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來聊聊能源局對豐田集團hybrid車款的油耗測試

自從CT200h被能源局測出「市區31.8 KmPL」這種不可思議的燃油效益數據後,許多人――包括我在內――就開始嚴重懷疑以歐盟指令測試豐田集團HV車款市區燃油效益的可信度。但是,以CT200h擁有與prius相同動力系統,且後者長期實際高速公路表現可達25 KmPL甚至以上水準的情形看來,CT200h同時被測出的「非市區(高速)19.6 KmPL」數據又顯得不合理。最近Camry HV發表,以歐規測出同樣令人瞠目結舌的「市區油耗32.28 KmPL」,但反過來說,其高速油耗測試值15.75 KmPL劣於同車系2.5 L車款的情形,也同樣耐人尋味。昨天(2010-02-25)蘋果日報發表了2012年式prius以歐規測試的油耗值,市區燃效再創高到離譜的33.91 KmPL數據,但相對地高速燃效卻從先前美規測試值的26.6 KmPL一下子掉到20.2這種同樣不合理的數據――只比我從埔里爬上小風口再折返的實際成績略好一點。因此我猜測,以歐規方式測試豐田集團HV,不論是市區或者非市區(高速),其數據的信度都偏低;前者的數據是高得離譜,後者則是比實際行路表現明顯差一截。

據能源局〈99車輛油耗指南〉所述,歐規的測試方式是:『汽車測試時須在特定之測試環境下,於車體動力計上先以圖三(按:在本文中即為下圖)之非市區行車型態暖車三次做為預處理,並在靜置6~36小時後,依圖三之行車型態進行全程1,180秒不間斷之測試。』


在非市區階段的380秒內,約有118.75秒處於加速狀態下,71.25秒定速於50 KmPH、104.5秒定速於70 KmPH、28.5秒定速於100 KmPH、11.875秒定速於120 KmPH,45.125秒處於減速狀態。假設這種測試不會應用「放開油門一瞬輕探回補維持定速」的技巧好了,那麼以prius的情形來說,就只有從70 KmPH減速至50 KmPH、之後定速50 KmPH,以及最後的煞停階段引擎會暫停運作,其它時段引擎都應該是發動著、一面驅動車輛一面發電回充的;再加上兩次的減速時段裡HSD電池也是處於能源回收狀態,因此總地來說,在這個非市區行車型態中,只有71.25秒有可能處於電力驅動――亦即吃電――的狀態。如此一來,確如很多人寫過的,在正式測試前的「非市區行車型態」暖車三次的歷程中,HSD電池可能已經充到相當足夠的電能。

歐規測試的另一個特點是,其市區行駛型態的速率很低,最高速僅及50 KmPH,絕大多數時候速率都在40 KmPH以下,加速次數只有12次,其餘大多處於低速定速、停等、減速狀態下,加速度不高(四次加速到50 KmPH都費時26秒以上,平均每秒提速不到2 KmPH):這些條件都有利於讓prius僅靠電力行駛,或者讓引擎處於低負載狀態運作。再加上之前的暖車歷程可能已讓HSD電池處於高SOC狀態,而且測試里程只有短短的4 km,是以確有可能prius以歐規測試時,其市區油耗表現會因為先前的三次非市區型態暖車歷程而受益。

但與市區測試相反,歐規的非市區測試方式卻對prius比較不利。一般來說,prius在定速狀態下雖然頗省油,但加速歷程中的燃油效益卻不見得很高明。所以在實際行駛上,往往是剛上高速公路時的油耗很難看,之後在巡航階段裡才逐漸拉低。換言之,必須要有足夠長的巡航距離,才能彌平一開始加速時的高油耗。然而歐規的非市區行車測試卻只有短短的7 km,總測試時間的380秒內有118.75秒處於高油耗的加速狀態,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與距離讓prius如真正國道行駛般藉由巡航壓低整體油耗值,再加上歐規測試的最高速率拉得比較高,因此其測試成績反而不如國內車主真正在高速公路上的表現。


在美規測試方面:雖然美規測試前也要求暖車,但測市區時就是先以市區型態暖車一次,測高速時就是以高速型態暖車一次。如上圖所示,美規市區測試加減速比歐規頻繁許多,最高速高了許多,每次的加速頂點也大都比歐規來得高,甚至還有再加速動作。因此一方面,prius難以藉由暖車將HSD電池充足電力;二方面,美規的市區速率比較高,還摻有再加速歷程,比較不容易單靠馬達驅動車輛――或者至少說能單靠馬達行駛的機會比歐規來得少。是故prius以美規方式測試,不至於出現「受惠於暖車階段的充能」與「測試時多能單靠馬達行駛」致使測試嚴重失準的偏誤出現。


而在高速測試方面,美規測試雖然最高速僅及約95 KmPH遠不及歐規的120 KmPH,均速77.4 KmPH可能也不及實際的長途國道均速,但測試時間達765秒,比歐規多出一倍以上;明顯的加速時段也不像歐規那般多,較常處於速率穩定的狀態。這些條件就有助於prius把加速時的高油耗藉著巡航時的低油耗而將整體油耗均值壓低。

或許我們也可以從prius美規歐規的測試差異中看出,prius在「加速油耗」與「穩定速率油耗」間的落差可能比一般汽柴油車款還來得大,因此才會出現歐美規測試成績落差來到20 %的高差異度。

備註:歐規的「秒數」係以圖形位置計算而得,可能有所誤差。

maken wrote:
2012年式prius以歐規測試的油耗值,市區燃效再創高到離譜的33.91 KmPL數據,但相對地高速燃效卻從先前美規測試值的26.6 KmPL一下子掉到20.2這種同樣不合理的數據...(恕刪)


﹝大驚﹞
33.91/20.2 !?
這下也卡好咧,能源局這些數據不久後又要引來一些假車迷專程到 Toyota 版來吐槽了。

最後,感謝超愛專研務實數據的 Maken 大分享心得!

-= 散仙 =-
cchangg wrote:
﹝大驚﹞33.91/...(恕刪)


既然能源局讓豐田HV接二連三地以歐盟指令測出這類「市區過、高速不及」的油耗數據,那麼必定不是巧合,而能找到合理的解釋。我嘗試找出此間的原委,讓自己明白一點而已。

by the way看了歐盟的測試方式,真的覺得那數據一不合統計學的「大數法則」,二來其「第二階段」根本不該以「高速」稱之。尤其國人想到高速往往想到的是較長途、高速公路上相對穩定的速率巡航,和歐盟指令的第二階段行車型態頗有出入。
目前大部分的測試, 我只相信GO車誌的結果,
至於實際的油耗,我只相信自己開出來的成績.
別人怎樣大腳開車是他的事情了,
實際開車的感覺是最重要的.
(怎樣安排路線,選好的路況,怎樣減少煞車次數..可能才是重點).

maken wrote:
自從CT200h被能...(恕刪)



這就沒啥好聊的了吧!
相信的永遠相信
不相信的永遠也不相信

最好的辦法
還是像上次某位01的大大
自己把車開去目的地
中間紀錄每次的油耗變化
然後都是同一隻加油槍來測試
這樣才比較準確啦!

但其實也沒必要啦!
最近為了油電車吵成這樣
怎沒想想看都是業代上來PO來炒熱氣氛的呢!
何必一窩蜂地跟著熱起來

油電車
說實在的我個人不會買
如果是柴電車的話
我就會有意願購買囉!
果然是個爛地方

不知道能源局的歐規測試方法和德國的測試方法一不一樣
Prius德國網站上公布的油耗是市區25km/l, 郊區26.32km/l
沒測到有超過30的啊? 到底是能源局的歐規不是歐規?
還是台灣的測試單位天賦異稟?

日規測試法和歐規測試法
都是用很單純的開車方法
Camry Hybrid真的要省油
就要學歐規測試/日規測試那樣開車

油電車駕駛以為自己有很多很炫的技巧 都是白搭的
用了那些自以為很厲害的技巧
就算腳踩到差點抽筋
油耗一樣就會立刻變爛


以下為日規10-15 mode的跑法



很簡單
1.加速穩定
1.1.要嘛穩定加速
1.2.要嘛定速
1.3.要嘛穩定減速
腳不要抖來抖去, 搞甚麼「放開油門一瞬輕探回補維持定速」那只會讓腳抽筋
2.不要超過速限(日規時速40, 歐規時速50)
3.不開電器空調
歐規市區可以跑出32km/L 日規平均可以跑出26km/L

如果開成美規測試那樣
油耗馬上變很爛
1.加速不穩定, 會出現「放開油門一瞬輕探回補維持定速」那種讓腳抽筋的開法
2.偶爾跑到時速90(美規可能模擬市區裡的高架道路)
3.不開電器空調
美規市區就會掉到18km/L
孤鴻海上來 wrote:
日規測試法和歐規測試...(恕刪)


恕不同意閣下觀點。

柴油車有柴油車的駕駛特性,汽油車有汽油車的駕駛特性,那麼為何油電車不能有油電車的駕駛特性?這些駕駛特性需要練習,就像是騎腳踏車也需要練習、甚至連跑步都有技巧一般;但一旦熟悉--按照認知心理學的術語,自動化--之後,這些技巧施展起來就根本不會對精神或身體構成負擔。

我剛開始駕駛prius時短程上下班燃油效益都達不到20 KmPL的水準,後來逐漸習慣HV的駕駛技巧後,同樣的速率可以做到23 KmPL以上的成績;也是以這樣的駕駛技巧,省道可以跑出顯示值「3.2L / 100 km」的燃油效益,但也沒覺得累或腳痠,更別提你所說的抽筋。
不錯啦, Maken 大
你是鑽研油電系統知識最多的前輩, 越新的科技車確實比較需要更多背景去駕御它
畢竟有了一套複雜的油電引擎在車上, 若再加上一棵有求知的慾望的大腦
相信可以越開越省油

即使開DSG也是一樣要去瞭解它的習性, F1車隊的比賽者也是做很多功課學習瞭解自己的車子的性能



各地區的使用方式和交通狀況不盡相同
或許能源局該研究看看台灣自己的油耗測試方法(台規)

畢竟油耗測試自立標準的成本最低(相較於碰撞)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