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還不到震撼彈的程度,但從各大汽車討論區對她的期待、攻擊、質疑文章不斷,
可見得在大家的心中還是佔了很重要的地位。
小弟是開MAZDA3的,為了等她上市等了三年多快四年,喜愛是對車子本身;對台馬抱持客觀的立場
這次MAZDA2上市所引起的討論和質疑,其實在當初MAZDA3上市的時候就已經Run過一次,
不外乎環繞著一個問題:引進的規格不如日本本土市場
這個問題也曾經讓小弟不滿,但了解現實情況後就比較釋懷,更幸運的是找到理想的車子(也多花了很多代價)
重點是車子本身並沒有問題,沒有必要因為規格差異,就認為車子不好放棄她。
為了給大家一個完整的資訊參考
整理了之前原本分散於數個討論串自己的發文
內容都是自己去搜集的,完全屬實,願意負責;若有錯誤,會立即改正。
說到引擎變速箱
引用墨菲在一個月前的文章:
沒有1.3米勒引擎、沒有CVT、沒有魚眼頭燈/HID...
那都是因為台灣導入銷售的Mazda2是標準的歐規車款,
日本Mazda原廠針對歐洲國家生產的外銷左駕版本,
本來就沒有提供上述這些配備,連選配都沒得選。
引用我自己的文章:
台馬的車,你可以比美國,可以比歐洲,可以比大洋洲的規格,就是不用去比日本本土的規格。
沒有意義,因為那不是代理商想要就要的到的
只要是日本車廠都一樣,輸出海外的規格或配備一定比國內的差,這是鐵則。
之前有網友質疑這個論點,我簡單的以同級距,針對變速箱系統來說好了
MAZDA2,在歐洲、澳洲、亞太等已上市地區都沒有1.3米勒引擎+CVT
在國外只有4速自排和5速手排,有些國家甚至連自排都沒的選!
HONDA Fit 在日本有七速CVT+換檔撥片,在北美只有4AT或5MT
TOYOTA Yaris在日本也有SuperCVT-i,七速+換檔撥片,可是在北美、澳洲等地也只有4AT/5MT
CVT的確聽起來好像爽度比較高,但為什麼歐洲、美國、中國、亞太地區諸多國家的小車都不使用?
這些國家1.3、1.4、1.5、1.6升的小車大多都是使用4AT,為什麼?
除了技術的問題之外,環境、駕駛習慣也都有影響吧...
三菱的從前幾代的LANCER就用CVT啊,但是很少人說她省油,也很少人說那顆變速箱不容易壞、很可靠
而4AT現在一堆車都還在用,卻也很少人抱怨說變速箱容易壞。
根據經濟部能源局的油耗測試數據
COLT PLUS 使用CVT 市區15.1 高速19.6 平均16.8
MAZDA2 使用4AT 市區14.2 高速19.6 平均16.2
Livina 使用4AT 市區13.2 高速19.5 平均15.4
各位由此可以看到MAZDA2的4AT在高速的油耗是跟用CVT的COLT PLUS表現不相上下的
有網友擔心4AT在開高速100Km以上轉速高、耗油...證明是多慮的!即使是市區或平均油耗,也是差距極少
再看看2.0、1.8級距的油耗比較表

使用CVT的新LANCER 他的油耗表現與使用4速自排車型的差距有很大嗎?
所以結論就是,在台灣的道路環境、多數駕駛的使用習慣,在2000cc以下的車來說,
CVT真的是可有可無,並沒有CVT取代4AT,或是世代交替的問題...頂多就是換檔更平順吧
不過還是要看人喜好,雖然起步加速更快、更沒頓挫感,但就是有許多人不喜歡開車像騎速克達。
在油耗表現相差不多的情況下,4AT是更可靠、容易維修的選擇,當然有5AT、CVT更好,
前提是原廠肯釋出。
不急著用車的人,也可以繼續等HONDA Fit看看,前一代我就很想買了,當初我就是設定馬三掀背或FIT
誰先在台灣上市就買誰。
說到安全氣囊數目
國外的MAZDA2車系,標配也是雙氣囊,六氣囊的要較高等級或選配(在英國大約要多花35000台幣)
的確,我們應該要求台馬也比照辦理,提供選配氣囊、定速、DSC、Keyless等配備
但現實的情況是,我們的市場銷售量才多少?有什麼條件要求人家專為生產台灣特殊版本
特別是上述這些一定要車子在日本工廠就要裝配好的重要零組件(只有定速比較有可能台馬自己裝)
大環境來說
我們的政府有限制進口或國產車輛的氣囊數嗎?沒有
多氣囊的車子就賣的比較好嗎?沒有
不過我找了找,國內市場1.5、1.6升的小車裡標準配備兩顆氣囊以上的,或許很在乎的人可以改變目標
(5/13補充 指擁有四氣囊(中控台兩側+座椅兩側)或六氣囊(中控台兩側+座椅兩側+兩側側窗氣簾)的車)
Suzuki SX4 1.6
Volkswagen Golf 1.6
Renault Scenic 1.6 / Megane 1.6
Citroen C2 1.6 / C3 1.6 / C4 1.6
Daihatsu Sirion 1.5 / Coo 1.5
Peugeot 207 CC 1.6 / 207 GTI 1.6T
以上都是進口車,國產小車裡沒有。
有些人說廠商不應該把廣告誇大
國外得獎的跟進來台灣的差這麼多
國外各地年度風雲車的獎項,並沒有限定給某台車的某種等級或一定要某種配備
獎項是依據車輛的整體設計、美學呈現、安全性、環保、質感、以及性能表現等多項評選重點
頒給當年度上市的某台新車,可是在歐洲、美國、日本等國家和台灣一樣,市場上銷售一台車款也會依
價錢低至高有不同的車型與配備,像在歐洲和日本MAZDA2的基本標配也是2SRS氣囊而不是全車系標配六顆
台灣引進的歐規MAZDA2 在某些國家 別說像DSC,就連恆溫空調和自排變速箱都是選配,
或提供於較高等級車型,也不是標準配備。
難道這些國家的人買車的時候,只要不是買到所謂的頂級全配備車,都要抗議廠商廣告不實嗎?
難道一台車一定要跟得獎時規格配備完全一模一樣,才有資格說在國外有得獎嗎?
在日本、歐美這些所謂先進國家、消費者意識極高的國家,如果這樣有問題,車商老早就被告到倒了
--
希望這對大多數的人有幫助、對真的想買車的人有幫助
01是個好地方,希望多看分享文、勸敗文,而不是無所謂的筆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