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上有風險管理師-FRM 或是理財規劃師-CFP 嗎?

過去因為無聊, 所以累積了一堆有的沒有的證照,


我本身在金融事業工作, 目前雖然是在資訊部門, 但幾年前曾經在第一線服務過, 現在主要拿到手的證照多半是金融領域的, 因為投資報酬率最高, 平均準備2~3個禮拜, 一張證照就到手了, 但是算一算, 與其每隔一陣子就考一張沒啥鳥用的證照, 不如一步到位, 考一張真正有用的, 以作為日後職場升遷時的利器。

由於有進一步升遷的考量, 所以考慮就以下兩張證照中作個決擇:FRM、CFP

其中CFP需要取得240小時的認證系列課程後才能報考,這是個人最感冒的地方,我人在台中,這類的認證課程的選擇很少,且利用夜間及假日上課必須取得家中女王大人以及二歲大的小公主的諒解,對我來說恐怕有一定的難度。

FRM雖然沒有認證課程的限制,雖然在台中相關的考試資訊也相對較少,但本人由於有計量統計的背景,所以感覺上或許也不致於有太大的困難。

想請教版上的各位:
1.自己準備這類的考試(不補習、不函授),成功機率如何?
2.這兩張證照的登錄,皆須配合相關工作經驗,其中FRM的工作經驗,若非稽核單位或是風險管理單位,是否可以申請,還是考上後須申請工作異動才能配合取得呢?畢竟若是花費心力取得了一張無法登錄的證照,回到家裡更難對女王與公主交待。







我是考CFA,考到了L2很久一段時間了,沒空繼續考了,全是靠自修。未來應該會去考完它。

之前的背景大學念化學,碩士念美國的MBA,不全然跟財務相關更沒有數量統計的背景,都可以考的過了。
我相信你也可以比我輕鬆考過你要考試。

第二個問題就比較麻煩,個人之前是證券公司的研究員,現在卻是電子業BU的小幕僚。很多策略跟分析後給老闆的建議都是CFA的邏輯,老闆很能吸收也能收納這些建議跟策略,給的紅利獎金很不錯。另外還是可以利用學得的東西,在相關產業裡找到內線消息,做投資賺閒錢,比當研究員更貼近公司產業的事實做對股票。

所以要不要回去金融業確實的拿到CFA證照已經不是我考慮的問題了。

以前花很多時間自修學的科目花大錢報名的考試成本,在現在都有回愧,女王就不會有意見了。
麻煩的是,拿到你一直想要的證照,到時候不能在工作上實質家到薪水,有投資報酬出現。別說女王有意見,自己都會覺得過不去。
-- Using Numb3rs, we can solve the biggest mysteries we know
樓主若想拿到CFP的證照
是建議樓主先取得國內的證券分析師證照
再去考CFP
(可直接抵五科 直接考最後一科)
這條路會比起直接去考那六科
可能會快一點

但CFP的會員 每年要繳一萬多元的會費
來維持會員資格......
(不知有沒記錯 要請板上其他大大補正囉)
M = B + A →Money
B = FRM+ CFP →Bread
A = FSA + CFA →Achievement
開版大的心情我能理解,因為去年的我也是因為這樣(想考一張好的證照)就去參加了金融研訓院的的FRM考照訓練課程,我自己覺得,自己在家念,效果真的會比較差,尤其念到不懂的地方,真的不知道要怎麼辦,去上課的好處是,有老師或助教可以問,而且在接近考試前,會有考前猜題班,準不準我是不知道,但是那種眾志成城的氣氛,會讓你更有信心(可能是催眠的效果),我考完的結果~~~~沒上!超不甘心的,我還因此從去年辭去工作在家念了三個月咧(很認真的喔!),幸好老婆很支持我,我才有撐到考試的力量,ANYWAY,還是要有女王的支持會比較念的下去,這樣會過關的機會也比較高,就看如何說服你家女王囉!自修或上課應該都沒差吧~至於有統計底子,我想加分不大,因為統計只佔了考試的五分之一,反而是英文比較重要,因為剩下的五分之四幾乎跟考英文閱讀測驗一樣,給個建議,如果決定要考FRM的話,盡早報名,因為報名費比較便宜(四月底前是Early Bird,最便宜的喔!),至於考上了會不會無法認證,聽補習班的老師說,國外認證很寬鬆,只要是在金融業工作,幾乎都會過關,(我自己以前是在銀行做理專也跑去考了!),說了這麼多,如果你決定要考FRM的話,就一起當個戰友吧~有問題再私下PM給我!畢竟我考過了一次,也算是學長了!哈哈~~
PS:補上我去找的認證資格說明~

■ 如何取得 FRM®認證?
◎要獲取由GARP所頒獲的FRM®證照,考生必須具備下列四項資格:
1. 通過 FRM®認證考試
2. 成為 GARP ( Global Association of Risk Professionals )的會員
3. 簽署職業道德公約
4. 具備兩年財務風險控管或其他相關的工作經驗(其中包括但不 限制以下工作:交易、投資組合管理、學術或研究領域、經濟、稽核、風險控管顧問、風險技術管理)
小弟也很想問有關CFP

我現在是在國外做financial planning的..
明年也要考CFP....現在試過外當地的licence都拿到, 再讀高街的課成

有想過以後回台灣..出國多年..家人都在台灣還是最重要

但如果我真的這樣回去, 可以找到工作嗎?? 大概薪水多少??
我今年回..找到一個朋友也是在做理財規劃..但給我感覺就是很單存sales...再台灣這wealth management方面好像也很不被重視樣子..
我真回去也想只做..high net worth clients...(我現在也是網這方面發展..希望也能做出成績)

CFA...我現在身邊太多人在讀...我認識70,80%會去考都因為別人考才去....真正對這行一點興趣也沒有..連看財經都不太願意...
antt wrote:
過去因為無聊, 所以...(恕刪)


小弟是FRM charter holder
就我的經驗而言
國內的金融證券證照、分析師的我超過十幾張
情況和想法大概也跟您一樣
想說無聊考一考
但,我發現我真是錯得離譜,有夠無聊
要是能夠重來,我寧願把時間花在如何賺錢或者增進自己的能力上
回想過去浪費掉的時間,我不希望年輕人持續在這種無聊的事情上,浪費我國最有衝勁的人力資源在錯誤的地方上
我就幾個層面分享我的看法與經驗

第一,工作有沒有需要
台灣常見類型的金融證券證照,例如高業啦保險啦期貨啦,等等的,我歸類為工作用證照
就美國而言(我也認為是這樣),在金融產業不用直接面對客戶的
工作的requirement不需要任何證照
證照的考試,在職業道德也是多加著墨
怕的是沒有專業知識或者是沒有道德,甚至是二者都沒有的從業人員亂整,傷害了社會大眾的權益
所以,證照一般而言,特別是工作需要具備的證照(我指的是necessary的,不是"plus"的)
它並不代表是非常專業的象徵
只是代表這個證照持有人,是具備一般水平的專業常識,以及知道這個行業的行為標準在哪裡
這跟台灣大眾的一般印象相去甚遠
而另外一種範疇的證照,像CFA,FRM,CFP,CSIA,是專業訴求,是一個"plus"
這不是執行業務必須,它是要告訴大眾,它的持有人經過獨立機構認證,專業知識具有一定水平之上
我知道的美國CFA/FRM charter holder,都是已經在工作崗位上(證券分析師)
老闆說持有降的東東,寫出來的報告好像比較才說服力,才去拿這張
並不是考上之後,才拿到這份工作
其實CFA/FRM的老闆(要老一點的)很多都沒有照啊,他們不專業嗎?
Maybe,但他們只要管好他們的分析師就好,要照幹嘛

第二,證照不代表工作,工作機會,當然也不保證薪水的高低
證照的原由如果是上述原因,那必然不會,也不可能設計的很困難
簡單來說,這只是政府認為,任何公民要執行這項業務時應有的常識而已
所以,國內的很多證照,其實只要需要,再去考就好,事先考,我認為倒不如拿去睡覺還比較來得強
如果是專業加分證照
在台灣,會有很強烈想去考的,多半是想進這個工作領域的朋友或者是學生
想說如果有照,就可以證明自己比較qualified
嗯,在台灣職場是沒錯
因為據我了解,很多Local firm老闆也是降想(特別是沒有照的老闆,也覺得這群人很專業)
所以,就現實面來說,專業證照在台灣對新鮮人是比較有用的,容易拿到offer
而已經在工作崗位上的人,因為新進同仁都有這張,如果公司/老闆又鼓勵,那變得老鳥也要去搞這種考照的無聊事
wait a min, 前面說分析師有charter,是因為出report比較convincing,那其實也是接觸"客戶"的一種
唉,講來講去,都只是Marketing的做法,like: "本公司的分析師都是xx charter,品質是有保證的啦"
我從沒聽過大牌外資分析師出的report會因為他沒有xx照,而被大家認為是垃圾
高手不會因為沒照而變肉腳,菜鳥不會因為有照而身價暴升

第三,直接攻頂
如果企圖心很強,或者是本科系又很聰明,或者是金融證券業需要面對客戶,或者找不到其它更好運用時間的方式
那推薦直接攻頂
國內的都可以免了,直接考CFA/FRM/CSIA/CFP
原因:
1.國際接軌,外國月亮比較圓,洋照洋文很嚇人,國人很吃這套;再說,洋照轉本土照的管道也是有的
2.國內的多半是工作證照,非常簡單,要用到再考即可;而且是小眾市場,價值極低,幾乎沒有殘值
3.對於比較熱門的工作,像證券分析師啦,資金經理人啦,Private Banker啦,甚至是Investment Banker啦,會是一個plus,我是說在新鮮人在工作而言;如果是老鳥,那幫助就很小囉,因為....績效勝於一切

bottom line>>
1.時間以能力加強+賺錢為第一要務,如果實在閒到不行又很有企圖心,再來準備
2.直接考四大照(視工作性質,不必全考,除非打算各種金融專業工作都來做一回,不然沒有必要)
3.注重效率,四大照的要求和取得方式不同,不要浪費太多時間&$$在無聊的事情上,金融業嘛,賺錢才是目標,不要搞錯方向了

LZ的問題:
1.CFA/FRM/CSIA==>自己K當然可以,買stalla etc. or official guide回來K就好啦,補習只是比較有效率,還有繳了錢,一定要唸的心態,成功機率要看人啦,一般而言我是覺得50%,但您還有老婆小孩,哇,要我的話,沒門,太喘了
CSIA聽我朋友說有一個撇步,有辦法快速轉移, u can check it out by urself,我是沒去了解
CFP的話,如果不是什麼理財專員的,就免了吧,看看考試內容,也真是.....>>薛錢啊
(話說回來,為什麼老外的心思放在如何賺錢,我們卻放在如何考照??)
2.FRM登錄資格很鬆的吧,我記得,只要有相關工作經驗3/5年即可好像,非稽核/風控單位也是可以的,只要您是金融證券業,這不是問題,而且GARP還會寄一張通知給你老闆哦
ialienam wrote:
但如果我真的這樣回去, 可以找到工作嗎?? 大概薪水多少??
我今年回..找到一個朋友也是在做理財規劃..但給我感覺就是很單存sales...再台灣這wealth management方面好像也很不被重視樣子..
我真回去也想只做..high net worth clients...(我現在也是網這方面發展..希望也能做出成績)...(恕刪)


台灣低階FP是很sales的
即便是各大外銀的貴賓理財,也只是程度上的差異
HNW客戶還不夠,你的目標應該是要設定在更高,更屌的機構服務非常少數(個位數)的客人
就是Private Banker吧,我想這是你的想法(我猜的啦)
However
PrivateBanker在台灣有三個層級,他們都叫自己是PB
第一個很lo我就不談了,一般幾千到十幾E的,是第二級;超級富豪這級,才是我說的,應該也是你要的PB吧

除非你有管道,不然很難直接進入這個非常非常小眾的行業
這個行業沒有幾個人
回台灣從第二級做起的話
五年內年薪近or破千萬不少見吧,重要是看你的實力啊,是無上限的
但要回台灣做哦,well
除非你公司願意pay到oversea A/C,不然要我是你的話誘因不大,降說你了解了吧
Thanks for the information.

我這裡台灣朋友也和我說過這問題...就讓我也很兩難...拿到CFP, 回去做到後面好像專業能力不被認同...薪水又太低~~~

唉唉唉....但回台灣...說真的還是自己的家..家人都在那裡, 也想過以後要有家庭也希望能回去一陣子..$$也不是人生的全部 (但也不能薪水少到養不起自己把!)

有再考慮兩三年後去HK or Singapore (比較傾向Sinapore..因為空氣和生活聽說較好...台灣人最在乎的shopping和夜生活對我其實還好).

再請問一下...如果真要回台灣..有CFP...應該就不用再考國內的東西了把?? 還有是不是最好有master or MBA再回去..? 如果沒管道, 但一般的外商有機會把 e.g..citibank or UBS etc..

p.s 加問一下..如果想回去做Compliance方面的哩??? 有需要讀什嗎???
ialienam wrote:
Thanks for...(恕刪)



原則上拿碩士是應該的. 之前有個朋友唸完雪大商碩, 一回台灣馬上進去KPMG作auditor..起薪好像六萬多..且無任何證照..

PS. 在台灣很多銀行裡, 碩士學歷在每年的考績都加分不少, 加薪快升遷也快.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