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athelete (三鐵雜誌) 2010年8月號封面主題 TRIPLE THREAT - THE 3 FASTEST TRIATHLON BIKES. EVER. 主角就是: Specialized Shiv, Giant Trinity Advanced SL, Trek Speed Concept 9 Series 正好是我最喜歡的三台三鐵車。比較價格與維修的方便性,對我來說,Giant自然是首選了。
捷安特11年的Trinity Advanced SL單獨購買車架的顏色正好是我喜歡的紅白黑,而且可以搭配自己喜歡的SRAM傳動系統。所以就向DVC車店的柚子師傅訂了這個車架

紅白黑的配色看起來真是舒服
MEGADRIVE 低風阻加大縱切管件設計,結合粗大的水滴型下管與縱向細長切面的上管,提供良好的空力設計。


超殺的碳纖休息把與車首諸元空力整合設計


還提供共三組車首套件,可以將整個把手做上下各4cm的調整

休息把的高度也可以利用墊片與不同長度的螺絲,做0-1-2-3-4cm五段的調整


休息把的長短也可調整

向量氣流導引座桿系統可用內藏式的座桿束子與不同高度的墊片做高度調整



座桿上方有三個座墊的調整位置,分別是0mm, 10mm與23mm,個別對應78.0-76.2-74.7不同的中管角度,同時符合計時/三鐵騎姿幾何的不同。

煞車系統是Giant July 26TT系統(感謝達芬奇贊助的Vision煞車把手橡膠套)

傳動系統是去年在夏威夷KONA世界IRONMAN冠軍賽大放異彩的SRAM RED + SRAM R2C (Return to Center) TT shifter
R2C變速撥把顧名思義就是換完檔後,撥把角度會自動回到中央,以保持最低風阻狀態,而且撥把固定的角度還可做上下40度的調整,以配合個人習慣的手感。剛開始覺得換檔很緊,用幾次後就覺得跟Doubletap Controls的手感很像,答! 一聲就到達檔位,感覺不錯。(當然還是有賴柚子師傅精心的調教。)至於換檔的檔位就顯示在白線與小刻度上。


隱藏式的走線,辛苦柚子師傅了


前煞車設置於前叉後方,降低氣流影響。

車架還附贈SWISSSTOP碳纖與鋁框煞車皮各一副。

後煞車隱藏在五通的後方,走線幾乎都隱藏在車架內

SRAM RED 前後變與鍊條

加裝DVC店長友情贊助的擋鍊器

大小盤改成西班牙製的ROTOR Q-RINGS橢圓齒盤

大盤是53 Aero計時專用盤,小盤是39

號稱可以增加4.1%的力量,降低9.1%的乳酸

配上SRAM RED的曲柄就變這樣了

SRAM RED 11-25飛輪

卡踏還是用SPEEDPLAY ZERO


座墊是FIZIK Arione Tri2

Hydration and Storage System是這台計時車作為三鐵用途的最大問題,車架上完全沒有水壺架的螺絲孔,只能用外掛的補水系統
後水壺架是Profile Design RMC碳纖座弓水壺置物架,重量120克,包含2個Profile Design Kage 水壺架,還有碳纖U型板結構置物空間,搭配魔鬼氈束帶固定物品

其實最初座墊本來設定FIZIK Arione Tri2 Carbon Braided,可是鎖不上這組水壺架,只好換成金屬座弓

因為無法裝座墊包,隨身工具只能裝工具筒占去一個水壺架,所以休息把上加裝 Profile Design的 Aerodrink 鐵人三項專用水壺組
扥架

裝上低風阻水壺

側面照

碼表方面,本來已有GARMIN Edge 705t,但是由於碼表座的設計,想來想去只剩下上管可以固定,天啊!把哪麼大顆的碼表裝在上管,那真是太不殺了,在柚子師傅的強力建議下,只好忍痛再敗了一顆 GARMIN Edge 500
果然超合的

最後再裝上DVC店長以超優惠友情價提供的ZIPP 808 Tubular輪組
管胎方面因為之前兩個月內掛了兩條VITTORIA的一級管胎(有一次還是破在比賽時),所以改用馬牌加強防刺的SPRINTER管胎,胎內也灌了補胎液。

快拆也是ZIPP AERO-Ti QR SKEWER

最後的成果就是這樣子了

和兄弟車來個疊疊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