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靜大地
是我的畫布
輪動軌跡
幻化為一幅翩翩粉彩
躍然於上
───蘭陽蝶形道

以蘭陽地區三大河岸(宜蘭河、蘭陽溪、冬山河)為主要路線,北倚宜蘭河、中線蘭陽溪、南臨冬山河,可分為溪北環線、溪南環線。如果串聯,就呈現出一幅彩蝶,是如詩畫境。

這是由「千里步道籌畫中心」所公佈的精選路線 千里步道籌畫中心精選路線 ,它默默地存在許久;就如這彩蝶,靜靜地依偎在蘭陽仙境。在一個偶然巧遇的機會下,我發現了牠的存在。

千里步道籌畫中心由徐仁修、小野、黃武雄教授所發起,並加入一群熱愛環境、身體力行的人,意圖伴隨著文史景點與生態據點,串聯全台,「千里步道,環島慢行」。


【遊記】

蘭陽蝶形道

中午12:30匆匆抵達市府轉運站,藉由首都客運,約於13:40抵達宜蘭。
蘭陽蝶形道

一旁宜蘭酒廠頗有人氣,內部散發著濃濃日造建築風味。這趟臨時出發的決定,僅有半天可供騎行,不能隨意任我行,繼續往目標前進。
蘭陽蝶形道

接近堤岸,迎面的之字木棧道,招呼著我這台北人客。
蘭陽蝶形道
蘭陽蝶形道

天呀!我的這趟旅程不是文史之旅呀!一上河堤就賺到。西鄉廳憲德政碑 文化資產個案導覽 此碑為日治年間(1905),宜蘭紳民為感念首任宜蘭廳長西鄉菊次郎,為免除宜蘭河水患,建造堤防,特在宜蘭河畔建造「西鄉廳憲德政碑」。
蘭陽蝶形道

沿著河堤,遠離塵囂,有著一絲慵懶,我要編織著一幅圖案。
蘭陽蝶形道

發現左側一座異樣建物,頂上機首作勢向空。
蘭陽蝶形道

思源里飛機掩體1 文化資產個案導覽 創建於日治年間(1943),作為保護及躲藏軍機之用,現名「思源機堡」。
蘭陽蝶形道
蘭陽蝶形道
蘭陽蝶形道

「阿泥幾,聽說最近前線戰事不順,好幾個朋友都出去沒再回來了,我們什麼時候出征?」
「叭嘎!你還小,誰叫你加入的,趕快回家去,好好孝順爸媽,等我去把死阿斗啊打個東倒西歪…。誰?誰在外口?」
…,夭壽骨,緊閃卡烏樣,緊照!…。
「你是勒跨啥?今那日拐門啦」,一個阿伯路過,可能誤把我當…。哈哈!還好我裝備齊全,「你是來騎車?沒麥喔」。
蘭陽蝶形道

續沿河岸,輕風拂面,視野展望,倒影橋面。
蘭陽蝶形道

這一戶應是仿都鐸式建築,隱身林內,低調奢華。
蘭陽蝶形道

左前方有一小廟宇,前方阿伯悠閒慢速,河道蜿蜒多彎。
蘭陽蝶形道
蘭陽蝶形道
蘭陽蝶形道

咦?修路!小抖!今天以老鋼管出車,還好,能應付自如。
蘭陽蝶形道

進入員山鬧區。衛生所旁建物也散發著濃濃日造建築風味。
蘭陽蝶形道
ps. 我是右轉過橋,感覺越騎越不對,遇當地人問路,折回過橋直行,走回正確路線,才進入員山鬧區。

右轉切入金山東路,入眼就是另一飛機掩體。
蘭陽蝶形道
ps. 此為員山機堡,未列為古蹟或歷史建築。

「此路一去無回頭,只可遠觀緊翻頭」。短短對聯,道盡「為國捐軀不歸路」的誓死精神。或者…,也或者有含著一絲絲「無奈」吧?
蘭陽蝶形道

道路與路樹的分隔、水圳縱橫交錯的田園和家園,一幅幅畫意,盡入眼廉,這是趟超低排汗量的旅程。
蘭陽蝶形道

抵達宜蘭運動公園,奇怪!有路障,不容許汽機車進入。這下可讓我為難了,一眼望到底,四線寬廣又舒適。不管,進入!見步行步。
蘭陽蝶形道
蘭陽蝶形道
ps. 經由路障導引,居然在逆向快車道騎車,哈哈!偶一順勢為之,還真有些許莫名快意。

路經凱旋國小,感覺超優,能在這念書的小孩有福氣。
蘭陽蝶形道

宜蘭濁水溪治水工事竣工紀念碑 文化資產個案導覽 宜蘭濁水溪(今蘭陽溪)早期常於大雨後引發水患,日治年間(1929)耗費鉅資,進行濁水溪治水工事,並於1936完成。為紀念此重大工程,立碑紀念。
蘭陽蝶形道

這位媽媽帶著二位小朋友,快樂的親子遊,很樂意的同意給我留個記錄。
蘭陽蝶形道

過蘭陽大橋,按之前所做功課,先看看一旁平行的舊蘭陽大橋。這有四座橋平行,二座公路橋、二座鐵路橋。由右到左往宜蘭市方向看,依序為新鐵路橋、舊鐵路橋、舊公路橋、新公路橋。
蘭陽蝶形道

橋墩只有三座,舊鐵路橋和舊公路橋共用同一橋墩。舊蘭陽大橋 文化資產個案導覽 、蘭陽溪舊鐵路橋 文化資產個案導覽 分列為宜蘭市、五結鄉歷史建築。
蘭陽蝶形道

投出!進?不進?彈了兩下,得分!
蘭陽蝶形道

一旁現代造型涼亭小休,喝口水。一位媽媽帶著四個大、小朋友經過,共五人三車,「哇!生四個」,這位媽媽哈哈大笑的離開了。
蘭陽蝶形道
蘭陽蝶形道

三角點、圖根點等基石是山友們登頂記錄所熱衷,而我卻愛佇足碑石,展讀歷史。
蘭陽蝶形道
蘭陽蝶形道

背一包、提一包,這位大姊應是歸鄉的遊子;前方阿伯車尾夾帶雨傘,擺明是下雨也要騎車,讚。
蘭陽蝶形道
蘭陽蝶形道

沿途總是會遇到短暫的綠廊,雖然不長,卻有飛鳥盤繞、跳躍其間。
蘭陽蝶形道

按導覽指示,一旁是羅東運動公園。
蘭陽蝶形道
蘭陽蝶形道

前方的外國朋友騎著改裝親子車,剛從我旁邊過去,一會兒,下河堤往住宅區去了。他應該是這裡的台灣女婿吧?
蘭陽蝶形道

前方三位同學,正聊著學校的事,言談開懷,好不快樂。也讓我短暫地時光倒流,憶起圖書館邊看書邊偷瞄美眉的青澀國中時期。
蘭陽蝶形道

冬山鄉好所在。
蘭陽蝶形道

又看到一幢仿都鐸式建築,有著老虎窗及煙囪造型。
蘭陽蝶形道


左手地圖、右手相機,邊騎邊拍,清涼如意,慢讀蘭陽。
蘭陽蝶形道
蘭陽蝶形道

咦?水圳、圍堵、徒手,動作俐落,抓了至少20尾,我看傻了!傻了足足超過五分鐘。遇到抓魚達人了!
蘭陽蝶形道
蘭陽蝶形道
ps. 經由一旁阿伯告知,這三位是越勞大哥。真是超厲害!!!

宜30縣道7.1k~7.4k是先人夜總會,7.5k留個記錄。
蘭陽蝶形道
ps. 按Google Maps,八寶路右切寶泰路,再左切寶慶路,小繞一下,就可回到八寶路。

土地公廟前有埤塘,靜!一路的靜。
蘭陽蝶形道

走自行車道,進入冬山河森林公園。
蘭陽蝶形道
蘭陽蝶形道
蘭陽蝶形道

冬瓜山橋 文化資產個案導覽 連續拱形開口低護欄、圓形橋頭柱,表現出古典氣氛;石砌船形橋墩,依循著水流角度方向,破浪砥柱,皆為典型日治期間橋樑造型。
蘭陽蝶形道
蘭陽蝶形道
蘭陽蝶形道

高架鐵路下方自行車道是由舊鐵道所改建,過冬山火車站,切入河岸自行車道。
蘭陽蝶形道
蘭陽蝶形道
蘭陽蝶形道

撲面的雨珠,分化為左右雙翼,迎著微風,隨著地形起伏,輔助著貼地滑行。
蘭陽蝶形道
蘭陽蝶形道

這是座仿古橋,龍形樣式簡單,樸拙有味。
蘭陽蝶形道
蘭陽蝶形道
蘭陽蝶形道

陣雨過後,已無旅人。悠然獨旅,愛騎相隨。
蘭陽蝶形道

這是此行的地圖原型,我的路線計劃大抵與之相同,僅在左右岸的選擇、部份路段略有差異。當然不包含計劃以外的迷航或意外的改道。
蘭陽蝶形道

按路標導覽說明,這是整建後的舊碼頭遺址、鎮河廟。
蘭陽蝶形道
蘭陽蝶形道

現今廟宇剪黏,採彩色玻璃或壓克力,顯得光鮮華麗;不似傳統瓷片方式,全憑匠師選色及手工藝,越陳越夠味。
蘭陽蝶形道

雲層、霞光、傳統厝,河岸、倒影、單車道。興之所至,亂彈調。
蘭陽蝶形道

修路!折回過橋。加禮遠橋?!!!
蘭陽蝶形道
蘭陽蝶形道
蘭陽蝶形道
ps. 回到家考了一下,加禮遠可能是噶瑪蘭音譯的一種,沒把握。

過橋走左岸,是該加速趕進度了,因為「家裡遠」啊!切入左岸就發現是長長木棧道,唉!吐大氣,就拍一張留念吧。
蘭陽蝶形道

隨手拍。現在時間已是18:30了,有點餓,拉高轉速。
蘭陽蝶形道
蘭陽蝶形道
蘭陽蝶形道
蘭陽蝶形道
蘭陽蝶形道

返回蘭陽大橋。還好先前已先造訪,不然這下真的難拍了。
蘭陽蝶形道
蘭陽蝶形道

奇怪!這路不對呀,過蘭陽大橋,卻連河堤也過了,剛剛好像沒路可通河堤呀!隨意找了間柑仔店,喝了罐花生牛奶,體力補充一下,我要繼續編織未完成的蝴蝶圖。
蘭陽蝶形道

切回河堤。完全沒路燈,久久才一盞。黑加暗、暗加黑!我的前後車燈是給別人看的,是避免被別人撞的,不是戰術照明燈,可別摔下河堤、上新聞,那可是很冏、笑翻人的。下河堤,改走河堤邊道路。
蘭陽蝶形道
蘭陽蝶形道
蘭陽蝶形道

修路!碎石,有爛泥,沒法騎了,我到了那裡了?按時間判斷,應該是快到今日的出發點,也差不多該返航了。
蘭陽蝶形道

慈安寺主祀觀世音佛祖,先將自己的手、腳清洗一下,再來感謝神明保佑平安。問明道路後,只要直行,再約5分鐘,我就可以回到宜蘭轉運站的下客處了。
蘭陽蝶形道

宜蘭火車站後站隨手拍。
蘭陽蝶形道

返回台北。要回家洗車了,真是誇「髒」。
蘭陽蝶形道
蘭陽蝶形道

第一張是原型圖,第二張是我編織的蝴蝶圖。雖然有點走「針」,但還不算太走「味」。你要不要也來編一個?
蘭陽蝶形道
蘭陽蝶形道
文章關鍵字

kotaine wrote:
平靜大地是我的畫布輪...(恕刪)


宜蘭小的去騎過好幾回腳踏車了,但都是蜻蜓點水,
實在不知該怎樣形容這篇,美圖加上文字敘述之後,
整篇都活靈活現的,讓沒去過的我們也身歷其境,
何止是一個讚能形容的,+5我都還嫌太少.
jameslee599 wrote:
何止是一個讚能形容...(恕刪)


過獎了,小弟繼續努力。
蘭陽盆地,對我這中部人來說很是陌生且多雨的地方
拜讀大大的蘭陽遊記,多元且詳細介紹,對蘭陽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讚...+5。

kotaine wrote:
平靜大地是我的畫布輪...(恕刪)

賞心悅目,奉上僅有的5分
很喜歡您的遊記中總是充滿歷史與人文的部分。
5分奉上是一定要的!

不過有一個地方不知道是不是筆誤。
英國歷史上的 Tudor dynasty (1485–1603)一般譯為「都鐸王朝」,而不是都譯王朝。

Tudor architecture 都鐸式建築指的是當時流行的建築形式。不過照片中那兩間應該是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的仿都鐸式建築(Tudor revival architecture)。
網路上找到了一些資料,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一下。
都鐸建築

Tudor architecture

Tudor revival architecture
很棒的遊記,又讓我回憶這裡優雅的面貌。

蘭陽的美單車最知道....

容我轉貼至FB
https://www.facebook.com/keeprotating

加分!

台灣.用騎的最美

takemehome96 wrote:
很棒的遊記,又讓我回...(恕刪)


路線圖下方的那個圓幾乎和我假日騎的路線一模一樣

每張照片都很熟悉,常常都會想「宜蘭真的個騎車的好地方!」

感謝分享~
先謝謝laihummer大、RBB213大、shonwei大的賞文及鼓勵,

小弟是第一次走這蝶形道,結果龜速到後面一大段只能夜騎,匆匆而過了。
ps. 下次經過,再去細賞後段。

蘭陽地區非常適合悠閒慢騎、細細品味,騎快可就容易錯過了。

============================

WilLiao大大說的是,應為「都鐸王朝」。謝謝您!
ps. 鐸,音同「奪」。

============================

報告takemehome96大大,非常歡迎大大轉貼。分享是一種喜悅。謝謝您!
很棒的遊記&路線
下次可以依樣畫葫蘆走走看
宜蘭真的是騎車的好地方 有山 有水 有海.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