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zmaster wrote:
鼓煞,煞車搖臂卡死、煞車鼓失圓、煞車線卡死你似乎沒有遇過
清潔/更換鼓煞來令要怎麼做?拆個排氣管再把輪框拆下來,前輪也是要把輪框給拆了
這保養程序會比碟煞簡單?
...(恕刪)
要開始亂扯就是了?
碟剎: 碟盤變型抖動、退鋼、剎車油缸(泵)走精、漏油、剎車油管爆管、卡鉗活塞作動不正常、卡死、
剎車油水氣過多、有空氣、剎車油路不明走漏
油路系統積油泥----- 你都不知道嗎?怎麼做?怎麼查?會搞死你…
問題比鼓剎少?結構更簡單、保養更少?
=================================================
小弟並不是認為鼓剎就是好也不是說碟剎較差,純說明兩者差異,及其優缺點,速克達後輪鼓剎常被認為沒力,
有一點很重要的因素是被引擎的溫度所拖累,後輪和整個引擎傳動case都連在一起,想要溫度不高都難,
加上剎車減速的主力是在前輪,後輪的鼓剎自然若沒改過制動力較強的來令,一定是被嫌到無力

但雨天時前碟後鼓的車主也會發現其實後鼓還是很猛的,一但散熱好,剎車就能發揮應有的水準了。
更何況是放到不受其它溫度影響的前輪去,制動力相同是很可觀的。
至於何種使用環境、與保養問題小弟就不說了,純說明鼓剎其實是夠力的,不管是騎碟剎或鼓碟若是容易因剎車控
制問題而摔車者,或許真的應該認真去考慮上三陽的安駕,學學如何安全操控車輛正確的使用剎車

jack5690 wrote:
要開始亂扯就是了? ...(恕刪)
實在有點看不下去了
機車就機車扯載重車幹嘛?
明明就是不同用途的東西
你看過哪台重機用鼓煞的
鼓煞那麼有力那你看過法拉利用鼓煞嗎
就針對單一車種來講好了不要岔題
要不要我來講解磁浮列車的剎車原理
我手邊剛好有資料
至於保養
請以一般實際情形及發生率來討論
好好保養外加不激烈操駕的話
頭三年沒什麼差
經過日曬雨淋後
車框裡的剎車鼓被磨得亂七八糟
剎車力銳減
換卡鉗跟碟盤還都是小事
你看過有人因為鼓剎沒力換輪框的嗎
碟煞平時要清噴一噴擦一擦都還尚算乾淨
鼓煞你見過有人沒事拆車輪清裡面嗎
時間一長鼓煞車線定會鈍跟逐漸卡住,這幾乎是必然的 差別在於早晚
但是你提碟煞那些漏油啥的也都是必然的嗎
就算要升級 碟煞也簡單
基本改裝就碟盤 卡鉗 金屬油管
但你有看過店家在賣鼓煞專用高耐磨輪框嗎?
jack5690 wrote:
碟剎: 碟盤變型抖動、退鋼、剎車油缸(泵)走精、漏油、剎車油管爆管、卡鉗活塞作動不正常、卡死、
剎車油水氣過多、有空氣、剎車油路不明走漏
油路系統積油泥----- 你都不知道嗎?怎麼做?怎麼查?會搞死你…
問題比鼓剎少?結構更簡單、保養更少?
機車的碟煞
油路的保養,定期換煞車液就行了
煞車液還有不明走漏啊,油路只有總泵-油管-卡鉗
要測水氣還蠻簡單的,不過以成本來說直接更換會比較省錢
即便換了高摩擦力的煞車皮,原廠搭配你可以操到抖動、變形、退鋼
你是激烈操架後拿水去沖嘛?

機車後鼓煞虛弱不是因為配置在哪裡
而是以修正路線為主的後輪煞車本來就不需要配置太大煞車力
即便是重機,後碟只是配迷你卡鉗與小碟盤
即便是前後鼓,後鼓的尺寸也會小於前鼓
碟煞有的是穩定與線性,鼓煞沒辦法取代
雨天鼓煞很強猛,晴天跟雨天根本截然不同的樣子,這種不穩定系統適合哪個使用者啊
你不像是說明鼓煞與碟煞的特性不同,而是單純的推廣鼓煞,持續強調鼓煞的煞車力
關閉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