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在01遊記版上「春遊賞花」儼然成顯學,看到武陵農場的況盛空前,車友陸續前往台灣各地賞花真是美不勝收,中、北部的車友顯然有地形上優勢,宛如只要騎車就能輕鬆到達賞花處所,在輕騎踩踏之中就能坐擁美景。相對於南部的車友就比較少有賞花之處,又不是人人都有空前往杉林溪、溪頭、梅山等高海拔地點賞花,為了平衡南北差距,我決心騎上屏東賞花勝地---瑪家桃花源。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瑪家鄉公所於日前舉行桃花源賞花及自由行單車活動,因與瘋二百撞期,所以未能如願參加。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找個天氣好的日子,來到瑪家鄉公所組車,準備從此出發一探桃花源。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由三地門連接瑪家鄉北葉、瑪家兩村的唯一通道是屏35線,我沿著山地文化園區前小路騎行而上,就能抵達桃花源。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瑪家鄉從北葉瑪家村(農業園區)全程約16公里,海拔225公尺起至1065公尺左右,在山林小路上騎行,豪邁等知名大廠機車不如打擋野狼125來的方便,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一至二部野狼機車。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直騎而上坡度不小,剛騎完二百公里體力正盛,不知不覺就騎了二公里山路,真要感謝二百K的挑戰。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轉頭已經能遠眺內埔水門村、山地門大橋的美景…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屏東縣瑪家鄉禮納里部落,這裡是一個新的部落,騎遍屏東縣境大大小小的路,我還是第一次來。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禮納里部落的原址是瑪家農場,莫拉克災風災後,由世界展望會等慈善單位運用各方善款籌建。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風災過後屏東各山林聚落聯外道路大多中斷,政府為統一解決原住民重建問題興建了永久屋,將好茶、大社、瑪家等部落遷進此。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禮納里部落生活機能完善,連馬路都設計成平坦寬直,方便住民進出。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沿路賞騎,這裡房屋形式上近似於歐風小木屋,難怪馬總統來此主持啟用典禮時一句「像普羅旺斯」引來非議…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為尊重原民信仰,部落裡不止有一座教堂,建有基督、天主教等風格。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各部落畫分區域而居,依各部落生活方式自立生活。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每個部落都設有活動中心,集會也可打藍球!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這裡弄巷名稱都原住民化,「瑪卡扎亞街」就是撤村前的地名。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村民在家戶前日曬咖啡豆。
現在屏東咖啡慢慢起頭趕上,自從德文咖啡得獎後讓屏東地區裁種的咖啡大大的有名了起來。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屏東陸續有德文、瑪家、泰武的咖啡豆,不過因為瑪家咖啡剛採收烘完,所以最新鮮。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採收日曬的咖啡豆略黑,等去外皮後就是不一樣的外觀。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據說瑪家山區的咖啡豆風味更純正,不會那麼酸苦,等一下我騎上山就來試試。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對面的村落,我猜是山地門鄉吧!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繞行禮納里部落後我再騎上山路計畫直上瑪家村活動中心再前往終點-瑪家村桃花源。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抵達廢棄檢查哨,戒嚴時期山林管制,山區出入口都設有檢查哨。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終於可以落地小憩一下。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遠眺山地文化園區全景。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這個路口很重要,一定要照路上的標示前進,不然會迷路,等發現騎錯路再回頭,恐怕就過了二座山了。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嵐雲綠海喝咖啡,招牌的1058就是代表嵐雲綠海的海拔標高,好高也但好累人...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日前屏東發生芮氏規模6.1的地震,震央就在山地門,沿路一定要注意落石…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當場就有一個拳頭大小的石頭掉下來,還好沒有打中人、車。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我得停下車,把路面障礙物移掉,因為下午我還會騎滑下來…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五公里的山路騎來真的很過癮…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對向山路上就是居高…
「居高」地如其名,是三地門海拔最高的餐廳,居高臨下,可以眺望高屏地區的夜景。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越騎越高,發現「花蹤」了…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這是木棉花…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再次下車,賞木棉花也順便休息。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這樣的山路,沒有大車爭道、只有大山陪著我,真的越騎越過癮!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幾個大髮夾彎騎來更讓人通體舒暢。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有時靜靜的坐下來,想想山下的爾虞我詐、紛紛擾嚷,在山上反而可以認真靜思。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飛刀曾經說過:「在大山的面前不要輕言征服,面對群山更應謙卑受益」,爬山如此,做人做事更該這樣,在這樣的山上,我領悟到了。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路過日前大地震的落石區,真要小心騎行…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路過樹豆園,樹豆為典型的原住民佳餚之一,樹豆在原住民生活當中,被認為是幸福物的代表。曾經有一個傳說,一顆會跳動的樹豆,把美麗的女孩帶到鄰村去,結果因此得到了好姻緣,從此樹豆才大量的被種植,以感念它帶來的恩賜。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看起來平平無奇的樹豆不止是桌上佳餚,原住民認為樹豆具有強身、驅邪、治病的功能,象徵著子孫綿延不絕的吉祥物,只要移民到它處,一定在住家或田地周圍到處播種,可以讓食客品味出食物的原味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太陽越來越大,水瓶早就喝完,路旁冒出的山泉水非常清涼,洗把面再上路。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海拔越騎越高,野生山芒花也開始出現。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沿路都是大山相伴,風景相當的不錯,難怪會有這麼多人會想要來山上健走或騎車,只要跟著旗子走就一定不會走錯路。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路旁天然自成一格的小瀑布,天然泉水沖刷成天然小水溝,遠遠還能聽到赤蛙鳴聲。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山壁都長滿青苔小草,水氣還真足。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路旁有鐵門圍籬,裡面大多是私人農場。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11公里的山路過後,瑪家村已經近在山的那一邊,只要騎上小涼亭就抵達瑪家村。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沿途風光秀麗,慢慢騎不趕時間,也讓大腿乳酸得到釋放,山谷中的瀑布在夏天可是滿池山泉,如今是枯水期只能望著滿乾枯的水池空望。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再一次把路騎到終點,屏35號道,山路約十二公里 !通通是山路,計爬升七百多公尺海拔,真的有成就感!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在每個原住民山村幾乎都有像這樣石板圖騰。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終於抵達瑪家鄉瑪家村,一切辛苦在此解放!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原住民大多就地取材,屋頂全是石板,天然石材保証不漏水!
全台原住民中只有泰雅、布農、魯凱、排灣有石板屋,其中以排灣和魯凱的最漂亮,石板屋就是排灣族的傳統建築特色。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瑪家村,排灣族為主的山中部落到處可見百步蛇、陶壺為主的圖騰。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已經撤村的瑪家村只留壁畫與小教堂。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瑪家村面積約七點五平方公里,撤村前常住居民有近四百餘人,戶數五十幾戶。撤村前教堂做禮拜時常是人潮擁擠。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因土石流威脅及年輕人力外出就業等因素,如今留駐村內人口均以務農為主,天黑了就趕下山回到永久屋。
莫拉克風災後重建的禮納里園區,內有大社、好茶和瑪家三個部落共居,山上的小學也合併成長榮百合小學,再也聽不見小朋友爽朗的笑聲。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瑪家村休息一下後四處逛逛,瑪家村位居瑪家鄉內山,海拔約780公尺。巨大的原住民婚禮石碑地標是瑪家村的中心標誌,活動中心廣場是原住民舉行婚宴場所。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瑪家村是瑪家鄉排灣族人開花散葉的原點,早年是傳統百戶的大部落,如今群山空向人。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接下來往桃花源前進,這裡有個三岔路要向右轉,跟著小客車前進的方向就對了。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最左邊可以前往著名的舊筏灣部落,不過聽在地人說路已經坍方了,千萬不能騎過去。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滿山都是菇婆芋。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騎過三岔路後就不要怕再有岔路讓你迷路,從頭到尾只有一條路!
沿路跟著桃花源牌子走就對了!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意外發現路邊有顆桃花樹。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一看居然是開花中的桃花,雖然花朵不多,証明我沒騎錯路。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遠方傳來數種鳥鳴,其中畫眉的叫聲十分嘹亮。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一路都是上坡再上坡,一直打到七檔還是很吃力,真佩服居然還能把建材運上山來蓋成豪宅。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再來的路越來越難騎,坡度還真不小,騎不上去只能改推車前進,對我來說是小事,我連合歡山、武嶺都推上去了。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這蜥蜴可是大有來頭,學名為「斯文豪氏攀木蜥蜴」,為紀念英國生物學家R.Swinhoe ,以他的姓氏拉丁化所得來的。
斯文豪氏攀木蜥蜴屬於晝行性的蜥蜴,在台灣分布由平地至海拔1500公尺左右之山區都可發現蹤跡。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臨空飛來一對老鷹,一直迴旋,不知它鎖定攻擊的目標是那一個?是攀蜥,還是我?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產業道路到此終結,從此只剩泥土路了,坡度也是直線上升,困難度破表,如果開車上山要怎麼會車也是一種難題。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崑山有機農場裁種高冷高麗菜,預計二個月後採收。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純樸的崑山有機農場角落,百合花秀氣的莖葉,頂著一朵碩大的花朵,真的很漂亮,又賞到一種花了。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沿農路往直升往上,單線道,有多個會車處,共四個髮夾彎,小心慢行。
農場主人開著農機忙著下田。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瑪家的咖啡樹約種植在700M~1100M,源於日本人開始種植的咖啡樹種,經過數十年的適應環境與氣候應該說是台灣味道的咖啡樹囉!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遠方山頭就是桃花源,今日單車賞花行的目的地。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山坡旁裁種一片紅肉李,花果期約在五、六月。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群山環抱的嵐雲綠海景觀咖啡屋,對面就可以看到北大武山了。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離開嵐雲綠海後前進,路的盡頭就是瑪家的桃花源了。
山上遠離塵囂,當然也是情人約會談心的好地方。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一路途坡度真的很大,難度很高的山路,騎行於上很掙扎,但總算到囉!
我想應該慶幸我沒有半路放棄,若是剩下五分鐘路程卻沒有完成,我想會更扼腕吧?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瑪家村的桃花源範圍並不大,跟陽明山花季熙熙攘攘的人群,季賞花也賞人的大陣仗比起來,真的是小規模,可讓遊客輕鬆又愜意,悠然又自在的賞花。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瑪家村三十多年前已有種植三十公頃的紅肉李,因人力的流失及價格因素,紛紛棄種無人管理,大約只剩10公頃面積。
近年農業轉型,配合初春賞花、走春的農業休閒活動,讓遊客享受初春的新鮮也讓部落經濟受益。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從瑪家村到這裡當然相當疲勞,但只要看到這片桃花源,疲勞馬上就一掃而空,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桃花源休閒農園主要以桃花源農園為據點,向外擴及其它農民栽種的花卉蔬果專區,區域內栽種許多桃花、櫻花、野薑花、及野百合。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杏花林道。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我抬頭一看,像電影「賽德克巴萊」中繽紛的櫻花一樣的場景浮現眼前。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我已經知道被殺死的日軍生前最後一眼看到櫻花落盡的心情…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滿山滿谷的紅杏花湧現眼前,不感動也難…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賞花吧,我也不知該註解什麼了?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仔細來研究,這是杏花,紅杏出牆的那一種花。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杏花屬薔薇科,為落葉喬木,小枝褐色或紅褐色,葉卵圓形或卵狀橢圓形,緣具鈍鋸齒,花單生,先葉開放,花瓣白色或稍帶紅暈,花期3月-5月。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樹下也有紫色小花、地衣等植物相伴。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日前一陣雨,打落一地杏花,讓人心生憐惜。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開得紮實飽滿,嬌豔、高雅的紅杏花為什麼會出牆呢?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紅杏出牆」出自於宋朝大詩人葉紹翁之筆:
應憐屐齒印蒼苔
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
一枝紅杏出牆來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我來以白話文解說一下:
葉紹翁有一次經過花園時,睹景思情,隨手寫下來的詩:
意指看到隔壁的花園很美麗,隔壁的牆垣很高,滿園美麗的春色,突然在牆上方長出一支紅杏花出來。原本葉紹翁沒有別指涉不好的意思,現今被改寫成形容女人不守婦道,這是後人引喻失義,硬把花園形容成自己的家,紅杏花比喻成自已妻子,卻害了美麗的杏花揹了千古惡名。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我在園區裡遊走,花兒開的團團簇簇、喜氣洋洋,在涼亭旁展現著熱鬧繽紛的春意。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在賞花的同時,我必頊先解說桃花園的歷史背景:
瑪家鄉瑪家村排灣族人潘永福、柯梅英夫婦,十二年前,將一片荒蕪土地,從開墾、整地、育苗等一手包辦,當時有人戲稱他夫妻倆「傻瓜」,如今這座「桃花園」開滿桃花、李花,一片片花海融入雲霧繚繞間,美不勝收。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桃花源在花季時滿山焉紅是賞花好去處,園區規劃設置咖啡屋及原住民美食品嚐區,也提供露營地讓遊客帶帳蓬來此享受山區野營的樂趣。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潘永福夫婦不蓋工寮,只在蓋一座小涼亭,和小小咖啡屋,所有建材,運用廢棄材料回收再利用,包括廢棄的電線桿、木屋拆下的橫樑等,開始栽種桃花、李花。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為了服務到山上的遊客,園區提供各種山味美食,雖然價位有點高,在海拔1077的山上遊客的選擇權是不多的。
如果您知道合歡山上一碗三個貢丸的貢丸湯要六十元以上,泡麵一碗一百元,就不會覺得太貴了,園區要開那麼難行的山路運送食材,算是補貼一點油錢吧…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今年桃花園與大仁科技大學合作,擇優挑選六名原住民學生到桃花園實習,讓學生自力經營,學習如何「帶動部落觀光產業」。
這批原住民學生個個都有美術專才,在山上拿著工具敲敲打打,交流彩繪技巧、製作指示路牌、烤山豬肉、煮咖啡等,都是學校課堂學不到的工作經驗。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學生學習為客人服務,中餐煮上一大鍋煮泡麵,搭配野生山菜就是美味料理。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桃花源酌收清潔費,一入園就有可愛的弟弟來收費,其實維護這片園林很累,山上水源不好找,付點小錢也是合理的。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庭園中的小涼亭可以讓遊客休息、泡茶、聊天。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每一位騎單車上來的車友都經歷跟我一樣的山路,不過每位的單車都比我的高級。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弟弟還會熱心的幫遊客導覽,這根是打猴棒,用來趕走果實結成時不請自來的山猴。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熱心的弟弟為我導覽,粉紅色的是桃花、紅色是杏花還有白色系的杏花、園區還種有少數櫻、梅花,這些我都傻傻分不清楚,多虧這位熱心的弟弟解說。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剛開始遠看以為這是櫻花,仔細看又跟山櫻花不太一樣,後來看到桃子又以為他是桃花,不過後來聽弟弟說真的是杏花。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找了好久,因為桃花已經到了季末了,終於找到快謝完的桃花。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桃花努力的綻放,只為了凋零後的重生,等著結果、豐收。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盛開的花朵,或許艷麗奪目。但是含苞待放,更能展現生命力。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桃花落盡之後,隨之長出小小桃果正在認真長大呢!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很盡責的桃花吐露芬芳,背景是一片嫣紅的杏花林。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桃花園目前盛開的是紅色糸的桃花、杏花,白色花朵也是杏花,同樣的樹技,桃花園主人以接技方式種出白色杏花。印証了一句:「桃花紅、杏花白」的俚語。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這一株杏花的位置很剛好,高度相當適合拍攝,不用辛苦的仰著脖子或著墊著腳尖就能拍下照片。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其實,這裡的李花、桃花應該都開完了。
但是接續而來的杏花,開滿山坡,是意外的驚喜。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桃、杏樹下是低矮桑椹。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我點了一杯道地瑪家咖啡來品嚐。
瑪家咖啡好香,據學生告訴我屏東山區都是種植阿拉比卡種咖啡,因氣候、土壤、烘焙法而讓咖啡有不同風味,但瑪家咖啡算是氣味溫和,喝起來確實沒有苦澀味,入口微微的苦和稍稍的酸味,煮的有九十分以上的好咖啡。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騎十五公里山路來到海拔1077,光喝一杯咖啡是不夠的,還要再來石板烤肉才夠本,今天生意很好,這是最後一份!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旁邊有一地小山芋,正等著客人選用,我真的吃飽了,下次再來吧…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幾位先來的車友要下山了,大家互道再見,騎滑山路要小心。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當有人離開後馬上又有開車上來的遊客,要開車上山的朋友去程時間要選好,由瑪家村至桃花園道路十分狹小,幾乎無法會車。
像我一樣找個與眾不同的時間去,才不會在山路上二造動彈不得。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算算時間我也該騎上歸途了,再看一眼絢麗的桃花園,明年此時,我還會再來…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帶著山味與美好回憶,我騎單車滑溜下山。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三個小時苦騎的山路在三十分鐘快速下衝中返回瑪家鄉後結束。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回頭再看一見瑪家村,雖是人車罕至的廢棄小山村,這裡仍有我滿滿的騎尋桃花源記憶。
用力騎上瑪家桃花源賞花遊


全文完…


要前往瑪家村可由國道3屏東 --> 長治交流道下 --> 到原住民文化園區停車場(勿入)右轉--> 往瑪家村(舊筏灣)方向 --> 約十五公里的山路開車25分鐘左右 -->就可抵達瑪家村。

預告:
下週遊記暫停,用力騎將前往遙遠海的那一端進行渡假之旅,能不能騎到單車,請試目以待…


延伸閱讀:
用力騎單車遊記大全集
用力騎 wrote:
近來在01遊記版上「春遊賞花」儼然成顯學,看到武陵農場的況盛空前,車友陸續前往台灣各地賞花真是美不勝收,中、北部的車友顯然有地形上優勢,宛如只要騎車就能輕鬆到達賞花處所,在輕騎踩踏之中就能坐擁美景。相對於南部的車友就比較少有賞花之處,又不是人人都有空前往杉林溪、溪頭、梅山等高海拔地點賞花,為了平衡南北差距,我決心騎上屏東賞花勝地---瑪家桃花源。


賞花正夯,用力騎大大也跟上流行啦!
先加分再慢慢賞文~板橋大炳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車騎,該讓就讓、該慢就慢、該停就停。

benson6032 wrote:
賞花正夯,用力騎大大...(恕刪)

===========================
大炳兄:
小弟趕上潮流,但潮流卻快離我而去…
謝謝你的回文,我會再努力的。
你寫的影片版遊記很棒,已為你加分!

用力騎 wrote:
用力騎將前往遙遠海的那一端進行渡假之旅...(恕刪)


哇!用力騎兄要出國啊?!期待您的海外遊記!

其實我覺得園區的餐點還O.K.反而咖啡貴了一點喔!對不對啊?!

kevinchiu.tw wrote:
哇!用力騎兄要出國啊...(恕刪)

==================
你好:
山上的食物原本比較貴,我也沒有買很多,如果真的不要在山上吃那就下滑下山後再到水門小七享用…
那就便宜多了!
我不是第一次出國玩…
用力騎全家澳門、珠海、廣州四日遊記(第一日)
用力騎全家澳門、珠海、廣州四日遊記(第二日)
用力騎全家澳門、珠海、廣州四日遊記(第三日)
用力騎全家澳門、珠海、廣州四日遊記(第四日,最終回)
看到大哥您這回的遊記真的勾起了我的回憶了 ,
瑪家鄉公所辦的桃花源賞花單車活動我也參加過一次 ,
那次也是我第一次到嵐雲綠海與桃花源 ,
今年的活動本來也想再去一回 , 無奈時間不允許 ,
還好還有您的遊記分享 , 奉上5分 , 謝謝您
讚拉!
用力騎!!
用力騎 wrote:
==========...(恕刪)
自然之筆的純正筆觸.....http://blog.yam.com/hsien28
大哥~

妳那文章說的百合花~好像是蔓陀蘿耶..如有錯誤請見諒...
確實是蔓陀羅花,不是百合, 小心她是有毒的哦

jameslee599 wrote:
看到大哥您這回的遊記...(恕刪)

===========================
你好:
歹勢。晚了幾天回你的文,上星期去了一趟中國行,雖然很冷,卻有滿滿的回憶與心得,接下來我會寫成遊記,與大家分享「不一樣的中國」。
我也跟你一樣很可惜沒去成瑪家鄉公所那天的活動,大家一起騎,也許山路就不會那麼難騎,每當我騎不下去時,我就會想到你連小折就騎的上去,說什麼我也要「推上去」,能成就此文最要感謝你,沒有你去年的遊記,我是不會知道這桃花源的。

再次感謝你…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