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就把視聽室的總電源關了,關閉總開關之前照慣例也把視聽室各項電器關機
沒想到百密一疏,電腦關了,但是卻獨漏了電腦喇叭(Altec Lansing MX5021)
一開一關,也許是它年歲已高,施工完後使用電腦才發現它已經叫不出聲音了
於是就萌生了換機的念頭
列出了清單,開始一一比較哪些喇叭符合我的需求
桌面不想擺上太多東西,所以放棄了被動式系統,往主動式喇叭找起
Adam A7x 、MK Sound 1611P、FOSTEX NF-01A 都曾經在名單之內
但是我們的電腦就在視聽室裡,實在不需要再添購一組系統
於是這類較為大型的喇叭也從清單中除去,往較為小型的系統尋找
篩選之後留下了這些 Focal XS、B&W MM-1、Adam A5x
Focal XS由於當時台中沒有展示,看來是沒有緣分,所以去除
剩下Adam A5x 跟 B&W MM-1
雖然喇叭是用來聽的,但是我還是比較偏愛MM-1的外表,於是A5x也被刪除
做了一下功課,發現Amazon上的價格很不錯,可惜一來一往需要時間
因為有點急,所以就入手公司貨的B&W MM-1囉
(原始網誌圖文版:【分享】Bowers & Wilkins MM-1 Computer Speakers開箱!)

外箱,小小一箱,體積不算大

Bowers & Wilkins 的第一款電腦揚聲器,近年來已經有許多hi-end廠商加入戰局了

開箱,最上層看到的是使用說明書及保固卡

配件就放在下方

說明書及保卡、遙控器、電源供應器、3.5mm cable、USB cable

除了上下層的保麗龍防撞之外,外層另有泡棉包覆,防止刮傷

拿掉保護的泡棉,露出揚聲器本體,重量約為0.85 kg

Bowers & Wilkins MM-1

金屬髮絲的部分處理得不錯

側邊有內建音量控制鈕

音量控制鈕,一般來說個人都直接透過電腦或是內附的遙控器來調整音量大小

電源開關,同上,電源的開關也可透過遙控器來控制

這顆像石頭的東西就是內附的遙控器

可看到大部分常用的功能都可透過遙控器來控制
表面採鋼琴烤漆處理,底面則是類似iPod的光滑金屬面
為了避免接觸面刮傷,原廠也很貼心的將底下光滑金屬面的一小塊區域換成黑色橡膠處理

簡潔俐落的外表,不論是搭配Mac或是PC都十分適合
使用心得:
- 保有B&W一貫的音色,較為清亮,解析度十分高,搭配高流量的訊源有相當不錯表現,細節部分毫無遺漏
- 低音部分也不會因為小箱體就忽略掉,當然由於單體及箱體天限的關係,低音不可能沉的太低,但就這樣的小型2.0系統而言已經十分不錯,低音表現出該有的Q度,值得讚賞
- 內建DAC,連接電腦僅需一條USB cable,在win7下亦不需額外安裝driver
- 右方喇叭可能因為內建DAC及後級擴大機,所以使用時會上方金屬會有溫熱的感覺,但還不致於燙手
- 內建AUX及3.5mm耳機插孔,方便外接其他訊源
- 線材整理相當容易,沒有超低音,設置簡易,十分適合想要輕鬆聽音樂的用家
- 簡約大方的外表,不論搭配桌機、筆電、PC、Mac都非常適合
小技巧一枚:
- 一開始使用主機板內建的USB連接MM-1,感覺聲音雜訊及毛邊較多,這些還不打緊,重點是操作時會產生惱人的爆音問題,後來接上外加的USB 3.0擴充卡,PCI-E介面,採用獨立電源及NEC的晶片,這些問題竟一掃而空,聲音乾淨了許多,討人厭的爆音也完全消失了,建議有遇到相同問題的朋友可以試試看,小投資,大收穫。
此文同步發表於: 小豬電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