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大概看了一下文章.似乎不是很多人有購買所謂的"人體工學"鍵盤.其實若說價格高,很多網友買的鍵盤價格應該都不低於我想提的人體工學鍵盤,小弟把問題點列出一下:
1.我發現羅技應該是沒有標榜人工學鍵盤,只有一款WAVE的型號,而微軟也有一款人體工學鍵盤
2.羅技的鍵盤看起來鍵盤都是正正方方的排列每一顆鍵大小都一樣,僅是在底部靠手或是邊緣有曲線或是類似WAVE有一點彎曲的排列,但是微軟的人體工學或舒適曲線鍵盤不是只有外型曲線,連部分按鍵都有加大跟變形
所以根據以上我觀察,是不是因為人體工學鍵盤可以選擇的太少了?亦或是其實大家在意的是鍵盤在按鍵的感覺而非一定是鍵盤配置是否符合人體工學?因為我認為分享高檔鍵盤的網友,多是提到"鍵盤不易掉漆",或是"可以很省力"或是"聲音聽起來舒服".....
小弟用的是一般鍵盤(公司)+舒適曲線(家裡),想說是不是用個好鍵盤比較不會傷手呢?
以上請教,謝謝!!
1. 鍵盤的原生設計
2. 習慣(受原因1的影響)
因為目前大家所熟知的鍵盤, 一開始的的設計即是"方方正正", 等於兩隻手在鍵盤的位置是呈 | |,
但是手臂卻是 / \ 所以就變成了| | 這付樣子, 致使長時間下來會造成所謂的"腕道症候群", (正常應是/ \)
/ \ / \
當然, 手腕懸空也是另一個原因, 所以有的鍵盤會附一塊靠墊也是這個用意,
而有的廠商為了改善這一方面, 就設計出了所謂的"人體工學"鍵盤, 如將鍵帽設成斜的, 或者將鍵盤設計成可分離成兩塊的,
或現在微軟有一款是由兩邊向中間凸起的, 但真正取得成功或暢銷的很少,(微軟還有賣是因為它公司大間)
我想唯一成功大概就是那塊手腕靠墊了, (但也是只有少部分人有在用)
為什麼?
因為鍵盤一開始就設計那樣子, 電腦發展到現在, 鍵盤也一直是那樣子, 久而久之, 大家都接受這個樣子,
因為大家都"習慣"鍵盤應該是這個樣子,
我在"人體工學"鍵盤剛開始發展的時候, 也曾買了一把, 帶到辦公室使用, 可是令我感到驚訝的是,
用過的人感覺並不是感到較舒適, 而是"怎麼這麼難用", 到最後這把鍵盤就只剩我在用,
因為, 大家習慣了鍵盤的樣子, 稍微換個樣子, 他們就會覺得不習慣, 自然就覺得不好用,
所以市面上的人體工學設計鍵盤是如此的稀少。
不是鍵盤不好, 只是大家不習慣!
不過後來退燒得很快
多半是因為大多數人的使用習慣不同以致於往往叫好不叫座
從一般鍵盤轉移到這類的鍵盤會有一段陣痛期..
但痛過了就會開始爽了(我西斯了嗎
)習慣之後就往往不可自拔的愛上它
自己從一開始接觸電腦就買了EzKey的人體工學鍵盤(這家是台灣廠商但卻不再內銷了 可惜)
當初只是為了炫....感覺兩手分開來打字很酷
所以買了EzKey的鍵盤 但用了習慣之後就分不開了
現在手邊有兩個...一個還是Ezkey那支....用了這麼久一樣老當益壯
另一個放公司的就是MS的4000了
但唯一缺點是兩支一個是左六一個是右六 要花點時間適應轉換
其實這類的鍵盤在國外還有一定的市場
也常常見到很多新款的人體工學鍵盤
但是偏偏沒有業者要引進(有些還是台灣做的)
這家在國外有出一系列的人體工學鍵盤
http://www.kinesis-ergo.com/
有些不便宜換算下來要破萬
有辦法的話可以上代標網站購買
PTT的鍵鼠板可以去看看....雖然還是以正統機械式鍵盤的討論比較多
但是還是偶爾會有人體工學鍵盤的討論
爬爬文也可以翻到一些相關好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