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發生在上禮拜天, 也就是 10/28
作者寫出這篇文章提醒大家騎車的安全....
希望能讓所有車友引以為戒
讓車友的遺憾可以更少一點......
---------------------------------------------------------------

原文在愛V車隊網站:
點我
原作者的 blog 有更詳盡的記錄與照片: http://blog.xuite.net/imaman/francis


我的朋友老趙,他女兒和我女兒是幼稚園中班大班的同學,
到現在,認識約七年了,我們都很愛小孩,常一起帶孩子出去玩,
不論是溪邊、泳池、魚池、郊山…,都留下我們歡樂的足跡。
他因為我的慫恿而愛上釣魚,進而變成一位魚痴,
他也因為我的慫恿而開始接觸單車,昨天死亡…

老趙在銀行界上班,他是個比較好面子、會逞強的人,
我所知道的,他有高血壓,心臟也不太好,但據他表示,
他每週除了星期例假日,幾乎天天去亞歷山大踩飛輪,而且從頭站到尾,
這樣的人,我無知的認為:體能應該還算不錯吧?

其實早在今年夏天,我就開始慫恿他騎車,
但是他以天熱為由,所以遲至現在入秋,他才在約二週前購入冠軍二號。

上週我第一次帶他騎山路,從動物園騎到小格頭,再原路下滑至石碇,
然後吃桂花香腸順便休息,接著他表示體力還可以,還想繼續騎,
於是我們繼續騎阿柔洋,不過爬不到一半,他就表示太累,
於是下山打道回府,當天下午他還很有興致,
我們甚至一起到中和城市綠洲買車衣,順便吃晚餐。

上星期五吧!老趙問我星期天有何計劃?我告訴他:打算和我弟二人一起騎,
並告知路線為:台北市-故宮-風櫃嘴-萬里-金山-淡水-關渡-台北市,
當然也告知全程約100公里,以及風櫃嘴對單車騎士所代表的意義,及路線難易分析,
老趙是個重度上網的人,所以他當然也仔細分析過這條行程的相關資訊。
我們大約在06:20從忠孝東路復興南路口出發,依上述路線前進,
途中不斷的休息,但也順利抵達風櫃嘴涼亭,接著一路下滑,繼續前進。
我是屬於好吃懶騎的旅遊團騎乘派,其間,甚至還喝咖啡吃鬆餅一次就休息了快一個小時,
可想而知,我們三人是一路聊天、一路拍照、累了就休息的無壓力騎乘。
但是,老趙比較好勝逞強,有機會就超我的車,我跟我弟都叫他不要衝,但說不聽,
在過關渡宮右轉(水鳥保護區)經過在左側第一個階梯約十幾公尺,
老趙忽然叫我,並表示感覺胸口似乎有一口氣悶悶的,
他自行把冠軍二號停放路邊,跨過矮水泥隔牆,靠著欄杆坐在木板地上,
還很清楚的叫我先騎,他休息一下要去紅樹林搭捷運回家,
我當然不肯啦,告訴他先休息再說,我們又不趕時間,
不超過10秒,我看見老趙雙眼翻白眼,頭往右邊倒…
我很慌張,衝過去叫他,但完全沒用,剛好旁邊有「愛V車隊」經過,
(註:現場人很多,我很慌,不知是否後來幫忙的是否均屬同一車隊?)
有男性車友幫忙打119,有一位女性車友(穿白色長車衣、黑色長車褲,她自稱是護士),現場幫忙指揮另一名男性車友進行CPR口對口人工呼吸,
其間老趙呼吸停止2~3次,救護車來了,那位女車友亦自願隨我跟上救護車,幫忙急救,
我弟獨自面臨三部單車,還好蒙「愛V車隊」幫忙顧車、拆車,
他才得以出去叫計程車,並在「愛V車隊」幫忙下裝上計程車。

老趙在急診室經急救超過一小時,不治,這二天,有一堆法定程序必須處理,
今天,檢察官會同法醫勘驗,確認死因為「心臟衰竭」,
法醫表示,除非解剖才能真正知道是「心肌梗塞」或其它問題,
不然統稱就叫做「心臟衰竭」,而這種狀況發生前無徵兆,就只是感覺很累而已…

我面對家屬,並未受到責難,但內心愧疚難過不已!

如果我不慫恿他騎車、如果我當初堅持不讓他跟昨天的行程、如果我再多關心一點、
如果我有多一些的醫療常識,如果我懂得對他逞強自負的說法打個折扣,如果…

我從沒有參加過車隊的活動,但這次的事件讓我有很多感觸,
僅提出一些淺見,給各位車友參考參考:

1、車隊出遊(尤其是大型活動)最好要有護理人員,以備不時之需。

2、平時我們騎車或爬山,大家最常說的是「加油,再撐一下就到了」、
「到前面那棵樹下比較陰涼再休息吧」、
或是當有同伴提出休息要求時,我們會說「現在就要休息啊?」。
這些說法都好危險,多撐那一下下,誰敢保證下一秒鐘不會出問題?
你認為自己很健康?你多久做一次全身健康檢查?一年?半年?
再怎麼注意,也不至於每個星期檢查一次吧?
在爬坡的過程當中,你又怎麼知道是「很累」還是「心臟快停了」?
老趙最後出問題的地方是最平的平路,且之前大家都有說有笑的,
他有心臟及高血壓方面的問題,他天天持續努力的運動,
但在他往生(47歲)之前,他依舊分不清是「很累」還是「心臟快停了」?
累了,就休息吧!沒有人敢對自己的身體做100%的承諾!
如果有人笑你,就讓他笑吧,因為那不是你真正的朋友。

3、運動員透過不斷的訓練,把自己的體能推向顛峰,就像健美先生,透過各種方法,把自己全身肌肉搞得像是綠巨人,但這其實都不是符合大自然常態的,
因為大多數「正常人類」,不可能肌肉這麼大、跑這麼快、跳這麼高、騎這麼陡這麼快,
你現在沒問題,並不表示10年20年後依然沒問題,有可能你只是先預支以後的老本;
所以,不要太著重什麼肌耐力訓練吧!因為那些電子儀器並不清楚你目前身體的健康狀態,
自己的感覺最準,累了,快喘不過來了,即使只剩5公尺,就是要停下休息!

4、有病(即使是感冒)、或太興奮晚睡、都必須隨身帶藥,並將藥名及如何服用,
用中文(大家才看得懂)寫在紙上,以備不時之需。老趙當場狀況一發生,我急著找遍他所有的袋子,就是連一顆藥也沒有。

5、隨身可以不帶身份證,但健保卡一定要帶。昨天狀況一發生,我在他的皮夾裡,除了現金,還有好幾張金融卡和提款卡,但就是沒有健保卡。我想,在戶外發生危險送醫,如果身上有帶健保卡,醫院應該可以獲得更多或許有用的資訊。我建議,爾後車隊的活動,應該強制規定必須攜帶健保卡,及填寫至少二位緊急聯絡人電話;這次,因為是我的朋友,但我也僅知道他家裡電話,打去剛好是他老婆接的,萬一打去沒人接,當我在醫院,當醫生告訴我尋正常程序已30分鐘,應該停止急救,請問我該怎麼辦?代替家屬答應嗎?

這件事對我來說是極大的陰影,看著以前一起帶小孩出遊的照片,真是無言以對…
早上出門配合檢察官做筆錄時,經過我家公園,
望著老趙每次來找我喝啤酒聊天的固定座位,我難過的快哭了…
再一次深深感謝「愛V車隊」及所有相關不認識人的幫忙,
我想:我要花一段時間來調整。

以上是血淋淋的經驗跟教訓,我的心情很糟,文字敘述或許很亂,只希望可以供大家另一個思考方向,也祝福所有認識與不認識的車友平安出門、平安回家…


---------------------------------------------------------

以下是同行弟弟的描述:

成員:我 & 我哥 & 我哥的朋友(以下簡稱朋友,由於這位朋友我也第一次見面,其中一些關於這位朋友的說明均為我哥所說,下方就直接說明不再解釋)

日期回到上星期,我跟我哥約好本週日去騎故宮-->風櫃嘴-->萬里-->金山-->登輝大道-->紅樹林進入自行車道-->回家(木柵)

我哥跟我說他有一個朋友剛買車二星期,上星期(10/21)跟他去騎小格頭&阿柔洋(阿柔洋只騎一半就下山),感覺朋友體力還不錯,本週也想跟我們一起去騎車,我問說會不會第二次騎車就跟我們去騎距離太遠?我哥說朋友每天有在健身房踩飛輪運動,而且上星期第一次去騎看起來體力也不錯,於是就讓朋友加入我們一起去本週的騎車活動.

10/28日上午6點三人碰面後就一路騎往楓林橋方向,途中在故宮停下照相休息後就一路不停直接騎到楓林橋,到楓林橋後我們停下稍事休息喝水,朋友還順便抽一根菸,之後準備要開始爬山前,我們還跟朋友說我哥騎第一台,我壓後,讓朋友騎中間,但朋友說這樣會讓他有壓力堅持騎最後,於是我們就這樣一路騎騎停停的騎上風櫃口.

到風櫃口涼亭時候,朋友雖然氣喘吁吁的,不過終究也騎上來了,我們跟他說接下來到萬里一路下坡,還提醒他速度不要太快避免危險,之後萬里/金山/淡水都是難度不會很高的一般道路,慢慢騎總會騎回去的.為了配合朋友的速度,且我跟我哥一起出遊本來也是騎騎玩玩的休閒團,如此一來沿路休息拍照,淡金公路路邊咖啡屋休息喝咖啡就這樣一路騎到關渡.

到關渡還在公廁上廁所並且喝水休息,之後出發過關渡的一座小橋並接入自行車道後沒多遠,朋友告訴我哥他胸口有一點悶要休息一下,還要我哥跟我先走他隨後可能會將車子拆一拆坐捷運回家,我哥告訴朋友說一起出來就一起回家,要他慢慢休息我們等他,說這些話之後不到半分鐘就看朋友忽然昏倒,然後愛V車友適時出現,接下來就是一陣忙亂(包含CPR,call救護車,上救護車......幫小弟我顧腳踏車,幫忙拆腳踏車,幫忙裝進計程車內),此段相信在場的愛V車友都親眼目睹,且盡力協助,我就不再詳述.

等晚間我哥回家後(除了陪朋友家人外,還要到關渡派出所作筆錄)才說朋友的一些事情,這位朋友46歲,有心臟病高血壓的病史,但醫生開的藥並沒有定時吃藥,平日飲食喜歡重口味(油,鹹,辣),雖然每天有到健身房踩飛輪運動,但是煙癮很大,且據他老婆告知,朋友自視慎重,可能也因此好強不服輸的態度在第二次騎車就跟我們一起騎了這麼遠的距離,最終還是受不了身體的抗議,就這麼離開人世.

我敘述整個來龍去脈,或許冗長,最後我也不做評論,僅提供給各位參考,希望大家都能健健康康快快樂樂的騎車.

最後還是要再說一次感謝愛V的車友給予這麼多的協助,雖然你我不相識,但我衷心感謝你/妳.
10月29日 18:55:27

文章關鍵字
都快走了…居然看到…這面鏡子…!

裏面說的毛病(除了重口味外)小老兒好像一樣不少。
多謝鹿兄。
老兒會多注意的。
(還好體力已經綀起來,而自已也訂了一系列目標:
本月五十,下月六十,再下七十…一百後爬坡…一玩至少半年…)

諸君,真的不是開玩笑,騎車要一步步來啊!
guesclin wrote:
都快走了…居然看到…...(恕刪)



嗯,感觸良多,運動是為了健康,不是為了拼命...

日後去爬陡坡會隨時謹記在心的.
真的要盡力而為,我們基隆01車友每次約騎出去一定有一句話,就是 就算是牽車到終點都是英雄,累了就休息、渴了就喝水、不行了就下坡去,反是不要勉強也不是勉強別人。

老趙 您就安心吧 小弟默哀一分鐘
很感謝您的分享

讓我想起飛輪老師講過的一件事

飛輪教室和實際上路是完全不一樣的
在飛輪教室可以撐完一堂課
實際騎車時還是要量力而為
I am inspector GADGET!!!
默哀...
也為他祈禱

我一向認為運動只是為了運動
不為了什麼競爭
不為了什麼健康
只是想運動

祝福大家
這種運動傷亡事件時有所聞,也可做為其他車友借鏡

尤其是高齡及有心血管疾病者,不宜做劇烈運動

一般是 (210 - 年齡 ) * 0.8~0.85

以47歲為例:

(210-47)*0.8 = 130~140 ←心跳不要超過這數字

這位往生者很可能因高血壓及平日飲食喜歡重口味(油,鹹,辣)→血脂肪過高

心跳過高造成心臟衰竭,

我目前是40歲也曾經運動過量,最大心跳在180~190左右,有胸悶,腦部缺氧現象

就醫後醫生也建議安全心跳值

最後建議車友買個心跳錶,運動時不要超過安全值。

昨天跟愛v的朋友聊天,有談到這件事,真的讓人很難過,結果今天就在這裡看到原文!

不管什麼運動,感覺身體負荷不了的時候,千萬別硬撐,一定要休息!

也不要拿自己的標準當作別人的標準,因為每個人的體質都不一樣!



小弟也默哀一分鐘



小弟的爺爺 就有心血管疾病 也曾經中風過
因為他年輕的時候 工作很忙 而且常常睡眠不足
他的個性也急躁好強
飲食控制上目前有改善他的重口味
不然以前可是吃什麼都沾醬油 辣椒
每一口菜都先加調味料...

他現在每天都是騎台北河濱公園的單車道
也常說要跟我們去尬車

看來小弟要提醒這個好強的爺爺了~
~嚮往城市中自由穿梭的風~
這件事已經在各大單車論壇流傳了, 我還是那一句話: 別逞強!

大部份的車友都不像職業選手, 騎車是為了獎金
而我們只是要運動健身, 遇到極端的狀況時, 別為了面子而逞強, 該下車休息就別客氣, 畢竟.....

丟臉總比丟掉性命好!!
敗家不歸路, 越走越恐怖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