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八點三十分,由學校主任領隊,班級導師帶著四年級的學生約有三百多人集合了!

在主任耳提面命後,終於出發了,三百多位小朋友過馬路可也是長長人龍,還好小朋友都很聽話,戶外教學首重安全,過馬路是最簡單也最容昜發生意外的地方。

崇武國宅是由傳統眷村改建,政府推動眷改,把全台很多眷村都蓋成集合大樓,整潔明亮的大樓取代竹籬笆,也帶走眷村濃濃的人情味。

經過小巷子,小朋友偷偷告訴我,這裡就是揚威美國大聯盟效力於老虎隊倪福德的家,目前「土地公」正在美力抗「洋砲」,已成為老虎隊固定中繼,身為他的同鄉與有榮焉。

走過崇武里的高樓大廈,整齊的街道都是新建設的,路邊也有商店區,非常熱鬧。
建國路是高雄南下屏東市必走之道,也是中華民國傘兵受訓必經之路。

能夠參觀軍事營區,對小學生來說是非常難得經驗,鶴聲國小地利之便,可說是全台少數幾個有營區可以參觀的小學。

位於屏東市建國路的大武營區,屬陸軍空降指揮部管轄,全中華民國所有傘兵部隊實施基本傘訓的地方,所以這裡又有「傘兵的家」之稱。

因為小朋友來訪,平時肅殺之氣的營區大門變的溫暖有情。

屏東大武營是跳傘訓練基地,也是培育傘兵的搖籃,全中華民國特種部隊都必須到這裡接受跳傘訓練,目前是陸軍航空特戰指揮部,航特部有個響亮擲地有聲的隊名:武漢部隊。
當年武漢部隊可是讓敵人聞風喪膽的百戰精銳。
航特部於民國三十三年一月一日在雲南昆明成立「傘兵第一團」,民國四十七年三月一日在桃園龍潭成立「陸軍特種部隊司令部」,至民國六十三年四月一日為統一指揮體系,將「陸軍空降司令部」與「陸軍特種作戰司令部」併編為「陸軍空降特戰司令部」。六十八年十月實施 「靖安專案」,納編陸軍航空指揮部暨航空訓練中心。迄八十八年十月一日因應「精實案」改編為「航空特戰司令部」。

國軍營區內都有「文康中心」,是官兵看電影、唱KTV、辦舞會等連絡感情的地方。

103營站,是官兵下課買飲料、零食的福利社,民眾也能從大武路側門進入,不過大家都習慣到小7買東西了,現在受訓官兵少很多了,營站生意還靠週邊鄰居幫忙。

大武營區是集中用餐的營區,傘兵跟我效力過的憲兵一樣都會在餐廳外面設置單槓場,吃飯前先拉幾下,增進食慾,吃完飯再拉幾下幫助消化!

整齊有緻的營區、高高的椰林讓人打從心裡就非常舒服。
中華民國空降特戰部隊創建於民國33年對日抗戰期間,國軍於桂林、昆明等地招募忠勇志士,成立亞洲第一支空降部隊,翌年7月執行空降粵、湘等敵後任務,痛擊日寇、殲敵無數,寫下空降作戰先頁,其後於保衛台海戰役中,眾多烈士更前仆後繼、不惜犧牲生命而獲得勝利。

一到各種傘具展示場,空降弟兄們早就盛裝以待。

參觀前主任先跟小朋友說明今日參訪活動重點。

大武營區是傘兵基本訓,當傘兵受完傘訓後就會到屏東機場坐空軍C-130運輸機,然後飛到潮州的空降場去跳傘,基本完成五次跳傘後就能得到傘徽。

看來兒子在同學之中人緣很好,同學都喜歡跟他玩,今天活動也是他主動邀我來參加的,真是儒子可教也!

中華民國陸軍空降部隊成立於民國33年,裝備精良訓練嚴格,到現在一直是中華民國國軍的精銳單位。

傘訓部非常重視小朋友,擺出陣仗幾乎是面對長官蒞臨的展示標準。

勤務連官兵也準備了T-10B傘具,準備讓小朋友試裝,感覺傘兵裝的重量。

開始展示前長官還是要先來段開場白,面對小學生就不能說的太八股,只要問好不好?要不要?長大要不要當傘兵?

接著帥氣的「黑班長」以帶原住民口音開始解說,第一課「什麼是傘兵」?
說學逗唱,讓小朋友感覺好親切。

傘具是傘兵在戰場賴以生存的「寶貝」。
一般役男來說,成為陸軍的機會最大,能夠進入空降部隊就是陸軍中的精英,因為陸軍各兵科來說,空特部就是「硬底子」部隊的代名詞,完訓的傘兵都具有高度作戰能力,不管是單兵動作或小部隊戰鬥,一般陸軍都遠比不上精實的「空特」,唯一有機會在戰場上對抗傘兵就是從飛機上跳出來時,趁傘兵最脆弱之際狙殺於空中,一旦讓空降兵完成集結建立空投堡,進而擴大佔領著陸(機)場,勝負立見.....

小學生平時難得接觸軍事國防教育,每個人都專注聽著「黑班長」說明及阿兵哥展示。

從認真的眼神中就能看出,小朋友求知慾是無窮盡的。

黑班長提問時,千萬不能亂答,否則就會被捉出來!
黑班長問小胖說長大要不要當傘兵時?小胖很識相的說當然,不然要當什麼?

傘兵與一般阿兵哥最大不同,在敵後或攻擊前實施空跳,而傘具就是完成任務關鍵,不同跳傘方式決定傘具不同,有一般用T-10B改制傘(一般地形)、當然也有砲兵、機槍射手等不同裝具。

比較讓人注目的是特種地形(鐵漢裝)、高空滲透傘具,

當然還有神龍小組專用的傘具。

重裝備空投是一項非常精密的空降作業技術,從軍品捆紮、傘具聯結、裝車、裝機、陸空聯合檢查作業,飛機起飛後從釋放引導傘、拖曳傘張傘、軍品拖出機艙、投物主傘張傘、解脫器解脫、一直到軍品著陸,這期間不可以有一絲一豪的錯誤。

T-10傘具的重量為44磅,一磅是0.454 公斤,44磅等於19.9公斤,每位傘訓弟兄第一次背上去時一定有錯愕的重量感。

擁有空降部隊的國家就具有特種作戰能力,如能空投機動車輛能提升機動力、火力,但擁有重裝備空投技術的國家很少,如果沒有重裝備的傘兵,只能攜帶輕型個人武器,在落地集結後只能打遭遇戰,當打完隨身配帶彈藥後就只能挨打了!

千萬不要以為空投就是把裝備、軍品往地上一丟,從裝裁開始就不能有一絲一毫的錯誤,否則就是摔包,說不定連運輸機都會失事,一般補給品(大米、麵粉)頂多重新撿拾回來就罷了,火砲、車輛這些重裝備可是會四分五裂、支離破碎的,所以重裝載具向來是傘兵戰力發揚重點。

解說示範完畢,傘包體驗及裝備展示開始,兒子馬上衝上去提傘包,結果差點提不起來,我笑著告訴他說:「那還是副傘,主傘更重!」。

有爸爸陪著一起來就是有「優勢」!同學都投以欣羡的眼光。
T-10傘具主傘重19.9公斤,加上副傘及防彈盔就有三十公斤了!
如果加上隨身武器、彈藥及個人裝備每個傘兵身上最少會超過七十公斤,傘兵大多身形嬌小敏捷,等於個人體重加在身上,這就是為什麼傘兵要操練的很嚴格的原因。

兒子很識貨的找了「鐵漢傘」來合照。
目前僅有高空特勤隊比較有機會取得鐵漢傘徽(神龍小組為任務編組,非正常編組,所以不能算是一個組的單位)。其他單位的人則是視運氣看有沒有機會受鐵漢傘訓,鐵漢傘還是由飛機拉出的,非使用者自己拉開傘。

雖然我們家就住在大武營區旁,每天早晚都聽得到阿兵哥唱歌答數聲,今天是十年來再次進營區(那時學弟當250連連長),難得進來大武營,一定要留下合影。

保傘連摺傘具的場所,傘具其實構造很簡單,從摺好到使用完畢,再回收到整理,每個過程都環環相扣,每個檢查步驟都必須戰戰兢兢,才能確保下一個使用者的生命,這是良心事業,千萬不能隨便,每個合格的傘具離開保傘連時都要簽証,以明責任。

經過保傘連洗傘池,小朋友個個一直朝我問個不停....

前往跳傘訓練場,在大武營區內有個全國獨一無二的交通號誌「注意傘兵」,提醒過往車輛
:這裡有傘兵。
另一個可以看到「注意傘兵」交通號誌就在屏東潮州跳傘空降場了,當傘兵受完傘訓後就會到屏東機場坐空軍C-130運輸機,然後飛到潮州的空降場去跳傘,由於空降場中間被一條道路穿越,因此每逢跳傘訓練時,地勤人員就會管制車輛通行,也在道路旁豎立「注意傘兵」的交通號誌,提醒當地民眾或車輛:傘兵有可能從天而降。
在台灣如果想看到「注意傘兵」的交通號誌,就只有在大武營及潮州空降場才看得到了。

基本傘訓訓練場,裡面有各種傘訓基本設施,模擬跳傘時會遇到的各種情況,大致有:
跳台側滾訓練、機身訓練、擺動著陸訓練、吊架訓練、跳塔訓練、收傘訓練

專業教官認真說明吊架訓練的目地。
小學生年齡雖小,求知慾卻是十足,一直提問題,弄的教官臉上三條線,還好老師出面解危。

吊架訓練主要使跳傘者跳離機身後至著陸期間,適當操作傘具,通過各種障礙 避免無謂纏繞,選擇理想之著陸點,以奠定空降安全之基礎。
就是常聽到的傘兵空跳口訣...
一秒鐘、二秒鐘、三秒鐘、四秒鐘、檢查傘...

每個吊架台有一-八號,可供十六位學員操作。
當檢查完傘具後,馬上低頭檢查下方高喊口訣:注意四周、準備著陸...

當然,如果遇到教官下達:「傘兵注意、主傘不開」!
學員就要高喊:「打開副傘、壓拉拋拋拋,副傘不開......
下一句就很熟了:「二眼一閉,兩腿開開,準備投胎」。

當然教官也會來段訓練中的玩笑...
「傘兵注意,右前方來個傘」。
學員就必須配合高喊:「向左後方滑行」!
總之這是很基本的技巧,一定要認真學,千萬不能偷懶,不然在八百英呎的空中,誰能救你!

再來就是「跳台側滾訓練」,跳台側滾訓練之目的,在使學者熟練空降著陸時,各種不同方向之滾翻動作,適應各種風向及地形,靈活運用,避免傷害,保障安全。

跳台高4.5呎,在落地後在沙坑上由小腿往上著地(五點著陸),挑肉多的部位著陸,減少衝擊力道。

落地完成滾翻馬上起身所教官報到,當然動作不確實就再跳,跳到標準為止。
教官可是不留情面,有三百個小朋友在場也是一樣照罵人。

我最喜歡看這種部隊在太陽下認真操課的畫面,千萬不要吝嗇你的汗水,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這是恒古不變的真理,美軍教範也說:「訓練是官兵最大福利」,這真是一點都沒說錯。

機身訓練,目的在使學員熟習機身內部之各種動作要領及空跳方法。在完成掛勾後依序往外跳。

其實也不用跳,當機門打開時,衝入機艙的氣流就會把傘兵往外推...
在還來不及回神時就開傘準備著陸了!
教官也演練了緊急跳傘,完全沒有預先通知,在一聲警報響聲後(摸擬飛機失事),機腹門打開,機頭拉高,所有傘兵就統統跳出去了,這弄的小朋友很快樂,還要求再做一次,可苦了阿兵哥...

再來就是有點高度的擺動著陸訓練訓練,使跳傘者實際體會傘具在擺動中著陸之衝力,並練習如何利用跳台側滾時所習得之五點著陸要領,來減低此種衝力,以避免著陸時造成傷害。

下跳時就像國小的盪鞦韆一樣...

剛開始小朋友還覺得很好玩,看的目不轉睛...

當大哥哥用力的摔在地上時...

每個人的表情都緊繃起來,好像自已就摔在地上一樣!

訓練是要付出代價的,要安全完成空跳,確保身體不會受傷,就是要在訓練時猛摔。

傘兵的紀律不是只在天上,上課都是很守紀律,飲水教範都放的整整齊齊!倒讓老師找到機會,給小朋友機會教育一下!

在完成各項傘訓後才有機會上到高跳塔來實際一跳!
對跳塔是仿製機身的模型,分左右機門,高34呎,說高不高,剛剛好是人最害怕的高度。
當教官叫:「跳」時,就是往下跳就對了!然後再把所有的口訣一次背完...

太陽真的很大,這三位小朋友最聰明,大家都在曬太陽,他們卻躲的很愉快!雖然五月是「梅雨季」屏東卻一滴雨也沒有下!

教官在塔下解說跳塔訓練,這是整套傘訓重點所在,更是綜合機身、吊架訓練所有空中、地面動作之基礎。

因為小學生,所以就不開放空跳給學校,真的很可惜,如果可以,我倒是很想重溫二十年前在虎嘯戰鬥營凌空一跳的記憶。

學員通常在報學號後就往下一跳,然後開始讀秒,完成所有跳傘口吷.....

當下滑一百公尺後抵達另一端,同學會一把接往你,幫你下背帶!

整個參訪活動到此算是告一段落,天氣真的很熱,小朋友就近躲在吊架練習場休息。

我很喜歡騎單車,但在營區就不是人人都可以騎單車,通常是軍官級長官才能在營區有「配單車」,而且單車上會有通行牌,有了通行牌代表階級及隨時可以逛營區的地位。

神龍小組是享譽國內外的知名跳傘團隊,也是大武營區傘訓的當然教官。

神龍小組為民國51年成立,當時成立的原因之一就是負責高空特技跳傘表演為的就是提升國人士氣以及讓外邦知道,我國也有一支專精於高空跳傘任務的特種部隊,神龍小組的豐功偉業多的不勝枚舉,這支高空跳傘部隊的高超技術,連老外都給予極高的評價。

「走讀庄頭」戶外教學也是要交作業的,小女生抓住空檔忙著寫學習單,不會寫的問我就對了!

老師設計的學習單內容充實,小朋友認真作答,傘兵跳傘想像畫,畫的很傳神!

氣溫快達三十度,阿兵哥的飲水就讓小朋友解解渴吧,記得跟阿兵哥說謝謝哦!

小朋友學習力真的很強,看過傘訓馬上實際演出!
小心,傘兵哥哥都是有練過的!

小朋友從家裡帶的M-16步槍玩具,滿足了沒有看到真槍的遺憾。

算算時間該回學校了,大家依依不捨中向長官說再見。
台灣不久後將變成全志願役國家,今天的小朋友到時能再接受傘訓的恐怕不多,大武營又將在不遠的將來走入歷史,對小朋友來說今天是空前,也是絕後!

今天的營區參訪讓小朋友了解,能得到傘兵臂章,是要付出很多努力才能做到的!

排隊離開大武營,小朋友仍不時回頭,遠望傘訓練習場的各項設施。

大武營區長久以來一直是屏東市最完整地域,繼糖廠完成開發後,大武營區遷建案又是屏東市民關心的重大建設,遷建期程陸軍提出的初步規劃為四至五年。將來大武營可能就變成衛武營一樣變成都會公園,到時我家旁邊就會多騎單車、跑步的好地方。
可是這一大片營區,可是有多少役男的記憶在此....

5000公尺是給高空特勤跟傘教組等特殊單位測驗用,一般傘兵只跑三千了,2400則是女生測驗距離。

大武營區操場四周,有高聳的椰子樹以及路燈,還有數棟十層樓高的國宅,在都會化快速的屏東市,這是最後一塊完整的地域。
營區大操場上可以停放各種直升機,大武營區在戰時變成86*空降特戰旅,將是南部地區空中機動作戰的先驅,受命殲滅突擊空降之敵。

看到營區小勒石上「務實為重」心中感慨良多,近來少數不肖官兵為圖私利而肇生軍紀事件,現代軍人身處社會物慾大環境下,一定要務實為本軍紀為重,戳力於戰訓本務才對。

「國防靠你我,同心保家園」,這句話說的很好,要求國家為我做什麼時,最好先想想我能為國家做什麼?

103營站裡下課喝飲料學員不少。

103營站旁發現原本佇立在大武營區門口的蔣公騎馬像,上任總統大力推動「去蔣化」,國軍營區大多將蔣公銅像拆下,轉換到不起眼的營區角落。
正大門換到福利社小門,會不會差太多了啊!

兒子很利害哦,一下子就指出:「爸爸說以前250憲兵連就住在這裡哦」!

大武營區真的很多元化,連外面一局30元,打20球的打擊練習場都有!

再次走過「傘兵的家」,小朋友期待的心情昇華為喜悅的笑容,台灣蕞爾小島能安穩在西太平洋生存發展,不只是靠數不完的外匯存底,更不是靠美國人,是台灣現在還保有壯盛三軍及防衛固守到底的決心,這才是國家社會得以建設的基礎。

就要回到學校了,路上跟兒子班上女同學聊天,一直有女生向我投訴,才知道我家公子在班上是女生的「全民公敵」,兒子太不像爸爸從小個性內向,喜歡大自然,幾乎只跟男生玩,而女生卻常常被他欺侮。
小子,這下子你完了!回家看我如何修理你。

重回校門已是中午時分,今早美好的營區行在此畫下句點。

回到兒子班級,我還是送上一杯思樂冰,先把你餵的肥肥的,回家再好好修理你...

完...........
延伸閱讀:「單」戀鳳山城遊記三部曲--「鳳山舊城河道單車行」
此篇是本週「封刀之作」,因為我要專心準備「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再發團相關事宜,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