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五月,太座的公司給經理人辦了個單車環島時(真有心的公司),心中第一次有了也該去環島的念頭...享受一下最單純的旅行樂趣...
太座也很好心,幫忙詢問了公司是否可以攜眷參加....不過,這有點強人所難啦...,公司的經理人活動硬要有個外人插花...總是不太好...這就想法就這樣一直晾在心理...一直到看到Ray的文章,原來環島可以簡單到這樣...
2015年7天6夜環島歷險記看Ray兄的旅行,似乎是我也可以完成的行程...嗯嗯!假期在哪裡?
四月17日,郵件裡出現了會議與工作時程調整的通知,跟著改了一下行事曆,突然注意到 4/27 ~ 4/30,只剩一個會議要處理,而這個會議是可以找到代理人的....當下與代理人敲好工作,去找長官請假...長官呵呵笑了一下,聊了一下我的可能行程,批「準」....有個喜歡運動的海派長官,真是不錯....就這樣,日期確認了...連同 5/1假期,共七天.....(4/25~4/26被太座預定活動了)!就這樣。沒關係,很滿意了...真的,能擠出這個時段,真的讓人很滿意了
開始準備這趟旅行,三月中,車子剛大保養完,沒有太多問題,熟練一下換胎動作與CO2氣瓶使用,真好,剛決定時程,第二天出門騎車時就爆胎了,剛好好好再練習一次...
沿著 Ray 兄的作法,準備了很簡單的行李:
人身:
一套長袖車衣,準備穿七天,每天到休息時就洗乾淨,脫水晾好,
一套輕鬆運動服,與三件免洗內褲(兩天用一件),兩雙襪子,面巾與小毛巾(擦汗擦臉洗澡都好用)。
兩副運動眼鏡,偏光與增亮各一副,增光鏡是萬一騎夜車時用的...
就這樣。
車上的裝備;
因為不喜歡在身上揹東西,所以去年就買了一個快拆的 T-ONE快拆式後貨架備用(總算有機會用了),這貨架有側架,個人覺得比較牢靠穩固。再來是後貨包、三角包、上管包、與座墊包,各準備了一個,手機與信用卡,就放在上管包中,其他補給品、備用電源等,就放在三角包,其他的東西,就放在座墊包與後貨包上了。最後是兩個水壺。
兩條內胎,兩隻CO2氣瓶,因為怕運氣不好,所以還是準備了一支可打100psi的隨身打氣筒與免膠水補胎片,補裝備時,老闆還教我去買罐鋁箔包飲料,喝完洗乾淨剪成小塊,當外胎受傷時,可以當內襯用,這樣就可以不用帶外胎了!
Garmin 500、手機以及旅行電池的旅充與充電線,兩組前後車燈...
還買個輕便型的攜車袋,由蘇澳搭火車到花蓮用,另外太座說,萬一騎不完,就打包坐車回來...這樣心理壓力比較小。
補給:
一張悠遊卡/信用卡,一點現金。
十二支七七乳佳巧克力,在花東肚子餓卻找不到便利店時,先頂著用。
台灣便利商店很多,每兩個小時左右,就會找個便利商店補給一下,香蕉、茶葉蛋、義美豆漿、御飯糰...,少量多餐,不要吃太飽。要大吃一頓,等晚餐吧,太多食物堆在肚子裡,還是有點重量,會影響動力輸出的。帶出門的十二支巧克力,因為找不到補給點吃掉的也只有六支。台灣的單車旅行可以這麼舒服,便利店還真是功不可沒。回到家時,竟然完成生平第一次及集點換購公仔活動,這五天,大概在便利商店裡吃了三十根以上的香蕉,三十個以上的茶葉蛋,還有與幾十公升的水與運動飲料(個人現在可以說:「比較喜歡水平衡...」)。
水:兩個水壺很重要,當只剩半壺水時,一定要找補給,口渴比肚子餓更讓人難過啊~~~氣溫高,沒有適當的補水,體力很容易出問題。
整個東西都裝起來,出發時就是這樣了:

最後,忘記金融卡了....身邊快沒有現金時才想起來,人已經在台東了...,還好,靠太座台東分公司的同事幫忙解決「轉交現金」這問題
計畫:
好像沒什麼計畫,只有第一天比較具體,就是由桃園到蘇澳,坐火車到花蓮。主要是太座一直不希望我騎蘇花,剛好東部也有地震,為了安全,就先跳過這段了(所以只剩十分之九圈)。
每天的規劃是騎到傍晚四點時,就開始安排下一個住宿點。
第一天:
桃園到蘇澳新站,火車轉花蓮,133 km

原本希望六點出發,可是出發前看到一份電子郵件,決定坐下來把事情處理好再出門,點「寄出」文件時,已經八點半了,趕快換裝出門...。
桃園 - 三峽- 110線道 - 新店 - 北宜公路 - 頭城 - 礁溪 - 191甲線道 - 蘇澳新站
天氣很不錯。這是個好兆頭啊...可能是週一的關係,路上車子也很少

一路慢慢爬到海倫咖啡(12:30),第一次來,結果主人還在休息,只好繼續滑到坪林吃午餐。

好久沒有來坪林了,北勢溪還是很漂亮啊

看到宜蘭了,第一次騎單車來...但覺得宜蘭的田園風光好像有點變了,多了很多農舍,田野好像也有些破碎了

到了蘇澳,很高興到冷泉前留張照片當紀念,進了車站要買前往花蓮的區間車票,才知道這裡沒有車到花蓮,要到「蘇澳新站」搭車!哇...只好慢慢折回去新站。也才知道不是每班區間車都可以直接帶單車上去,就趕快把車裝進車袋準備上車了。

在等車時,搜尋了一下車友推薦的民宿,選了車友都說好的 BWEI單車民宿,聯絡老闆後入住,晚餐、洗衣服洗澡,拉筋躺平,和太座講講話,結束這一回合的旅行...,一切還算順利。
睡前,對自己能不能騎完一圈,還是有點懷疑...
第二天:
花蓮到池上,133 km
在網路上車友大力推薦193線道,民宿老闆也很推薦,所以決定走 193縣道,沿花東縱谷南下。民宿老闆也說,193線道與台九線之間有許多橋樑,累了,隨時可以回到台九線上。

沿著台11線,穿過花蓮溪,就到了193線道的入口


遠看台九線與花東縱谷,雖然太陽不小,但很多時候都可以躲在樹陰下前進...




沿途可以看到許多部落的雕塑



這裡也有愛貓人士喔...不過只看到一隻黑貓...

太巴塱的圖騰

騎著騎著,遇見這景觀藝術,也在google上看到有個「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就決定轉過去,然後轉台九線,繼續南下。

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真的是值得來走走的地方,在這裡晃悠到中午,餓了,決定到瑞穗補給午餐...
一望無盡的鳳梨田

簡單美麗的裝置藝術,在藍天平野中真的非常漂亮



瑞穗有名的粽子

吃過飯,補充水份水果,爬上舞鶴臺地,當然要來與北迴歸線公園留念一下。

穿過玉里,下午四點半左右到了池上,決定不再前進了,晚上就住在這裡。不再前進的原因是東部不比西部便利,快五點了,錯過可住宿的城鎮就麻煩了,另外還是很懷念伯朗大道,很想再去好好看一下,就決定停在池上了。一樣,透過車友的推薦,很快確認要住在「燕之家」...離大波池、伯朗大道、火車站都很近,乾淨清爽。
放下行李,決定先到伯朗大道看看,人好多啊!都是陸客與香港客...當下決定掉頭去吃全美行的便當,明天清晨再來。
與前一天一樣的動作,晚餐、洗衣服洗澡,拉筋躺平,和太座講講話,結束第二回合的旅行...還算順利。還是會想,真的可以在假期結束前騎完嗎?
第三天:
池上到東港,201 km
一直在想要不要由壽卡轉旭海到墾丁,上次開車去過旭海後就一直忘不了,雖然也騎了小折走過恆春半島,但那次並沒有騎到旭海...,很想騎著單車再享受一次墾丁到旭海間的東海岸,只是這次是由池上出發,到大武要100km,再爬上壽卡到墾丁,有點拼...
邊騎邊考慮後,決定以順利完成環島旅行為優先,壽卡-旭海-墾丁這段,留待下次恆春半島挑戰賽再騎(這樣才有理由再來啊)。這次以。所以決定過壽卡後就找楓港附近的民宿休息,然後開始北返。
今天的行程真是有點壓力啊....

六點就整裝出門了,先去看清晨的伯朗大道


被折騰得很慘的金城武樹,唉,希望它早點好起來

與農民聊天時,被告知伯朗大道入口處是197縣道,可以直接南下台東。好就這麼定了...反正隨時可以再回到台九線。
197也是很漂亮的縣道啊


隔著卑南溪遠眺花東縱谷



一路行進到瑞源附近,突然看到告示,說前方兩公里處為碎石路面,考量後面的行程與安全,決定切到台九線上,繼續南下。
鹿野附近的綠色隧道,還是一樣漂亮


太麻里附近的海邊



長緩坡開始了

在便利商店補給時,遇到美利達的環島車隊,還有小朋友一起來喔...好羨慕有保母車啊

一路順利到大武,開始爬壽卡,還好很習慣桃園台七線,也就帶著那感覺,慢慢上到壽卡,除了大車多,倒沒有太大的問題。
15:40上到了壽卡,呵呵!比預計早一點!也遇到幾位車友,交換一下單車旅行的經驗,這幾天旅行,今天是最多話的一天啊!
要離開前,注意到一位車友穿著太座公司標誌的車衣,詢問一下,才發現他是太座公司的高階主管,也非常喜歡單車旅行...哇!傳張合照嚇一嚇太座...
希望在太陽下山前脫離山區道路,所以16:15開始下滑到楓港,因為天色早,就決定先到枋寮再說。
看到台灣海峽了

今年芒果應該會大豐收,整個枋山一帶的芒果樹都是結實累累的...

到了枋寮,在便利商店補水補點心時,順便搜尋了一下晚上要住哪裡,東港似乎是比較好的選擇,離枋寮也僅有21公里,當下把車燈全都裝起來,決定「夜騎」這段路。這也是這次旅行,總算用到前後燈的一段路...
到東港,搜尋一下旅館民宿,決定「華安旅社」,就在東港最熱鬧的大街旁,晚餐、散步都方便。一樣的動作,晚餐、洗衣服洗澡,拉筋躺平,和太座講講話,結束第三回合的旅行。
睡著前,覺得自己應該可以完成這個旅行了。
第四天:
東港到北港,170 km(這可稱為一日雙港嗎?)
東港離桃園約380公里,該用兩天或三天來騎呢?會有這個問題的原因是,太座覺得我出來很久了,希望能早點回家...當下的決定是看看今天騎到哪再說,就一路到北港了。
五天的行程中,今天最辛苦,雖然早早就出門了,但今天的氣溫最高,在嘉義時,Garmin甚至記錄到37度,高溫讓體力耐心都流失得很快;再來在高雄時遇到上班人群,騎騎停停很不順;到台南時,又一直遇到紅綠燈,雖然台17線沒有太大起伏,但就是一整個不順,這時腦筋一直想念花東的好山水啊!中午前,總算到了安平午餐與休息....

東隆宮最有名的牌樓...這牌樓可知東港民間的財力啊...


高雄,上班的人群

楠梓溪,整治得也不錯了,在這裡,會一直遇到訓練中的空軍官校教練機

到安平港了,剛好十一點半,散散步,整補一下,安平真的是個會人讓流連的地方





安平的杏仁豆腐冰,加點仙草...,天氣太熱了,需要消暑一下

穿過安平繼續前進,一路到嘉義,兩旁還保有許多溼地,喜歡賞鳥的人可以多留意
我需要一點烏雲,快融化了

到北門了,再累,還是要走走看看
烏腳病紀念園區

撥牡蠣的婦人

北門遊客中心



水晶教堂,滿滿的陸客,就不過去了,離開時遠眺溼地上的水晶教堂,還是很有味道啊

溼地裡,可以看到各種水鳥



學甲的魚塭人家

東石,成山的牡蠣殼

北港溪,今天被熱翻了,決定夜宿北港了,請太座幫忙先搜尋一下民宿

Google帶著由台17線經縣道轉往北港的路上,看到農民正在曬蕃薯籤,很少看到了

北港的田間,稻米與花生居多

很威武的小廟,可是沒有人可以告訴我的典故

到朝天宮了,今天就住在朝天宮後面的笨港客棧中,也是很多車友推薦親切老旅館

一樣的動作,晚餐、洗衣服洗澡,拉筋躺平,和太座講講話,結束第四回合的旅行...還算順利。
快騎完了!台灣真好...
第五天:
北港 - 桃園的家,236 km
236公里,好,決定一氣騎完吧!結果garmin比我還撐不住,到苗栗時資料飽了,只好改用手機記錄最後的旅程。


因為今天要應該要騎200公里以上,五點就起床出門了,先去吃「笨港客棧」的附贈早餐。太早了,老闆剛開始準備,要我三十分鐘後再來,這時聽到朝天宮的鐘聲,決定慢慢晃過去燒個香,希望我的家人、台灣這塊土地一切平安。
一早的朝天宮,除了參拜信眾,好多老人家靜靜掃地、擦抹桌椅窗台,難怪朝天宮一直窗明几淨,祥和自然
這個貢品,現在很少見了

這是在北港的早餐,米線糊與滷蛋,這實在是太好吃了,一定要記錄一下,出來五天,今天的早餐最好吃,就在苯港客棧正前方,有機會一定要再來。

濁水溪與瓜田


穿過大甲溪

崎頂海水浴場旁的風車,今天是陰天加微微的西南風,非常舒服的騎車天,一路慢慢北上,到了熟悉的崎頂海水浴場,確定今天可以回到家了。先前西濱160,就是以這裡為折返點的,為了熟悉環島的狀況,也在出發前沿進行了西濱南下到崎頂折返騎。

沿著台15線,轉 110縣道,轉回桃園八德,2015,五月1號傍晚五點半,完成上班族大叔的十分之九圈環島,雖然只有860km,但真的非常滿足,雖然很多地方沒有到,但一定會有機會再去,總要留點動機再出門旅行。
好久以來的念頭,在一封更動行事曆的郵件後確認,謝謝喜歡運動的長官準假,太座的特許包容,還有一路上車友的打氣...滿滿的感謝...有些特別的際遇與想法,慢慢再補上了...
(草稿完成,繼續修改錯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