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幾年後房市崩盤,你堅持不買房,堅持繼續存錢,你是真的很聰明嗎?

從幾年前開始,我就吵著要搬家,但家中女王總是說:我才不要搬到台北市的小房子,現在住的臺北縣大房子舒服得很!(註:才兩個人真需要住到47.5坪嗎?!)

多年下來後,女王總算發現,台北縣的大房子價格上漲的速度遠遠落後於台北市的小房子,她才總算點頭搬到台北市....

為什麼價格漲幅有差異,這就不用我說了吧?

女王最終答應的理由是:她說,這樣才存得到退休金....

以足夠長的時間來看,就算過程中遇上房地產崩盤,房價上漲率還是遠遠高於存款利息的增加速度!

若只單靠存錢,根本沒辦法好好退休!

張教授曾提過一篇精彩的"台北房價泡沫知多少"的論文

他在論文指出,假設房價會持續漲個不停是極度危險的!

我們的收入跟不上房價上漲的速度,這本身就是最大的危險!

他講的十分有道理,但問題出在,台灣、美國、大陸等等政府,她們在處理泡沫破滅後的手法,始終沒有改變過,那就是:印鈔票!

當鈔票被增加50%之後,你認為這樣的貨幣還能用相同數量去換到相同的房子或物品嗎?這種貨幣還能維持原本的購買力嗎?

答案當然是不行呀! 相對地,大家看到的就是房價漲、物價也漲!

因為鈔票已經沒那麼值錢,他必須拿出更多鈔票來換房子!

這就是為什麼失業率高居不下,房價卻持續漲個不停!

其實他的上漲都來自於政府偷印了很多鈔票造成的!

張教授總是刻意迴避這個問題的根本,只是老是放話說房價高到不合理?其實仔細衡量一下,鈔票的購買力,你會看到其實是合理的!

我是不敢肯定房價或漲個不停,但是我敢肯定政府遇上經濟風暴時他會再度啟動印鈔機!

各位你認為呢?

除非各國政府總算覺悟,不再用這種只會製造更多問題的手段來解決資產泡沫破滅!

但,你想有可能嗎?

以美國金融海嘯為例,試問,如果你是美國央行總裁,面對這麼嚴重的泡沫破滅問題,你會怎麼做?

放手讓銀行倒閉,讓體質良好的銀行存活下來,並讓存活下來的銀行能夠在將來利用獨占地位一口氣賺回來?

然而,美國的問題是,若Fed都不採取任何行動,幾乎全部的銀行都會倒閉!!

因為幾乎所有的美國金融機構或多或少,直接或間接都大量持有次級房貸

次級房貸的問題主要在於,大量金融機構對根本沒收入或超低收入者,借給他根本不可能還得起的貸款

你會問,金融機構怎麼這麼笨,怎麼這麼瘋狂,這樣她們也敢借錢?

有趣的地方就在這裡,華爾街金融鬼才發明了所謂的次級房貸證券化,他假設房貸風險都已經轉嫁出來去了

但問題就出在,每家金融機構為了賺錢大量買了各式各樣金融商品後,這些風險又通通回來了

以致於,幾乎沒有一家金融機構真的閃過次級房貸~

這就是為什麼搞到最後,幾乎每家金融機構都可能倒閉!

對於早已債台高築的美國政府,每年財政赤字越演越烈的美國政府,他除了印鈔票來補這個洞,還有什麼招式?而且由於是整個金融體系都有相同問題,以致於美國這次印的鈔票的量根本是史無前例的多!

這對台灣有什麼影響呢?

雖然台灣被次級房貸影響沒有很大,但首先歐美消費需求大幅萎縮之下,光是這部份衝擊就不小

更大的影響則是,美國政府瘋狂印出的鈔票,有大量流往亞洲新興國家,包含台灣

台灣央行為了避免台幣過快升值,在台幣飆升的過程中,不斷大量買入美元,期望能夠延緩台幣升值的幅度與速度

但央行哪來的錢買美元?央行本身又不會賺錢,他只是替大家保管錢而已~

因此,當央行買入美元之後,他就必須釋出等值的台幣

又加上,台灣政府的債務也相當沉重,各項福利政策不斷釋出,又不斷減稅

你認為台灣政府要如何度過這個窘境?答案還是印鈔票!只是不需要印太多~

回過台灣房地產崩盤史,政府的金融重建基金不知道投入多少資金來補泡沫破滅後的洞?!
這跟美國政府目前正在做的事情其實是一模一樣的!

換言之,就算張教授說的沒錯,台灣房地產泡沫非常嚴重,但不管現在破滅或不破滅,大家手中的鈔票只會更加不值錢而已!

假設目前高達5兆的房貸餘額,因房地產泡沫化崩盤,這裡面導致有大量的房貸變成呆帳,部分體質不良的銀行與金融機構面臨倒閉危機

你認為,政府會怎麼處理?放手讓它倒閉? 問題出在,全部的銀行手上都有大量的房貸呀?

遲早都會被迫推出金融重建基金2.0版來處理這個問題!錢從哪來?還不是印出來的!!

當大量的鈔票又被印出來之後,你覺得你存在銀行裡的鈔票還能保有相同的購買力??

因為鈔票已經沒那麼值錢,他必須拿出更多鈔票來換房子! 相對地,房價又會再"漲"一波上去!

也就是說,房貸餘額的金額越高時,這次讓房市崩盤所帶來的後果將會遠遠超過1990年的那一次!!!

1990年房貸餘額不到1兆,如今已累積至5兆

1990年至今房貸逾餘變化曲線
就算幾年後房市崩盤,你堅持不買房,堅持繼續存錢,你是真的很聰明嗎?

所以,張金鶚是講得很輕鬆,只會不對逼政府認真打房,務必把房價打下來,但面對5倍大的房貸餘額,你是政府官員,你有辦法想像真的爆掉後,會出什麼事情?要怎麼救?到底要再印多少鈔票?

不管是馬英九繼續執政,或是蔡英文當總統,你覺得哪個人有辦法"解決"這個規模已經十分大的房貸餘額?

我敢跟你打賭,她們只會一邊喊打房,但另一邊又出手"穩"住房價,而不會真打房!

總之,就算真的房市爆掉後,在政府要出手拯救大家之前,你自己得要有辦法撐得過去!

在美國,雷曼兄弟就是玩太大,撐不到政府把他就起來!

像花旗銀行、美國銀行等等就沒玩太大,他撐得過去!

差別在這而已!

對我們個人辦貸款買房子來說,你就要預先準備一筆錢,哪怕這筆錢是借來的都好!

這筆錢必須多到能夠讓你在收入中斷時,持續繳貸款,最好能持續繳個5-10年(崩盤後,5-10年內肯定會再"漲"(其實不是真的漲了)上來)

避免在房地產崩盤時,你就像雷曼兄弟撐不過去,蒙受巨大的損失!

這件事情真的很重要!尤其是房價相對高的當下!

很多人都很勤儉,總想著存了點錢,就趕快拿去償還貸款!其實這對銀行是最有利,但對你個人是十分不利的!

因為,當你繳不出貸款時,你的財務肯定出問題,反而沒有銀行願意借你錢,卻逼你趕快還錢

到那時,就算還借得到錢,你要支付的利息肯定高到嚇人(例如高利貸)

相反地,你現在要購屋的當下,財務狀況肯定是最好的,而且現在資金氾濫下,銀行滿手是錢,放款利息超級低,反而是我們大筆借錢的好時機,以便在將來有經濟動盪時,你能安然度過危機

舉例來說,如果你手上保留1000萬,不去償還貸款,你額外負擔的費用其實頂多0.5%左右!

為什麼這麼說?

現在有很多房貸都是採用銀行1年定存利率加碼0.5%,因此這1000萬不償還貸款,而是存成定存,你只需額外支付0.5%的利息錢而已!

如果你在冒點小風險,投入年報酬2%以上的投資,這筆錢是幾乎沒有成本的!

然而,當你財務出狀況時,你卻能用很低的成本來應付各種風險,持續繳貸款,直到度過風險

代價是多少?才不過0.5%,遠遠低於任何保險費用!!!

對於堅持不買房的人來說,你以為保留存款很聰明,但政府會幹蠢事,泡沫破滅後,他會瘋狂印很多鈔票來解決這個問題,讓你的存款的購買力遲早都會被重創!

也就是說,你堅持不買房,你是真的很聰明嗎?
文章關鍵字

yunyunhome wrote:
他講的十分有道理,但問題出在,台灣、美國、大陸等等政府,她們在處理泡沫破滅後的手法,始終沒有改變過,那就是:印鈔票!...(恕刪)


上面好像少了一國 ..... 日本!

想請問 yunyunhome 大怎麼看日本的情況?因為我一直搞不懂。


就跟你講的一樣,只有一招

但這招不是萬靈藥

一直印鈔票,卻不去根本解決問題的核心

只會讓風暴不斷重演,最後即便美國,也只有走向放給他倒一途

你沒看現在開始又有人出來警告,美 日 歐 中的大國明年可能會再有經融風暴

爛瘤不切掉,一直補充營養,然後氣色略好就以自己恢復身體健康了

只是瘤越養越大,最後吃再多補品也沒用,只好等著死亡

有人這樣治病的嘛?有......現在經濟大國就是這樣.....

但他們以為補充營養把身體回復元氣,瘤會自己慢慢消失,而不用動刀

很可惜,瘤只會在身體不好的時候不長大,一補充營養就繼續狂吸成長

最後拖垮宿主,看現在認為炒房就算不健康,但你不賺是你家的事情的思想是一種主流的時候

就知道,大家都想說反正當健康細胞也吸收不到營養,我乾脆也變成瘤好了

反正最後看誰跑得快囉
政府不敢給他崩盤, 但可以給他盤跌呀. 每年跌個2,3%就很夠了. 20年後一樣腰斬.

有盤跌, 廣大買不起屋的人就覺得未來有希望(努力存錢+房價下跌, 總有一天會黃金交叉吧), 覺得政府有做事, 就願意支持.

此外, 若以"欠錢的最大"心態對付之, 也不見得樣樣行的通吧. 以貶低貨幣價值來減債, 總有一天沒有人有辦法接招的(因為大家一個一個都被乾洗過了). 這回是中國有能力接招. 如果連中國自己都爆了, 怎麼辦呢?

現代不像以往有大規模毀滅性戰爭可以 reset 一切, 但是這不代表沒有其他方式可以做到一樣效果, 只是毀滅的過程可能相對漫長吧. 也許08->09->10這段, 時間拉長一點事後來看搞不好只是個反彈而已.

lelotw wrote:
上面好像少了一國 ....(恕刪)


日本的慘狀大概正如同,如果台灣5兆房貸爆掉的後遺症!

又加上,泡沫破滅之初,沒有緊急瘋狂印鈔票來應對

在當時,人們總是奉行著:放手讓爛銀行倒閉,其他好銀行就能恢復生機~

問題出在,有房地產的問題的銀行不只是少數幾家,而是全部都這樣

如此,當我們有日本可以借鏡時,只要一有風吹草動,先狂印鈔票再說!

管他什麼失業率還高房價卻逆勢上漲的"不合理"現象!

日本的經濟問題的根源在於,日本是陷入"資產負債表衰退"的惡性循環螺旋之中!

但,我敢跟你保證,日本式的"資產負債表衰退"不會出現在台灣或美國!

主要是因為,台灣與美國的企業都沒有大量投入房地產業,就算房地產泡沫破滅後,也不會陷入日本式的"資產負債表衰退"

日本式的"資產負債表衰退"中,大部分的日本企業為了修補資產負債表上的虧損,都會盡量減少開銷,盡量保留盈餘,以扭轉實際上破產(負債大於資產)的情況

但,當日本企業都盡量減少開銷時,他會進一步衝擊就業,也會讓有工作的人盡量減少消費,盡量存錢!

當日本企業或個人都盡量減少開銷時,請問誰花錢?當沒人花錢時,請問企業如何產生收益,如何僱用更多人?如何替大家加薪?當個人感受到衝擊時,只會更加努力存錢,更加減少開銷~

有興趣深入了解,你可以自行購買"總體經濟の聖杯:資產負債表衰退啟示錄"來看

http://www.sanmin.com.tw/page-product.asp?pf_id=99P155u10Z107r39T100Z70E108H125TKCqCRi94QoP

不過,在日本政府拼了老命不斷舉債(國債/GDP已經高達200%多)做各項建設,帶頭花錢之下

又加上,中國崛起後,大量從日本引進各種商品與技術,使得日本的經濟狀況其實早在幾年前已經好轉了!

只是,不幸的是,日本又遇上海嘯,衝擊整個產業鏈與供電系統

總之,不能只是看到日本房價持續下跌,就認為台灣也會這樣,必須要更深入去了解他的成因!

民國百年大泡沫的作者就是對日本缺乏認識,使得他錯誤地引用日本的情況來推論台灣的房市!

偏偏他的書還賣得很好....我只能搖頭說,真的太多人都太愚笨了,或是對自己不懂的事情,卻敢妄加下斷語!

yunyunhome wrote:
從幾年前開始,我就吵...(恕刪)


存錢臭了嗎

有錢一定要買房子就對了 買股票買黃金不行喔

我存錢臭了嗎臭了嗎臭了嗎臭了嗎臭了嗎臭了嗎臭了嗎臭了嗎臭了嗎

nVidia_X wrote:
政府不敢給他崩盤, ...(恕刪)


問題出在,如何控制房市是盤跌,而不會演變成崩盤?

你說得簡單!房地產是持續漲或持續跌的!而且是像滾雪球般,越滾越大的!

若是越漲越凶,政府還有辦法限制買方投入,進而壓抑漲幅~

但如果是越跌越凶,無論政府如何作多,白痴或少數有需求的人才會進去買!

若預期會賠錢誰願意跳進去?但預期會轉錢,大家才會想辦法鑽漏洞進來買!

房市必須先跌不下去,才可能慢慢漲起來~



先不說如何做到控制盤跌,而不是崩盤

如果房價持續跌個幾年,你認為人們會不會預期還會跌更多?

當預期跌更多時,市場上缺乏買方之下,本來少數幾個人拋售,但基於先賣先贏之下,最終演變成全面性拋售,那不崩盤才奇怪!

講這麼多還不是一樣

政 府 無 能

那個政黨都一樣

半桶水 響叮噹呢~

yunyunhome wrote:
當預期跌更多時,市場上缺乏買方之下,本來少數幾個人拋售,但基於先賣先贏之下,最終演變成全面性拋售,那不崩盤才奇怪!
...(恕刪)


一樣還是日本,日本幾十年來都是盤跌,並沒有像美國的崩盤。

人生又不是只有靠一個房子就可以過活的
還要養小孩孝順父母的
如果房子貴得要死
每個月錢都繳房貸去了
那要小孩父母啃家裡裝潢填飽肚子嗎
反正一般人沒啥發大財機會
大約都是空手來空手走
中間活得開開心心就好
寧願租房子玩得開心
也不要守大房餓肚子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