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船長多年,終於把2.0神A替換下來了,小弟沒有開過1A2B,所以沒辦法比較開起來的感覺,只能簡單分享一下各種配備使用上的心得,第一次寫這種文,請各位大大鞭小力一點 ^^
10/24下訂,12/30交車,就是為了等特殊色,足足等了兩個月,在南部買車空車折10萬,行車記錄器跟隔熱紙都自理。苦等的顏色是星燦紅,行照上登記是深紅色,會隨光線變換顏色深淺,太陽直射時漆內有金粉反光看起來會變金屬亮紅色,沒光線直射照到的時候會變成深紅色,滿特別的,而且因為車子折線很多,所以看起來車身的顏色變化很豐富。當初在網路上看到很多星燦紅的國外照片被毒到,所以其實沒看過實車實色就簽了無怨無悔訂單,抖了兩個月,還好最後我跟老婆大大都非常喜歡,而且其實老婆當初看到深蘊藍實車一直推薦我改訂藍車,實車看起來是深藍色加上淺藍色金粉,所以太陽直射的時候會變成亮藍色,其實跟星燦紅的變化性很像,只是這年紀不買紅色,年紀再大點怕會不敢買就衝一台了,還好最後沒有失望 ^^



『關於AHS』
感覺是LSS+裡面最好用最喜歡的功能,只要同時打開自動頭燈跟遠燈以及AHS三合一,幾乎就只有起霧的時候需要動到前後霧燈的按鈕了,熄火也不用去動它們。遠燈遮蔽的效果很好,尤其在山路有對向車子的時候,可以看到遠燈的照亮範圍不斷在改變。
AHS開啟後,前方有車輛時,光照到的地方會呈現凹字型,光照到車身的地方,會在前車的後車燈下方,所以一般房車差不多只會照到輪胎的高度,車身比較高的車子就會被照到將近車身的一半。
開啟後儀表板顯示綠色Auto燈光記號,自動遠光燈有啟動的時候會再增加顯示藍色遠光燈記號,系統測試不需要遠光燈的時候,綠色Auto燈光記號會持續但是藍色遠光燈記號會滅掉, 車速15公里以上及現場夠暗才會開啟,所以有時候藍色遠光燈會熄滅,一度以為我們新車的燈故障了 @@" 後來才確認假如是在一般公路很多路燈的地方,就不會啟動遠光燈。
而且有啟動AHS的狀況下,遠光燈的照亮範圍主要是寬但是不高,可能顧慮到可能隨時出現的車子,假如把AHS關閉,直接強制開啟遠光燈,會發現其實AHS幾乎把遠光燈的上半部都封印起來了,所以在很黑暗的路上其實可以考慮把AHS關閉,手動遠光燈照亮範圍大很多,尤其是上半段,不過其實一般使用下開啟AHS就很足夠了。
另外轉向輔助燈也是很不錯,尤其跟前三角窗搭起來,晚上轉彎的時候比較不會怕怕的,這個應該是打方向盤轉彎時以及打方向燈時都會自動開啟的。另外車主手冊有寫打入R檔的時候兩邊的轉向輔助燈都會亮起來幫助停車。
『關於LDA』
LDA不錯用,可以調整敏感度,而且會依照接近線、踩到線,在HUD上面顯示有不一樣的警示符號。啟動後會在HUD上有雙實線,車子其中一側接近車道線的時候,實線會變成空線、踩到車道線的話則是顯示黃線及閃動警示。至於自動方向盤修正還沒有測試,可能等對車子再熟悉一點再來試比較放心。
『關於DRCC』
DRCC可以調整三段距離,車主手冊說分別是30公尺、40公尺、50公尺,會依照車輛速度再做調整,但是即使設定在最近的30公尺也還是有超過一個車身的安全距離,很容易被插車 而且下坡的時候很容易超過指定速度,有時候會超過3-7公里,開高速公路訂在119會擔心超越速限寬容値,覺得蠻可惜的,反而之前神A的定速像定海神針一樣,下坡一路的車速對照GPS是完全不會更動的...
40公里以下會自動解定速,會逼逼兩聲提醒,HUD也會提醒。重新起步要直接回到原速,在車速超過40公里以後,把定速撥桿直接往上就可以了,不用重新用腳踩,跟神A的方式都一樣 ^^
DRCC除了感應前車,橫向突然出來的車子也會感應到,會急煞。另外定速撥桿往上下按住會間隔5公里加減,跳50-55-60...,這功能挺方便的,因為HUD會顯示指定車速,所以可以很快調到需要的時速,尤其是在限速莫名其妙一直不斷轉換還馬上設置測速照相的東部公路 @@"
使用過後,自己是覺得假如DRCC有煞到停,要急煞的話還是蠻可怕的,有遇到高速公路前方一片煞車紅燈還是有把定速解開自己煞車,感覺比較踏實一點,而且老婆大人覺得DRCC不舒服,遇到前車減速或是車速緩慢的時候,作用的方式有點像是到了感應距離然後馬上調整速度,有點急煞會點頭,比較不像一般開車看到前車速度慢只是放開油門再觀察是否採煞車,老婆是覺得自己用腳踩乘客坐起來比較舒服。
於是乎認真研究一下車主手冊,發現可以啟動無DRCC的定速功能,按住開啟鍵1.5秒以上就可以了,而且儀表板上顯示的圖示會不一樣。
『關於PCS』
PCS沒有測試 也不敢試 @@"
『關於PVM環景顯示系統及停車輔助系統』
環景非常好用,因為車很大,進巷子有點困難,小車開習慣了一下子開大車有點心驚膽顫,不過他的環景系統還包含輪胎行進預測線,所以還可以同步看到方向盤的角度,蠻貼心的。
然後他在嗶嗶的聲音有分距離階段,手冊上寫嗶長聲螢幕顯示紅色警示燈號的時候其實還有35公分,不過可能車子大又高,坐在車內看感覺車頭都要撞上去了居然還有35公分,其實蠻抖的 @@“
環景系統的顯示,在D檔有兩種顯示模式,一個是前方廣角,一個是兩車側;R檔有三種顯示方式,一個是單顯示車後,一個是單顯示後方廣角,一個是同時顯示車後以及環景顯示;P檔有兩種顯示方式,一個是車頂視角環景顯示,一個是從車內透視出去的顯示圖案。
看FB的NX版有秘笈可以更改車色,原廠是顯示白色。倒車時後方紅線代表尾門可開啟不會撞到的範圍。環景系統可以調成自動開啟,凡車速小於10時自動開啟,這點很實用,尤其在過小巷的時候或是山路單線道會車的時候。
缺點是下雨天環景鏡頭有雨滴的話,看哪個鏡頭濕掉視線會模糊,而且濕氣很重的地方,環景會起霧,用習慣環景之後突然沒有會覺得倒車跟會車有點驚驚的。
停車輔助系統也有三種輔助方式,一個是只有橫線顯示距離,一個是有加兩弧線顯示車輪最小迴轉範圍,最實用的應該是黃色方格即時顯示車輪動態的那一個模式。
倒是我拿到的幾本車主手冊裡面其中有一本上面說停車輔助系統裡面有路邊停車模式,不過我都試不出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有環景系統所以取消了,可能要非旗艦版的版友補充了。
『關於HUD』
這款HUD超棒的,非常大,可以同時顯示很多東西。看起來彷彿是顯示在引擎蓋上,不是常見的看起來在前擋玻璃上,所以看起來很舒服,不用一直調整眼睛的焦距,可以調整亮度跟高度,也可以調整顯示內容多寡。
內容很多,除了時速以外,轉速或是ECO指示可以二選一顯示,還有DRCC的指定速度以及三段距離顯示,LDA警示圖,羅盤,跟導航轉彎指示(導航地圖只有在轉彎時出現在HUD上,不會常駐),HUD在調整音響聲音時也會顯示聲音大小,M檔時會顯示檔位。在導航時地圖顯示也蠻清楚的,在多向路口轉彎會附上小地圖,而且導航地圖在HUD上路名是繁體的,只是可惜開啟DRCC時會附上”雷達"兩個簡體字...唯一缺點白天HUD投影機凹槽邊緣有時候會反光在前擋上。
『關於原廠導航系統』
導航使用上需要習慣一下他的操作介面,已經用習慣Google導航了,用手機的觸碰螢幕還是比較習慣,不過因為12.3吋螢幕很大所以地圖比手機大很多,而且有顯示所在路上的速限這點還不錯,只是日本原廠的速限其實有顯示在HUD上,來台灣被拔掉囉,只會在中央螢幕上的地圖邊邊顯示。
用習慣Google導航,會發現原廠導航的抵達預估時間差很大,Google導航是已經包含即時路況的時速,多年使用下來非常準,通常差異5-10分鐘而已。上週末出遊,導航系統預估的時間,原廠跟Google有差到1-2小時,等於長途開車幾乎無法相信原廠導航的預估時間。
系統裡面有一個顯示交通資訊的選項,這幾天有一次有接收到前方有交通事故、交通壅塞、建議改道的警示,查了一下車主手冊才發現原來車子不用連上網路,只需要接受FM調頻廣播跟GPS的訊號就可以把交通資訊即時送進導航系統裡面了,這功能不錯,只可惜預估時間還是差有點多。但是因為只有原廠的導航能夠把資訊送進HUD裡面,所以我想還是會堅持繼續使用吧 ^^
補充:今天再試了一下,發現導航系統設定欄裡面,可以填寫習慣的行車速度,包含鄉間小路、一般道路跟高速公路,原廠高速公路居然只設定80公里,超慢的,鄉間小路30、一般道路60,今天把它改成鄉間小路40、一般道路60、高速公路120,改天開長途再來試看看跟Google還會不會差很大 ^^
行進中可以使用導航螢幕功能,但不是很確定是否所有的功能都能用或是有鎖住一些功能,因為在儀表板的螢幕功能裡面,有分三種限制,一種是不管車速隨時可以啟動關閉的功能、一種是車速在5-10公里內可以做設定、一種是只要車子有移動就不能使用。
在地圖上會記錄GPS移動軌跡,看起來很像是邊開車,車子一邊在便便,我跟老婆笑說可以到處開把記號填滿,而且開一次、兩次跟三次的點點密度不一樣,可惜車主手冊說只有300公里,開一趟北高就洗完了 >.<“
『關於BSM以及RCTA』
BSM好用,要是車側盲點區域有車子在,車側後視鏡會亮燈,要是打了該側的方向燈,燈號會閃爍提醒。原廠設定在中期距離開啟警示,差不多就是後側方有車子但是最勉強還是可以換車道的距離開始亮燈,所以再超前一點滅燈之後就可以換車道了,也可以依照個人使用調整成延後或提前顯示,或是僅在視野盲點顯示。
RCTA只有在打入R檔的時候才有作用,不過按照車主手冊上的說明,其實警告距離蠻遠的,依照來車的車速,最高可以到達20公尺。
『關於HOLD定車系統以及怠速熄火系統』
HOLD定車跟怠速熄火併用在等紅燈的時候可以讓腳離開踏板而且車身完全靜止,還滿安靜的,只剩下冷氣跟音響聲音。
車速歸零後要深踩HOLD才會啟動,輕輕含著煞車是不會啟動的,啟動後儀表板會亮燈,腳就可以離開煞車踏板,接著煞車踏板會鎖住,踩不下去,要在HOLD時取消HOLD功能系統會要求腳踩住煞車才能取消,假如HOLD時間太久會要求再次踩煞車以維持HOLD功能。
怠速熄火蠻好玩的,有計時功能,會幫你計算時間還有換算成節省了多少油。目前累計33分鐘,省了0.67L的油 ^^
不過要注意開完山路或是高速公路的時候,因為渦輪需要冷卻,所以有建議關掉怠速熄火功能,以免等個紅燈就即時熄火了。
『關於行車模式』
山路用SPORT S+跟ECO開起來的感覺差非常多,底盤跟油門幾乎是完全不同的感覺,開山路用SPORT S+很舒服,過彎很穩,底盤很硬朗,跟ECO以及一般模式的感覺差很多。有一個自訂模式,目前我們設定一般行車還有下山時用Customize:動力跟冷氣設定在省油模式,但是底盤選Sport模式,就可以不會晃又省油了,比起一般的ECO模式應該是只有差在底盤而已,推測是AVS系統的差異,只是不知道這樣設定法的Customize跟ECO模式的省油度有沒有差。
在開ECO模式的時候,其實也沒有使不上力的感覺,開起來的感覺會像是起步時系統沒有開渦輪,所以感覺車子比較重,要是重採油門想要超車的時候會感覺一股力量突然湧入,應該是那時候渦輪開始作用,然後就往前衝了。在開SPORT S+就會覺得車子從起步開始就是輕盈的,而且加速時很順,比較不像ECO採到一個深度會突然飛出去的感覺。
目前使用起來,老婆感覺ECO、一般模式的搖晃比較多左右晃,而且ECO晃得比一般再多一些些;SPORT S及SPORT S+幾乎沒有左右晃都是上下晃,所以比較舒服不易想吐,給大家參考一下 ^^
『關於尾門感應』
車尾感應只能在L標誌上半部才有用,在下半部無效,車主手冊有說明,一開始不知道以為系統感應不好,不過知道了之後就很順了。使用的時候手可以離開L不用碰到,定住約1-2秒鐘,車子會嗶一聲,尾門就會自動打開到設定的高度,有五段高度。要注意的是,要是已經嗶了尾門開始動的中途,手又接近L標誌上半部,會嗶嗶提醒然後尾門就會停止,而且暫時關閉感應系統,這時候就只能用實體按鍵才能繼續打開尾門了。
『關於通風座椅』
通風座椅還不錯,可以想像夏天風開最大會很爽,只可惜日本原廠有風量Auto鍵被拔掉,要自己手動調整,以及手動開關,不能直接跟恆溫空調連動,而且其實風扇在椅子裡面,開到第二格就有明顯的聲音了,要是音響不開,會覺得耳朵旁邊有馬達轉動的聲音,不過開了音響就聽不太到了。
『關於前座』
雙前坐都有10+4向電動調整,可以調整的範圍很大,包含大腿跟膝部的支撐,最棒的是腰靠的調整,之前神A只能前後,現在還可以上下調整,所以可以依照身高調整腰靠的位置,開長途很舒服。而且雙前坐都有三組記憶功能,駕駛座這邊除了座椅以外還有連動方向盤、後視鏡跟HUD高度,很方便。另外有看到車主手冊上面有寫到,還可以把駕駛座側的座椅記憶寫入鑰匙裡面,這樣一來三把鑰匙分別就可以各寫入三組駕駛座的位置記憶,要是車子有很多人在共同使用的話就非常方便了。
『關於後座』
後座其實有442手動分離,在國外網站介紹有看到,不過台灣官網只有寫46分離,以為又被拔掉了,不過其實還在,只是46分離可以用電動的,442的那個2只能手動單獨分開。後座可以電動座椅調整傾斜度真的蠻不錯的,乘客感受很好,不過可以變動的幅度不大就是了。
『關於空調系統』
有自動循環切換功能,可以根據空氣品質自動切換車內及車外空氣循環,這個還不錯用,而且反應應該是還蠻快的,遇到烏賊車還沒有聞到廢氣味過。有附加nanoe空氣清淨跟保溼系統,不過新車有一種車味,目前還感受不到nanoe的威力,開關要進空調系統調整,沒有實體按鍵。
乘客座椅有重量感知裝置,有乘客坐的時候才會開啟冷氣;另外有個S-FLOW智慧型恆溫空調系統的按鈕,車主手冊上說按下去之後,後座的氣流跟空調會有效降低,假如只有一個人開車的時候應該可以多少省點油。
不過關於S-FLOW智慧型恆溫空調系統的按鈕,我在車主手冊裡面都沒看到有自動感應後座乘客的功能,是要手動關閉的,不然後面有坐人後出風口還是沒有風,但當初官網強調後座冷氣也會自動感應,這個可能就需要查證看是哪邊寫錯囉,但很確定的是前乘客座椅有自動感應開啟冷氣,而且前座是雙區恆溫空調。
『關於雨刷』
前雨刷刷得很乾淨,不過轉到駕駛側最邊邊的地方轉彎時很吵,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有跑去做玻璃鍍潑水膜的關係?
後雨刷貌似刷完會有三條類NX白帶魚霧氣!?不過一陣子後會消失,不會一直停在後擋玻璃上,乾了之後蠻乾淨的,沒有下雨的時候也可以把雨刷桿往前推讓後雨刷噴水擦玻璃。
『關於速控上鎖』
速控上鎖在車速20公里時可以自動開啟,看其他討論版,原本以為沒有這個功能了,不過還是有的。而且進系統裡面,關於上鎖解鎖的其他設定還蠻多的。
『關於車門鎖頭』
車門鎖頭在車窗旁邊,上鎖後會下降而且碰不到,原本以為上鎖後就只能用駕駛座遙控幫後座開鎖,不過查了一下車主手冊,發現後座上鎖中還是可以開門,只要拉兩下門把就可以了,拉第一下開鎖,拉第二下開門,用意可能是要提醒後座乘客下車前要看後面吧,有點貼心 ^^
『關於ML音響』
這真的是好物,習慣在車上放CD聽古典音樂,效果跟之前的神A簡直有天壤之別,彷彿在聽音樂會現場的感覺,環繞的效果非常好,尤其車子的隔音很好,在車子裡面聽音樂更加享受了。
『關於油耗』
目前剛剛跑完72公升一桶,跑了610公里剩餘40公里,約略算是650公里,等於油耗是可怕的9.03,可能因為業代幫加95無鉛而且這幾天幾乎天天跑山路吧,之後改加98無鉛正常上下班再來統計看看。
『關於隔熱紙』
關於跟車子本人比較沒有相關的隔熱紙,前擋聽從業代搭配的廠商貼FSK F30,結果超透的,而且陰影下泛藍的現象超級無敵明顯,非常後悔,應該堅持貼F20的,雖然說這個泛藍的感覺有慢慢習慣中...原先計畫要前擋F20,其他含天窗都貼FX-7,結果聽了專業意見後,他說因為要裝mio 688D,有後鏡頭,所以建議後擋跟前擋一樣貼F30,結果也是透。倒是FX-7非常棒,天窗貼FX-7真的貼對了,大太陽底下放很久的車內飲料還不退冰,而且冷氣開下去很快就冷回來了,真的很推薦,老婆大大以前坐神A的時候天窗常常得關閉因為太陽曬,現在終於可以時時敞開了 ^^b
『關於被拔掉的配備』
跟日本原廠所有配備來比較,總共拔了:PCS的自動煞停功能、DRCC跟車跟到停功能、LKA車道中心維持系統、加熱座椅、通風座椅風量自動按鍵、後座娛樂系統、ITS=DSRC + DSSS(類似車連網的功能)、交通號誌辨識系統。
『關於在350跟450h有但是200t沒有的配備』
在350跟450h有但是200t沒有的:F SPORT車型、紅色座椅(超想要但200t無法選)、四輪傳動系統、跑車化懸吊系統、動力聲浪控制系統、環形運動化數位儀表板、F SPORT真皮方向盤及鋁合金踏板及跑車化座椅、方向盤換檔撥片(神A用習慣了現在沒有很痛苦,尤其下山要降檔的時候...聽說社團裡面有大大可以自己買日本原廠貨加裝,等過保後可以來考慮看看...)、很重要的VDIM車輛動態整合管理系統(200t車主人命比較不值錢嗎 Orz)、ECB電子式煞車控制系統、車輛接近警示系統。
LSS+在去年全車系發表完後都沒有看到有LKA,實在是蠻可惜的;PCS沒有自動緊急煞車也是蠻可惜的;不過用起來反而最喜歡AHS,晚上感覺十分輕鬆,開山路不再需要一直轉換遠光燈;反而DRCC用過之後除了想輕鬆兜兜風以外,應該會比較想用沒有跟車的定速系統。整體來說當然是跟原本的神A好上非常多,不管是馬力、懸吊、配備、外型都十分滿意,唯一覺得貴了點,用起來最喜歡的配備前三名應該是AHS、PVM環景系統跟HUD,要是喜歡上山活動的朋友也建議要買到有AVS的車款,很推薦喔。文長,謝謝看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