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同學加入了一間叫interush的公司

一直叫我去台中的辦事處聽聽看

他們台中的營業處也蠻大的~在hotel one那邊

去了那邊之後他的另一個朋友就在那邊說起interush這間公司的事

聽完他的說法~內容有點類似傳直銷

不過好像又有一點點不一樣

根據他的說法是說~公司的是美日合資的大企業

美國跟日本的老闆本身都是大富豪

而且還是富比士評比全世界成長第二快的企業

有贊助f1車隊跟一間很大的總部在GOOGLE隔壁等等

說是等在台灣招攬了20000名會員之後就會在美國上市

那個時候會有所謂"虛擬股票選擇權"的東西

簡單說就是能大賺一比~動不動幾百萬之類

似乎比一搬傳直銷更簡單~但是也是因為太簡單讓我很疑惑

有太多很難理解的優惠~像是如果一次買三個單位

除了第一個月要繳一萬多之外~如果以後沒那麼多錢~還可以只繳一單位的錢一年

而且只要給7200不用double

我是給朋友一點面子說會加入~但是還沒有繳錢

因為我絕得心裡很沒底~

我有爬過文知道友人問過了~但是那已經是半年多錢的文章

想問問看現在還有沒有人了解這些事的?

可以麻煩說說看他的來歷嗎?
Parker, Carlos
文章關鍵字
是有機會能賺啦…只是…機率好像沒有那麼容易倒是真的 = =!!
點我點我
這是我從知道有這公司時…也去聽過說明會所整理出來的文章
最後還有試算能獲利的機率…前陣子吵的還滿凶的 XD
^Q^
starfox0307 wrote:是有機會能賺啦…只是...(恕刪)


對網路跟投資略懂,看了您的文章....

寫的真好
有些人勇於冒險,死不認錯,好騙難教!聽騙不聽勸.
這間公司倒了沒?

網友分析的東西都很客觀 跟我想的一樣

有多人少人付出3600了 得到了什麼 ?
半桶水 響叮噹呢~
bl1978 wrote:
得到了什麼 ?...(恕刪)

至少會得到 .................. "教訓" ~~
別被騙了~ 我姑姑就是裡面的成員,她在年初還拉我爸媽,我叔叔加入,我姑姑出會員費用,然後拿我爸媽叔叔的人頭帳號,再請他們每天去點甚麼部落格PO文章說有點數,之後可以將點數換成現金賺大錢。我爸媽叔叔們天真的以為可以把點數換成大把鈔票,天天拼命點,拼命PO文章,還用紙筆寫了一套公式寫說怎樣PO才會變快(這種熱衷度倒挺像我現在在玩開心農場一樣XD)半年後今年六月那家公司才敢公佈說每個點數兌換新台幣0.000001元,我爸媽叔叔當場氣到打電話跟我姑姑對罵,說被她騙,然後叫我姑姑不要在繼續在那家鬼公司了,

當初我姑姑為了找我爸媽們入會,還找了那家公司甚麼高層的人來說服,還把我叫去一起說服,我擺明就是不會加入(不好意思小弟研究過銷售的理論,你們那些鬼直銷會講的術語我都知道)。於是她們只好找我爸媽加入(老人家很容易相信這套)。

看到日本網民說這家Interush公司就是之前美國的跨國網路老鼠會公司Skybiz殘黨在亞洲的吸金活動,
Skybiz因為非法吸金造成大量會員的損失,2001年在美國遭FTC聯邦貿易委員會調查和控告,
http://www.ftc.gov/opa/2003/03/skybiz.shtm
http://www.epochtimes.com/b5/1/6/19/n100987.htm

後來陸續在美國英國加拿大澳洲等國被起訴,在台灣也遭公平交易委員會處罰
http://www.ftc.gov.tw/upload/upload/90D174_DEC.txt

Skybiz在歐美無法繼續活動,幾年後就把目標轉移到亞洲來,
其中成員裡的董事松浦良夫以前在日本有出版一本書:スカイビズ完全マニュアル - 福間健二/著 松浦良夫/監修
,這本書叫做"Skybiz完全手冊",就是誘導民眾加入Skybiz會員的吸金手冊,所以當他出現在Interush的經營層名單後,和類似Skybiz的經營吸金手法,日本網民便認為Interush公司是Skybiz的再生。

glavinec.tw wrote:
看到日本網民說這家I...(恕刪)


喔喔~~這消息真是太好了。我趕快把這消息跟我爸媽他們說一下,順便跟我那還執迷不悟的姑姑說一下~他現在身上背了好多人的會員費,每個月要繳上十幾萬,只為了那個所謂未來會上市的股票= = 感謝您啦~~~
straypoei wrote:
喔喔~~這消息真...(恕刪)


我看是不可能上市,他們公司的財務報告從來沒公開過,也沒有簽證會計師,光是強調有很多大事業,贊助這個那個,招攬名人或知名公司做宣傳,稱辦公室位於最高級地段,但這些都沒用,提不出有公信力的財務報表,連被上市審議的資格都沒有,更不可能上市的,而且以股票選擇權之類的名目,會員以為自己是參與全球事業的股東,但是這些人被稱為會員或夥伴,要他們按期繳費,卻沒有股東的權利,因為會員不是登記的股東,無法檢閱公司的經營和財務,公司的運作內幕只有核心人物知曉。

像平常若你買某公司股票或參與投資,你就是那公司的股東,而不是什麼會員夥伴,因為買股票的人是投資者而不是消費者,但是吸金公司不承認會員是股東,因為股東有權利過問公司的經營和財務報告,但是會員就像契約消費者,只有配合繳費的義務,分紅有沒有也不能吭聲,沒權利過問公司運作,也不是員工,得不到法律對企業員工的保障。
關於SKYBIZ,我非常熟悉,我想補充說明

今年是2009年,我們來想想2001年時有多少人聽得懂e-commerce(電子商務)是甚麼?

我們先來看看SKYBIZ的商品內容(這是從您提供的連結中記載的內容,不是我亂寫的)
SKYBIZ銷售「電子商務網路套裝產品」(E -Commerce Web Pak)
,並為使用該套 裝產品所含網站架設程式之消費者,提供網站寄宿(hosting the websites)之服務。
該產品包含35M之網路空間,同時內含有一些 軟體,
教導初學者如何使用 Windows或網際網路及設計網頁等。

我個人認為SKYBIZ能在2001年推出這樣有遠見的商品我很佩服,
誰敢說電子商務不是趨勢?連傳統通路商百貨都絞盡腦汁開發電子商務,就是看好這塊市場,
因此我不認為銷售一些一般人聽不懂的東西就叫做吸金。

2001年網際網路還在萌芽期 很多人對於網路根本就是一知半解或是根本還沒有聽過
舉個例子來說 阿里巴巴的創辦人馬雲創業之初 每天進行業務推廣也都被認為是騙人的吸金或詐騙
非得等到一般民眾漸漸對網路了解以後 才發現當初認為是詐騙吸金的馬雲原來才是趨勢洞察家

商品歸商品,公司歸公司,商品是連小學生天天都抱著不放的網路趨勢商品,不能說一樣都是網路趨勢商品就認為兩家公司有關連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