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機價錢,在台灣市場,是賣方決定,政策制度,沒太大關係

可以看看賣二手重車的人
這些賣家賣多少,政府絕對管不到政府絕對管不到


幾乎看不到
『落地8折價、3年5折價』
這種價錢

大多是
『1~3年9折,4~10年5折起』
也就是
落地3年,9折也有人願意買(目前同款同系列車的牌價的9折)
10年車,比半價高也有人收(目前同款同系列車的牌價的5折,可能是當年10年前的新車價,賣家幾乎沒虧)

連10年車都還有5折『起』的行情

重車真是保值商品



jsmz wrote:
這些賣家賣多少,政府絕對管不到政府絕對管不到

...(恕刪)


artc跟審驗的制度就設在那裡!為什麼還要睜著眼說…

別跟我說這些機制是為了國家的環保而不得不設的啊!
因為主要的進口商
以關稅、驗車難度作為維持高價的藉口

也不願意大量進口壓低售價(因為目前市場不明朗,可能不大,也可能不小)
所以採取
少量進口,營造『物以稀為貴』的現象目前,也成功了

同時,逐年抬高售價
測試市場消費者接受底線

維持重車市場在高價狀態

關稅、驗車難度,對專業進口商絕對不難

最有能力大量進口的總代理,不願意打爛這個市場
其實是『原廠』不願意打爛這個市場

所以不願意大量進口

有人說驗車難,造成小型進口商無法進口重車與總代理競爭

這種說法似是而非
其實是錯的

首先,
A車總代理定價45萬元總代理定價45萬元,
小型進口商進口含驗車成本如果才30萬元,小進口商可能以36萬元來賣嗎?
不可能
因為,原廠已經幫大家(總代理、小進口商)訂出牌價
一台車能賣45萬元,怎可能只賣36萬元?
頂多比45萬元貴一點,便宜一點,不可能差太多
畢竟,原廠已經將這個市場經營的屬於『高價市場,賣方市場』

第二
驗車一定有難度,要求驗車沒難度,大概是要求政府敞開大門,不可能
日本、美國、泰國,驗車,都不簡單都不簡單
驗車雖然有難度,但是
不可能
驗一台車10萬元
驗十台車要價10倍要價10倍
這是不可能的
只是一種話術

如果要求原廠或總代理開放定價open price
讓店家自訂售價,你想可能嗎?

要求政府大開門戶?
還是
要求廠商大開門戶?

合理性可以自己判斷





jsmz wrote:
可以看看賣二手重車的...(恕刪)
在原廠已經替市場找出合理牌價的時候
假設A車是45萬元

有誰會故意打爛市場?
如果有人進貨完稅驗車成本是30萬元,他會只賣36萬元嗎?

不可能

市場價格這麼好,沒有人會故意打爛市場

有人說小型進口商驗車困難
把小型進口商塑造成改變市場的妙方(競爭者多,有利降價)

這種說法也不見得正確

小型進口商告訴消費者驗車很難,成本很高
請問
他願意告訴你他驗10台車成本多少?
他不會跟你說
因為他也愛賺錢

他也喜歡用原廠的牌價賣車(有些為差異而已)
因為賺得多

他只是想跟原廠一起來分食台灣重車市場
因為這個市場利差大

絕對 不是 為了消費者好

不會有吃素的進口商
能賺多,
誰要賺少?
每個國家
對於進口汽車或重車

大多是不友善的

美國人絕對會想盡辦法讓台灣的重車不容意在美國市場銷售
日本人也是

沒有一個國家會拋棄這一塊利潤
當然,有的國家沒有汽車機超重工業的話,另當別論

請問
有人想把台灣寵物,直接帶去美國,容易嗎?
不容易
要層層檢疫,而且要花大錢

有人想把台灣新鮮水果,肉品,帶去美國,容易嗎?
不容易
要層層檢驗,而且要花大錢

不會有國家政府願意讓自己的進口門戶大開
尤其
利潤很好的產業
要求政府降低關稅、降低驗車難度?

要求原廠,總代理賺少一點?要求小型進口商賺少一點?

消費者拋棄進口車信念?

哪一種合理
可以討論看看
沒辦法,供需的問題,量少要的人又多的話二手還會漲價哩
看看CBR600F CB400 VTR250,限量是殘酷的
反觀ER6系列 小忍者,賣的人多買的人少,賣家互砍價,行情差到不行
現在15年新車還跳水,車主都要流淚了

以之前奶粉降關稅 油價下跌的經驗來看
就算拿掉關稅商人還是不會降
水貨商大家也都有默契賣一樣的價錢一起賺
要開放讓他們有競爭壓力才可能會有合理的價格
一台二手重機

用了10年,如果還有6折價
為什麼要用4折價賣?


為什麼?
因為
用了10年,還有6折這個價
因為
用了10年,車主還能已接近10年前的售價賣出脫手
等於用了10年,不花一毛錢(油、稅、保養、改裝先不談)

哪個車主願意低價出手(除非缺錢)


二手車,
政府能管你要賣多錢嗎?

二手車,要驗車嗎?
二手車,要交易稅嗎?

都 不 用

但是
因為有6折價,誰願意用4折或3折賣?

賣家不笨

難道
要求政府變呆變笨
反而是對的?

市場就是這樣
好賺
就想分杯羹

小型進口商一直吵著驗車難,關稅問題
絕對不是絕對不是希望消費者有機會以便宜價格買到好車

而是
希望自己能夠與其他主要進口商
分一杯羹

dighame wrote:
水貨商大家也都有默契賣一樣的價錢一起賺
飢餓行銷
是維持產品價格的好方法

請問
A車一台45萬元
進口100台成本,和進口200台成本一樣嗎

一定不一樣
但是,就算進口越多,成本越低
原廠,總代理還是不會降價
只會賺得更多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