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交通、動線、景點、住宿的搭配組合,單車旅行的安排是多樣的、計劃的,更是多采的。我們期許每年都能有一至二次的中、長程單車旅遊。

這次我們選擇花東縱谷,以兩鐵為往返台北的接駁方式,延伸跨距,直接進入台東池上鄉;以台9線為參考線,北上沿途造訪兩側左近景點,終點在花蓮市。三天兩夜的行程,分別夜宿三民(玉里)、鯉魚潭(壽豐),實際全程不足200km。

接觸在地人,覽閱小鎮情,淺嘗古蹟與人文,再探木瓜溪電廠一頁傳奇,輕鬆、慢行
───縱谷漫遊慢慢騎。


【遊記】

縱谷三日漫遊慢慢騎(1)

曙光未現、華燈將盡,台北幹道已然些許繁忙。
縱谷三日漫遊慢慢騎(1)

黎明破曉,西本願寺部份殘蹟已再現風華。
縱谷三日漫遊慢慢騎(1)

抵達萬華火車站,這次計劃只有四人成行。
縱谷三日漫遊慢慢騎(1)

溫溼適宜的車廂,韻律搖擺的座椅,幽雅的空隆、空隆,以及同車各路車友的語音和鳴,給大夥有個好補眠。一旁是新和仁隧道,我們已進入花蓮縣境。
縱谷三日漫遊慢慢騎(1)

花蓮站小停,下車走動,筋骨需要伸展一下。
縱谷三日漫遊慢慢騎(1)

原訂計劃一探八通關古道鹿鳴段,要在玉里站下車,怎奈此行隊友興趣不高,順勢變更為全程舖面道路線,保證輕鬆愜意團。
縱谷三日漫遊慢慢騎(1)

池上火車站旁集結,各自整理行裝,化妝方便一下,一旁鐵花路的小宅院頗有雅韻。
縱谷三日漫遊慢慢騎(1)
縱谷三日漫遊慢慢騎(1)
縱谷三日漫遊慢慢騎(1)

正午,全美池上鐵路月台便當,高朋滿座;菜色豐富、實在、飽足,有一些人外帶,還加小排隊。此行有順哥參加,這沿路的美食…,保證是巷子內(台)。
縱谷三日漫遊慢慢騎(1)

池上環圳是知名的自行車道,火車站旁就有著地圖及解說導覽,不虞迷途。
縱谷三日漫遊慢慢騎(1)

這古典「尖頭們」單車,前輪大、後輪小,澎澎說「誰要來載我」。
縱谷三日漫遊慢慢騎(1)
縱谷三日漫遊慢慢騎(1)

大坡池為天然湖泊,終年不涸,湖光山色。
縱谷三日漫遊慢慢騎(1)

車道婉轉,樹蔭遮陽,清風吹拂,稻浪慢湧,藍天綠地圳有情。
縱谷三日漫遊慢慢騎(1)
縱谷三日漫遊慢慢騎(1)
縱谷三日漫遊慢慢騎(1)

田邊俱樂部?記錄著古早婦女田溝圳邊洗衣話家常的好所在。
縱谷三日漫遊慢慢騎(1)

稻米原鄉館為閒置的農會肥料倉庫改建,現為蘊涵人文的休憩旅遊中心。
縱谷三日漫遊慢慢騎(1)

外觀樸拙,內有導覽,也有餐飲服務。外部展示農家風情,個人覺得順哥和牛不搭,澎澎有架勢。
ps. 右後方有稻草人集合,圖就不貼了。
縱谷三日漫遊慢慢騎(1)

青翠田園,山景宜人。
縱谷三日漫遊慢慢騎(1)

萬安磚窯廠建於1954年,整座窯共有19目,5個點火口(5支煙囪),惜於2003/12/10地震中震塌,現有初步整理及維護。
縱谷三日漫遊慢慢騎(1)
縱谷三日漫遊慢慢騎(1)
縱谷三日漫遊慢慢騎(1)

這是萬新道路,別名天堂之路,我們正朝著天堂的方向前進。
縱谷三日漫遊慢慢騎(1)
縱谷三日漫遊慢慢騎(1)
縱谷三日漫遊慢慢騎(1)

向左走?向右走(直行)?
縱谷三日漫遊慢慢騎(1)

隊長澎澎、順哥、輝哥向左走(伯朗大道)。我一人單騎向右走(直行),繼續踩踏輪跡,迎向天堂路。咦?澎澎停了下來。今天是星期五,請假也不能關機,必須拼業務。
縱谷三日漫遊慢慢騎(1)

側拍伯朗大道。
縱谷三日漫遊慢慢騎(1)

澎澎一行完騎伯朗大道,回騎天堂之路找我來了。天神說我在路上多有停留,心志未堅;說澎澎三人童心太重,擾樹清閒,全部繼續留駐人間。
縱谷三日漫遊慢慢騎(1)
縱谷三日漫遊慢慢騎(1)
ps. 感謝輝哥帶回「伯朗樹」。

大觀亭為一景觀亭,就架設在池上浮圳之上,飽覽無垠綠野。
縱谷三日漫遊慢慢騎(1)

池上浮圳為日治1921創建,由於圳溝位於土提上,高過農田,稱為浮圳。浮圳原為土溝,後改成砌石混凝土圳溝,政府於1963改建圳道為RC造。
縱谷三日漫遊慢慢騎(1)

完成池上環圳,北上。離開台東縣境,下一站在花蓮縣富里鄉。
縱谷三日漫遊慢慢騎(1)

約在台9-319.4k處,路標「富南窯廠」指示清楚,靠右進入。富南磚窯廠有兩座磚窯,一座是八卦窯,就是傳統稱的輪窯,窯上有多個門,於1966建造啟用;另外一座是推道窯也是俗稱的隧道窯,於1969建造啟用。現已轉型為文化園區及民宿,今日造訪很不巧,閉門謝客。
縱谷三日漫遊慢慢騎(1)
縱谷三日漫遊慢慢騎(1)

靠右切入台23,經富池橋,右側(東側)地景隨手拍。
縱谷三日漫遊慢慢騎(1)

靠左切入和平街,路標「往石平」左轉,分別穿越鐵路平交道、台9高架,進入卓富公路(花75)。
縱谷三日漫遊慢慢騎(1)

選擇卓富公路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它「涼快」。
縱谷三日漫遊慢慢騎(1)

西側是山,東側是田,親近平地聚落,一觸在地人情。
縱谷三日漫遊慢慢騎(1)
縱谷三日漫遊慢慢騎(1)

在一處診所旁,我們遇到了水流道路。診所護士主動且大方,幫我們留下一張合照,並解說著幾天前的「天兔颱風」使道路成水路,也使得卓富公路成斷路(現已可車輛通行)。
縱谷三日漫遊慢慢騎(1)
縱谷三日漫遊慢慢騎(1)

美眉刻意要和順哥合照,順哥卻不安份的用手指開了一個小玩笑,有圖有真相。
縱谷三日漫遊慢慢騎(1)

對向的司機大哥超友善,怕水飛四濺,刻意地停車,禮讓我們先行通過。
縱谷三日漫遊慢慢騎(1)

這裡是公路八景的一粒遺珠。
縱谷三日漫遊慢慢騎(1)

在水圳旁騎單車,有人會不「潦」一下嗎?我們當然要小玩一下,這應該也算是「田邊俱樂部」的一項活動才對。
縱谷三日漫遊慢慢騎(1)
縱谷三日漫遊慢慢騎(1)

這一處是旱稻,二位大姊說這是泰國米。
縱谷三日漫遊慢慢騎(1)

長良連家古厝於1928創建,位於玉里鎮長良里2鄰長良12號,為七間起的大型鄉村住宅,門前有庭院水池,為傳統形式,住宅左側石頭砌倉庫牆厚二尺別處少見。
縱谷三日漫遊慢慢騎(1)
縱谷三日漫遊慢慢騎(1)
縱谷三日漫遊慢慢騎(1)

往長富大橋,切回富里鄉。路邊隨手拍。
縱谷三日漫遊慢慢騎(1)
縱谷三日漫遊慢慢騎(1)
縱谷三日漫遊慢慢騎(1)
縱谷三日漫遊慢慢騎(1)

進入東里村,在玉蓮寺遇到熱情的老阿伯告知「就在前面」,原來我們多過了一條街。
縱谷三日漫遊慢慢騎(1)

富里鄉東里村邱家古厝於1928創建,位於富里鄉東里村7鄰道化路30號,現為馬背式七開間格局,有著竹節石雕廊柱、繁複精緻雕花。
縱谷三日漫遊慢慢騎(1)
縱谷三日漫遊慢慢騎(1)
縱谷三日漫遊慢慢騎(1)

左次間上書「?元」,我傻笑的隨意問,澎澎說「養元」。哈!樑彩並書「養老仙方傳妙訣,元丹壽世建奇勳」。
縱谷三日漫遊慢慢騎(1)

直覺上,道化路應該就是條小型的老街。
縱谷三日漫遊慢慢騎(1)

續行台9,按路標指示切入。玉富自行車道(安通鐵馬道)是台灣第一條鐵道改建成自行車步道,聞名已久,初次造訪。騎乘舊鐵道,秋風襲面,夾雜著小飛蚊,哈!有爽到。
縱谷三日漫遊慢慢騎(1)
縱谷三日漫遊慢慢騎(1)

這是台鐵東線鐵路秀姑巒溪大橋,按資料,建於1930年,橫跨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板塊之斷層帶,現今為自行車步道專用,更是造訪玉里必遊的勝境。
縱谷三日漫遊慢慢騎(1)

抵達玉里火車站,八豆夭(肚子餓)!
縱谷三日漫遊慢慢騎(1)
縱谷三日漫遊慢慢騎(1)
縱谷三日漫遊慢慢騎(1)

順哥帶路,溝仔邊(台)玉里麵,讚的啦~!
縱谷三日漫遊慢慢騎(1)

下一目標,台9-282.5km。
縱谷三日漫遊慢慢騎(1)

文接:
縱谷三日漫遊慢慢騎(2)


Remark:
1. 2013/9/27~2013/9/29旅記。
文章關鍵字
我已經連續兩年夏天會開車去池上、花蓮
希望明年可以把自行車載去
再一一造訪您分享的地點
感謝
台灣製的好貨,就算貴一點我省吃儉用也要買;台灣製的爛貨,就算送給我,也不要
照片真不錯 感謝分享路線
希望下次也有機會好好走一趟
感謝aikon029、cwell5558二位賞文及回覆,小弟先一旁休息。

ps. 總算貼完了,貼到手指快抽筋。

kotaine wrote:
由交通、動線、景點、...(恕刪)

好棒的的路線~
真希望我也能有時間去騎一次.

kotaine wrote:
由交通、動線、景點、...(恕刪)




續讀第二集

kotaine wrote:
由交通、動線、景點、...(恕刪)

--------------------
哇,好懷念的路線,接下來我要一集又一集的看下去…
因為,真的精彩…
加分就對了。
太犯規了,一次貼三篇,這是要讓01的編輯怎麼放到進版文章裡面?
就算三篇都想放,一次也只能顯示一篇啊!

感謝各位大大的加持。

之前貼過金門三日記行,邊寫邊貼,分三次貼,給網友催的心裡高興,卻也不好意思。

這次是全部寫完再連貼,貼到手指快抽筋。

給大家一次看個夠,回個文,就是給小弟最好的鼓勵了。

進版面?還真沒想過,無所謂啦。
感動〜
備份先,明年也走一趟
kotaine wrote:
由交通、動線、景點、...(恕刪)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