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從民國104年開始,台灣房地產將會進入真正的崩盤空頭行情。
我記得從民國66年起,就漲了一波,然後民國69年開始限建,
就在69年之前掀起了一波搶建潮,只要有蓋房子就算是建地。
之後,房地產就供過於求了。造成第一次房地產崩盤。
房地產的第二波高潮,是因為1985年(民國74年),日本因
為廣場協議,日幣被迫升值,而且利率降到2.5%,而讓日本
從1985年到1990年,掀起了資產泡沫,而台灣也深受影響,
那時候台灣跟日本的關係很像目前台灣跟中國的關係,貿易
依存度很高。所以台灣股市也跟隨日本的腳步在1989年(民國
78年)飆到12682的歷史高點,台灣那時候,也同樣迷戀房地
產神話,房地產泡沫在民國82年達到高潮(很像民國102年)
,之後在民國84年台灣開始限制容積率,從800%降到300%,
造成在84年之前,建商全面搶照,拼命蓋房子,造成了房地產
的第二次崩盤。
再來就是民國95年至今,一開始房地產熱潮是美國所開始的,
後來造成了次貸危機,然後美國開始量化寬鬆,再將這股泡沫
轉移到全世界,而中國就像是一塊海棉,吸收了美國印出來的
鈔票,而中國房地產就是海綿中的窪地,吸收了所有進入中國
的國際熱錢。然後,香港和台灣也被這股投機熱潮給波及,因
為中國炒房客,也同時炒了香港和台灣(主要是台北),而台北
人拿到了中國的炒房資金,就炒了新北市與中南部。
但是,與第一波崩盤和第二波崩盤相同的,一定要有一個因素
讓建商全面搶照才有可能崩:
第一次是因為全台灣限建,開始有了使用分區出現。
第二次是因為容積率管制,不讓建商蓋太多,所以容積率從800%降到300%。
而這一次呢?那就是全面容積管制上限,從原本的無上限修改為
都更區上限1.5倍,而非都更區為1.2倍。這讓建商無法使用獎勵
容積或是移轉容積的方式,不斷的增加容積率。
而這個措施將在2015年7月實施,在此之前我相信建商一定又是全面搶照,
所以2013年9月建照申請數量已創下8年來的新高。
這一定會將讓房屋市場造成供給過量的情況出現,台灣房地產又要再崩一次了。
然而,過去將近四十年的時間,台灣房地產總是崩盤後又再創新高,
這是因為人口紅利的關係,但是這一次不一樣了,
台灣房地產崩了之後就不再上來了,就如同現在的日本一樣,持續探底。
因為最終端的需求才是一切的根本,而人口紅利的消失,
也註定了這波房地產的參與者,必將一輩子辛苦化為烏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