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餐很重要一定要吃,但青島的早餐我卻不敢領教,昨天喝完鮮奶後就一直跑廁所,還好出門帶了五塔散,在出發緊要關頭保住遊興。

出門在外一定準備常用的藥品,到中國一定要帶止瀉藥或治腸胃的藥,對腸胃不好的人來說藥尤其重要。
今天就以輕食米粥為主,千萬不要多吃。

今早不敢再碰鮮奶,改喝咖啡,願能有精神飽滿的一天。

住二晚的錦業大酒店也要轉移了,經過昨晚李村夜街大採購,我們的行李快要撐爆酒店行李車。
錦業大酒店,房務品質不錯,只是壁紙有點脫落,這是該改進的地方,整體來說是不錯的,王碩說今晚入住煙台的酒店雖然遠離市區,酒店附有餐廳很方便,請大家耐心期待。

出發了,昨晚央視天氣預報因北方冷氣團南下,青島及附近地區晴朗寒冷天候,今天要去爬嶗山,心中暗暗叫苦。

為支援海運,山東省建有全中國最密集的高速公路網,多數城市之間可在半日互達。目前高速公路的通車里程達到5000公里,全省80%的縣、市、區都可由高速公路連接。
中國高速公路的設計像是台灣高速公路的翻版,指示牌、ETC、邊線、安全島都好像台灣。

高速公路上閒著也閒著,來研究一下山東省有趣的車牌。
中國的車牌前面代表省籍,「魯A」代表來自山東省會濟南市。

第二個英文字母,主要以副省級城市及地級市來劃分的。
「魯B」代表來自山東省青島市。

也有一說是英文字是按照城市的大小來排的。
「魯R」代表來自菏澤行署。

中國人辦事有原則就有例外。當青島把魯B的數額用完了不能去佔用魯C(淄博),只能新開「魯U」代表來自青島開發區。

「魯F」代表我們即將到訪的煙台市。

「魯E」,來自東營市。

還好目前只有廣東省(粵)用盡A至Z,廣東省登記的汽車數量是全國最多。

你一定不相信,中國還幫台灣準備了車牌字母及代號。
台A台北、台B高雄、台C台中、台D台南、台E基隆、台F新竹、台G嘉義…
感謝中國的好意,台灣應該永遠用不到…(圖為用力騎製作)

遠方就是到訪二天的青島市,今早暫時遠離,我們賞玩嶗山後下午再回來。

新婚的王碩一上車就向大家來個最中國式的問候語:「早上好」!
今天早上主要安排昨天決定嶗山加碼行程,中午品嚐山東地道小火鍋,再走訪青島最後行程青島博物館,然後拉車直上煙台,也就是說今天我們就要離開青島這個美麗的城市。

王碩開始介紹嶗山歷史…
青島嶗山的名稱由來,眾說紛云,據說是秦始皇曾到此尋找仙山,求得長生不老藥,當地居民必須修築道路,可謂勞民傷財,所以才稱為「勞山」,後才改名為嶗山。
一說則是當年流放犯錯的受刑人到此邊遠地區拓殖,又稱「牢山」,後因地名不雅改成嶗山。
王碩又說嶗山為國家五A級風景區,全程採捺指紋以管制人員進出,管理單位非常堅持,請大家一定要配合。

對我來說,小學課本裡告訴我:「登泰山而小天下!,這是我對山東的第一個印象。這次有機會來到青島,才知道山東除了泰山之外,還有一座嶗山,雖是道教重地,名氣比不上台灣人週知的「茅山道士」。
在中國,嶗山道士知名度遠勝於茅山道士

王碩說,山東人有句諺語:「泰山雖雲高,不如東海嶗」, 唐代大詩人李白,也曾寫過「東海上,嶗山去紫霞」的詩句,讚美嶗山的山光水色。
車行約一小時之後來到嶗山景區入口。

九點剛過,室外氣溫來到零度,嶗山腳下吹起陣陣強風,大家都穿上禦寒衣物,千萬別著涼了!

跑馬燈上告訴遊客確遵一人一票到底的規定,買不同的票限制一定的活動範圍,指捺後山上還有查驗站,層層嚴格管制。

據說是週邊民家曾經偷渡遊客入內,為杜絕偷渡事件改採「國安等級」的按捺制度。

中國景點地區有很多女性服務員,千萬不可以像在台灣一樣叫小姐,要改稱服務員。大陸地區小姐意指酒店上班的女生,是很不禮貌的稱呼。稱女性用姑娘而非小姐,如姓林,就稱為林姑娘,入境隨俗是很重要的。

嶗山不止票檢嚴格,連對小朋友身高質量也是一板一眼。

嶗山是中國著名的旅遊名山,被譽為「海上第一仙山」,主峰巨峰(嶗頂)高1132.7公尺,為山東省第三高峰。
王碩說嶗山頂只有嶗山修練頂級道士能上去,一般遊客只能選遊三條路線的固定線。

票買好了,今天就只能遊「太清」路線。

檢票真的是一個一個按捺指紋,台北故宮博物院有數不盡的文物財寶都沒按指紋了…

一般旅行社的遊覽車不能直接開上嶗山,要坐上景區專用大客車上山,一方面是控制人數、維護旅遊品質。我覺得是比台灣用心遊客安全,台灣常發生老舊遊覽車出車禍的事件,主要原因是車齡老舊,還有駕駛沒有熟悉路線,還是有管制比較好的,台灣該學學…

坐上嶗山風景區特有接駁車,我們出發遊嶗山了。

王碩不忘提醒大家一路上只要有按指紋的地方,一定要記得剛才是用那根「指頭」,不然就過不了關。

嶗山一片光禿,花崗石交錯的地型因風化及砂石堆積處長出綠色植物,每棵松樹受限養份不足都長不高,於焉成為今日光禿景象。

巨石嶙峋的嶗山和前方藍色的海,乍看之下就像義大利不知名海岸邊無名小鎮。

路過青蛙石暫停參觀一下,海邊一塊崖石就叫「青蛙石」,就發揮您的想像力吧,取其名的人一定去過墾丁青蛙石參觀。

我們在此下車,準備一遊道教聖地太清宮。

嶗山有山又有海,就是這裡景觀的特色,當然還有中國幾千年來悠久的道教文化。

要前往太清宮再按一次指紋。

我玩過台灣大大小小的風景區就沒遇過要按指紋的,今天算是開了眼界。

另一條登嶗山路線還要坐車再往上走。

海邊氣溫更低,女王像矇面大盜一樣,拍照要拿掉啦,不然還為是我的二奶!

據說嶗山有食之可長生不死的仙藥可求,故歷代均多修道求仙之士來此盤桓,傳說為秦始皇入海求仙藥的方士徐福,就是在此出發。

秦始皇修建馳道到嶗山求仙藥,據說秦始皇來了二次,第二次死在路上,看來終結秦始皇嶗山居功甚偉。

1982年被中國國務院設為中國名勝景區之一,五星級風景區,是中國最高等級景區。

太清宮到了…

今天的天氣其實蠻冷的,雖然有太陽,還是可以像道長一樣吐出白煙。

藍天白雲下的嶗山,美的我無言訴說心情…

王碩解說「道教全真天下第二叢林」的意含:
是全真道龍門派創始人丘處機,吸取了佛教的叢林制,建立了道教的叢林制,以北京的白雲觀為第一叢林,明、清以來嶗山太清宮就是道教全真天下第二叢林之稱,等於是中南海轄下的國務院,這個引喻您懂嗎?。

「閬苑聖德」四字指此地為仙人所居之處,指經過這山門之後就是品德高潔的仙人所居之境。就跟高雄佛光山入口山門後書「不二法門」是一樣的意思。

嶗山是中國道教名山,極盛時期有九宮八觀七十二庵,道士千餘人,邱處機和張三豐都曾在此修道,不過原有的道觀多已經毀壞,保存下來的以太清宮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

我希望能看見仙風道骨的道長在此修練,就像武當山上李慕白一樣氣宇非凡的道長,笑看塵緣凡夫俗子。

不過道長居然拿出手機來,還是HTC智慧型手機,讓我印象有點破滅…
王碩說:「都什麼時代,道長有手機也是正常的吧」。

在嶗山修練的道士並不住在道觀裡,反而密佈的竹林裡一心修練,追求高深道法。

今天適為假日,嶗山上遊客如織,中國實施一胎化造成「小皇帝」現象,小朋友到嶗山玩雙腳從沒落地,全家人轉流抱,這在台灣是不可能發生的。

武當山是練武之人修行閉關及思考的地方,嶗山道士在山上也要練些武術以強健身心。

長長的祈福旗頂,是香客與神明交心的感應天線。

只要用心祈求,道教各路天尊總是公平的保佑每個心有所求的人。

太清宮又稱下清宮,由開山祖師張廉夫在西漢武帝建元元年建立,而現在看到的太清宮是萬曆年復健的,計有殿宇房舍155間,主要分為三官殿、三清殿、三皇殿三個大殿,各有獨立的圍牆和山門。

太清宮及廟宇一樣都把中門座北朝南,太清宮是唯一中國座東朝西的廟門。

太清宮平時不開放中門供遊客進出,左右二個小門各有含意,看您求是什麼而決定。
「先進團體」是請入內參觀,不要擋在門口之意。

王碩說:太清宮中庭現有山茶花樹相傳為元朝張三豐真人親植,樹齡已700餘年。

春初盛開山茶花,山茶花樹每年依氣候、養份不同開出不同色澤的茶花,今年開紅花,代表中國「紅運當頭」是個好預兆。

山猴坐在勒石上與遊客接來送往。

太清宮歷史悠久,名勝古跡、經典文物、名木古樹很多,每個景點王碩都能說出歷史典故來。今天帶隊來嶗山算是他最拿手的路線,因為幾年前他剛大學畢業到旅行社應徵,應試時抽考題目就是導覽嶗山太清宮,難怪一草一瓦他都知之甚詳。

王碩特別介紹南方少見的臘梅。

因花瓣的顏色類似蜜蠟,又在臘月(農曆十二月)綻放,且狀似梅花而得名。
王碩問大家臘梅出現在裡?我隨口唱出「踏雪尋梅」中一段,「雪霽天晴朗,臘梅處處香,騎驢把橋過鈴兒響叮噹…」。

轉個彎王碩又在上課了…
明萬曆十三年,南京報恩寺僧憨山,聲稱奉旨來嶗山建寺,結合地惡霸將太清宮道士逐出,碑記神像盡拋於海,於太清宮前建「海印寺」,並占山為寺場。

後經太清宮小道士徒步上京告御狀,經數十年力爭與調查於萬曆二十三年始得明神宗降旨,為確保太清宮毀院歷史事件不再重演,在勒石上刻上旨意判決,

其中一段「永不起科」之意代表這是天王老子的決定,任何人都不准對此事有意見…

神宗降旨毀寺,道眾於是將太清宮前建「海印寺」全數拆毀,並將舊地保留畫上道教太極卦象,為記取教訓從此全國各道場前均有相同佈置,以告誡後人要彼此尊重教義,莫在輕言對抗。

事件過後憨山大師被謫至雷州,佛教僧人改於另一處再立山門,永不侵犯。
憨山大師懷恨走避他鄉,嶗山頭上出現憨山大師身影化成巨石(王碩手指方向),仍居高凝視太清宮這塊風水寶地。

時至清朝,蒲松齡遊覽嶗山之後,發現嶗山仙氣逼人,景觀太美了,於是在此寫下一篇又一篇的聊齋誌異。
我小學時看過好幾回聊齋誌異,今天真實走入幾個仙氣十足的故事裡。

青島太清宮位於嶗山老君峰下,素有神窟仙宅之說,傳說不但有仙人居此,龍頭榆旁逢仙橋更是神仙出沒之地,常有遊客在此「巧遇」仙人,王碩說通常會有很神奇的傳說,例如在下大雪時見一老人附近散步,卻發現老人沒有足印…
因為發現神仙的機率太高了,此地就叫逄仙橋。

龍頭榆傳說種於唐代,至今已歷千餘年,故稱「唐榆」。枝幹彎曲有形,很像龍頭,又名「龍頭榆」。

中國人總是對樹木有很多傳說,摸龍頭榆的「龍頭」就會出人頭地,摸「龍尾」就會早生貴子等…
女王真的去摸龍頭,看來她是希望「出人頭地,賺大錢」!

上嶗山前王碩在車上一直說,你們一定沒有看過神明比中指的吧?在嶗山真的神明成「中指神」。

台灣有個知名度很高的人叫「中指蕭」,不止擋在救護車前面,還比出中指,成為家喻戶曉的負面人物。嶗山道教糾察王也比中指,如果連神明也比中指,我們回台灣要怎麼教小孩呀?

王碩開始娓娓解說為什麼「比中指」,不按個「讚」的原因?

糾察王由玉皇大帝封為「先天主將」,司天上、人間糾察之職。以左手掐離文位,則中指比中中節來趨吉避凶。所以糾察王不是「比中指」而是為祈求上香的香客趨吉避凶,千萬不要誤會了。

王碩說據蒲松齡的聊齋誌異的道士穿牆術中描述:蒲松齡在嶗山太清宮的這個小亭子中,看到一位小道士端茶而來,其影子就隨之穿牆而過的故事,現在這面牆及小亭子已經成了遊客體驗穿牆術之地。
原來我看過聊齋穿牆術是在此啟發靈感,當時是小學生的我還信以為真。

我坐的小亭子據說就是蒲松齡寫穿牆術靈感落筆之處,難怪我坐在亭子裡就好想寫遊記。

嶗山有個神泉池,投錢許願總是二岸華人共同祈求好運的默契。

王碩說如果丟下去的錢可以浮在水面,就會得到好運。
我想,錢都會沈下去吧…

三官殿大堂前這株山茶樹,樹齡已有六百餘年,王碩說是道教創始張三豐從長門岩島上移植過來的,蒲松齡在聊齋志異中敍述一位黃姓書生在太清宮苦讀,山茶花化身成香玉及降雪的女子,與書生相識後的淒美愛情故事,就是這顆山茶花樹的化身。
記得小學六級的我看到這段淒美「人樹相戀」故事時,開啟我對異性的無限想像…

拜斗是道教獨有科儀,始創於漢張道陵天師,道士在此修練更高法力。

我們一行二十五人聽著王碩非常深入的解說,如果你的口袋夠深,可以自費請太清宮美麗專業女導遊陪妳漫步嶗山…

三皇殿殿內正中奉伏羲大帝神位,左奉神農大帝神位,殿前石壁間鐫刻元太祖成吉思親頒發褒獎丘長春真人的聖諭,其中如朕親臨字句確立嶗山道士歷史地位。

台灣人總是好奇的問王碩說,嶗山鎮山之寶是什麼?

三皇殿前有漢柏兩株,均為西漢元年張廉夫道長手植,二千多年歷史。其中一株,樹幹有雷擊燒焦痕跡,樹幹中空寄生一棵五味子樹寄生漢柏樹幹之上,構成「三樹一體」,成為嶗山獨有的奇觀,也是嶗山鎮山之寶。

其實嶗山不止有漢柏為鎮山之寶,滿山絢嶙的怪石本身就是最好賣點。

刻上紀念文字的嶗山石也是遊客到此選購的紀念品之一。

嶗山獨特的地理環境,優質的水源種植的嶗山茶,色香味形俱佳,配合山勢取名嶗山雲峰茶。

看完太清宮' 王碩決定讓我們爬嶗山一小段…

帶著簡單茶水,頂著微冷的山風我們步行上嶗山。

女王向來不愛運動,拉著我陪她一步一步走上嶗山。

嶗山半山腰上處處有美景。

沿步道拾級而上更顯寧靜之美。

新婚的王碩真的很忙,不止要洽接業務還要隨時接老婆的電話,改革開放之後中國不稱太太為愛人,接受老婆這個新名詞。

從嶗山下到嶗山村落海拔差約一千公尺左右,機車是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一至二部打擋機車。

嶗山屬青島行政區,連消防隊都蓋成德國風味。

完成嶗山爬山後,離午餐還有一段時間,友人拿出山東名產槓子頭請大家吃補充體力。

在海上第一名山-嶗山前合影,見証我們不一樣的青島加碼嶗山行。

再看一眼美麗的嶗山,雖然多花三百元人民幣,卻是物超所值的行程。

回到山下,趕緊去上洗手間(中國稱衛生間),身為國家五星級的景觀區,沒有門的衛生間是讓人汗顏又難為情的。

換上我們的遊覽車回青島市區用午餐。

青島市有現代化機場,有打漁的舢舨更有可愛的三輪車,傳統與現代交織的就是青島。


青島第二中學簡稱青島二中,是一所有八十多年歷史的老牌名校,歷年的入學錄取成績、高考成績、競賽成績都保持青島市第一,被公認為青島市最好的高中。

中午享用個人小火鍋,滿桌食材來份小火鍋正是時候。

青綠的蔬菜。(有人知道這是什麼菜嗎?)

山東火鍋不重高湯,一鍋熱騰騰的火鍋加配、佐料就要開動了。

王碩知道大家爬完嶗山很餓,先上來一盤山東大水餃。

小火鍋料來源就是火力十足的小瓦斯爐,在台灣我真的沒看過。

如果沒有吃飽還能單點大饅頭,沒幾個人有這般好食量吧?

嶗山屬青島市嶗山區,為了紀念嶗山上寫成聊齋誌異的蒲松齡,在嶗山一隅命名松齡路。

嶗山區人民檢察院,每次看到法院都感覺好親切,不是我喜歡上法院,那是我在台灣工作的地方。

午餐過後我們沒有時間休息,趕往青島市最後一點景點參觀。
青島博物館

青島博物館是中國國家一級博物館。

青島博物館從歷史起源開始有系統介紹青島這個城市。

青島依山靠海,早在遠古前就有人類活動遺跡。

歷史上山東擁有最多人文遺跡,著名田單復國、火牛陣攻城就發生在即墨城(青島附近)。

山東歷代曾出現許多傑出的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等包括: 孔子、孟子、莊子、墨子、孫武、孫臏、管仲、諸葛亮、曹操、王羲之、李白、杜甫、蘇軾、李清照…等家喻戶曉的人物。

早上剛去過嶗山在青島歷史上也佔有一席之地。

1897年德國以「巨野教案」為借口派兵強佔青島。1914年日本侵佔青島,取代德國對青島進行軍事殖民統治。

1922年中國收回青島,設立膠澳商埠督辦公署,直屬北洋政府。1929年設青島特別市。1930年改稱青島市。1938年日本再次侵佔青島。

1945年國民黨政府接收青島,仍為特別市。194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攻佔青島,接管政權。

青島擁有明媚的山光水色,吸引中國近代歷史上的一些名人前來定居,包括康有為、沈從文、聞一多、老舍、梁實秋等,並留下故居見證青島的人文發展。
青島市特別把名人故居整建成「文化名人故居一條街」,讓追隨者可以在依山而建的濱海城市找到偶像生活蹤跡。
最具代表性數康有為先生,留下詩句來形容青島:「碧海青天,不寒不暑;綠樹紅瓦,可舟可車」,成為一代佳句。

五四運動發生於1919年的5月4日,是一場以青年學生為主的學生運動,以及包括廣大群眾、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階層廣泛參與的一次示威遊行活動。起因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完結後舉行的巴黎和會中,列強肆意踐踏中國主權,把德國在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即山東問題。當時中國的北洋政府未能捍衛國家利益,在列強面前顯得軟弱,使國人異常不滿,從而上街遊行表達不滿。當時最著名的口號之一是「外抗強權,內除國賊」。

我們在此合照,也算完結在青島的二天旅程。

離開青島市後我們開上高速公路北上,目標山東北方國防重鎮--煙台。

高速公路週邊俱是荒涼景像,黃楊木成列倒映夜色即將來臨的黑。

長日將落,遠方地平線只剩一抹餘暉,在台灣看不到的景像真的好美。

不到六點安抵煙台市已是華燈初上。

還來不及看清楚此行到訪的第二個城市,我們就被送到近郊的華宇大酒店。

一路舟車勞頓,讓我精神有些不濟,一看到酒店派出迎客的「小悶」(指未婚可愛的小姐),嫣然一笑的表情,高挑的身材、細白的肌膚,難怪那麼台灣男人到東北來會樂不思蜀…

王碩先安排大家吃飯吧…

首先盡地主之誼歡迎我們的煙台啤酒。

吃了幾天的山東大米,覺得這米一點都不輸台灣米,因為山東大米一年一收,稻米吸收了一整年大地精華,所以品質超好。

吃膩了好酒好菜,真的很懷念女王的家常小菜。











刻意切成細片的山東大饅頭。

片片都可透光,夾上一片五花肉就成台灣「割包」。

煙台雖位處邊陲,酒店的品質中等,並不像王碩一路上說的那麼差,導遊總是要把不好的先說在前,客人才不會太失望。

房間品質還不錯。



房務員送來行李,房務員來自新彊,在武漢唸大學,卻在山東煙台工作,一個月薪一千二百元人民幣,每年要花六天坐火車回家一次。

房間電話不能打回台灣,只好改打公用電話,出門玩三天了雖然天天打電回家,還是很思念家裡的小朋友。

酒店外面氣溫零下,也沒有ktv可歡唱,只好在房間收看「鎖定美軍特使」…

中國職籃也是不錯的選擇。

突然轉到這一台,我先是一楞,沒想到台灣的名嘴也現身山東煙台,滔滔開講的還是台灣內政與中國的關系,我突然覺得台灣的影響力真是無遠佛屆。

來山東第三天了,什麼都不想說,真的好想家…
未完待續....
山東青島、煙台、威海黃金海岸五日之旅(第一日)
山東青島、煙台、威海黃金海岸五日之旅(第二日)
用力騎單車遊記大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