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請教各位夜騎同好:
因為最近也開始騎腳踏車,附近有山坡完全無路燈的路程,所以想買幾支戰術用手電筒來當大燈
而fenix說明的這段話:
燈光亮度會隨電力遞減,由極亮慢慢變弱;使用Turbo加強模式下,每次請勿連續使用10分鐘以上,因超高亮度下,手電筒外殼會產生高熱;非必要,請勿使用Turbo極強光加強模式,建議使用普通正常模式,並享受照明樂趣。
既然是買來當頭燈,譬如買L2D Q5,那麼TURBO的極強光模式(180流明)就幾乎是雞肋了,因為不可能在那邊算10分鐘又切換成強光模式(107流明),況且架在手把上,也不可能切換來切換去
所以想問大家,無論是哪把fenix,只要是有超過100流明的型號,大家開啟TURBO模式都是只開一下下(10分鐘以下)而已嗎?
如果真的是如此,那麼小弟就會考慮買剛好可以開到最強模式而且能夠連續使用的型號了,不然最強模式也只能開一下下,麻煩又不實用
coolive wrote:
真的嗎! 那真是放心...(恕刪)
我最近也買了Phenix L2D Q5.
用Turbo模式在室內測試的確會造成溫度偏高. 所以一般使用我想不建議超過十分鐘是對的.
但在室外夜騎的狀態下. 由於散熱會比室內快, 所以即使Turbo模式也不會過熱.
上回去能高深山的樹林裡為了更亮, 使用Turbo 模式約兩個小時. 電筒沒有過熱情形.
(當時的氣溫大約0~5度)
但以夜騎來說, 全黑的河濱公園. 第二段(100流明) 已經足夠夜騎的使用.
所以我夜騎都是用100流明. (也可以用比較久).
固定的方式問題. 小弟我目前用三種.
方法1: 水管束+沾黏束帶 , 水管束跟束帶交錯, 水管束固定在手把上, 束帶用來固定電筒. 由於束帶大小可調整,
所以沒有電筒太細的問題
方法2: 水管束+水管束: 可選用較小的水管束與手電筒連結, 中間墊上內胎皮也可以避免刮傷筒身
方法3: 一般電筒夾: 將L2D Q5 裝在原廠附的套子裡, 剛剛好可以卡進一般的電筒夾. 不過要卡緊, 避免鬆脫.
我覺得像是Fenix Q5這種手電筒的好處其實還是很明顯,1W底下還有100流明的亮度
早幾年,3W LED剛盛行的時候,一般買的到的只有100流明就很拼了,少數有門路的可以進到特選過的顆粒
也只有120~130流明
現在只要1/3的功率就可以輕鬆達到兩三年前的3W的極限值,我覺得進步真的很多
降到1W(所謂的強光模式)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延長使用時間,1W跟3W差三倍的時間
一般一顆AA充電電池大概是這樣計算,1.2v x 2600mAh=3VA=3W
因為一般LED通常是吃3.4~3.7v...還要加上升壓穩流的電路,這要乘上大概0.8左右的轉換效率
實際上一顆電池給3W模式大概是40min,但是降到1W就可以撐到兩個小時
其實100流明應該很夠用才對,最早我用LED手電筒才45lm也是嚇嚇叫
目前最愛的手電筒也才80lm....我是覺得要看燈杯設計
最好找大隻一點的,這樣才會有漂亮的泛光區域,只看焦點亮區其實對於騎車不是很好用
關閉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