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提案禁用中國車用軟硬體,原因包括汽車駭客與台海開戰

https://infosecu.technews.tw/2024/09/25/us-intend-ban-chinese-software-for-vehicle/

美國提案禁用中國車用軟硬體,原因包括汽車駭客與台海開戰


美國提案禁用中國車用軟硬體,原因包括汽車駭客與台海開戰
作者 Chen Kobe | 發布日期 2024 年 09 月 25 日 10:10 | 分類 中國觀察 , 汽車科技 , 自駕車

美國提案禁用中國車用軟硬體,原因包括汽車駭客與台海開戰

美國不僅對中國電動車加徵關稅,現在更進一步打算全面禁用中國製車載軟硬體,除了爭搶汽車產業龐大利益,背後國家安全考量甚至也把中國武力犯台一起計算在內。

美國商務部 24 日發布新禁令,禁止中國與俄羅斯製造的聯網車以及車用軟硬體進口,再加上先前宣佈將於本週生效的中國進口電動車 100% 關稅令,還有日益嚴格的車用電池「去中國化」規定,表面看來似乎是美中貿易戰的延伸,讓中國政府極為不滿。

「美方針對特定國家、企業及產品採取歧視性做法,違反世貿組織原則,擾亂國際貿易,破壞全球供應鏈穩定。」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重申,中國將堅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不過,這條新禁令雖然由商務部提案,背後原因卻不僅是貿易衝突。

2023 年,Dell、Cisco 和微軟與 FBI 合作接連發表資安報告,針對中國主導的駭客團體「伏特颱風」(Volt Typhoon)提出警告,情報分析人員指出,伏特颱風是中國與俄羅斯駭客攻擊鏈的其中一環,主要目標是美國與亞洲盟友之間的基礎設施,包括電力、水力和網路通訊,最新的消息顯示,駭客的攻擊方向已經從直接駭入,轉為透過其他設備進入,聯網的電動車就是最有用的工具。

聯網車當跳板,瞄準關鍵基礎設施
這些車輛上搭載大量的感測器與攝影機,原本就是國安單位擔憂的漏洞,隨著車輛連網的接點與整合度越來越高,美國國安單位認為這些中國製的軟硬體零件,都有可能暗藏「後門」,讓駭客能夠潛入電力與電信公司伺服器,在關鍵時刻成為屠城木馬。


「使用中國製造軟硬體的聯網車輛,透過手機、藍牙和 Wi-Fi 連接到外部世界,成為巨大的資安脆弱環節。」美國國家安全顧問 Jack Sullivan 引用 FBI 的分析表示,中國正在設法將木馬與後門送進電網、水力系統和其他基礎設施,一旦中國進攻台灣,他們就能干擾基礎設施,延後美軍的反應時間。

儘管中國進口的電動車在美國數量並不多,但相關的通訊元件、電信模組和最重要的控制軟體,已經佔據全球汽車供應鏈重要地位。對車廠來說,在數以萬計的汽車組裝零件中,要一一檢視其安全性本來就不容易,更何況是面對車廠不擅長的軟體系統和資訊安全,考量到這一點,美國政府才認為出重招全面禁用是最實際的方法。


近日黎巴嫩呼叫器炸彈事件,也直接催生這項禁令加速實施。儘管要遠端讓汽車爆炸的難度很高,但如果在電池模組和電池控制軟體上動手腳,難度其實也不比在呼叫器裡安裝微量炸藥高太多,且汽車零件精密複雜,安全檢查本來就不容易,如果是軟體上的漏洞就更難以追查。即使不考慮直接讓車輛燃燒,但遠端讓車輛停擺而癱瘓交通,是絕對做得到的。特斯拉最近就示範,確認一輛 Cybertruck 走私到車臣並改裝成武裝車後,就遠端鎖定這輛車,成為無法移動的廢鐵。

這項禁令最快可能在 2025 年就生效,所有美國車廠都要準備調整供應鏈,可能又會帶來一波產能挑戰。另一個有趣的細節是禁令提及中國與俄羅斯,但俄羅斯生產的車載軟硬體,基本上早就不在車廠供應鏈內,美國政府的目標很明確針對中國而來,而且無論下一任總統是誰,這個態勢大概不會改變。
2024年9月提案,那立法了嗎....
肉圓沒加辣 wrote:
美國提案禁用中國車用軟硬體,原因包括汽車駭客與台海開戰
https://infosecu.technews.tw/2024/09/25/us-intend-ban-chinese-software-for-vehicle/
美國提案禁用中國車用軟硬體,原因包括汽車駭客與台海開戰
作者 Chen Kobe | 發布日期 2024 年 09 月 25 日 10:10 | 分類 中國觀察 , 汽車科技 , 自駕車
美國提案禁用中國車用軟硬體,原因包括汽車駭客與台海開戰
美國不僅對中國電動車加徵關稅,現在更進一步打算全面禁用中國製車載軟硬體,除了爭搶汽車產業龐大利益,背後國家安全考量甚至也把中國武力犯台一起計算在內。
美國商務部 24 日發布新禁令,禁止中國與俄羅斯製造的聯網車以及車用軟硬體進口,再加上先前宣佈將於本週生效的中國進口電動車 100% 關稅令,還有日益嚴格的車用電池「去中國化」規定,表面看來似乎是美中貿易戰的延伸,讓中國政府極為不滿。
「美方針對特定國家、企業及產品採取歧視性做法,違反世貿組織原則,擾亂國際貿易,破壞全球供應鏈穩定。」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重申,中國將堅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不過,這條新禁令雖然由商務部提案,背後原因卻不僅是貿易衝突。
2023 年,Dell、Cisco 和微軟與 FBI 合作接連發表資安報告,針對中國主導的駭客團體「伏特颱風」(Volt Typhoon)提出警告,情報分析人員指出,伏特颱風是中國與俄羅斯駭客攻擊鏈的其中一環,主要目標是美國與亞洲盟友之間的基礎設施,包括電力、水力和網路通訊,最新的消息顯示,駭客的攻擊方向已經從直接駭入,轉為透過其他設備進入,聯網的電動車就是最有用的工具。
聯網車當跳板,瞄準關鍵基礎設施
這些車輛上搭載大量的感測器與攝影機,原本就是國安單位擔憂的漏洞,隨著車輛連網的接點與整合度越來越高,美國國安單位認為這些中國製的軟硬體零件,都有可能暗藏「後門」,讓駭客能夠潛入電力與電信公司伺服器,在關鍵時刻成為屠城木馬。
「使用中國製造軟硬體的聯網車輛,透過手機、藍牙和 Wi-Fi 連接到外部世界,成為巨大的資安脆弱環節。」美國國家安全顧問 Jack Sullivan 引用 FBI 的分析表示,中國正在設法將木馬與後門送進電網、水力系統和其他基礎設施,一旦中國進攻台灣,他們就能干擾基礎設施,延後美軍的反應時間。
儘管中國進口的電動車在美國數量並不多,但相關的通訊元件、電信模組和最重要的控制軟體,已經佔據全球汽車供應鏈重要地位。對車廠來說,在數以萬計的汽車組裝零件中,要一一檢視其安全性本來就不容易,更何況是面對車廠不擅長的軟體系統和資訊安全,考量到這一點,美國政府才認為出重招全面禁用是最實際的方法。
近日黎巴嫩呼叫器炸彈事件,也直接催生這項禁令加速實施。儘管要遠端讓汽車爆炸的難度很高,但如果在電池模組和電池控制軟體上動手腳,難度其實也不比在呼叫器裡安裝微量炸藥高太多,且汽車零件精密複雜,安全檢查本來就不容易,如果是軟體上的漏洞就更難以追查。即使不考慮直接讓車輛燃燒,但遠端讓車輛停擺而癱瘓交通,是絕對做得到的。特斯拉最近就示範,確認一輛 Cybertruck 走私到車臣並改裝成武裝車後,就遠端鎖定這輛車,成為無法移動的廢鐵。
這項禁令最快可能在 2025 年就生效,所有美國車廠都要準備調整供應鏈,可能又會帶來一波產能挑戰。另一個有趣的細節是禁令提及中國與俄羅斯,但俄羅斯生產的車載軟硬體,基本上早就不在車廠供應鏈內,美國政府的目標很明確針對中國而來,而且無論下一任總統是誰,這個態勢大概不會改變。


原來 大陸 已讓 美國 嚇尿,
看來 美國 不夠 強.
中共國電動車接收的是北斗衛星的訊號,車機及其後台受控於中共國,肯定有國安問題,美國要防,台灣更要防。




美國提案大便💩可以強身。你也要吃嗎?
Justice Sun
有個青鳥名字叫“美國”[大笑]
民進黨表面不準大陸車進來,

黨媒似乎私底下在招待牽線比亞迪來台灣?

搞的好亂
yuanchih wrote:
中共國電動車...(恕刪)




然後….





yuanchih
然後.......以色列可以遙控BB CALL炸死真主黨的高層,中共國可以遙控電動車炸台灣的各處軍事要塞,還有政府機關及高層,台灣就危險了。[嘆氣][嘆氣][嘆氣]
eric62 wrote:
2024年9月提案,...(恕刪)


是的,今年一月的時候就已經生效了

不過,有趣的是,美帝還是可以進口對岸的車輛來美銷售,不過只有底特律車廠的車款才能享有這項特權。像吉利的渥爾沃與Polster就沒有,儘管說吉利有配合美帝要求用認可車機也就是估狗車機。

基本上,美帝情形跟彎彎地區差不多,然後五毛也已滲透美帝社群然後假裝是美帝子民在那亂哀號祖國廉價電動車不能賣。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