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請問用超音波檢查肝臟的時候醫生只檢查腹部正面與左側腰部這樣只看到表面的一部分而已異常或者腫瘤如果發生在背面,上下側或另一側不就無法察覺這種情況要用何種檢查工具另外腫瘤如果發生在內部而不是表面超音波是否無法檢知謝謝
依我今年2月20號做健康檢查的經驗我們的超音波檢查如果針對肝會做正面,右側跟背後左側會看到是胃不會是肝吧不過你如果只的是醫生面對你時他的左側那就沒錯了而且還可以躺在床上就看到自己的肝臟的超音波畫面很特別有問題直接問就好了至於你的問題超音波對於有空氣的器官效果不好所以你應該不會聽過有人照胃部超音波但是遇到像肝這種結構結實的器官超音波就是很好用的工具實際上超音波不只是醫學上有在利用地質,鐵路、建築等等都能應用到超音波主要就是用來看深層的東西所以超音波不會只看到表面而已除非你的脂肪肝很嚴重..
超音波....醫師的經驗非常重要!!!!有的人 0.5cm 就看得出來,有的人(絕大多數) 要 2 cm 才看得出來.假設肝癌倍增的速度是三個月,那麼就是 16 年的差別.也就是可治療跟不可治療的差別.不過, 以全民健保這種吝嗇式的給付,除非真的看到腫瘤才給你做電腦斷層.然後, 真要做的話, 至少要 20 分鐘....台灣肝病的人那麼多, 通常醫師沒有那麼多美國時間幫你做.所以才會有廣達的副總沒看到的事情.然後, 醫療糾紛多了以後,被咬過的醫師開始就會在報告上打,部分器官被空氣擋住, etc....
先把其他因素剔除超音波沒有放射線的問題加上可重複操作加上超音波改良至今對於病變部位的定位性能已經很好所以普遍都會以超音波做第一步篩檢而若是超音波有問題才做第二步的電腦斷層及核磁共振或是第三步的侵入式檢查一般來說超音波應用範圍極廣除了腹部超音波外,心血管,婦科的骨盆腔、乳房、胎兒等,甲狀腺甚至腦血管病變其實都是超音波能發揮第一部篩檢的領域而腹部超音波的檢查如果檢查著腹腔脂肪較多或是未遵從醫師指示,禁食6~8小時(除非吃的藥物外)都可能互會造成超音波的篩檢品質有經驗的醫生會再次安排時間複診或是依照受檢者的狀況安排其他篩檢像是D大說的斷層,或是腹部X光等若是直接就安排斷層依照台灣最大的電腦斷層健管中心新光健診中心他們就說過,電腦斷層偽陽性很高很多CT照出來有問題的人多半透過超音波後才發現不一定是很嚴重的問題所以正常來說CT並不應該放在第一線的篩檢作業雖然CT的確在某些方面敏感度極高剩下的就跟D大所說端看醫生經驗了如果怕去醫院醫生要看的病人太多降低了篩檢品質可以考慮專做健診的機構作好定期篩檢
忘記回一件事健保不見得是吝嗇給付如果CT做篩檢健保給付當初新光醫院引進CT就造成一年湧進3萬多人要做CT檢查如果健保給付變成做CT好像在逛遊樂園一樣這才會造成真正的非必要性醫療資源負擔臺灣人繳健保費都繳到心不甘情不願了再來個CT沒病照一次也納入給付再加上台灣人搞不清楚什麼叫篩檢,什麼叫做確定診斷什麼叫做預防醫學我看大概不用5年健保費就會飆到大家跳起來了在觀念正確之前健保應該要嚴格把關每一項給付出去的錢才對不然就會跟領慢性病的藥和洗腎一樣洞越挖越大
Toluba wrote:有沒有腫瘤應該還可以...(恕刪) 是的所以有經驗的健診機構(包含醫院設立的健診中心)也會把甲型胎兒蛋白放在血液常規檢查項目中搭配超音波及其他數值及生活習慣做交叉評估但是胃癌、畸胎瘤、睪丸癌和卵巢癌等或是懷孕或急性肝炎,這項數值也會偏高如果只有去肝膽科做肝功能檢查又剛好只發現這項數值偏高可能就得多跑很多科中間花的時間,搞不好就延誤了一些疾病的黃金治療期本來可以很容易診治的就變的很棘手這也是為什麼我在這邊一直建議要做檢查乾脆就養成習慣定期找個地方全面性一起檢最省時間的原因
樓主我想您對超音波檢查可能沒有概念基本上超音波一掃 並沒有什麼照的到表面和裡面的問題因為他是整個liver的切面都照到了至於會不會沒掃到 這是有可能的至於AFP並不能很確實反映hepatoma若能搭配超音波 會有更好的效果所以超音波是個好物 不過看的精的人不多就算醫師也一樣這是種需經驗累積的檢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