安裝上新的油封以及防塵套並將活塞裝入(這個步驟需要些技巧


滑動銷上的橡膠也把它換掉...

裝上新的橡膠與防塵套...

都搞成這樣了.當然順便更換一下來令片囉!!...此時拿出煞車異音法寶來...雖然小小條也足夠全車使用了喔!

材料行老闆推薦一款日本nisshinbo的來令片才750就買來用看看了唄!!
咱們180前來令是跟裕隆931(霹靂馬)使用一樣規格的...還是應該說180流用931的來令片


在制震墊(片)塗上消音膏...

安裝到來令片背面去...

再於來令片側面相關有磨擦滑動的部份塗上高溫黃油後.再將來令片安裝回去.並將卡鉗蓋回去鎖緊螺絲...

若是沒有更換新來令片.那就把原來的來令片與碟盤接觸的表面用砂紙以及鋼刷刷過...可以讓煞車表現回復些水準....


接著就是要排放卡鉗內的空氣了囉!...一般放空氣需要兩個人才好操做.一個在車上踩煞車另一個要放鬆卡鉗的放氣螺絲.還有一種是藉助真空抽油機就可以一個人操作了.但是今天這兩種我都沒用到.因為我有新的創意新方法...就是將鐵絲套入放油管內...


插到放氣螺絲上然後將一段管路折彎讓他高於放氣螺絲的高度.另一端插到收集廢棄煞車油的容器內... 在上車踩踏煞車排氣.踩幾下煞車後再下車敲一敲卡鉗&油管讓附著的空氣盡量排出.再上車踩幾下煞車讓空氣都排除乾淨後鎖上放氣螺絲並蓋上防塵蓋...

過程中要不時的查看煞車油壺的油量是否足夠.懶一點的話就把整罐煞車油到栽入油壺內也是一個方法.這樣就不用一直去注意油量是否足夠了....
這張是原先的架構..管內沒有鐵絲.要借助外力把管路拉高過於放氣螺絲...(PO的這張是後卡鉗喔!)

>>>>>>>>>>>>>>>>>>>>>>>>>
後輪卡鉗也是都做同樣的更換防塵套&油封的作業...
後輪活塞結構上有些許不同因為後卡鉗有結合上手煞車的功能所以在活塞上並沒有前卡鉗活塞來得簡單...
後卡鉗多了手煞車機構.有條鋼線連結到手煞車處可以借此控制後輪的煞車動作.在停車時可以鎖住後輪盤.
除此之外後卡鉗活塞端面一般有十字缺口而用意是用來避開來令片的背後與活塞接觸面的一個凸點.
後卡鉗的活塞與前卡鉗活塞退回的方式些有不同.後卡鉗活塞需要用順時針旋轉方式使活塞退回.
這張拍的是左後輪拆下輪胎以後...(圖解的是右後輪)

這就是有手煞車的後卡鉗機構...

如圖面上的說明收煞車線拉動扳桿可使活塞推出達到鎖死碟盤的功能...

後輪更換活塞油封以及防塵套皆與前卡鉗類似所以以下用文字敘述...
拆卸步驟:
1.拉起手煞車後稍微放鬆輪胎螺絲。
2.用千斤頂將車頂高至輪胎離地。
3.拆下輪胎螺絲取下後輪.(取下後輪前先放鬆手煞車.順便轉動輪胎檢視是否有卡住不順的情形)
4.拆卡鉗手煞車線再將回復彈簧放鬆並拆下.然後將手煞車線與煞車座分離。
5.用14號梅花板手將煞車座固定螺絲拆下。

6.翻開卡鉗取下來令片。

7.拆下油管將整個卡鉗取下。
8.扳動手煞車扳桿數次直到活塞退出。
9.清潔更換油封&防塵套。(這張照片是前輪的卡鉗活塞拿來頂用一下


7.用尖嘴鉗或特工將活塞順時針轉回安裝.此時需注意缺口位置.



9.以反拆卸動作裝回卡鉗。(需注意來令片凸點與活塞位置)

10.做卡鉗排放空氣的作業。

11.都確認後上車拉手煞車10次以上。並踩幾次煞車踏板將卡鉗活塞推出定位夾住來令片.這個一定要確實做到以保煞車能夠作用.
12.裝回輪胎。
四輪都落地後.再使用扭力扳手鎖緊所有的螺絲.記得螺絲要對角鎖才會力道平均喔!扭力扳手調整扭力值到原廠設定值上限.輪胎螺帽鎖緊扭力為10-12kg-m~使用完後記得將扭力值釋放再收起來喔!!


調整手煞車>>>


掀開這裡就可以看到調整螺絲了...

使用10號的長套筒加上延長桿...

套筒插入後放鬆手煞車.然後再來調整手煞車調整螺絲...

到此全車四個卡鉗以及調整手煞車這樣搞下來~花了我六至七個鐘頭這可真是累人的工作呀!

累了嗎??




看文到這裡而且我都很有誠意請出美女來!



>>>>>>>>>>>>>>>>>>>>>>>>>>>>>>>>>>>>>>>>>>>>
其實這項保養算是煞車系統的深度保養項目...如果開車多年都沒去注意它.只是車廠保養中發現卡鉗稍微卡卡的就換新品卡鉗那到是所費不貲...如能再自行DIY深度保養中發現問題而提早處理.卡鉗的功能都還是可以回復到原有應該達到的制動能力...像這次前卡鉗雖然還未完全卡死.但是細部拆開保養之下就發現活塞內部已有生銹狀況產生了.相信再些日子鐵定是卡的死死的只有換新卡鉗一途.絕無辦法只是更換卡鉗修理包就可以修護了事 如果平常有勤於更換煞車油但是位處惡劣環境的底盤煞車卡鉗都沒注意到其制動功能是否正常(或衰減).防塵套破裂卡鉗活塞進水生銹.這都是要細部分解才查看得到結果.
這項深度保養項目應該找不到保養廠願意處理吧?找個假日跟[它]親密相處個幾個鐘頭吧!!想必會是很值得投資的DIY項目也可以順便更換一下全車煞車油一舉數得啦!...同學你們說對吧!!

>>>>>>>>>>>>>>>>>>>>>>>>>>>>>>>>>>>>>>>>>>>>
2008/06/16 增加內容
>>>>>>>>>>>>>>>>>>>>>>>>>>>>>>>>>>>>>>>>>>>>
先前有些頂車的觀念有錯誤所以新增一些資料給有想DIY的同學參考...
補幾張手冊上頂車位置的說明...
隨車千斤頂...

附輪油壓千斤頂...有下護板也可以頂...中間大樑的前端處護板有避開啦!!

一般保養廠兩柱頂車機器...

>>>>>>>>>>>>>>>>>>
頂錯位置可會損壞你的愛車喔..這裡有討論.裡面有位大大有慘痛經驗....
從上面那篇討論中借來的圖.....

來張實戰前兩輪頂車方法......這是在輪胎行外拍

後輪來不及照相...但是位置就如手冊上的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