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剛接觸公路車沒多久,目前還是習慣握上把騎
但是不管是平路還是山路, 只要超過30分鐘就覺得
腰酸的不得了, 是因為太趴的關係嗎 ?
如果是太趴, 那我應該更換高角度龍頭,跟車來的是107度,90mm
我想換成 125度, 110mm 還是應該買一支轉向管沒有裁的前叉
然後用原本的龍頭來調整轉向管的長度之後再裁管 ?
我因為手麻的關係
將原本前傾一公分的座椅調成水平
試騎兩天
發現騎沒多久尾椎就酸麻到不想騎
所以只好將座椅再調成前傾
可以騎2個小時手才會麻
其間多變換握把的位置及多甩手來克服手麻的問題
進廠將車調整至最適合自己騎乘的位置

如果遇到黑心店家 買到不適合自己的車架.....那就沒辦法了
可上網爬文,弓背(拱背,彎腰)和轉胯(彎胯)騎法
ps因為多到我很難一一舉述,而且我也在學習階段

有兩種騎法
弓背和轉跨
各有其優缺點
座墊~手把的水平距離和垂直落差
後者可以把較大
小弟則是視狀況變化兩種騎法
用手的角度和握點調整姿勢
不過如果是某些曲度特殊的功學把
握點就比較死.....

小弟騎車時
除屁股和兩腿
支撐身體重量的是三頭肌和背肌,腹肌
幾乎不會用到手腕關節的力量
腰椎也無壓力......

不過我還在學習的階段
前陣子發現我的騎姿背肌使用非常大
一般練習看不出問題
中高強度的超長程活動會受不了

然後要考慮到座墊前後高矮
車子設定的水平和垂直距離
還有車把的組裝方式

最後,還是不到位
那八成是尺寸有問題
不然就是前叉切太短......
此外
您的龍頭標示角度實在讓我有點難以理解?
你是用量角器測量裝置後的角度嘛?
107,125,好難想像
一般龍頭都已+-6,+-8這種角度標示規格
或者反過來寫84度,82度

私自猜測
假設頭管角73
龍頭-17度是水平
所以您的龍頭大概是+-10度用的(或者標示為80度?)
所以裝置後是107?
125度= =?
更難想像
是不是用+-8度的仰角向上?

建議用常態用的數據來討論
好難理解= =
不過
可以確定的是
公路車長龍頭較好操縱
外觀也好看,,,,,
如果能有騎姿的照片也許比較好建議.
阿說好的鋸車架咧?(by 大仙)
又或者是頭管角71度
本來是+-8度龍頭角度向下
要改+-6度向上?

對fitting龜毛
用了三個四個龍頭很正常
不急換前叉或車架
除非真的很離譜
等到對騎姿有更多心得
發現不好
再換不持

可以選用便宜貨龍頭節省荷包
比起fitting的重要
多幾十克沒什麼了不起....
我還看過有人
因為年年換新車
乾脆買一大堆不同長度和角度的便宜龍頭
找到感覺再買高檔貨

此外
公路車仰角向下操駕較精準
還可以考慮+-5度龍頭
甚至還有0度的
我的車在網路上買的,去車行他們根本不會理你....
chunyu1983220 wrote:
進廠將車調整至最適合自己騎乘的位置


您說的對,我不小心又把RB跟MTB的搞錯了
盒子上是寫 17/73 130mm
另一隻是寫 仰角35度
iwasafool wrote:
您的龍頭標示角度實在讓我有點難以理解?
你是用量角器測量裝置後的角度嘛?
107,125,好難想像



所以我最近也在收集龍頭,不過也想買一隻不裁管的前叉
然後用墊圈調出龍頭在水平狀態下最適合的長度之後再裁管
這樣比較好看.....
iwasafool wrote:
對fitting龜毛
用了三個四個龍頭很正常
不急換前叉或車架

可以選用便宜貨龍頭節省荷包
比起fitting的重要
多幾十克沒什麼了不起....
我還看過有人
因為年年換新車
乾脆買一大堆不同長度和角度的便宜龍頭
找到感覺再買高檔貨

lucifer@mobile01 wrote:
您說的對,我不小心又把RB跟MTB的搞錯了
盒子上是寫 17/73 130mm
另一隻是寫 仰角35度
恕刪)


有一點搞不懂了
最上面不是說是9公分
現在你的車到底用怎麼樣的龍頭= =

公路車真的不適合用仰角35度這樣的龍頭
很難操縱的
大概+-10度的龍頭仰角向上就算有點超過
+-17的仰角向上大概是極限了....
看龍頭的歸類就知道了

如果非用仰角35這樣的設定
只有三個可能

前叉切太短= =

尺寸有問題!

騎法有問題!

或者兩者三者的併發症= =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