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陣子似乎又不少車友詢問得蠻熱絡
難不成是武嶺大拜拜即將登場,大家都想挑組C/P值高爬坡輪,讓成績更加精進

筆者因熱衷於”玩”車,趁初次報名武嶺,
在01潛水多時、及拜讀BiCYCLE CLUB 6月刊試乘報告,
終被洗腦勸敗入手C24,僅期待能順利完賽

話說從去年五月購車後,包含成車所配的Mavic Aksium Race超級耐用輪組,C24算是第4組輪組~


由於本身是爬坡肉腳,不消3個月,在預算有限下、隨即換上第2組口碑不錯國產爬坡輪ALX630,
ALX630騎乘第一感受就是非常輕快,感覺得到步步有往上推的動感~
整組重量低於1500G,算是高C/P值爬坡輪



01真是個害人不淺地方,
這篇【秀一下各位的跑車撘配板輪的殺樣吧!! 】真是個錢坑,

騎乘公路車就是要享受板輪的帥勁與體驗巡航快感,
不到1個月則又敗入第3組輪組-Reynolds Assault Clincher板輪~



介紹完筆者敗家史後,正式請今日主角Dura Ace 7900-C24-CL進場

由於使用iP4拍照~傷眼之處多多包涵

不免俗滴遵循01傳統,似乎都要踢到一紙箱子,

但Shimano紙箱實在過於低調,正面看不到任何Mark~

這…算了,就PO個準備中照片加減欣賞囉~


C24輪組官方重量為606g(F)、789g(R)
開箱後,襯帶已經裝好了,

筆者用分度值為20克手提電子秤實秤,輪組含襯帶約為620g(F)、820g(R)
另外這批原廠是有附輪袋喔~


雖然筆者也著重視覺系,對於不少人嫌棄C24圖裝與輻條設計沒啥特色,
起初也考慮Shamal配車比較漂亮,但本身不是重踩型,所以還是決定選擇C24,

於是乎藉由Schwalbe ZX白條紋外胎搭配,相形下略提升視覺效果。


考量北部路面實在爛到爆,不是坑洞就是水溝蓋~~

於是內胎選擇了Vittoria乳膠胎,希望能提升騎乘舒適性~


然乳膠胎售價不斐,安裝時小心翼翼逐一檢視是否有夾胎,
結果~還是爆嚕一條

爆的地方還真詭異~應不是夾胎所造成,且筆者安裝時並無使用挖胎棒,僅徒手安裝~

忙碌一陣子~終於完工囉


首航選擇由劍南路熱身,在從平等里上陽明山,

第二天即從新北投邀麥叔叔上陽明山囉

前輪來一張

花鼓特寫來一張

前輪氣嘴特寫

後輪

後花鼓特寫

後輪氣嘴與車友發文詢問同樣略為側偏

全車特寫~


主角馬克來一張特寫

Schwalbe ZX降低滾動阻力效能沒話說,騎乘感像似浮在地面上,
C24爬坡效能確實非常輕快,瞬間起步很順暢,
上坡容易踩出速度,遇到又臭又長陡坡回轉數降至40左右時,倒不至於體力抽乾而定竿,
由於筆者尚未領悟抽車畫圓技巧,在抽車很容易就踩到達下死點,
滑軌式滾珠軸承表現似乎能輕易地帶動
因此對於習慣迴轉數踩踏法車友,應是不錯選擇!!
綜上,
如以ALX630與C24相比較
有車友評價ALX630強度跟C24差一截
但筆者腳力不夠強,目前只感受ALX630上坡騎乘輕快感跟C24不相上下,
若腳力夠強的車友,或許可考慮C24更上巔峰
若腳力普普的車友,選擇ALX630爬坡爽度便綽綽有餘~
維修上方面,筆者購買前都會打聽售後服務,
據筆者所知,Aclass若寄回原廠維修效率快,數日就搞定
可能身為國產商品、隨時有備料可以供替算~
Shimano送修往來遽聞較不如Aclass高效率,也許有時還要向日本調料件關係吧!!
然因本身體重約65KM,騎乘ALX630皆無偏擺問題,所以入手C24較無偏擺送修這方便困擾,
若是摔車的話,縱使保固內,送修大致上都需要自費囉..
以上分享,希望大家都能夠入理想輪組~


後記~第二天回到家擦車保養卻發現~感應磁鐵噴不見嚕,實在有點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