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明顯感覺到,身邊騎自行車的人越來越多了,就好像是一股無法抵擋的熱潮,不論你愛不愛運動,都得要弄一台來騎騎才會趕得上這股流行。

在經濟學上,有個名詞叫做「需求面的規模經濟」(Demand-Side Enconomies of Scale),基本概念是「產品的價值是使用者數量的函數」,意即產品的價值,會隨著使用者數量的增減而變動。IT產業界著名的梅特卡夫定律(Metcalfe's Law)亦是以此論點為背後基礎,他說「網路的效用性會與使用者數目的平方成正比」,舉例來說,MSN若只有一個人在用,等於是廢物,使用者越多,所產生的效用就會以平方來增加,力量相當可怕。

自行車風潮也正如同「需求面的規模經濟」理論發展著,等到數量達到一個程度,其擴張的速度就會相當快速。若是自己一個人騎,很容易就放棄,身邊越多人在騎車,合眾的力量會使得人們越騎越有勁,同時也越拉越多人下海。

其實我倒是覺得這股自行車風潮是相當正面的,也十分贊同政府大量修築自行車專用道提供大家使用,畢竟這是一種安全、無污染、健康的休閒運動。自行車工業原本就是台灣在國際上佔有一席之地的產業,若能夠在台灣全島規劃完整的自行車道,到時老外們要買自行車就想到台灣品牌,想騎自行車旅遊就想到台灣,不也是一件美事嗎?

文章關鍵字
我不要隱型車道啦..............
給我實體車道
其餘免談^^
唉!別說了!

就拿現有的河濱公園自行車道來說~

北縣和北市就差很多了

搞得北縣大部份的人都跑北市

北縣的豆干地磚車路 和北市的較平垣水泥車道

是不是準直轄市的路都要這樣子呢?

先弄個地磚車道,每年的保養車道預算又可多汙一點呢?
2013年 "馬上就會好" 要!還是?..........還是%#!$@#$
身體變健康是真的喔,原本騎車只為了好玩,沒想到還得到了健康....真是好處多多。
如果油價漲個5倍,相信自行車道會變更好的...
可惜政府沒想過要做,畢竟其腳踏車的人還是絕對少數
每次騎車總要跟機車或人爭道
我也覺得台北是的自行車道還不錯,外縣市的不一定很好,而且有些自行車道已經荒廢埋沒在雜草堆裡....
jgjoot wrote:
唉!別說了!就拿現有...(恕刪)


嗯嗯!!! 搞得北縣像是 Off Road 專用一樣~~
北市的自行車道一堆飛快的公路車

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_-;
大家都一起來騎車吧
騎車好處多多
我今天開始騎腳踏車上班
不開汽車,也不騎摩托車,不用聞摩托車黑煙廢氣
騎河堤腳踏車步道真安靜,還可以看到鴿子
之前常騎腳踏車爬山
早已體會運動的好處
瘦小腹很快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