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的產生, 是鑑於目前許多 Linux 討論串, 常有不明的批評, 所以在這邊另外開一個討論串, 來專題討論: 實際使用 Linux 發生的困擾.
請各位發表的網友, 依實際使用經驗, 提出使用 Linux 發生的困擾, 以便其他使用者評估. 但是個人期望盡量正確並詳細說明:
1. 所用環境的軟/硬體.
2. 當時使用的目的或功能.
3. 參考過哪些文件? 執行到什麼步驟?
4. 期望 Linux 有哪些改善.
但是請避免:
1. 避免直接拿其他環境來比較: 可以解釋怎樣操作會覺得比較方便, 但不是拿其他環境的習慣來要求 Linux 一模一樣.
2. 特定軟體無 Linux 版: 這個請找原開發者反應.
範例: (純屬虛構)
我用 Debian 4.0r1 在一台 P4 1.6G , 512M , 120G IDE HDD, 螃蟹卡(8139c)
裝了 Samba 3.x , 但是用 smbclient 向 Windows Server 2008 連線時, 會出現"NTACCESS Denied",
參考過某網站的資料(請列出來嘍), 把 smb.conf 的 security 改成 domain , 也加上 server 了,
設定值目前是:
[global]
...
...
在 2008 開啟了稽核後, 2008 的記錄檔並沒有任何連線記錄.
這台 Linux 是想當 2008 的備份主機, 是否有哪些地方要注意, 或者有其他方案?
即便使用內建的Soft RAID,
也得特地作一番調整;
像是作Soft RAID時,
LILO不支援RAID(網路上查的,有錯請指正)、GRUB一定得安裝在/BOOT,且/BOOT必須是RAID 1等。
而作Fake RAID時,
GRUB無法正確地安裝,
必須手動自行安裝及調整。
在以往主機板沒附BIOS RAID(Fake RAID)時,
這功能確實沒有用,
但現在附有BIOS RAID(Fake RAID)的主機板隨處可見,
而Ubuntu卻未跟進,
實在可惜。
以下是我將Ubuntu 8.04安裝於Fake RAID時遇到的一些問題,
不幸的是,
網路上似乎沒有解決之道(至少中文似乎沒有)。
像dmraid無法像網路上說的: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dmraid
這麼作只會得到「沒有這個檔案」,
而這個檔案似乎也沒有建在CD上。
上網問,
也只得到一個dmraid 介紹:Linux 上應用 ATA / SATA RAID 技術,
或類似的網頁;
就算直接從網站下載了dmraid,
也不能安裝;
問了也沒人答。
最後是瞎貓碰到死耗子,
先透過Applications下的增加/移除,
安裝「Storage device manager」後,
才能在「System > Administration > Synaptic Package Manager」找到dmraid。
接著又遇到硬碟無法格式化的問題,
也有前人問過,
一樣沒人回,
幸好我又猜對了。
現在則遇到GRUB無法安裝(BASE system安裝成功;有設/BOOT EXT3 256MB、設在第一塊磁區)。
只好參照FakeRaidHowto的「Set Up the Bootloader for RAID」,
但「find /boot/grub/stage1」我不能用(沒有這個指令),
「setup (hd0)」我只得到「此磁碟不能掛載」
參考網頁:
Successful and "easy" install DUALBOOT FeistyFawn/XP with nvdia raid0 stripeset
[教学]Raid0上安装ubuntu...申精(更新8.04)
FakeRaidHowto
slime wrote:
可以介紹一下您用的主機板或介面卡(主要是上面用的晶片型號)?
GA-K8N51PVMT-9
按照網上的說明,
控制RAID的晶片應是 nVIDIA® nForce 430。
slime wrote:
接了幾顆硬碟? 原本想如何規劃 RAID Array ? Volumes 各取名為什麼?
硬碟一共有四顆,
WD Raptor WD360ADFD(36G萬轉硬碟、SATA2) ×2 → 預計作成RAID 0,並安裝雙系統。
160G IDE ×1
80G IDE ×1
Volumes名稱是NVIDIA 什麼的,
我沒動,
若需要正確名稱的話,
我再進Ubuntu 8.04安裝程式看。
slime wrote:
還沒有 RAID 之前, 怎樣安裝 Ubuntu 的? 當時開機有沒有問題?
用Desktop光碟開機後進入的,
不作RAID的話,
則和網路上的教學一樣,
沒有異常,
可正常開機。
slime wrote:
您提的安裝步驟(apt-get)是在哪個階段安裝的?
使用Desktop光碟開機並選擇試用,
進入系統後先以「sudo pppoeconf」連接網路,
然後開啓終端機上網下載dmraid(此時若使用「apt-get」會找不到dmraid,一定得先安裝「storage device manager」,然後便可使用「apt-get」安裝dmraid)。
slime wrote:
用 sudo 有沒有指定 path ?
SORRY,
看不懂。
我使用指令時,
幾乎是直接複製教學網的指令。
slime wrote:
硬碟無法格式化的錯誤訊息寫了什麼? 您往哪方面測試成功的?
由於我想在BIOS RAID上製作XP、Ubuntu雙系統,
我先利用「True Image 11」分割好硬碟(以下依磁柱順序):
256MB /BOOT EXT3
34GB XP(True Image 11還原,含MBR;可開機)
30GB /ROOT EXT3
4GB Swap
然後再灌Ubuntu。
安裝好dmraid後,
便可以看到BIOS RAID下的RAID 0硬碟以「NVIDIA XXXXXXX」的名稱顯示。
但會有二個同樣的顯示。
如:
/NVIDIA XXXXXXX 256MB /BOOT EXT3 unknow
/NVIDIA XXXXXXX 34GB XP NTFS unknow
/NVIDIA XXXXXXX 30GB /ROOT EXT3 unknow
/NVIDIA XXXXXXX 4GB Swap
sda/......./NVIDIA XXXXXXX1
sda/......./NVIDIA XXXXXXX1 256MB /BOOT EXT3 unknow
sda/......./NVIDIA XXXXXXX2
sda/......./NVIDIA XXXXXXX2 34GB XP NTFS unknow
sda/......./NVIDIA XXXXXXX3
sda/......./NVIDIA XXXXXXX3 30GB /ROOT EXT3 unknow
sda/......./NVIDIA XXXXXXX4
sda/......./NVIDIA XXXXXXX4 4GB Swap
首先,
上半段的「/NVIDIA XXXXXXX」一定得顯示「unknow」,
否則在安裝時會顯示無法安裝(印象中沒有說明原因,若有需要,我再進Ubuntu確認);
而上半的SWAP則刪除磁區成為「Free Space」,
不然會在格式化時失敗(沒說明原因)。
另外,
使用內建的「Partition Edit」,
作格式化時,
按下確認都會失敗;
但刪除分割都會成功。
slime wrote:
可以介紹一下您用...(恕刪)
slime wrote:
後來您安裝 GRUB 的操作是從哪邊進行的?
由於安裝時會顯示「安裝失敗」(沒說原因),
所以我參照Successful and "easy" install DUALBOOT FeistyFawn/XP with nvdia raid0 stripeset、FakeRaidHowto進入終端機使用指令安裝。
其實還是硬體廠商的問題。
GRUB、LILO 是Ubuntu 沒有特別去簡化過他的操作 (他們也沒去在意這點吧)。
硬體廠商只想賺錢,他們做出Windows Driver 可以應付,可以賺那90% Windows 使用者的錢,
對他們來說就夠了。Linux ? who care ?
至於那個dmraid,是redhat 的人合力去寫出來能相容的驅動程式,但到底不是原廠的東西,相容性也好不到哪。
如果要用Linux,通常比較需要從硬體規格去挑選,而不是從硬體去挑Linux。
他的強項是桌上型的應用。
另外,Ubuntu 不適合拿來當Server,也別期待他和Windows Server 的溝通能方便到哪。
就算能用,也是用得很辛苦。
如果要拿Linux 當Server ,那redhat 系列的和SUSE 系列絕對更適合更方便。
簡單的說,把Linux 當Mac 比較合理,不是把它當Windows。
安裝ubuntu很順利
遇到的困擾是samba就算看書裝也不是很順利,感覺上似乎是正確裝好了,但是還是連不到windows電腦,人家也看不到你
防火牆不知道怎麼設定
對於掃描器支援似乎很差
再者,不是每個程式都有包好,遇到較冷的程式,新手會很困擾
常常需要下載其他關聯套件,有些程式甚至不能共存,不小心的話,完全不知道怎麼解決
國內沒有很完整的問題Q&A,遇到問題只能google,但是要撈到解決方式並不容易
坊間書籍不是太淺顯,除了簡易安裝和部份文書、多媒體軟體介紹,沒有再伸入
像介紹如何設定印表機、samba、防火牆等在windows下稍微進階的功能就很少著墨
然後就是書籍太深,當桌面OS其實反到不需要去了解和架設網站和郵件伺服器,
坊間這種高階的書倒是不少,但是對我們來說卻不實用
我也搞不懂gnome和kde現在相容到怎樣情況,是只有桌面外觀看起來不同,還是仍有部份程式不能通用
wine很有名,但是怎樣無痛安裝,一併解決中文顯示問題?
我到現在還不知道怎樣做到不用按指令可以格式化隨身碟
話很多......
然後,空有龐大套件庫,但是中文簡單介紹很少,不是很友善
就算不可能全部做到中文化介紹,但是至少有名的、有中文介面的,也能在一個環境下介紹
fedora9安裝時,我遇到[超過顯示頻率]畫面全黑
mandriva居然要中文語系,得安裝一個叫亞洲版的版本,官方網站似乎沒有提到
opensuse安裝時要做多重開機設定不夠彈性(至少比起其他linux不友善)
感覺上除了ubuntu在中文環境比較友善外,其他的其實還不夠親民
最後,套件庫的點......請問要在哪裡有完整的台灣伺服器清單
我還是個超級新手,但是我目前在ubuntu的時間比在vista長
因為ubuntu開程式很快,不太需要擔心中毒,所以上網、多媒體、文書處理都很方便
但是要跑photoshop lightroom.......等還是得到vista
說句良心話,vista並不差,開程式如果配備夠,也不是太慢,
(我的電腦其實也不算是很好,花了25000而已,其中電供就花了4000,主機板之類的對效能也不是很有幫助吧)
如果說vista有很多麻煩的詢問和部份程式相容問題
其實在linux更會遇到
硬要說缺點,就是vista要錢
會離開vista主要原因真的只是怕中毒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