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換換病發作,出掉E3 V2購入新平台
CPU: Intel i7-4770K
MB: ASUS Maximus VI Hero(M6H)
RAM:Team Xtreem DDR3-2666 8G*2
其中U跟版是二手收的,RAM欣亞特價四千一組,扣掉賣二手的收入,這次升級沒有花非常多錢

超頻平台到手後當然要超超看
其餘硬體:
COOLER:利民VX Black+San Ace 12CM PWM(800~2200轉)+AS-5導熱膏
系統碟:Plextor M5P 256G
顯卡:藍寶R9-270
機殼:Antec P100,前面兩顆San Ace 1500轉進氣,後面一顆Gentle Typhoon 1450轉排氣

不超還好,一超...挖哩咧,真是顆落賽U
1.197V才能穩跑4.1G,往下調到1.196V過不了LINX
我也沒有再往上加壓,因為這時候Haswell CPU的致命傷出現了:過熱
請看圖,室溫17度最熱核心94度...CPU風扇全速運轉,就算是Sanyo的風扇裝在靜音殼P100裡也是挺吵

寒流來都這麼熱,夏天還得了。於是決定開蓋,爬了下文,覺得台鉗鐵鎚法應該又快又穩。
槌子第一下下去,CPU就噴了一小塊碎屑...(圖左上角PCB缺一塊)


裝上機還好沒壞,嚇死我了,於是放棄鐵鎚,改用刀片法
要用到的雙面刮鬍刀片我在家附近的店都找不到,上露天買了一盒(五片),運費比商品還貴
切的時候注意以下幾點
1.看影片了解流程
2.看開蓋後的照片,確定刀能下的多深,千萬不要切到核心跟電容
3.從角開始
4.不要急著把膠一次切完,慢慢來,外面的膠被切掉後刀伸進去就好切了
5.覺得刀鈍了就換一面/一片
6.刀超級無敵利,很輕鬆就能切開你的手,我切完這顆CPU手上多了四條傷口
五十分鐘完工,用了兩片刀片,貼膠布是為了讓手好施力

把殘膠殘膏清乾淨(用指甲摳,摳完擦擦酒精)
內部上液態金屬,外部照樣使用AS-5
記得液態金屬千萬不能碰到電容,否則短路CPU掰掰,我是用絕緣膠帶把電容貼起來

用雙面膠把鐵蓋黏回去
新溫度,差了二十度左右,而且風扇轉速1400,放在機殼裡幾乎完全無聲
打完期末大魔王再來試試空冷加壓超頻的極限~


謝謝大家的收看,有問題歡迎發問,我會盡量回答

winiel559 wrote:
新溫度,差了二十度左右,而且風扇轉速1400,放在機殼裡幾乎完全無聲


太讚了~!
這樣玩成本太高了
不如買個2600K 超5G
反正效能都差不多
差了二十度左右............,
感覺INTEL惡搞自家CPU的散熱是別有用心吧,
原廠散熱弄好一點不是所有CPU都可以4G起跳。

gogmaog wrote:
差了二十度左右......(恕刪)


你知道太多了

事實上第一代i系列真的是4G隨便上

只差在須不須要加壓.還有散熱要做好~

後來第二代開始都被封印了

只有K系列能超...
其實開蓋用木槌法比較快 鐵了心直接敲 同是4770K路過

小GG當搖桿 wrote:
其實開蓋用木槌法比較...(恕刪)


鏡面耶

怎麼弄的阿?

化學機械研磨嗎?

小GG當搖桿 wrote:
其實開蓋用木槌法比較...(恕刪)

請問是怎麼拋光的?
fsri wrote:
這樣玩成本太高了
不如買個2600K 超5G
反正效能都差不多

我也考慮過到底要換IVY/Sandy還是Haswell
考量到原本的版子是H77,要超頻一樣要連版子一起換,二手版找不到好超的1155 MB
剛好看到M6H+4770K價格不錯,就狠下心入手了
看起來像是銅油

當兵用很多...

15151515151515
winiel559 wrote:
最近換換病發作,出掉...(恕刪)

winiel559 wrote:
最近換換病發作,出掉...(恕刪)

大大的刀工真棒,這樣也行有夠厲害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