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omasLin wrote:
專家出現了!!那請教...(恕刪)
不好意思,
就是遇過了,
不過我不是開SAXO,
也不是YARIS。
某天下午,
小弟我從客戶哪邊趕回公司,
不過我無聊想走比較沒車的山路,(中山路)
不想走超陡上坡的明德路,
而我就在上坡最後一個夾角彎,
看到了YARIS S版舉腳了,
但是我的車速比他快,
我連輪胎叫都沒有叫的就超過他了,
我開C2。
舉腳不是啥可恥的事,
至少不會像ALTIS在車測的事故就好了,
比起來YARIS還好多了。
ThomasLin wrote:
歐系車有多神、YARIS有多爛我是真的不清楚,所以我不敢下任何結論,我唯一清楚的是,YARIS一年在歐洲可以賣20幾萬台,被大家捧上天的C2,在歐洲也不過是10幾萬台,如果YARIS是一台隨時都會翻的車,那歐洲人沒道理不去買自己作的歐系車,去買一台底盤軟腳的日系車。
歐系車沒多神,
歐洲的YARIS也不爛,
舉這個例子反擊之前,
請先知道一件事:
歐洲的YARIS不等於台灣的YARIS
歐洲有我想要買的不偷氣囊版3D YARIS,
且透過可信的團體碰撞測試,
請問台灣有嗎?
winnow wrote:這位先生...JIT stands for just-in-time. i think that has more to do w/ business model than what you were trying to discuss w/ the rest of us here. 跟您所說的topic好像沒有甚麼關係呦.
不是說課徵進口關稅的...(恕刪)
anyway, 我從早期美規的'86 ford escort gt, '87 vw gti 16v到 '89 ford probe gt/ mazda mx6就常看到c&d 對會舉腳的gti 16v 之操控性讚美有加. 銲接點的多與少也並不能決定車的安全與操控性能. 應該是chassis/suspension set-up, wheel/tire...等等的配合吧?! 不過我已經沒有前驅的車了...除了一部代步的以外, 其他都是後驅的車. 對understeering的車沒啥興趣. 大家請繼續
life is racing and everything else is wai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