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許會有人問說「這兩樣東西有什麼差別嗎?還不就都是微型攝影機?」其實乍聽下這樣說似乎沒錯,但如果真要仔細去論述兩者的差別,就會知道這兩種產品差異可是很大的!運動攝影機因為主要目的是拿來記錄一些特殊戶外活動的動態攝影,例如說汽機車運動、腳踏車運動、各種運動器材的特技表演、跳傘活動、衝浪運動等等,因此堅固又耐用攝影支架、還有完全防水的設計都是必要的,而且運動攝影機的錄影視角要求也比行車記錄器來得更高,如此才能在最短的距離下取得足夠的畫面,以現行的行車記錄器來說,視角達120度就可以號稱「超廣角」了,但GoPro在HD畫質下的視角可是足足有170度啊!這兩者可說是等級完全不同的東西!當然在使用途徑上也會有所不同。
另外在行車機錄器上被視為「必須」要有的功能,例如「隨車啟動自動錄影、循環錄影、時間戳記、邊充邊錄」等等,在運動攝影機上反而不見得會做,因為定位上運動攝影機
就不是要拿來當做行車記錄器使用的。以GoPro來舉例:
隨車啟動 X
自動錄影 X
循環錄影 X
時間戳記 X
檢視螢幕 X (需另購)
邊充邊錄 O
上述在行車記錄器上普遍擁有的功能,GoPro卻大多都沒有!因此要說GoPro不適合拿來當行車記錄器,其實也一點都不為過!因為用起來的確是頗麻煩,光是沒有循環錄影這點來說,也就等於使用者要隨時都要注意記憶卡的殘量,而且偏偏GoPro還沒有送檢視液晶螢幕(需另購),記憶卡剩多少容量還要用推算的!不然就是得買張超大容量的記憶卡,然後定時手動去格式化...(“≡ _ ≡)
而大約這幾年開始,台灣進入了「車車皆有行車記錄器,人人皆狗仔!」的時代,幾乎每天的都會有「某民眾行車記錄器意外錄到XXXX」之類的新聞,甚至越來越多例子是「透過行車記錄器還原刑事事件、爭議事件真相」,主要因為3C攝影產品日益普及,連帶行車記錄器相關產品的入手門檻也越來越低,目前甚至台幣一千~兩千就有陽春款的行車記錄器可以買,加上台灣地狹人稠,交通事故發生頻率太高,就算是遵守交通規則慢慢開車,都還是有可能遇到有人違規造成交通事故,甚至是從視線死角衝出來給你撞的情況!遇到這種衰小事情,如果自己剛好又沒有裝行車記錄器,那還真是百口莫辯,萬一運氣差點有人受傷,那處理起來就更糟糕麻煩了!因此在人人自危的壓力下,目前真的是越來越多汽車駕駛者去裝行車記錄器了,而機車騎士因為是肉包鐵,理論上是比汽車更需要行車記錄器的保障,目前機車行車記錄器雖然也漸漸開始平價化,但個人最後還是選擇了價位高達萬元之譜的運動攝影界指標產品「GoPro」,來做為我的機車行車記錄器,以及平常工作(產品評測)上使用的運動攝影機,主要理由是下面幾點...
1、因為騎車是要吹風淋雨的,因此機車用的行車記錄器/運動攝影機肯定需要非常優秀的防水性能!而GoPro的設計不只是可以防水,甚至是可以潛水60米!因為GoPro同時也是衝浪運動者愛用的運動攝影機,可見其防水性能之強大,無庸置疑擁有極高耐候性!
2、因為機車行車記錄器必須做成防水樣式,加上目前大部分的機車都還是沒有車充座,因此機車行車記錄器本體要可以靠電池獨立運作,而且續航力還要夠強。GoPro的連續使用續航力約2.5小時,雖然說還差強人意,但用在日常通勤來說也相當足夠了。
3、除了要防水、要有內建電池能長時間獨立運作之外,體積還要小!要輕!才方便安裝在機車或安全帽上。GoPro的體積為(長X寬X高):4.2cm x 6cm x 3cm,重量含電池加防水盒僅167g!以其高品質的攝影來看,還能擁有如此小體積,可說是相當優秀的設計。
4、要有簡單安裝、穩定性又高的支架配件。例如汽車用行車記錄器大多是直接黏在擋風玻璃、或是中控台上,使用環境也不會有風壓影響,安裝上自然不會有什麼問題,但機車用的行車記錄器/運動攝影機就不同了!不但要有方便黏在安全帽或車殼上的套件,支架穩定性還要夠高,才能抵擋風壓、水壓的影響。而GoPro的多樣配件能讓使用者輕鬆的把GoPro安裝在任何想安裝的地方,再加上穩定性極高的支架設計,甚至達到了「只要卡榫鎖到底,使勁扳也扳不動」的程度,使用起來會相當有信賴感!這正是機車用行車記錄器/運動攝影機最該重視卻也最常被忽略的重點!
5、不論是用來做為行車記錄器或運動攝影機,對機車使用環境來說視角當然是越廣越好,GoPro在這方面不但有傲視群雄的170度超廣角,而且實際錄影畫面的變型控制看起來相當自然好看,不會有嚴重魚眼變型的感覺。
另外不管是什麼產品都會有優點和缺點的,如果說到GoPro的缺點的話!那就是所有微型攝影機的共通罩門「夜視能力很弱!」...說真的有在注意這些產品的朋友應該都很清楚,以普遍的行車記錄器和微型攝影機來說,大多都採用很小的感光原件、再配上很小的光圈和廣角鏡頭...一般來說這些微型攝影機的夜視功能只有「好慘」和「有夠慘」的差別而已( ̄y▽ ̄)╭,那是目前消費型電子產品硬體能力極限上的限制,基本上我個人是完全不苛求,只要不至於是夜拍時什麼都看不到就好了,因此個人挑機車運動攝影機兼做行車記錄器時,只會注重上述幾點而已。
接下來簡單介紹一下GoPro產品設計和我的GoPro使用心得吧!
經過慎重考量,決定將GoPro安裝在安全帽頂,因為這樣才能讓攝影機和自己的視線同步,另外也能透過轉頭來達到一定程度的運鏡控制力,例如說當我要在行進間拍攝目標車的側面時,我可以騎到目標車的左右側,然後頭歪歪的對著它拍攝,但我的視線可以持續看著前方來駕駛車輛(也就是斜眼騎車啦!(≖‿ゝ≖)✧),另外想拍攝目標車的車頭的話,我也可以將GoPro反裝,然後騎在目標車前方,利用後視鏡來確認目標車的位置進行拍攝,當然這樣操作上是會有一定程度的危險性,但比較起來,已經比手持攝影機然後單手駕駛好多了!而且因為GoPro有170度超廣角的加持,攝影成功率很高!相對使用上比較受限制的就是,拍攝時要盡可能離目標車近一點(因為超廣角鏡頭的副作用就是,當距離一拉遠,拍攝主體就變很小)。

缺點來說的話...大概就是「看起來蠻蠢的,很像天線寶包!」這樣吧!♪( ´▽`)不過一體兩面的是,其實頂著這個造型騎車出門還是有好處的!那就是「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你頂著行車記錄器,所以比較不會跟你起衝突!」這樣,畢竟現在網路上太多人一夕之間臭名遠播,就是因為自己的惡行惡狀被行車記錄器拍下來傳上網,所以現在看到行車記錄器還不會怕的,不是沒常識就是不看電視 (≧∇≦);當然,看到行車記錄器反而抓狂跑來攻擊你的神經病不算,畢竟這種人本來精神狀態就怪怪的...(ಠ_ಠ)

註:這照片是剛入手時拍的,第一次安裝GoPro時裝錯了位置,因為GoPro的基本款夾座的轉向角度稍小了一點,安裝在額頭上方的拍攝角度不夠高,所以拆掉重新裝了好幾次...(汽車組合包有90度垂直扣夾,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最麻煩的是3M的VHB防水強力海綿雙面膠好難拆也好難買,花了我許多功夫...ლ(ಠ益ಠლ),最後才找到最合適的安裝位子,有意入手的朋友在安裝前強烈建議要注意這點。
另外購買的時候,其實也經歷了一些小小的挫折,首先是...「明明二代就出了我卻買到一代!」這點真的是算我衰小,因為過去我做了許多功課在比較市面上的運動攝影機和行車記錄器,價錢、性能、品牌、使用心得等等資訊實在是真的是太多也太複雜了,但最後我發現說國外極限運動使用的攝影機幾乎清一色都選擇GoPro,而Youtube上很多超炫的運動影片也都是用GoPro拍攝而成的,雖然GoPro要價不斐,但想想稍微好一點的行車記錄器也差不多要6~7千元以上了,那倒不如我再加一點去買指標產品GoPro!因此決定好之後我就沒有再追蹤這個訊息,要買的時候我也僅稍微查一下價差,最後就決定在網購通路上購買...
但剛好該網購商沒引進GoPro2代啊!!!。゚(゚´Д`゚)゚。
查了一下,GoPro2代性能高了不少,也只貴一千而已!但因為我東西都拆開來用了才知道,再加上實際使用感覺也很滿意,所以就決定不計較這點了,畢竟追規格是追不完的,東西買來就是要盡量用用才划算!這樣的講法當然算是自我催眠安慰,但事實上GoPro1代拍起來真的就很威了,所以才讓我放下心結好好享受使用它。
而另一個小挫折是「我買錯組合包了」!GoPro有分很多種組合包,例如說「安全帽套件組合包」、「汽車套件組合包」、「衝浪套件組合包」之類的,相信大家都認為說...既然是機車要用,那當然就是買「安全帽套件組合包」囉?我當初也是這樣想,但實際使用後我就知道我徹底的錯了...
這是安全帽套件組合包的內容物一覽:

這是汽車套件組合包的內容物一覽:

扣掉共通的內容:
HD HERO GoPro主機
1100 mAh 鋰電池
GoPro防水盒
標準夾扣兩組
三方向側向支架
曲面3M固定底座
平面3M固定底座
USB 傳輸線(充電線)
高畫質電視傳輸線
視頻+音效複合輸出線
差別在於:汽車套件組合包不但多了一組平面3M固定底座,而且還多了一個90度垂直扣夾,和一祖強力吸盤固定底座,也就是紅圈圈起來的這三樣東西。

而安全帽套件組合包只多了「頭套固定帶」和「腳踏車安全帽固定帶」(安全帽套件祖配件一覽中,右上角和最右邊的配件), 但這兩個東西其實完全不適合機車騎士使用,反而只適合腳踏車運動使用!因為頭套固定帶無法配合安全帽使用,而腳踏車安全帽固定帶根本只能用在腳踏車的洞洞安全帽上啊!因此機車騎士要買GoPro來用的話,倒不如買汽車套件組合包來用還比較好,畢竟機車使用上大多不是把固定座黏安全帽上,就是黏在機車車身上,那汽車套件組合包的配件內容反而更適合來靈活使用。
再來簡單看過GoPro一代的本體。因為GoPro主機本身是沒有鎖孔的,配件包中也沒有東西可以支援它單獨使用,因此使用上都是要搭配防水殼來使用的,操作介面僅僅只有兩個按鈕,一個是正面的啟動/關閉兼功能鍵,另一個是機頂的拍攝鍵。另外,防水殼鏡頭的部分是可替換的設計!因此萬一使用中不慎刮傷防水殼鏡頭部,也可以替換局部即可。

防水殼的構造單純,防水膠條接觸面積大而且氣密度極高,因此讓人對它的防水性非常有信賴感,畢竟它的防水等級可是高達水下60米啊!開闔的方式也很簡單,只需要扳動一個扣夾即可,扣夾的穩定性也很相當高,可放心在騎車的高速狀態下使用,不用擔心會在騎車半途扣夾中突然跳開。

本體設計操作介面設計上真的是相當簡單,只有一個小小的液晶螢幕,但操控介面非常不親切是GoPro一代的缺點,例如GoPro除了錄影、拍照之外其實還能拍縮時攝影,測光模式等等比較細部的設定也都可以自由更改,但...因為操作上太麻煩了!選項項目還都是奇奇怪怪的電子數字拼字,所以我都只拿來錄影而已... (。・ω・。)

GoPro鏡頭/感光原件基本規格:
鏡頭型式: 固定焦距 (2ft/.6m – ∞), 玻璃鏡頭
光圈: f/2.8
視角:170度超廣角(WVGA標準,720P或960P模式),127度廣角(1080P模式)。
感光元件: 1/2.5" HD CMOS, 2.2μm-sized pixels
感光度:超低光源靈敏度 (>1.4 V/lux-sec)
影片格式:H.264 compression, saved as Windows- & Mac-compatible MPEG4 (.mp4) file
測光模式:全區測光或中央重點測光
白平衡: 自動
音效規格:
麥克風: 內建, 單聲道大小聲自動控制
音效格式: 48 kHz, AAC音效壓縮格式
照片規格:
解析度:5百萬畫素
拍攝模式:單張, 每 2, 5, 10, 30 或 60 秒自動拍攝(縮時攝影),另外還有三連拍,倒數計時拍照模式。
GoPro一代機身上的輸出介面很少,電視輸出機能都是2.5mm類比輸出,不像二代有mini HDMI。不過充電介面都是一樣的,採用mini USB來進行充電,也可以透過USB來進行資料傳輸。

記憶卡最高支援到SDHC 32G,另外GoPro對記憶卡要求比較高,至少要CLASS 4等級以上的記憶卡才能正常使用,曾經我用雜牌的CLASS 4記憶卡測試,還真的在錄影一小時後出現了寫入錯誤而不正常中止的情況!

平均攝影時間如下(32GB SD卡):
1080p (30 fps): 4h(時) 21m(分)
960p (30 fps): 5h 26m
720p (60 fps): 4h 21
720p (30 fps): 8h 09m
WVGA (60 fps): 8h 09m
GoPro共有五種錄影影片模式:1080p/960p(4:3)/720p(60fps)/720p(30fps)/WVGA
這年頭WVGA應該沒什麼人在用了,至少都是錄720p以上,而GoPro雖然能錄1080p的影片,但1080p模式下就沒有170度超廣角的優勢,會降到127度!因此平常我為了超廣角,都是使用720p 30fps在拍攝,不過話說回來1080p下有127度也算很廣了,如果對解析度有要求的使用者還是可以考慮使用1080p來拍攝。另外4:3的960p是個很妙的格式,它的垂直攝影廣角角度是所有規格內最大的,只不過目前主流的影片和螢幕規格都是16:9,因此4:3格式的影片看起來就會比較小,但事實上這個規格的解析度是比16:9的720p還高的!

各種模式影片流量:
1080p = 1920x1080 pixels (16:9), 30 fps, 15 Mbit/s data rate
960p = 1280x960 pixels (4:3), 30 fps, 12 Mbit/s data rate
720p = 1280x720 pixels (16:9), 60 fps, 15 Mbit/s data rate
720p = 1280x720 pixels (16:9), 30 fps, 8 Mbit/s data rate
WVGA = 848x480 pixels (16:9), 60 fps, 8 Mbit/s data rate
GoPro系列產品的液晶螢幕都是要另購的,安裝方式是對準電子接腳直接扣在機背即可,但索價不斐,小小的一組螢幕要價台幣3500上下!個人掙扎了好一陣子最後還是沒買下去...=◞౪◟=

電池規格為3.7V 1100mAh可重複充電鋰電池。連續使用時間約2.5v小時,雖然差強人意但就GoPro迷你的體積和重量來說算相當不錯了,透過USB充電約需2小時,如果使用AC轉USB的5V 1A輸出變壓器來充電就會更快。

來分享一些這兩個月通勤時行做為行車記錄器使用、以及產品測試時做為運動攝影機使用的心得和實際影片吧!所有影片都是使用720p 30fps拍攝,比較可惜的是上傳Youtube後影片品質會被破壞的很嚴重,其實實際錄影成品會比Youtube看到的好上不少,下次我會考慮改上傳VIMEO(不過VIMEO上傳量大就要付費,也只有付費帳號才能使用HD外連...(◞‸◟;) ),因此請將這些影片當作參考即可。
光線好的情況下,畫面怎麼拍都非常好看,170度廣角的優勢也一覽無遺,在城市中穿梭時強烈透視感的畫面也很有魄力!
GoPro 1代 日間市區速克達測試.mp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6mOxCduVODU
安裝在安全帽上使用上最大的重點在於拍攝角度要抓準,最好是和騎士的視線平行,因為如果視角太低畫面就很難看,因為感覺都在照第面,而視角太高則可能會造成測光錯誤,畫面下方的街道就會黑一整片。可惜GoPro沒有做「鐳射視角確認功能」*,因此視角角度只能靠別人幫忙確認,或者是更麻煩的從錄影成品來調整。
GoPro 1代 日間市區重機測試.mp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pAVJ3Lz1_Y
(*同類型產品「AEE 黑爵士運動攝影機」就有做「鐳射視角確認功能」,可參考此篇測試心得分享: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65&t=2568417)
和上一個影片檔同樣的路線(其實就是我從家裡到小惡魔內湖總部的路線啦(⌒▽⌒) ♪),換成光線較弱的陰天環境來拍攝,畫面還是相當漂亮。
GoPro一代試用 市區早晨陰天環境.mp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8EpKam4Nm8
一樣還是跟第一個影片同樣的路線,但這次換成了下雨環境!由於我沒有特別去買撥水劑來使用,因此水珠多少會殘留在鏡頭前面造成成像影響,如果有特別要在下雨時拍影片的朋友可以考慮買罐撥水劑來使用,成像畫面會好很多。
GoPro 1代 日間市區下雨環境測試.mp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JtJ9gLuX1I
前面有提到,夜間攝影絕對是所有微型攝影機的共通罩門,而且GoPro畢竟在設計上是「運動攝影機」而不是「行車記錄器」,因此也沒有特別針對夜間攝影來做強化,因此在沒有路燈的環境下真的拍不到什麼東西,但只要有路燈、車燈照到的地方就還算能看得清楚,要用做交通事故鑑定應該還算綽綽有餘,不過畫質上就沒什麼好要求的了。
GoPro 1代 夜間市區重機測試.mp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fUxEawQPZs
在此也提供最嚴苛的「雨夜環境」給大家參考,既是夜間又下著雨...應該沒有比這更嚴苛的測試環境了吧<(‵▽′)ψ 。
GoPro一代試用 市區雨夜環境.mp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FSy44vLCpE
除了夜間拍攝之外,另一個小問題就是GoPro在溫差大的環境下使用可能會產生霧氣,而且還不只是將主機從市內移到室外時會發生,可能騎一騎霧氣自己就跑出來了!
GoPro 1代 日間市區重機測試 6分起有霧氣影響 12分起更為明顯.mp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dmPwk00mTI
霧氣解決方式除了最原始的「打開防水盒擦拭掉霧氣」之外,就是在防水盒內使用除霧噴劑了,另外原廠也有販賣防霧除霧片,不過價格也不便宜約台幣700上下...另外個人也測試過,只要把GoPro先以開盒的狀態放進防潮箱,約經過幾小時除濕後,在打開防潮箱時快速將GoPro防水盒蓋起來,也可以有效避免霧氣產生。
本文最前面有提到過說,買GoPro其實主要目的是要拿來拍攝產品測試影片,因此前面的通勤影片其實都不是重點,下面的影片才是GoPro的價值所在啊!
首先是上個月測試的:【YikeBike】
12/01/27 科幻電影中的交通工具!YikeBike測試分享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181&t=2561570&p=1
測試影片中,移動追拍的鏡頭就是使用GoPro來拍攝的,拍攝的方式就是請同事帶著裝有GoPro的安全帽騎車,然後我來追著鏡頭移動,並且事前先溝通好攝影角度。
YikeBike Test Drive By 小薛.mp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BrxqpMPe6k
而這隻影片的部分影像則是利用GoPro來當作第一人稱視點分享,可以將YikeBike的騎乘感受透過影片來分享給大家。
YiKeBike TEST DRIVE in 信義區.mp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C1l3GSwhuk
再來是這個月中測試的電動助力腳踏車:【MOBIKY】
12/02/16 兩秒摺疊、電力輔助輕鬆長程通勤!MOBIKY電動助力車分享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17&t=2592832
這個影片其實沒什麼特殊的,只是我單純懶的去拿相機和腳架,直接拿GoPro來定點錄影這樣,因為有超廣角170度的加持,雖然沒有液晶螢幕來判斷構圖也很好用。比較厲害的是下面的影片...
MOBIKY 兩秒摺疊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WdGexmagdY
後來我想拍一些更有「實際試駕臨場感」的影片,因此請了愛曼達來騎乘測試產品,而我一路從旁跟拍這樣,雖然因為經驗不足,個人覺得錄影成品還有許多瑕疵,但最後達到的效果比我想像中的更好!
MOBIKE TEST DRIVE By 愛曼達 .mp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LvIpbic4Dw
最後就是前幾天測試的新款摩托車:【JET POWER EVO】
12/02/24 JET POWER EVO改款再出擊!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66&t=2605485
村村的JET POWER EVO「動開箱!」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Otw3QG7ISs
高畫質vimeo版本請見:
http://vimeo.com/37293894
第一次嘗試做影片版本的「動開箱」,前面固定場景的產品介紹部分是用單眼相機拍攝,後面動態跟拍就是使用GoPro啦!這隻影片算是個人比較滿意的GoPro應用攝影作品,但其實後來才想到,我應該要將攝影模式改為1080p拍攝才對!因為這樣還能進行畫面裁切,可以做出更漂亮的畫面...
GoPro真的是一個相當有趣的運動攝影機,感覺每次拿它來拍攝產品測試影片,都讓我對下一次拍攝產品產生更多想法和點子,雖然這次買這個產品可說是波折不斷(買錯組合包、買到前一代、底座連續黏錯位置...)但看到實際攝影成品出來,就感覺一切努力都值得啦!推薦給同樣喜歡拍動態攝影的朋友,也提醒各位不要像我一樣,不小心買到一代啦...。・゚・(ノ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