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下來後,女王總算發現,台北縣的大房子價格上漲的速度遠遠落後於台北市的小房子,她才總算點頭搬到台北市....
為什麼價格漲幅有差異,這就不用我說了吧?
女王最終答應的理由是:她說,這樣才存得到退休金....
以足夠長的時間來看,就算過程中遇上房地產崩盤,房價上漲率還是遠遠高於存款利息的增加速度!
若只單靠存錢,根本沒辦法好好退休!
張教授曾提過一篇精彩的"台北房價泡沫知多少"的論文
他在論文指出,假設房價會持續漲個不停是極度危險的!
我們的收入跟不上房價上漲的速度,這本身就是最大的危險!
他講的十分有道理,但問題出在,台灣、美國、大陸等等政府,她們在處理泡沫破滅後的手法,始終沒有改變過,那就是:印鈔票!
當鈔票被增加50%之後,你認為這樣的貨幣還能用相同數量去換到相同的房子或物品嗎?這種貨幣還能維持原本的購買力嗎?
答案當然是不行呀! 相對地,大家看到的就是房價漲、物價也漲!
因為鈔票已經沒那麼值錢,他必須拿出更多鈔票來換房子!
這就是為什麼失業率高居不下,房價卻持續漲個不停!
其實他的上漲都來自於政府偷印了很多鈔票造成的!
張教授總是刻意迴避這個問題的根本,只是老是放話說房價高到不合理?其實仔細衡量一下,鈔票的購買力,你會看到其實是合理的!
我是不敢肯定房價或漲個不停,但是我敢肯定政府遇上經濟風暴時他會再度啟動印鈔機!
各位你認為呢?
除非各國政府總算覺悟,不再用這種只會製造更多問題的手段來解決資產泡沫破滅!
但,你想有可能嗎?
以美國金融海嘯為例,試問,如果你是美國央行總裁,面對這麼嚴重的泡沫破滅問題,你會怎麼做?
放手讓銀行倒閉,讓體質良好的銀行存活下來,並讓存活下來的銀行能夠在將來利用獨占地位一口氣賺回來?
然而,美國的問題是,若Fed都不採取任何行動,幾乎全部的銀行都會倒閉!!
因為幾乎所有的美國金融機構或多或少,直接或間接都大量持有次級房貸
次級房貸的問題主要在於,大量金融機構對根本沒收入或超低收入者,借給他根本不可能還得起的貸款
你會問,金融機構怎麼這麼笨,怎麼這麼瘋狂,這樣她們也敢借錢?
有趣的地方就在這裡,華爾街金融鬼才發明了所謂的次級房貸證券化,他假設房貸風險都已經轉嫁出來去了
但問題就出在,每家金融機構為了賺錢大量買了各式各樣金融商品後,這些風險又通通回來了
以致於,幾乎沒有一家金融機構真的閃過次級房貸~
這就是為什麼搞到最後,幾乎每家金融機構都可能倒閉!
對於早已債台高築的美國政府,每年財政赤字越演越烈的美國政府,他除了印鈔票來補這個洞,還有什麼招式?而且由於是整個金融體系都有相同問題,以致於美國這次印的鈔票的量根本是史無前例的多!
這對台灣有什麼影響呢?
雖然台灣被次級房貸影響沒有很大,但首先歐美消費需求大幅萎縮之下,光是這部份衝擊就不小
更大的影響則是,美國政府瘋狂印出的鈔票,有大量流往亞洲新興國家,包含台灣
台灣央行為了避免台幣過快升值,在台幣飆升的過程中,不斷大量買入美元,期望能夠延緩台幣升值的幅度與速度
但央行哪來的錢買美元?央行本身又不會賺錢,他只是替大家保管錢而已~
因此,當央行買入美元之後,他就必須釋出等值的台幣
又加上,台灣政府的債務也相當沉重,各項福利政策不斷釋出,又不斷減稅
你認為台灣政府要如何度過這個窘境?答案還是印鈔票!只是不需要印太多~
回過台灣房地產崩盤史,政府的金融重建基金不知道投入多少資金來補泡沫破滅後的洞?!
這跟美國政府目前正在做的事情其實是一模一樣的!
換言之,就算張教授說的沒錯,台灣房地產泡沫非常嚴重,但不管現在破滅或不破滅,大家手中的鈔票只會更加不值錢而已!
假設目前高達5兆的房貸餘額,因房地產泡沫化崩盤,這裡面導致有大量的房貸變成呆帳,部分體質不良的銀行與金融機構面臨倒閉危機
你認為,政府會怎麼處理?放手讓它倒閉? 問題出在,全部的銀行手上都有大量的房貸呀?
遲早都會被迫推出金融重建基金2.0版來處理這個問題!錢從哪來?還不是印出來的!!
當大量的鈔票又被印出來之後,你覺得你存在銀行裡的鈔票還能保有相同的購買力??
因為鈔票已經沒那麼值錢,他必須拿出更多鈔票來換房子! 相對地,房價又會再"漲"一波上去!
也就是說,房貸餘額的金額越高時,這次讓房市崩盤所帶來的後果將會遠遠超過1990年的那一次!!!
1990年房貸餘額不到1兆,如今已累積至5兆
1990年至今房貸逾餘變化曲線

所以,張金鶚是講得很輕鬆,只會不對逼政府認真打房,務必把房價打下來,但面對5倍大的房貸餘額,你是政府官員,你有辦法想像真的爆掉後,會出什麼事情?要怎麼救?到底要再印多少鈔票?
不管是馬英九繼續執政,或是蔡英文當總統,你覺得哪個人有辦法"解決"這個規模已經十分大的房貸餘額?
我敢跟你打賭,她們只會一邊喊打房,但另一邊又出手"穩"住房價,而不會真打房!
總之,就算真的房市爆掉後,在政府要出手拯救大家之前,你自己得要有辦法撐得過去!
在美國,雷曼兄弟就是玩太大,撐不到政府把他就起來!
像花旗銀行、美國銀行等等就沒玩太大,他撐得過去!
差別在這而已!
對我們個人辦貸款買房子來說,你就要預先準備一筆錢,哪怕這筆錢是借來的都好!
這筆錢必須多到能夠讓你在收入中斷時,持續繳貸款,最好能持續繳個5-10年(崩盤後,5-10年內肯定會再"漲"(其實不是真的漲了)上來)
避免在房地產崩盤時,你就像雷曼兄弟撐不過去,蒙受巨大的損失!
這件事情真的很重要!尤其是房價相對高的當下!
很多人都很勤儉,總想著存了點錢,就趕快拿去償還貸款!其實這對銀行是最有利,但對你個人是十分不利的!
因為,當你繳不出貸款時,你的財務肯定出問題,反而沒有銀行願意借你錢,卻逼你趕快還錢
到那時,就算還借得到錢,你要支付的利息肯定高到嚇人(例如高利貸)
相反地,你現在要購屋的當下,財務狀況肯定是最好的,而且現在資金氾濫下,銀行滿手是錢,放款利息超級低,反而是我們大筆借錢的好時機,以便在將來有經濟動盪時,你能安然度過危機
舉例來說,如果你手上保留1000萬,不去償還貸款,你額外負擔的費用其實頂多0.5%左右!
為什麼這麼說?
現在有很多房貸都是採用銀行1年定存利率加碼0.5%,因此這1000萬不償還貸款,而是存成定存,你只需額外支付0.5%的利息錢而已!
如果你在冒點小風險,投入年報酬2%以上的投資,這筆錢是幾乎沒有成本的!
然而,當你財務出狀況時,你卻能用很低的成本來應付各種風險,持續繳貸款,直到度過風險
代價是多少?才不過0.5%,遠遠低於任何保險費用!!!
對於堅持不買房的人來說,你以為保留存款很聰明,但政府會幹蠢事,泡沫破滅後,他會瘋狂印很多鈔票來解決這個問題,讓你的存款的購買力遲早都會被重創!
也就是說,你堅持不買房,你是真的很聰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