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道高速公路預計於民國101年12月開始全面計程電子收費,實現用路人「走多少、付多少」公平計程收費之目標。實施計程收費後,預期高速公路行車將更為順暢,用路人可節省行旅時間與油耗成本,發揮節能減碳之社會效益,期待社會各界給予政策支持。
計程收費政策係於電子收費規劃以BOT模式推動時即已確立,而計程收費觀念係自高速公路通車收費以來,即有民眾陸續反映計次收費並不公平。
(1)對短程者不公平:現行收費站間距約35公里,交流道間距約10公里以下,例舉五股~林口 7公里付費40元,內湖~中壢 50餘公里同樣付40元,顯見收費之不公平。
(2)對長程者不公平:都會區短程旅次多不用繳費,此類短程交通量影響該路段之通暢,亦即干擾長程繳費者之使用順暢道路之權益。
關於民眾所關心之計程費率為何?目前本局針對計程費率相關議題,業已委託專業學術機構進行專案研究,全案將進行國道路網交通量調查及運量預測,並在符合償本、使用者付費兩大原則下,通盤考量各項工程建設計畫、國道基金財務自償率之限制及財務現況等,研擬最適計程通行費率。預計於民國99年4月提出具體研究成果,目前媒體所載之費率,均屬臆測,未來倘有具體研究結果,本局將會適時向社會大眾提出說明。
到時候此系統上線,我擔心2個問題:
(1) 現在裝的ETC車機,因不想影響視線與美觀,自行移至後照鏡後方,不過遇到扣款失敗的機率有兩成,中南部的收費站最為嚴重。以後交流道的ETC不知還會不會常常扣款失敗,那不就常常要補繳了,麻煩呀!

(2) 其實這一點才是我最擔心的重大陰謀:

只要以上下高速公路的距離除以時間,馬上就可算出是否超速行駛,紅單稍後就會以掛號送上。會不會到時候接著就宣佈民國103年要來玩這一套?我想我車上的蝸牛可能悶到暗自哭泣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