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上次創紀錄的單日300公里巡航,時間剛好過了半年,01讀者們給予的鼓勵與指教,心中的感激無法言喻。
這半年我們可沒閒著…
這次,一部以正式量產開模方式打造的燃料電池機車,選在五月梅雨時節,再度向世界展現台灣驚人的研發實力,挑戰新車一落地即展開的1,000公里環島壯舉。
內行的看門道,外行的看熱鬧…
1,000多公里涵蓋晴天、雨天,南迴公路、蘇花公路、北宜公路的長途路試一次完成,除了展現台灣在燃料電池商業化領先全球的傲人成績,更重要的,整部機車從車架、馬達、傳動、燃料電池系統都是Made In Taiwan,不但已經可以對外輸出,並且提供產品保固。
看圖之前先來了解一下「氫能經濟」中,交通工具的使用概念…

未來消費者騎的機車或開的汽車只需到交換站或便利商店交換氫氣罐,燃料補充時間小於一分鐘。
氫氣罐由物流公司統一回收至中央充氫廠,配送方式類似目前家用桶裝瓦斯的概念,消費者不用自行填充氫氣。

圖中100W ~ 12kW的燃料電池系統都在我們研發能力範圍,這也是台灣機電業最拿手的產品利基所在,有加紅色外框的就是我們可以或已經開發出來的產品,各位可以發現,因為燃料電池就是一部無汙染發電機,因此產品運用範圍相當廣泛,這也是為何全世界各大廠爭相投入的原因之一。
看到這裡相信大家不禁要問,我們為何不投入汽車或其他更大型發電設備研發呢?就拿圖中HONDA汽車公司來說好了,他們市值超過千億台幣,或者說有開發燃料電池的汽車公司都擁有超過千億市值。
有個富爸爸真好呀~

而選定機車做為第一個量產產品也是有原因的,燃料電池發電系統必須對應不同的交通路況,時而加速時而減速的負載變動對於燃料電池系統設計是極大挑戰。既然我們在交通工具上應用自如,拿來當作發電機使用當然就更是遊刃有餘了呀!(我怎麼那麼不小心就把秘密說出來了~)

好唄~廢話不多說,現在就帶大家環島一圈囉 !!!


都是剛出爐的,就隨便挑一部吧~


60069~ 就是你啦!!


全新不到5公里的新車!!



出發前的檢查~ (這位先生你很面熟喔?)


你可不可以快點啊~是頭太大還是安全帽太小啊?!等你扣好都天黑了!!


7:00am 從竹南出發了!!


一出發就是陰雨綿綿的天氣


到中部才開始放晴


新來的就要勤奮點,才會得學長疼愛,知道嗎?


乖,知道在大太陽底下騎車也是你的責任~


你看前輩騎車多麼輕鬆寫意~


聽說這間蠻有名氣的~(可惜老闆跟在後面...不然...)


中午就在這歇會兒吧~


胚一下極速~


換氫罐~


300公里輕鬆達成~


隔日一早~


往屏東的橋上~


換氫氣~屏東好熱啊~


跑370公里囉


屏東戰備道??


不要停!不要停!直直往楓港駛去~


這位先生~你的髮線似乎比半年前後退了一點耶~


台東到了~~南迴也爬了一半!!


大家都熟悉的地標~


昨天是往南走~今天是往北走!!!


台灣真的很美~


台東站到了~旁邊運將大哥說不相信電動機車可以跑這麼遠啦....

(人家我又不用停下來充電~~)


出了台東開始下大雨~電控系統一切穩定正常~




雨中英姿~


也有另一種美感~


目前跑了585公里


住一下溫泉飯店應該不算自肥吧~人家也是騎得腰痠背痛呀!!


兆豐農場~


花蓮火車站~


人不吃氫氣~要吃扁食!!




大家都知道的一棵樹~蘇花公路起點!!


你自己先過去吧~沒問題再用無線電呼叫我們!!


喂!!我只不過偷吃你一顆曾記麻糬呀!!!幹嘛想不開!!!機車是很珍貴的啊~~~



出蘇花公路了~這是歷史性的鏡頭!!


馬上找地方填飽肚子~~


北宜公路~(不過是小菜一碟啦~)


還記得這個救北極熊的小水滴嗎??


台北就在不遠處~



警察先生你別激動啊~~你想當全台灣第一個開出燃料電池機車罰單的人嗎??


馬先生你的節能減碳政策最好不是給我說說而已~


大家都搶著排放有毒的氣體~


在新竹女中前動作一定要特別帥氣~~


郭董~有沒有興趣一起喝杯咖啡啊?!


到家了~我們又創下記錄!!




救地球的任務就交給你了~英雄!!




列隊歡迎~~(是誰騙我有清涼秀的??)


1075公里~世界首部燃料電池電動機車環島成功!!




第一次把車子弄髒還這麼開心~60069你準備進博物館享福吧!!

------------------------------------------------------------------------------------------------------------
後記:
此物只應天上有~這是台灣百年難得一見的機會
台灣曾經是世界代工王國,世界名牌球鞋、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散佈在台灣大街小巷的客廳工廠,養活了數百萬個家庭。台灣靠著質優價廉的勞力成本,本著樂天知命的精神,打拼出實實在在的「台灣奇蹟」,隨著台灣勞力成本節節上升,Made in China 取代了Made in Taiwan。
每個國家都會因為本身的地理環境、時代演變,進而調整適合自己國家的經濟活動。鄰近的韓國已經後來居上,汽車產業足以威脅日本霸業,中國更是世界上最閃亮的一顆星,有最大的市場,也是全世界的製造基地,唯有台灣還沉溺口水當中,不管世界與環境怎麼改變,不變應萬變,以代工思維,想接全世界的訂單。
近幾年的經驗與教訓告訴我們,中國擁有改寫一切遊戲規則的能力,在這片土地上沒有不可能的事,山寨機的事實擺在眼前,這裡「NOKIA」不是最大,「索愛」也不是非買不可。
中國政府視燃料電池為「彎道超車」、擺脫歐美日強國掌握內燃機技術的重要戰略事項,在交通工具電動化的時代裡,大家站在同一起跑點,擁有最大市場的中國沒有讓外人主導燃料電池規格的理由。
那台灣的策略是什麼?
佩服嚴凱泰董事長成立了納智捷汽車公司,所謂台灣未來的黃金十年,在全球專業分工體系之下,台灣必須創造優勢品牌來擺脫大陸代工競爭。我相信假以時日,台灣人獨有的創造力與精神,必定讓納智捷在世界舞台上大放異彩。
只可惜,老百姓都懂的事,政府始終最後一個才知道。
一部跑了1,000多公里的車子,排放物只有水~
進入花東縱谷,都還沒來的及抬頭看看這個靜謚小鄉鎮的名字,機車已由另一頭無聲無息的滑過。
1,000多公里的旅途,沒有比這個更為真切的感受,當微風輕拂臉頰,我感到人類的渺小,科技的無限可能。
一部轉動的馬達和只需要空氣與氧氣的發電機,我是何德何能有幸領略這偉大的發明。
相信台灣,這裡沒有做不到的事。
就好像有許多人不相信台灣竟然可以憑一己之力開發出領先世界的燃料電池產品,沒錯,我們的確做到了,而且是一個不到40人的團隊。日本豐田和其他世界大廠宣佈將在2015年量產燃料電池車,各位可以算一下,我們領先了幾年?這個團隊甚至還不是做機車的專家,假設有相關公司或其他資源願意加入,我相信成果不只如此。
衷心希望台灣不再存有口水與顏色,科技是可以被驗證與量化的,我們願意以最開放的心胸,歡迎所有想要體驗燃料電池科技的朋友。
(以上皆為設計對白)

為網友的疑問補充說明:
1.車子外型是最容易解決的問題,因為我們畢竟不是專業造型設計公司,目前就請大家多擔待點囉!

2.低壓金屬儲氫在國際上已有許多報告證明是最安全的儲氫方式,事實上國外做過實彈射擊,子彈擊穿後也不會爆炸!

3.設置交換站的成本極低,只是台灣根本沒有法規依循,台灣新能源立法落後國際一截!

4.台灣政府的電動車計畫竟然忘了將燃料電池車納入,我們機車性能大家卻是有目共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