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部海岸」在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長期致力推廣下已成為最適合騎乘單車的觀光區域,也是國際旅遊雜誌Lonely Planet極力推薦的單車旅遊路線,也是全球車友票選最想造訪的綠色長廊之一。

熱愛單車活動的屏東肉腳團不遠百離之遙,籌組前往勇闖東海岸。為響應環保愛地球的宗旨,大部份車友選擇二鐵環保列車方式前往台東參賽。

0413一早帶著熬夜輪班搶訂到的二鐵車票,滿懷愉快出遊的心情出發了。

因應屏東鐵路高架化工程,橫跨屏東市區的復興等陸橋即將被拆除,成為阿猴城歷史的一部分。

趁著拆除前很多屏東市民順道繞路去拍個幾張照片,以茲留念。屏東火車站月台則是最好攝影角度。

臨行前大家檢查行李與單車,資深車友幫新進車友貼上號碼牌,關愛與祝福洋溢其中。

大家在月台上攤開地圖認真研究,等一下到台東市去那玩?

大家計畫搭乘701次由新左營到臺東莒光號列車(06:24~10:07)。

車廂停妥大家依序扛接單車進入二鐵(人車共乘)車廂,列車長親自到場協助處理。

鑒於近年來環保意識抬頭,為配合政府推動節能減碳零污染之自行車騎乘活動,台鐵結合車廂、鐵馬雙運具,提供民眾以鐵路為交通運具載乘人、車同時抵達目的地。運用鐵道與單車之結合,親身體驗臺灣之美。

人車隨同的愛車大多是高檔單車,因此二鐵專用車廂非常注重安全性,每部單車都有專屬車架與安全帶。

肉腳團莊姐幫大家準備了早餐,讓趕來集合車友可以慢慢用餐。有勝利路眷村包子、廟口燒餅、豆漿、還有飯後水果。

勝利路眷村包子真是美味,內餡遠比外皮多好多…
在此謝謝莊姐的細心準備。

單車擺放妥善,大家坐下來聊聊天,適時說些笑話讓歡樂滿車廂,總之,有車友的地方就會有笑聲。

台鐵於第72、73次、701次、703次、707次、702次、706次、708次莒光號附掛人車同行車廂,於同一車廂同時提供人員座位與自行車置放架,每班次提供15人加15車)。

在列車上到處溜走參觀,原來每次停靠時列車長就是利用這部擴音機告知旅客到站訊息…

窗外剛好是多良小站,好想廣播一下:「各位旅客,多良站到了。各位旅客,無敵海景的多良站到了,請向窗外欣賞美景…

為配合勇闖東海岸活動,高雄運務段加掛「單車專列」,車主把愛車停在此,然後去坐相離很遠的車廂。

莒光號停靠沒幾站,很快就抵達台東新站。

為便利車友攜車前往東部旅遊,台東、花蓮等大站都設有單車專屬月台電梯,車友再不用辛苦扛車過月台了!

台東新站單車專屬電梯深入地下,然後牽著愛車就能一路走出站外,真是很方便的設計。

站外就是廣大草地,空氣清新且藍天白雲相伴,只能說:「來去台東,真好!」

來到台東市騎車真讓人心情愉快,超大馬路與不多的車輛,大家展現陽光般的笑容。

勇闖東海岸是明天一早於加路蘭出發,遠來車友要先安頓好住宿事宜,我選擇入住臺東市公教會館,位於台東市南京路的公教會館為七層樓建築,轉個彎就能前往加路蘭風景區報到。

套房佈置優雅,影視衛浴設施齊全,沒有參與騎車的家屬早上還能享用中西式美食及可口早餐。



這次只收四百元報名費,車友領到活動紀念T恤、號碼牌(識別晶片)、補給品、大會公共意外責任險等。完騎之後還能參加摸彩,讓參與車友人人有抱大獎回家的機會。

選手於05:30報到,天一亮立即起床準備迎著鯉魚山的晨陽出發。

在此與高中同學會合一起出發。二十年前我們併肩玩在一起,因為單車再重溫當年的感覺,真好…

公教會館為來不及享用早餐的車友準備了餐盒,讓大家都有滿滿體力完騎全程。

迎著淡淡晨光我們繞經台東最繁華的正氣(水果)街,再由中華路一段轉入台11線。

大會選定出發地點為台東加路蘭遊憩區(離台東市區約8公里),雖然有點遠就當成是熱(車)吧?

中華大橋上遠眺,剛好可以看見若隱若現的綠島。

來到富岡漁港,巴莎哇力是富岡地區阿美族部落舊地名。

富岡漁港興建於1954年,原名「加路蘭港」,因鄰近阿美族部落「加路藍社」而得名。漁港早期為小漁村聚落,漁民以捕魚維生,並以漁船擔負離島的人力、物資運送。

發現越來越多車友聚集,每個人都踩著飛快的速度騎向東海岸。
不,該說是「奔向東海岸」!

過了富岡漁港後,就到小野柳風景區囉。

小野柳位於富岡碼頭北方的海域,是東部海岸最南端的風景據點,因為地形和岩石在種類上,與北部東北角的野柳外貌相似,因此被稱為「小野柳」。

大會有衣著鮮明工作人員指引車友進入集結地。

據大會統計有一千四百多名車友報名,眾家車友「騎」聚東海岸,規模為歷年之最。

空軍為建設志航基地硬是挖掉一座山,廢棄土方堆放在加路蘭區,後由東管處多次規劃整理後,成為現在的「加路蘭遊憩區」。

加路蘭寬廣的草坪、休憩涼亭、解說站以及觀景台,不但提供車友最佳休息站,也是很適合的拍照景點,車友們在海邊一聽海浪聲、吹海風,一邊迎合著和煦的陽光,渡過等待出發的美好時光。

抵達會場第一件事就是把摸彩卷投入箱內,這個事關選手權益,一定要記得。

主辦這次「勇闖東海岸」的東管處,安排馬卡巴嗨公主勇士舞蹈表演,為活動熱場。

車友開始集結熱身並提振選手士氣。

因為地處偏遠大會提供物品保管服務,以往單車活動中很少見的。

我們都是來自屏東的車友,不管二鐵或是四加二前來,我們都是今天勇闖東海岸的勇士。

總共有111人參加競爭激烈的競賽組,個個都是騎速驚人的個中好手。

大會邀請經常出現單車活動的最佳代言人單車美女騎士魏華萱,與東管處各級長官一起主持鳴號出發。

準備出發了,活動為求安全由裁判組機車擔任前導。

倒數計時之後,期待已久的2013勇闖東海岸活動在200K挑戰組出發後正式展開。

大會採用先進電腦成績測報系統,只要經過感測器門就能記錄選手出發時間。

選手車盔上的號碼牌,背面有晶片感應功能,騎抵終點時第一時間感應抵達時間。「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一點都沒錯。

接下來40K樂活組、100K挑戰組、200K挑戰組接續出發。

出發前各車隊不忘相互打氣,提振士氣。

出發線上氣氛熱烈,各車隊相互叫陣心戰喊話,宛如臨戰前決心力戰到底的戰士。

活動代言人單車美女騎士魏華萱,帶領大家準備出發。

青春亮麗的單車美女魏華萱也順利完騎一百公里挑戰組。

往前看不到盡頭,往後看更是看不到尾,真的只能用「萬頭鑽動」來形容勇闖東海岸熱烈的場面。


長長車陣魚貫通過感應門,減少「檢錄」及車友等待出發時間。

0700一到騎行活動開始,每個人騎著單車迎向陽光,這是多麼美好一天的到臨。
卑南鄉自從流行音樂天后張惠妹走紅後,從此天下知名!

為了等這張長長車陣出發照,我放棄領先前騎的機會,也開始我的勇闖東海岸之行。

台東地區連續好幾天的陰霾天氣,活動當天終於放晴,大家踩著輕快車速非常樂活的單車長征之旅。

路經知名度很高台東「美麗灣渡假村」,位於卑南鄉的杉原海岸是東台灣唯一的沙灘,椰林風光明媚。

「美麗灣渡假村」,是台東第一個BOT案,不管從那個角度看這棟超華麗飯店建築,真的是非常的搶眼。

很多人不知道位於台11線杉原海岸有很美的地名「黃金海岸」。不少民宿業者在此開設咖啡民宿。

有圖有真相,特別拍下公車牌,証明的確就是台灣獨一無二的「黃金海岸」。

選手力爭成績時一定注意安全,做外線超車時千萬不能無預警的變換車道,容昜導致前後車發生擦撞事故。如果因此棄賽,造成損失真的很嚴重。
希望大家在開心騎乘享受美好時光時,也要注意安全的騎乘,與前車保持安全距離,要切換車道時也注意後方車輛,大家才會開心出門,平安回家。

一路輕鬆騎著單車,右邊就能欣賞東岸線美景,難怪西部車友都想往東部來騎車,靜賞渾然天成的美景。

海風吹來,原來台東是這麼的美。我悠悠唱起沈文程的「來去台東」這首歌,簡單的歌詞與通俗曲調將台東描寫得非常深刻。
你若來台東 請你斟酌看
出名鯉魚山 亦有一支石雨傘
初鹿之夜 牧場唱情歌
紅頭嶼 三仙台 美麗的海岸
鳳梨釋迦柴魚 好吃一大盤
洛神花紅茶 清涼透心肝
你若來台東 請你相邀伴
知本洗溫泉 予你心快活

離開卑南鄉來到東河鄉。
東河鄉南北狹長海岸長達22公里,人口數約一萬一千多人,是挑戰組主要的騎行鄉鎮。

東河鄉居民大都務農,為典型的農村生活。釋迦、文旦柚、柑橘是東河的特產。

釋迦是東部具代表性的農產品,在中國或南洋地區可不叫釋迦而稱「番荔枝」。

諸多釋迦種累中,其中以「黃金釋迦」最有特色。

加母子灣休氣區位於都蘭山山腳下,是阿美族人每年要舉辦海祭的場所,也是阿美族舉辦各項婚喪喜慶相關儀式的地方。而加母子灣的阿美名kamod原義就是:抓取、獲得之意。

母加子灣就在台11線旁,寧靜的海灣平靜無波,是每個行經遊客會停下來拍照的地方。


長長車陣依序前進,向左看是雄巍山勢,向右看就能飽覽無敵海景。

經過母加子灣後開始上坡,早餐吃太飽的車友就會開始「抓免子」!

主辦單位在重要路口施行交通管制,其餘路段請遵守交通號誌及一般交通法規行進,選手切勿擅闖紅燈或違規騎乘。其實各個路口或地面都有清楚標示,只要慢騎找路,一定能完成騎程。

水往上流是東海岸一處著名的旅遊景點。

雖然人們常說,「水往下流,人往高處爬」。
小時候更常聽大人說,水往下流,人往高處爬。更聽過先總統蔣公看到魚兒往上游而奮發向上的故事。
但東河鄉的確有一個「奇觀」,就是水往上流。

受到地心引力影響,水往下流是人盡皆知的常識,台東都蘭村「水往上流」奇觀,卻大大顛覆這個原理。看著潺潺水流順著水溝蜿蜒往高處流去,令人嘖嘖稱奇。

「水往上流」是因為路旁的景物傾斜度大於路面,造成彷彿流水由低處往高處流的視覺錯覺之故。在世界很多地方也都出現過相類似情況。
下次來台東一定要看看真正符合人往上爬的精神的奇觀。奇怪,我是來騎車還是來遊覽的呀!

離開「水往上流」之後,距離我要去的三仙台還有三十七公里之遠。
路還很遠,用力騎難道就不能好好騎車嗎?

一家人總是可以無憂無慮騎著單車享受親情。

都蘭村是東部海岸南段最大的原民部落,自從第一夫人周美青背著「都蘭國小」書包亮相,讓名不見經傳的小部落無人不曉。都蘭書包流行緣起樂團主唱是都蘭國小校友,不論走到那裡,總是背著都蘭國小書包,藝術工作者跟著背,於是帶動流行風潮。

聳立東台灣的都蘭山,向來一直是部落族群景仰的「聖山」,不只是民俗、藝術與文化的精神象徵,同時也是遊客可以享受山林野趣的好去處!

經過都蘭街上到處都陳列「都蘭書包」,據說賣到缺貨的傳統帆布書包,火紅盛況時每天有上百通電話打到東河鄉都蘭國小問:「哪裡買得到?」

都蘭派出所提供綠草如茵的露營區,免費讓遊客使用,除了椰林下的草坪可以露營,還有員警在一旁守護,保障安全。真的是五星級的露營區。

往裡騎到盡頭就是「都蘭書包」的本尊-「都蘭國小」。

經歷南亞海嘯及311東日本大地震後,為防止海嘯意外襲擊東部,每個東部鄰海部落都規劃海嘯疏散路線。因為東部平原少,海嘯來臨時疏散不昜,但願海嘯永遠不要來。

台11線路面平坦,一路上還是發現不少爆胎情況,車友大多自力補胎維修。


一早沒有什麼陽光,來自屏東枋寮「結乎走」車隊也集結車友參與活動。

台11線是花蓮到知本縱貫臺灣東部的省道,北端起點花蓮縣花蓮市,南端終點台東縣太麻里鄉,全長180公里。

大會在沒有交管的路口都有紅色標示牌指向,跟著騎就對了。

走吧,騎上這美的動人的海岸線吧!

有不少親友加油團在路旁為選手加油打氣。

大會設有多個補給站,第一補給點設於20公里處金樽遊憩區,關門撤站時間為09:30。

這位体力很好的爸爸踩拉著拖車,真是勇氣十足。

補給站動線非常有規律,代表主辦單位有用心計畫。蓋上章就能前往下一個補給點了。

40K樂活組:加路蘭遊憩區→都蘭→金樽遊憩區(折返)。

補給加水站由服務同學加水,選手只管喝水補給就好,真是很貼心的服務。

水果、小點心、餅乾等無限量供應,讓車友吃到飽為止。

金樽休息區可俯瞰東海岸全景,秀麗的景色完全盡收眼底。

休息區包括金樽漁港、白沙灣海灘及金樽附近的山澗峽谷,是臺灣唯一正在形成的陸連島,因看似酒杯,故取名為「金樽」。

到此散步、聽浪聲,由於海灘坡度大危險度高,東管處禁止遊客下海玩水的喔!
光看十足愜意的無敵海景,也是人生一大享受了。

金樽遊憩區擁有號稱台灣本島最美麗的海灣與沙灘。

休息片刻之後,健壯的爸爸又踩著拖車出發了,眾人莫不投以「欣羡」的表情,這可是甜蜜的負擔。

我仔細一看,拖車上不止一位小朋友,而是二位,真是太利害了!

大會規劃的40公里、100公里及200公里單車路線,可說是最適合感受東海岸之美的路線,其中40公里路線會經過加路蘭遊憩區、都蘭、金樽遊憩區等。

100公里路線還會經過東河、八嗡嗡舊省道、成功鎮、三仙台遊憩區等。

200公里路線還會經過忠勇部落、八仙洞、長虹橋等地,可說均是東海岸中風景最令人嚮往之處。

來到東河鄉與成功鎮交界的東河包子店,大家都在賣力騎車,現在停車下去買包子吃就太白目了!

東河橋位處連接成功鎮與東河鄉的馬武窟溪出海口,東河新、舊兩條橋樑橫跨其上,造型各具特色,展現建築藝術之美,在藍天和碧綠的泰源幽谷映襯下,有如絕美的山水畫。

建造於1930年的舊東河橋,本名「吉困橋」,原本是由日本工程師所設計的一座吊橋,當時連結東河部落和泰源谷地,後因颱風損毀,而於1953年重建。

東河橋馬武窟溪出海口是東部新興沖浪聖地。

過東河橋後是著名景區泰源幽谷。山谷內台地盛產大白柚、葡萄柚、文旦柚。泰源村內還有讓「壞人」望之怯步的「泰源技訓所」。

接下來即將抵達折返點-成功鎮。

絕不是我眼花,成群公路車友在前導下騎返,領先隊伍與我交會而過,這會不會太神速了呀?



東河鄰海地區少有的平原地形,雖然土地貧瘠昔日阿美族原住民在此胼手胝足農耕漁獵,打下一片綠色奇蹟。

東河一帶農地因作地狹小,將農地以梯田方式耕種,以石塊當田梗,灌漑水逐層流下,讓每一分土地發揮效能。

牛車仍是當地農耕倚重的運輸工具,台東鄉間保留陶淵明筆下那個夢幻「桃花源」國度。

位於成功鎮都歷的「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處本部,坐山面海,具有東部海岸的代表性。處本部設置遊客服務中心,透過圖片、模型和實物的展出,生動呈現東海岸的動植物生態人文特色與遊憩活動。

大會特別選定暫離台11線的八翁翁自行車道,讓車友更體會東海岸的臨海風情。

八翁翁自行車道是賽程最接近海岸線的地方,更親近美麗壯闊的太平洋。

八翁翁自行車道位於成功鎮信義里,阿美語為哭泣聲之意,據稱此地阿美族人善哭,哭聲似「嗡嗡」之音,故以此稱地名。

八翁翁自行車道北望可見成功鎮和三仙台,南眺可見綠島,四周環境相當豐富而美麗。

此地不聞哭泣聲,只有輕拂椰林陣陣海風與濤聲不絕的海浪聲音,連選手都忘卻比賽躺臥在草地上似乎也挺悠閒的。

停下車來看著潮來浪往,海波浪濤不停沖擊岸礁,我領悟到人生沒有嶙峋礁石那能激起美麗的浪花。

東海岸的早晨迎風漫騎,眺望太平洋的海景,夜晚更是聽濤、觀星或欣賞夜景最好的地方。

八翁翁自行車道與台11線落差很大,要騎上大坡才能重返台11線,乳酸不斷堆積的選手在裁判協助下伸展減少酸痛。

大會在八翁翁自行車道準備了巴士公車擔任「回收車」,俟時間一到出發將不能完賽的選手一一載回終點。

看到白色的成功教會,就是折返點成功鎮到了!

中油成功站有個很讓老闆歡喜的名子-「全滿」。

成功鎮位於台東縣境北端,花東海岸中央偏南,背山面海,北以界橋溪接長濱鄉,西以海岸山脈與花蓮縣富里鄉為鄰,為花東重要城鎮,舊名為麻荖漏,人口數近二萬人。

成功鎮為漢人最早開發後山的據點。日治時期因修築漁港而改稱為「新港」,光復後,為紀念鄭成功開發台灣之功績,且「成功」與「成廣」之音相近,遂定名「成功鎮」迄今。

成功鎮地形起伏很大,幾乎就是個大下坡,大會為求安全備有救護車,當然希望派不上用場,如果一旦摔車了,就需要救護車的緊急協助。

來到三仙台遊憩區,這裡也是100K熱血組的折返點與補給站,撤站時間為14:30。

從路口下滑而下就能抵達補給點,這是今日去程最輕鬆的路段。

魏小猴不愧是代言效果奇佳的單車偶像,到處都有車友與他打招呼或合照。


簽名留念那是一定要的。


不論簽畫在那裡?只要車友喜歡,魏小猴從不讓車友失望。


當然用力騎也要來一張的。二人勝利的手勢與笑容多協調…

蓋完二個檢錄章,今日騎程算是完成了一半,接下來就是回程到台東加路蘭會場。

三仙台位於成功鎮東北方,是東部海岸線最熱門觀光景點,近年來更是陸客花東行必到的景點之一。

三仙台長久以來,就是阿美族放養羊群及捕魚的場所。鄰近三仙台的「比西里岸部落」,是屬於「海岸阿美族」。

三仙台風景區最大賣點就是波浪造型的跨海連拱橋,就像一條龍伏臥海上,跨越至離岸的珊瑚礁小島,就像一幅很美的風景畫。

三仙台主要是由離岸的小島和珊瑚礁組成,島上有三塊巨岩,民間穿鑿附會,傳說八仙中的呂洞賓、李鐵拐、何仙姑曾登臨此島,三仙台也因此而得名。

三仙台海岸礫石來自花蓮立霧溪口,經強烈海流沖刷,一路滾動到台東沿海,在沖撞作用下形成圓圓扁平狀,歷經千百萬次撞擊都是高硬度且高品質的石材。
藉此呼籲遊客不要在撿拾三仙台石頭回去收藏,海邊礫石總有一天會被撿完,大自然的就留給大自然吧!
不然,下一代看到的又將是光禿的海灘了.....

大會備有補給品,茶水飲料、點心一應俱全。

早上幾乎沒什麼太陽,所以體力流失的不多。只選了沙其馬一塊果腹,但願能一路撐回終點。

報名200K挑戰組的選手就要經三仙台補給後再前往花蓮溪卜蘭遊客中心再行折返。

離開三仙台,離台東市加路蘭還有43公里。

直騎成功鎮大上坡時腿部傳來抽痛警訊,立即吃香蕉以見效,據運動生理學教授表示,吃香蕉的確對於抽筋有其功效。

可能剛才拍照太高興了,太晚出發的結果發現台11線突然空寂一片,頓時讓人感覺冷清。

回程有更多阿美族小朋友在路旁為奮騎不懈的選手加油,也讓我們不敢鬆懈完騎的意志。

抵八翁翁自行車道口,「回收車」出發前往三仙台收容因故不能完賽的選手,再一路把還在路上不能完賽的選手統統載回加路蘭。

回程路上太陽開始發揮熱力,讓車友苦不堪言,只能個自埋頭苦騎。

路旁出現非常讓人莞爾一笑的警示號誌-「當心動物」。

原來是提醒路經此地的駕駛一定要留神路旁,因為豢養放牧的牛隻常會跑到馬路中央影響交通。

還沒到中午已經有阿美族人開始聚集,大多是聊天談八掛,還有喝上幾杯維士比加莎莎亞…

太陽威力持續發酵中,連樹下都成休息區時,就知道天氣有多熱。

倒數二十五公里就能完賽,騎著騎著就完成四分之三的賽程。

一路上都是選手搶休息的地方,重回東河包子店,騎樓下也成「必爭之地」時,就知道清晨與中午氣溫相差多少?

看到大排長龍人群,我也加入排隊行列。

包子店有多種口味,除了傳統肉包,還有酸菜包、竹筍包、花生包、紅豆包等…

剛出爐的包子,熱騰騰,還冒著煙....

打開內餡,香味四逸....
我不是美食評論員,好不好吃,有空來試試看吧?

離去前再試試品嚐外餡有紅點的紅豆包。

香丁是東河鄉的主要特產之一,現在正值產季。香丁又叫作瓦崙西亞橙,甜度濃郁,果肉的品質極佳。

騎抵金樽補水站,這裡是大會最後補給點。

不啻補給水份,接近中午時餅乾、麵食更是選手的最愛。

單車活動沒有政治背景,選手捉住機會宣導自已愛地球重環保的理念,吸睛效果十足。

剩下15公里路程更顯「形單影隻」…

只剩五公里了。

四公里,開始倒數里數…

三公里。

從地面單車日影判斷,現在該是正午時分,不知不覺已經騎了近五個小時的車了。

二公里。

一公里。

最後五百公尺了,今天能跟一千多位車友一起騎車真的很難得。剩下最後一個上坡,心裡非常無奈,怎麼這樣好玩的路線在不知不覺中即將結束?

加路蘭到了,飆風乘百里勇闖東海岸挑戰賽即將告一段落。

經過感應門,大會裝置感應器立刻與車盔上的磁片記錄完賽時間,確保選手權益。

大會利用電腦下載傳送抵達時間,彩色列表機馬上印列出您的完賽証明。

可能是作業上問題,稍後抵達的選手無法第一時間領到完賽証明,大會保証只要稍微等一下,就能看到辛苦騎車一上午的成績。

為昭信於公眾,大會立即公佈成績名次。

雖然來不及趕回來參加摸彩抽獎,車友仍要仔細對獎。

等待中大會安排Trash樂團、原味醞釀的熱力演唱,摸彩獎品超過百項的摸彩活動。

2013勇闖東海岸的完賽獎牌雖然成色不是99.9,沈甸甸拿在手上的質感卻是誠意一百。

背面還有東管理的落款以証明選手真的參與「勇闖東海岸」過。

抵達終點後選手認真參與摸彩時,愛車也分享日光浴。

與高中同學一起完賽,大家一起留下合照見証此行。二十年前我們熱血過,二十年後我們熱情不減當年,更勝「那些年」。

騎完2013飆風乘百里勇闖東海岸挑戰賽,這一回我用體力及意志留下記錄,成為生命中不可磨去的記憶。

完賽証明我受之有愧,獻給今日勞苦功高的幕後功臣!

大會活動攤位讓台東觀光協會、精緻伴手禮、在地小吃、原住民美食進駐現場,讓選手吃的道地、玩的深入、買的安心。

台東縣稅務局不忘提醒大家記得繳牌照稅。

完成挑戰之車友,快樂的踏上賦歸之路。

全完文,也許您沒有與我們一起勇闖東海岸,謝謝與我分享我的感動與用心。
延伸閱讀:
用力騎單車遊記大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