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姆大叔寫的8800GT只有64個SP
在10月29日NDA解禁前,NVIDIA對於GeForce 8800 GT的任何資訊異常保密,連產品上市日期也一改再改,現在終於確定提早RV670上市,避免與對手同級產品發佈時間過於接近,以搶得市場先機。截至目前為止,我們終於獲得更進一步的相關規格與公板卡外觀。 GeForce 8800 GT公板採Cooler Master製造的Sing Slot散熱器設計,顯示卡長度約9英吋左右,支援PCI-Express 2.0(Gen II)與HDCP,提供雙Dual-Link DVI與TV-out視訊介面,但仍不見新一代DisplayPort 介面,雙螢幕輸出的解析度可達2560x1600,內建NVIO視訊晶片。D8P沿用Unified Shader架構,擁有64個Stream Processors,GPU製程精進至65nm(落後RV670的55奈米),核心工作時脈為600MHz,顯示卡正面一共排列8顆組成256 bits 512MB記憶體,單顆規格為8Mx32,工作頻率為1,000 MHz。
附上連結
http://www.tomshardware.tw/135,news-135.html

剛剛用GPUBench做了小測試,我做的是4 channel MAD instruction issue rate,單純測GPU對MAD指令的發送速度,這只會跟SP的時脈與數量有關。測出來的結果如下:
GeForce 8800 GTS 640 : 27 Ginstr/s
GeForce 8800 GT 512 : 40 Ginstr/s
我們已知GeForce 8800GTS的規格是96 SP和1200MHz,每個SP可以在單一週期下跑1 channel MAD指令(我測4 channel,所以算式 = SP數量 x SP時脈 / 4),8800GT比它多約1.5倍,我們之前報的規格是112 SP和1500 MHz,自己做點算術就知道,8800GT的測試結果符合規格。不過這只是Shader的指令效能而已,跟整體3D效能無關,倒不必認為8800GT會有8800GTS 640的1.5倍效能,因為記憶體頻寬、ROP等等都會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