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屏東肉腳團二月份行程滿滿,繼完成「春遊阿朗壹古道最後巡禮」
屏東肉腳團歡樂三週年團慶餐會除了常態性每週二、四的夜騎,不定時舉辦的多元性約騎讓人見識單車調和身心,縱橫山林的騎跡。上述二個活動,不到一個月時間,屏東肉腳團又有驚人之騎。
「梅山三十六彎」位處崇山峻嶺間,山勢峰迴路轉,是南台灣最具挑戰性山路。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梅山三十六彎」總長16公里彎彎驚險,梅山盛產檳榔及茶葉,沿路茶園、檳榔植區處處。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屏東肉腳團為了征服「梅山三十六彎」,計畫了綿密騎程,四加二載具為主,一早於屏東台糖量販店集結。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改裝小貨卡放置單車須拆前輪快拆,以便放入更多單車。拆車胎、補胎、打鏈條等對訓練有素的肉腳團女車友來說是司空見貫之事,車友二二互助動作更快。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改裝小貨卡出自洪會長巧思,以前叉快拆改裝為固定器,二排簡昜木板就能載送近二十台單車。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後貨前後交叉排置單車,加繩法固定前胎,車架緊緊重疊減少碰撞。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屏東市至嘉義梅山鄉約有一百公里,0600集合裝車,0630出發,良光大哥在出發前一刻趕到。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出發前照例來張大合照,見証此行。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屏東肉腳團這面黃色小旗子代表的是榮譽,也是團體向心力的展現。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愛車上了貨架,約騎發起人安排我坐阿猴大的車,出發前猴大輸入梅山座標,GPS精確帶領我們前進梅山,征服梅山三十六彎。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本次行程報名眾者,新任會長洪大哥開出改裝小貨卡,比不上國光 ibblife自行車專用巴士的大氣豪華,不止集運節能,最能給車友貼心的感受。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今日天氣微暗,太陽向遠行的我們打招呼,祝福我們凱旋歸來。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沿國道三號前進,經過里港斜張橋後暫別可愛的故鄉,身為屏東陽光之子,我們一定把「梅山」笑納到我們騎程之中。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東山休息站放水補給,玉樹總是迫不及待把騎程照片上傳01,讓不能同行車友分享我們經歷的點點滴滴。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中午計畫以野炊方式進行,鍾大哥載運炊具,委由林小宏媽媽為大家準備「屏東飯湯」,林媽媽的飯湯以食材豐富著名,簡單的飯湯有滿滿媽媽的愛心。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大家對「梅山三十六彎」充滿期待,討論著梅山三十六彎的難度。每彎皆是超過180度的髮夾彎,地形特殊,路程雖短,卻是車界公認的難騎山路。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感謝阿猴大提供愛車載送,一杯小小咖啡不成敬意。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復行上路,於國道三號279號梅山交流道而下,轉接162號道就能抵達,計有二條路線可抵達梅山鄉。
南二高:梅山交流道下→往梅山→太平(162甲線)
中山高:嘉義交流道下→嘉義市→右轉159號縣道→鹿滿→台三號省道→梅山→右轉162甲縣道即可到。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同一條路也能到「劍湖山世界」,梅山三十六彎是「單車地獄」,劍湖山世界卻是「快樂天堂」,二個地點,不同命運,下交流道後千萬不能轉錯。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162號道直行抵達盛產竹筍、梅子、檳榔的梅山鄉。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小貨卡放鬆繩索,打開快拆座馬上就能將車架交還車友。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林小宏不止是認真盡職的發起人,一一幫車友檢查前輪是否緊實,這樣好的人,該請他週週都辦活動。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出發前再次統計,共有二十位車友立志完騎,家人也擔任補給陪騎,給予車友精神支持。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另一邊則是滿滿紅潮,他們不是「紅杉軍」而是掛香客。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就要出發了,菊珠姐祝福大家:「一路好走」....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高掛的海報告訴大家千萬能亂借錢,否則....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菊珠姐祝福中,「二十位勇者」輕騎上路了!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負責盡職的玉樹,出發後不忘清點人、車數量,真是一個都不能少?跟他出來玩,夫復何求....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車友滿心期待前方山區的「三十六彎」,是單車勇士畢生一定要完騎的路線。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我們都不是嘉義人,騎錯路是難免的事。熱情的梅山鄉親問都不用問就直接要帶路,台灣真是處處有溫情。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為了抄小路,扛車一小段是必要的,算是臨上路前的熱身運動。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中華聖母朝聖地位於梅山鄉162號道旁,西元1911年重建,命名「中華聖母堂」,週邊風景雅緻,是騎訪36彎前必到景點。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聖母堂供奉清朝官服的聖母抱耶穌聖像,更可欣賞雕塑大師楊英風先生作品-青銅聖母像,玉樹雖不是教徒,但學的可真像。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聖母堂內剛好禮拜會舉行,是一處相當靜謐的休憩場所。我們在此靜聲合影,然後趕緊上路。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梅山36彎是全台單車聖地,入口設有標誌。
梅山地名由來眾說紛云,梅山古名為「糜仔坑」,因舊時商旅必經之地,曾有人在溪(現豬灶溪)邊築屋賣粥,閩南人稱粥為糜,故稱此地為糜仔坑,另有一傳說係該溪兩岸遍生老梅樹,而稱「梅仔坑」。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162甲縣道跨越梅山鄉,從海拔一百公尺蜿蜒攀升到一千公尺,沿途分別經過丘陵、淺山、深山的地形,路經36彎72拐,為除了阿里山公路之外,進入阿里山的另一條路徑。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為了騎訪單車聖地,出發前我做足功課,筆記蒐集要點,就是要把梅山景點及傳說中的「三十六彎」一騎寫盡。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梅山162號道起點,至太平村約16公里山路,沿路有觀光果、茶園、民宿、廟宇等景點,出發一路絕不寂寞。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梅山162甲號道一公里處,這裡是車友出發必照的景點,從此開始統統是爬坡。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禪林寺位於治頭山上,供奉千手觀音,是嘉義地區重要的佛教勝地。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當我們奮力踩踏同時,山邊飄來雲霧,前方車友回報,能見度只有十公尺。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今日註定要在雲霧繚繞中騎車了。山壁有單車彩繪,來梅山騎三十六彎看來已成單車界顯學。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山路真的很陡,剛穿外套的車友脫去外套,交給補給車隊,家人將一路隨行打氣加油。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萬事起頭難」,為了尋找第一個彎,不遠辛勞開車一百公里而來,第一個彎卻好遙遠,好像騎不到。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梅山鄉有綿延成片的檳榔園,檳榔為梅山鄉重要產業,檳榔農開車上採收。屏東檳榔早收,梅山檳榔剛好在北部檳榔未上市前採收,所以梅山檳榔舉國知名,形成特殊的產業風情。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這裡是海拔三百的梅山,卻有與屏東「頭前溪」一樣的地名,讓車友嘖嘖稱奇。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梅山36道彎,而且彎彎驚險,每個彎轉都是大大「髮夾彎」。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花了十五分鐘,終於騎上海拔三百六十二公尺的第一彎,偷偷告訴大家,車衣濕了,我也好喘,果然萬事起頭難。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不止是我,同行車友氣喘噓噓,索興牽車前進,証明傳說中的三十六彎連第一彎都很硬!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來到第二彎,二彎高低差十公尺,是個緩坡,感覺被林小宏「詐欺」的同時,心情稍為平復。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第二彎附近海拔不高,遍植竹林,合適從事竹業相關各項產業,包括造紙業、竹編、竹筍乾加工業等。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看完竹編壁畫,來到梅山第三彎,高低差三十公尺,已經有車友問我,梅山36彎,有沒有下坡?
我只能很殘酷說:「1 號到 36 號,沿途有13 公里連續上坡,整段毫無下坡」。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第三彎是個「T字路口」,在這裡千萬不能轉錯,否則就會騎到阿里山去看日出,請沿紅線前進!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梅山第四彎到了。我在此有驚人大發現!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梅山不止竹編有名,連山上的蜘蛛也練就好工夫,樹林間一張張緊密結實的網,把山林間昆蟲捕盡。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這個叫人面蜘蛛,山路上隨時可見,號稱台灣地區最大型蜘蛛,被咬到會很痛,今天就殘念了!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人面蜘蛛我是不怕,比人面蜘蛛更致命的濃霧如排山倒海般而來....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梅山鄉總面積120平方公里, 總戶數近七千戶,人口數達21000人,行政區劃18村,有半數以上居民住在山上,過著與山為伍的山居歲月。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來到第五彎,今日梅山單車行也該讓肉腳團車友亮相了,每個彎都有「人物介紹」!
鍾大哥,剛好大我「一輪」,不是騎車大一輪,是大我十二歲,潮州中學學長,天天騎車巡視公司電力桿有沒有被偷剪。在肉腳團雖然年紀稍長,體力及精神都好的不得了,同騎北大武還比我早上去,希望我十二年後還能像他一樣好精神!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第五彎地名很特別,就叫「下半天」,據說當年原住民從山腳下出發,走到此地已是下午,故地名以原民言譯為「下半天」!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巧遇來自彰化芳宛的女車友,二位大姐加起來超過一百,仍不畏濃霧前進。我不禁想,單車到底有什麼魅力,能讓鍾大哥這輩的「資深車友」樂此不疲?勇氣與堅持就是最好的答案吧。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第五彎海拔近五百,剛好為咖啡種植高度,梅山著名咖啡豆從此種植,產地就叫:「第五彎咖啡園」!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前會長Melon偕東港地區車友佔據第六彎加油區,很多人問Melon為什麼不騎?他總是說,「武嶺3275都騎過了,台灣還要騎什麼?」。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第六彎海拔剛好五百,為梅山鄉瑞峰村二坪仔村地境。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我倍受Melon等人精神動員,挺進第七彎。
突然間所有車友都在叫:「用力騎來了!」,心裡好感動,看來我粉絲還不少....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01發文之故,車友都想上遊記版,集體騎遊時總是被車友團團轉,更是要謝謝大家配合,沒有肉腳團車友幫忙,我寫不出一篇又一篇的單車遊記。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假粉絲」拍完照,達到「目地」之後,一哄而散,只留下錯諤的我目送他們身影而去。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來到「梅山第八彎」。
海拔剛好五百一十八,陽光般的笑容照映在小新及號子雯身上,久違的陽光帶來好心情。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又是層層的上坡,陽光及長長大坡考驗著大伙的體力。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只能以時速七公里龜速在山路上挺進。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梅山第九彎,海拔五百二五,這裡剛好是「九彎十八拐」的寫照。
這個人叫「用力騎」,為五斗米折腰的小小公務員,將來「諸法皆空」後就能安心騎車寫遊記了!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第九彎剛好是「頭尾彎」,不到三十公尺,就有二個彎,雖然162甲路面已拓寬,仍常有砂石車等龐然大物而下,車友遠遠的看到大車時,一定要先閃,因為它們都要「內切」,如果剛好沒看轉彎的單車,就麻煩了!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來到梅山第十彎529公尺,落差不到五公尺,柔弱的號子雯在此笑納「第十彎」。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這裡因地勢較平,有幾戶農宅建起大水塔,用以積蓄水源,俟水源較少時派上用場。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來到第十一彎,小新今日騎32速小折,體力、精神都好。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十一彎有著絕佳視野,遠眺景色別緻,馳名全台的「三十六彎山景」,天氣好時舉目便能遠望雲嘉南地區。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騎到梅山十二彎,高度551公尺。剛在團慶抱回最大獎「頂天立地」車架的智民大哥雖然不騎車,仍與我們出遊。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梅山十二彎對面就是「倒九十度的髮夾彎」。梅山36彎是全國僅有半小時內駕車從平地爬升到海拔一千公尺的地區,更是進入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的門戶。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十三彎到了,「十三」在西洋是不吉利數字,梅山人是沒有這個禁忌。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梅山十三彎剛好是半天村境,村內有顆名為「龍珠鎮石」,半圓型大石塊夜間會散發光芒,半天村民視為鎮村之寶,取名「龍珠鎮石」。自來水公司蓋淨水廠時要把「龍珠」打掉,村民群情抗爭,迫使水公司讓步,原地保留。
「十三彎」,沒有不吉利,只有村民世代相傳的「鎮石傳說」。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梅山第十三彎沿途有數不盡的最多的龍眼樹。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來自彰化芳宛的大姐輕鬆騎過573,「梅山十四彎」。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十四彎髮夾彎中間刻意種植檳榔,形成安全島。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此時11點不到,豔陽高照,芳宛大姐也躲到檳榔樹蔭下乘涼。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良光大哥早佔據「梅山十五彎」等著我,真正是「內行仔」,肉腳團有句名言「騎太快,就沒有朋友」。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十五彎沿途檳榔樹成林,樹群沿著山坡梯田而種,造就梅山檳榔產業榮景。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暫別檳榔樹林,接著就是大大的彎,下一個「十六彎」看來很有「坡度」不太好征服。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來到梅山十六彎,果然是糖糖等在這裡....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十六彎正好是162甲線八公里處,在不知不覺中,我們已經騎了八公里山路。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梅山十七彎高633公尺。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來自屏東肉腳團車友外型忠厚,向來是「師奶殺手」。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十七彎建有咖啡休閒廣場,此地剛好是路程過半,車友可此小憩,歇歇腳。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梅山有沒種咖啡的迷思?我找到咖啡樹(豆),一解迷惑。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半路出現「當心行人標誌」,前面必有驚喜!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梅山十七彎設置觀景平台,這是「梅山半天雲之道」工程之一,縣政府計畫在第三、七、十七、廿二、廿八等轉彎處設置觀景平台。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觀景平台對面就是著名「半天古道」。在交通不甚發達的時期,鄉民出入靠步道連接各地,至今留下許多山路古道,是梅山鄉最重要的文化資產。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今天早上起大霧,中午前日出霧散,視野才可望逐漸開朗。來到十七彎,終於有機會好好看看梅山山景。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號子雯突然大叫,「快看,有老鷹」。
湛藍天空,配合溫暖氣流,老鷹現身在海拔高633公尺山上。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休息完還是要出發,我已經聽到無線電傳來有人已經騎到三十六彎。
我抬頭一看「第30彎到了」?那是「路速標示」,坦白說我還真希望過了十七彎就來到第三十彎了!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想歸想,山路還是要苦騎的。來到十八彎,高度653。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有人告訴我,過了十八彎看到山上高聳的電波發射塔,那裡就是「三十六彎」。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已經騎了一小時,我總覺得每個彎好像都長的差不了太多,我大氣喘不停,每個彎都沒有太大差別。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轉眼間,車友少了,該是我慢騎拍照寫筆記被海放了吧?梅山十九彎,看來只有我唱獨腳戲了。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十九彎有非常大特色,一般車友難以發現,二個彎居然可以相互直視(刻意放大),距離也最近(約五十公尺)、落差也最小(只有八公尺)。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終於來到「二字頭」了,梅山二十彎,我來了!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過了二十彎之後梅山景觀開始變化,滿山的檳榔樹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茶園景觀。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看到路上出現大型「L」天梯,我知道梅山二十二彎到了!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著名的梅山二十二彎,高度七百二十九。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二十二彎過後,來到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的界牌,從此進入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轄。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二十二彎」有個響亮地名「群彎」,意指從這裡開始就是無止盡的「彎」。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二十二彎仿造美國大峽谷「天空步道」設置空中走廊,彎道設計成象徵梅山文化產業的特色指標,讓遊客一目了然梅山特色。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從天空步道能一眼看盡遠方茶園。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步道能吸納更多遊客來到阿里山風景區,也為梅山帶來更多的商機,遊客可以更深刻體驗「梅山雲霧之美」。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暫別天空步道,出發欣賞茶園之美。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高山茶是嘉義縣年產值最大宗的經濟作物之一,而梅山又居產茶鄉鎮之冠,單車來梅山看茶園,特別具有意義。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茶農採收茶茶需相當多人力,茶園空中設置流籠,方便茶菁運送及補給茶水。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秀蓮輕巧騎過梅山二十三彎,此地標高762。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在此發現好大的鋼釘,還是把它帶下山,讓車友安全經過方是功德一件。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不知名車友已經從36彎下滑而下,在嘉義騎車真的很幸福,隨時都有這樣美的山路可以滿足追風前進的快感。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梅山二十四彎到了!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茶園層次分明,採茶小路因山勢而峰迴路轉,彎彎都有險地。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二十五彎到了,從一彎到二十四彎左右的路段,路旁有檳榔林與竹林相伴,從二十五彎開始統統是茶樹及花樹。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梅山為何叫梅山?一說是台灣光復後,為配合梅山公園開發遍植梅樹,而易名梅山。
來到梅山,終於讓我找到梅花了,如此也不枉騎走梅山這一回。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騎上第二十六彎,海拔來到八百公尺以上。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隨著海拔爬升,視野也漸趨開闊,蜿蜒的公路與茶園景觀相映成趣。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這裡是嘉義梅山「路坪」?或是「坪路」?因為這是茶園中中唯一平路,怎麼叫?都一樣吧!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梅山茶種以青心烏龍、金萱和翠玉為主,產製的「龍眼林茶」、「瑞峰茶」、「龍珠茶」等茶品統稱「梅山茶」。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等了好久,猴大出現了,慢騎輕過二十七彎...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二十七彎旁盛開桃花,個性開朗的秀蓮鍾愛「桃花」,不喜歡「走桃花」!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標高八百四十六公尺的二十八彎,我騎行了快九百公尺,我終於找到「傳說中」僅存的「復古路彎標」。
人們總是喜新厭舊,舊路標只能倒趴在新路標旁,訴說它當年的風華絕代之姿。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我使勁復原舊路標,隱約中我感覺它在對我微笑致謝。雖然「三十六彎」簽名箱(簿)已經被人搶先製作了,我復原舊路標也算在梅山「日行一善」吧!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二十八彎之前也有大大的髮夾彎。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與眾不同的第二十八彎告示牌,挺立在路旁,夾帶著斑駁的歲月痕跡。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二十八彎回頭看看來時路,怎麼騎上來的?我都搞不太清楚了....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二十九彎到了,再一個彎,我就抵達「三字頭」了!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這裡也是162甲線十一公里處,二小時騎十一公里山路,看來我體力退步很多了。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梅山三十彎到了,只剩六個路標,我就騎完全程了!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三十彎剛好是面山而建,遠眺前方山路右側,正好看到「望風台」,它位處崇山峻嶺間,形勢險要,更是進入太平村門戶。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三十一彎到了,出發前查資料知道三十一彎到三十六彎之間展望漸佳,一彎接一彎,隨時可回頭下望來時連續蜿蜒山路,再經四十分鐘的努力就能抵達太平山頂的涼亭「望風台」。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我又找到「復古版」的三十一號路標。「二十八、三十一」都是著名舊地標,正逐漸為直驅而過的過客而遺忘。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我還知道山的那頭「望風亭」,還有一位美麗動人的「太平公主」。這下不管多大的髮夾彎,我都要趕過去,一睹芳容!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矗立在半山腰的高壓電塔,對映著線條有緻的彎道曲線。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三十二彎到了,海拔911。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在還未新建路標時,有段時間「梅山三十六彎」好幾十個標示牌都不見了,鄉公所緊急以護欄上的噴漆代替,至今仍隱約可見。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這樣的公路只在抗戰時滇緬公路出現過吧!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這一個大大的彎,沒有騎上來,是不能一睹道路奇觀的。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梅山三十三彎到了,標高924。梅山路標有何作用?觀光性質?或是道路救援?該是路名不明確的時代,鄉公所為管理方便而律定的編號,後來兼具各種功用,也變身為梅山觀光象徵。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三十三彎旁有株生長壯碩的筆筒樹。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這裡日照強烈,露水充足,路旁姑婆芋生長巨大。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三十四彎到了,再二彎,我的梅山「尋彎之旅」就要畫上休止符了!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這裡是最後的髮夾灣了....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梅山三十五灣,還有連續的爬升山路。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梅山三十六彎到了,標高942。我仔細找尋傳說中的「簽到簿」?
以前三十六彎終點牌常被塗鴉,現在牌子經過鄉公所重新製作,所以拿掉「鐵盒」及簽到簿,建議車友騎行至此拍照存証就好,不然像我這樣拿車衣見証「浴汗苦騎」的梅山三十六彎之行。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騎到三十六彎,計有十四公里,看來距離所言不假。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車友拍完照趕著離開吃中飯。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三十六彎上方白色建築物就是雲海大飯店。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這裡路旁開滿山櫻花。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秀蓮趁著櫻花盛開時,留下花兒最美好的身影。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近拍!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過了第三十六彎後,爬坡可還沒結束,往望風台還有約三百餘公尺的爬坡。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傳說中的望風亭到了!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這位該是「太平公主」的先生。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進入望風台舉目所及視野開闊,靜觀公路蜿蜒如帶,群山蒼翠、茶園連綿,山勢交會許多座高壓電塔,負責輸送南來北往的主要電力。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我想,這位就是傳說中的太平公主,今日一見,人如其名。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要訂購望風台著名「大腸包小腸」,可以打上面的電話。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望風台旁銅製標誌,騎過三十六彎的成就是心靈充實與信心滿滿,讓人領略置身山林騎車的美好。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162甲道真是令人驚喜連連,三十六彎處處都是美景。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終於來到海拔1000公尺的太平村了,我要趕到太平國小吃林媽媽的飯湯,晚去就被吃光了!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路旁山櫻花盛開,非常美麗。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太平村入口有個大茶壺。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往太平村請沿紅線騎行。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太平村社區活動中心外立體壁畫,這臂畫非常有歷史義意。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來到太平分駐所,我得趕緊去辦一件事。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為了支持車友完騎梅山三十六彎,鄉公所委請太平分駐所對完騎三十六彎車友放送完騎証明,再到梅山鄉公所領取獎狀乙張。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值班員警看我太辛苦,破例在分駐所一次頒發二張給我!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太平村舊名為「大坪」,因村民聚居於廣大平坦的山區平地,故取名為「大坪」,後又改名太平。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太平村有「三寶」,村百年九芎木,中空的樹幹、怒張的枝椏,見證太平發展史。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太平村內社區建設完善,街道平直整潔,處處花木扶疏、景色清新。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王勇古厝,古厝的老主人王勇,是大坪首富,古厝外表雖然簡陋,相對於早期山上全是木竹茅屋而言,具有方正的格局,建材考究,已是一村之豪宅。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猴大一路陪我騎入太平村。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梅山茶區含太平、龍眼、碧湖、太興、瑞峰、瑞里、太和等七村,位於海拔八百至一千三百公尺之山區,因氣候較冷,日夜溫差大,雲霧裊繞且平均日照短,非常適合茶樹生長,以生產優質的阿里山高山茶聞名。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太平山區茶葉產量佔大阿里山區的五成以上,加上製茶技術一流,在全國茶葉比賽中連年都能獲得冠軍的佳績,因而贏得「冠軍茶的故鄉」之美名。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太平老街處處有驚奇,王家古厝對街有株仙人掌,竟能生長在900多公尺山區,在嘉慶年間自大陸渡海來台,據說當初僅攜一片仙人掌莖葉,最後在太平老街歷經百餘年,始成老株仙人掌。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從這小路便能走抵三元宮,路旁有傳統壁畫,反應當年先民生活作息。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老街也吹起彩繪風,低矮平房加上五彩亮麗圖案,傳統又現代。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這裡就是我們用餐的地方。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著名的林媽媽飯湯已準備妥當,供大家大碗享用。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經過一早上的騎歷,車友大多飢腸轆轆。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飯湯配紅酒,有林媽媽滿滿的熱情還有車友支持的鼓勵。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靜婷也吃上一大碗,千萬不要客氣哦。大碗白飯加上滿滿的飯湯,滿足一路征服三十六彎的成就感。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繳錢了,雖是單車活動還是有收取保險、餐費。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團慶時抽中遙控飛機的小朋友快樂玩著。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旁邊就是太平山區步行區,吃飽了,可以散散步...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鍾大哥騎的很累,在樹下小睡。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寧靜的太平國小,這裡是山區的教育最高學府。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這裡沒有無網上網的網咖,小朋友最大玩樂就是到學校打球。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在平地已看不到的「大象溜滑梯」,在這裡還能看到。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老街上門口都高掛「鐵雞牌」,這可不是說「內有賣土雞」,可是大有典故的!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日治時代大文豪張文環是嘉義縣梅山鄉人,張文環出生地就在梅山太平老街,幾乎無人知曉。張文環曾力作知名小說「夜猿」曾獲得皇民奉公會文化賞,「閹雞」則曾改編成舞台劇。太平老街上家戶門口都吊有雞型掛飾,象徵他著名作品「閹雞」。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鐵雞牌」大有故事,門牌號碼也是茶香十足的造型。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好吃的山芹菜在此都是有機生產,一把一百,真便宜。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我一路挺騎上半山腰的三元宮。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三元宮供奉三官大帝(堯、舜、禹)為主神,並供奉觀音佛祖與玄天上帝的三界公廟。三元宮香火鼎盛,香客絡繹不絕,亦為太平村帶來不少遊客與商機。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可遠眺太平吊橋。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竹編超大涼亭。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茶要種的好,溼度與霧氣要夠,太平正符合這樣的條件,整個梅山地區的茶葉品質,在台灣茶壇是下港有名聲。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我喝茶已歷二十年,第一次那麼近看茶樹,我日日喝的茶樹原來是這樣。辛勤的農人細心呵護每株宛如子女的茶樹。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處處有茶園,旁邊就製茶工廠。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茶葉講求快摘、快製、快銷,頂著冠軍茶的頭銜,熱心茶農堅持我一定要喝一杯招待茶,真的很好喝,到現在我的喉嚨還回甘著茶香!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準備要回程了,不騎車的車友把單車重新放上貨卡。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結束今日梅山三十六彎騎行,大合照見証我們屏東肉腳無所不至的行蹤。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李大哥重新騎行上路。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中途休憩涼亭。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茅仔埔岑」,有人知道怎麼唸嗎?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遠處則是龍眼國小校區。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龍眼國小學生人數不多,龍眼村幅員廣大,原本小學生遠赴太平國小就學,單程步行就得花掉二、三小時。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山區茶園都以流龍運輸。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這裡是「店仔」,指的是販售山區生活物資品的地方。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大家相約來到華山咖啡區,這裡已是雲林縣境了!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這裡盛產台灣原味咖啡,也能帶回去自家種咖啡。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華山地區夜景是最迷人的地方,我們白天來,當然看不到。店家準備了「夜景照片」滿足白天到訪的遊客。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新任洪會長感謝大家熱心參與,請大家吃著名的咖啡蛋捲。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好喝的華山咖啡上桌了!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大家在此聊天,談的還是今天「愛,憎梅山三十六彎」。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在此合照,我們今天玩的很愉快。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落日餘暉中結束今日旅程,也相約下次再出遊....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梅山三十六彎」,我用心蒐集也處處驚險,一路視野極佳,若有心騎車造訪,請務必警慎小心!
回顧騎歷三十六彎,真的很有成就感....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感謝主辦人林小宏,這種跨縣市騎程,說的容昜,做來困難,能順利完成真的不容昜。
感謝各位車友配合照相,登高騎山路,是考驗團隊合作的騎程,足証屏東肉腳團車耐力夠、向心力強!
遊記照片如果沒有你,很抱歉,照片太多了,總有遺珠之憾,下次再來騎「三十六彎」時,會幫你補上。
屏東肉腳團力征梅山三十六彎之旅


這是最長的單車遊記,不容昜,我真的寫完了,全文完..........



延伸閱讀:
用力騎單車遊記大全集

用力騎 wrote:
屏東肉腳團二月份行程...(恕刪)

呵~搶到頭香~我要中大樂透~"頭獎"~
拜讀用力騎文章,還是回憶滿滿~
繞在大大身邊總是有很多照片哦~
每次出遊還要用力做筆記,就地取材!
真是厲害呀~

頭香被搶了 ~~~~~~~~~~~~~~~~~~~~~
等用力騎大的文章很久了~~~~~
真是太棒的回憶.真是一個蠻不錯的騎車地點.風景又漂亮.可惜這次我只想趕快上山看豬豬...所以一直爬呀爬^^下次有機會再換我當攝影師吧.....
我來上傳幾張用力騎大大的照片吧





以往看著用力騎兄的遊記僅能以憑空想像的方式讓自己猶如置身其中,但這次可不同了,跟隨著貴團開跋至梅山36彎一遊讓我於看遊記時能回味再三,雖然沿途有趕不盡的羚羊,但這滋味卻是甜蜜有加......期待下次還有機會能再跟隨貴團出遊囉。
快樂不是擁有的多;而是計較的少!

LGWEN wrote:
呵~搶到頭香~我要中...(恕刪)

+++++++++++++++++++++++++
號子雯你好:

這篇文很難寫,路線很有挑戰性,我又不能對不起自已用心寫好的筆記,為了要回憶滿滿,我付出汗水及時間,只能一一按圖尋找目標,還好,各個景點及地標都找到了,也不枉此行。

謝謝你的頭香,加分,感謝妳!

杜傑克 wrote:
頭香被搶了 ~~~~...(恕刪)

+++++++++++++++++++++++++++

那天與你同車,覺得你話不多,不過,來日方長,大家慢慢熟了,就不一樣了!
建議你還是要準備車褲,這樣騎車也舒適點,特別是面對難騎的山路,那是一定要的。

加油,讓我一起用力騎車!

頭香,下次讓你補!加分啦。

信封 wrote:
真是太棒的回憶.真是...(恕刪)

+++++++++++++++++++++++++++++++++++++

謝謝你的回文,這次行程在大霧中開始,在豔陽下流汗,最後在落日的結束,很棒的一天!
謝謝你補給我的照,笑納啦!


很快樂與大家同騎,如果將來不能再騎車,我會很懷念這段日子的!

小心翼翼 wrote:
以往看著用力騎兄的遊...(恕刪)


++++++++++++
不太知道你速誰也,但還是謝謝你的回文,特別你說了那麼多感性的話,謝謝你,好車友!

下次一定要與你同騎!

用力騎 wrote:
++++++++++...(恕刪)

跟大家還不熟,所以話不多,真的很高興認識同興趣的車友 0.0

還有,用力騎大大,我那天有穿車褲啦 @@

我習慣車褲外面再穿一條球褲 0.0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