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文是一件好事!
網路上有許多熱心的前輩與老師都非常樂意分享經驗與教訓,
小弟在購買木料之前也不是沒爬文沒去作功課,
一開始預計採用南方松到改用紫心木前後花了三個月時間,
捨棄南方松的最大主因是因為防腐劑,
採用紫心木的最大主因是不用防腐劑XD;
選擇的賣家則是親友推薦,加以網路查詢得知是間頗具規模的公司,
因此,沒有先到賣家那邊看過木料,就用電話約定、傳真估價單作購買契約。
經過賣家一段時間的備料後終於等到木料送來,
紫心木美麗的外表只讓我爽了三分鐘就看見一支裂了三尺多的地板料,
當下電話與賣家聯絡,賣家口頭上告知可以更換,
換?等下20頓的吊車就要把木料吊上六樓頂,怎麼換啊?
何況是地板料角料都是十四尺長的,有幾個家裡的樓梯可以搬十四長的木料上下?
看著送木料的師父汗如雨下,忍下心中中獎的預感把尾款交給師父回去交差,
等到木料掉上樓拆開,豈是一個慘字了得。

第一次買木料就中獎。
先拆了側面觀看比較少裂縫的一悃地板料(50支作一悃),
這是裡面裂的最誇張的一支...裂縫長達五尺,
剩下沒裂的九尺還有兩處裂縫加起來是三尺,
真的把裂縫去掉我只剩下兩塊兩尺多的地板料XD


第一次買木料就中獎。
旁邊角料也沒有好哪去,裂縫不大只是深度起碼也有十來公分,
差別在角料可以剪短來用影響不大。

第一次買木料就中獎。
這支角料裂的長度超過一尺,在訂購的四十支角料中佔了五支,
也只能忍聽當作店木使用了。


第一次買木料就中獎。
在拆開第一捆五十支地板料裡面兩端裂縫超過一吃的數量有十五支,
不足尺寸(沒有拋光到還有明顯鋸痕)的有近三十支,
儘管長度賣家給足430公分(訂購時長度4270mm)還是不符原先設計使用,
不得以把預計地板長度縮減到410公分長。


第一次買木料就中獎。
隨然縮減設計的地板長度,還是有十多支免不了裂縫的地板料,
因此只能保留足夠螺絲能固定地板的寬度而榮裂縫存在。


第一次買木料就中獎。
地板料寬面不足尺寸的地方,留著明顯的鋸痕而沒有拋光到,
目前統計的數量是3/50,窄面沒有拋光到還有明顯鋸痕的就多了,
五十支裡有一半的窄面留有沒拋光到的鋸痕,三分之一的窄面鋸痕是整支十四尺長。


第一次買木料就中獎。
老闆(爸)有交待要愛惜木材,原來是想上膠後忍痛用了,
但是怕以後會後悔還是把這些去掉,留著作些什麼小東西吧。


第一次買木料就中獎。
訂單上註明無白邊,這支是三小?紫心木裡的混血兒?
角料底下是已經做好的地板單體。

老師講的再多,功課作的再多,最終也要徹底實踐才能減少荷包失血,
小弟的第一次就是沒有堅持去現場看
相信賣家的商譽而沒有把細節的瑕疵比率談清楚
談好的細節(瑕疵容許)最好也能在訂單上白紙黑字註明
訂金近可能壓低,有不要訂金的打算
這批十多萬的紫心木實在不敢再去計算痛了都少,
因為老闆(爸)已經照三餐帶宵夜痛罵了...痛到麻木了;
熱心張手歡迎木工新手的賣家當然是有,只是歡迎加入還是歡迎待宰就不可知,
若有疑問是否價格砍太低造就...從一開始我只問賣家能優惠多少,
只有依賣家的價格計算超過太多預算後,更改地板料厚度一吋成七分。
收到木料後花了幾天去整理統計瑕疵的部份去更改設計,
整理當中也電話聯絡賣家幾次,交談中都客氣回應可以換,
最後一次與賣家聯絡時有請教如何預防裂縫在裝釘後擴大,
賣家仍然是客氣的回答在請教其他人後給我回答,
賣家又怎知道我只是在試驗值不值得下回購買木料時再與他交易!

發文前正好看到蔣大那篇文章,因此極力避免可能引起事端的部份,
但求其他前輩能分享經驗予以指正,給予新手購買木料減少荷包失血。
文章關鍵字
對方都說可以換了...您怎麼不讓司機載回去?
建材大都是這樣的
有瑕疵品都可退換貨

您如果是找設計公司
這狀況就是退貨
設計公司會吸收時間+吊車的損失
您是自己發包
那當然就自己吸收了...


自行購料又不去看料
要怪誰?

另外這一篇的用意是?
取暖?
黑心商人?
抱怨文?

不懂功課怎麼做的

在此先謝過兩位指點。

賣家的換貨是指拆開後"清點完"在換,
而且是裂超過三尺的看切下幾尺然後他換我沒裂的幾尺,
說真的,這種換貨方式我感覺不出商家的善意,所以當下照樣付清尾款;
吊車費用不是問題,而是在於佔用道路的安全性,
小地方多的是開車不長眼的,當天好幾輛車是直接撞上或是擦撞交通錐,
完全無視交通錐前的指揮人員警示。
鋪個頂樓隔熱用木地板應該還不需要設計公司,
找了裝潢師父估十多坪的面積的南方松開口十來萬,
有幾個不會心動自己diy?

功課不是沒作好,而是太相信木材行的規模,
文中已經說了看到端裂嚴重還把尾款交給司機,
這就是打算硬吃下來,又何需要取暖?
只是很好奇這個領域是這麼不歡迎diy的新手?
約定中沒有註明的端裂這可以接受,
約定的白邊以及尺寸也是要換到滿意為止,又何須註明?
如果說換到滿意為止是這行的行規,
我非常這樂意下次再跟這個賣家交易。
發文前看到蔣大的文章,所以打字間盡量不去想賣家的名字,
省得在無意間透漏著什麼,只是有時候,
即使沒有指名道姓也會要求有圖有真相,所以就圖文一起上。

木工diy半年多也跑了不少建材行買材料,
我不貨到付款也不殺價,只問最少訂購的數量,如此而已,
多半的建材行仍然不是很友善,難道怕我依所謂的行規一再退貨?
不想花幾天的時間來來回回看料,因為我相信內行騙外行是輕而易舉,
即是現場看、現場切送到家一樣中獎的老師傅也是有的,
選擇這個賣家除了是規模較大,同時也是親友的配合廠商,
儘管推薦人也說該退換貨,但是我寧可改設計也不願花時間拖延工作進度,
這回除了頂樓地板還有頂樓防水重鋪,以及其他房間的壁板裝潢,
一切都是自己買自己diy,等他木料來來去去只會節外生枝。
發這篇主要是把經驗攤開,並請教還有沒有該注意的地方,
又或著有熟悉這領域的能告知更多的的眉角,
如果口頭約定的不算都要依靠一再的退換貨,
那像是除了估價單以外是否需要更為詳細的文字契約?
契約內對於購買的木料又該詳細到什麼程度?
作為一個新手只想對的木料一次送到家,而不是一再的退換貨。
感謝樓主的"慘痛"經驗分享,
建材的良窳確實有時不太好掌握,
更何況是變化很大的木質產品了!

信譽良好的供貨商當然也是評估的要件之一,
有時因為距離的問題很難當場驗貨,
如果連樓主這麼小心都還出問題,
那真的也很難防了...
(不過雖是事後諸葛,您應該當場原車退回!)

樓上的朋友不必這麼酸吧???
取暖文?沒做好功課?
感覺...您只是在幸災樂禍???
您有看到樓主指名道姓的罵供貨商嗎?
還是他有PM給您要取暖?

01再這樣搞下去,誰敢上來分享?
樓主好心將自己經驗分享給版友,
免的有相同需求的人重倒覆轍,
這種事不關己的嘴臉,才真的是...

木材業本來就不好玩
畢竟不是工業可生產的制式產品
問題本是多如牛毛,
而人的主觀好壞,又比牛毛多了還多,以不知道是什麼毛了
為什麼專業的估價要拾來萬,因為(經驗)
經驗告訴它.料可叫多不可叫少,天然的材料,不但會變顏色,也會裂,也會脹,也會縮
只是剛取材時,都剛好不會,-
可是剛好不會不代表以後,可能在工廠時都好,出了貨,上了車,吹了風,曬了日,就像是當兵跑3千,開跑時100人
到達時可不一定

用吊車吊料,省時又省力.
但剩料呢?
樓下直接丟下來?
還是算好材料剛剛好上去?

材料如果剛剛好,如果失手裁錯了長短呢?(在叫吊車來一次吊一隻上去?)還是(吐一口水黏黏了事?)

所以會發生這樣的事,在木材界是正常的!
如果是我遇上,我會:立即打電話給木材行老闆,然後自己驅車去換貨.
在換貨出發之前,我會交代師傅,施工應注意事項!~然在檢視週遭環境,在確認材料數量品質,如果都沒問題了,師傅施工,我去換貨.

專業有專業的作法與處置也有默契.所以為什麼木材行不太愛與外行的做生意.

我覺得 ck0530不必懊惱。
網路上哈莉貓和阿三哥兩位木工達人的BLOG很精彩,實務上也是經驗豐富的木工。不知是他們中的哪位?也曾經跟相熟的木材商購買材料,結果吃了大虧。送來的木料白邊太多!這也是在購買時一再提醒木材商的地方,結果卻依然如此!(他們的BLOG中有提到這件事)

這麼老到的木工達人都依然免不了受氣,何況是我們這些稚嫩如嬰兒的菜鳥呢?

不知道 jasmine889 『......所以為什麼木材行不太愛與外行的做生意』對上述兩位達人之一所發生的事件有何看法?

大家聽過「蠍子過河」的故事吧?!蠍子最後還是螫了烏龜一下,這是天性還是習慣呢?

對於 ck0530不吝於(甚至是「不怕丟臉」)提出自己的經驗與吾等分享,在此深致敬意。


TO:給樓上的

看法是行外人懂得自覺很懂.對木材算法會算,對木頭行情會打聽,對品質會要求

對設計,有自己的一套.

但是沒有長久經營身在其中,在老的師傅再好的經驗,其不過也是一知半解.

很多事情理論與現實有時是不一樣的.

譬如
老師傅要買木料,到底老師傅是很懂的是買木料,還是很懂的是木工技術.

還是很懂買木料又很懂木工技術
那很懂木工技術,是會動手的懂還是嘴上的懂...
以上都是懂...但是倒底是哪一種懂,是很重要的...

會買木料的懂:
長久有在經營.使個眼色,木材商,就知道你要什麼料,等級,如何,要求,及最好價格給你!
因為你太懂!~懂得國外每月最新產地行情,運費,關稅,成本,利潤.一清二楚
這種懂,買木料絕對比較不會出錯

會木工技術的懂:
不用說,真正的師傅,就是在動手的.除了專注就是專注.買木料,要先電電自己是什麼咖.
A咖在業界有影響力客層高檔,絕對一品出貨.B咖不會倒帳的危險,二品出貨.c咖不知道哪裡冒出來的,哇!~!說懂還真懂,說不懂還真的自懂,說要買只要一點點還要剛剛好,說價錢網路才多少,說品質要的都懂懂懂.

最後都懂的,無論木工技術木材材料理論實際都什麼都懂的.都是買三品出貨.因為太懂了.木材商人碰到太懂,其實也不知道如何/?只好交代下去,放在樓上很久的,還有外面淋雨的,整理一下,刨一下.終於庫清啦!

最後想講的是
隔行如隔山,山裡還有分玉山,阿里山,枕頭山.但無論是什麼山,人生也許只應專注一座山
在此先上傳小弟所謂的頂樓隔熱板"單體",完成後的單體長420公分寬71公分。


為了木板的定型使用傳統鍛造鋼木工夾六支,
兩側使用角材與地板成直角一起夾住稍微修正木板的彎曲
地板間隔使用五金行最大的墊片來作等距,
螺絲是採用專賣南方松螺絲的建議使用切尾不鏽鋼,
幸好採用不鏽鋼,要不紫心木遇上鐵鏽像是染上墨汁,
(鐵鏽問題是先前爬文沒有作到的功課),
剛開始製作樣板的時候沒有使用電鑽導引架,
紫心木的硬度讓鍍鈦、hss、台製日製的鐵工鑽尾都撐不過五孔,
鑽兩吋深的孔最好進出個兩三次退掉鋸屑,要不也是過熱後夾斷,
若是比照南方松作法直上切尾螺絲更是每鎖必斷,
使用整隻420公分是避免日後木材變形造成高低差要修整,
因為這個場所也是小朋友嬉戲的地方,
若是採用較短的長度一方面增加日後出現高低差的機會,
再則不可能日日夜夜去注意木材的形變,
況且採用單體方便日後頂樓地板有需要維修的時候拆裝移動。

好的施工團隊並非隨處可遇,
初始請人估價的時後有溝通過一些問題...
我:地面不是很平整有高低落差的地方能否在底下角材部份偷一下。
老闆:我們整面施工整隻角材作底樑不會有高低不平的問題。
我:不能依照規劃的單體作施工嗎?
老闆:這樣作太"搞缸",三天能作完的何必搞這麼久。
我:那螺絲的部份能否用沙拉刀鑽深一點,避免日後有螺絲突出的問題傷害小朋友。
老闆:南方松用釘槍打很深的啦,不會有釘子突出來的問題。
我:木板要留縫讓熱氣流通,只是間隔能否留小一點,至少小朋友手指頭不會伸進去。
老闆:木材隔熱效果很好,留不留縫以後變形都會有縫,小朋友不要給他上來就沒有什麼危險。
...說真的,這樣的施工團隊我真的不敢給他作,
套用網友的說法,到底是誰的家要施工啊!

diy的新手對於材料的估算當然不及專業經驗來的快速準確,
但是笨有笨的方法,三合板釘成420公分長14公分寬去比大概,
量好各邊各點距離使用免費繪圖軟體畫出實際平面圖,
連木板的鋪設也一塊一塊畫上去,
經過這樣去計算的材料應該離實際相差不多吧?
加上原來的設計就是五塊板靠攏裝釘再裁切長度,
除了圓鋸切長度,就是鑽孔鎖螺絲、R刀修邊,還有哪容易出錯?
頂多製作第一個單體的時候多重複丈量的動作,
第一個單體完成之後再依樣複製,這樣應該可以降低很少的裁切失誤,
何況材料的計算對於木材的賣家應該也不是難事,
南方松的接洽小姐看到我計算的數量就很肯定的告訴我面積不只十坪,
她甚至還幫我抓油漆需要的數量,指導施工時該注意的地方,
若非防腐劑的考量,即使貴一點也願意在那花錢買經驗。
材料的數量經過繪圖清點需要93支十四尺長的地板,
為了容錯加以整數方便賣家計算因此訂購時為100支,
其中預計93支裡面還有五支需要裁切符合彎形圍牆,
裁切下的都已經構思製作小朋友的板凳,
diy的木工新手只怕買不夠多來玩,又怎會擔心木料有剩?

經過爬文以及許多前輩在部落格的分享,對於"行規"多少也看過一點,
不解的是,在電話裡溝通時賣家答應的要求...
1.地板料要四面刨光,不上漆小朋友在地板上遊戲不會有危險。
2.地板料每支我都十四尺在用,我不裁短用。
賣家既然可以答應,不表示可以理解我的要求?
或是電話裡的溝通沒有錄音沒有憑據,因此賣家忽略?
但是作為買賣行為成立的報價單裡註明"無白邊""刨光4270x140x18mm",
最終的報價單上"四面刨光"改為"刨光",所以側邊沒刨光這我理解,
那"4270x140x18mm"寬度厚度不足的地方是用給長一點來補足?行規?
難道所謂的行規是白紙黑字也可以忽略?
難道這個領域沒有所謂的商譽?誠信?
任何行業領域我相信不管"奧客"是內行外行應該都是不受歡迎,
木地板鋪房間為了要直紋要顏色,我願意三坪面積購買六坪來挑,
剩下的只不過再封裝收進倉庫當備料,
我自認在此交易過程中也不算是個奧客,
備料時間聽從賣家,送貨時間也是看賣家方便,
看到木料瑕疵的第一時間我想的是"退貨回去司機會不會被罵"?
(連個外行人都唬不了怎幫我送貨?)
馬上電話聯絡賣家得到的回應是...
"切的時候我有看到裂很嚴重,所以多補兩隻。"
"裂超過三尺的部份切下來,切多少尺我換你多少尺"
這樣的回應更堅定我花錢記取教訓的決心!
還是沒規劃的樓面再跟相同賣家購買木料,再來一天換一支?
如果換貨就可以搞定買主,怎不一次送上符合買主標準的木料?
還是遇上外行必定先拿次級摻雜或是抵上,
被發現再來換貨,換貨不得善終再使個"拖"字訣?
這領域的內行打出生就是個內行?
某木工老師分享的翻船經驗又如何去區分這領域的內行與否?

天然的材料不比工業製品的一致性相信多數人都能理解,
木料鋸開後的裂痕比較沒鋸開前固有裂痕必定須要專業判斷?
紫心木的白邊有比其他的木料難分辨?
紫心木上黑到入骨的裂縫如果算是鋸開後的變形撕裂,
或是打包後擠壓甚至貨運過程風乾導致,好吧,我也接受,
問題是把裂縫夾起來怎麼寬度會不足140mm?
紫心木140mm的寬度可以在幾天縮水3mm到10mm還真神奇!
話說回來,今天若是購買原木不管木料怎裂我都可以接受任何瑕疵,
不過兩個尺寸的木料也能出這種貨?
如果是購買三四尺的十坪原木地板料也是去到現場看賣家切一片檢查一片?
既然是專業,什麼樣的東西什麼樣的標準能讓買家接受,在專業人是的心中總有個譜吧?
難道內行的職業買家就不希望送來的貨一次就搞定?
即使是內行購買木料也非要親臨現場監督?
這真是個難以理解又神奇的領域,難道不想出來曬曬太陽嗎?

再次感謝前輩指點以外,作為一個外行新手為這回經驗作個小結吧。
1.即使賣家的合作廠商推薦,不代表賣家不會用次級試探你的內行。
2.賣家的規模大小與經營的年代和"商譽、誠信"是劃不上等號。
3.想要符合要求的材料一次到府,買家必定隨侍在側...甚至押車到府。
4.木料賣家就是行規,除了賣木料以外的全都是外行,是外行就必須接受行規。
5.如果買木料第一次送到府上就全數符合,要有木材行是外行新手的作想。
6.遇到外行的木料賣家一定要善待每次與他的交易,因為必定有許多內行的買家想去騙這外行賣家。

jasmine889 wrote:
TO:給樓上的看法是...(恕刪)

感謝前輩如此明白的解釋,
那領域裡的內行是否也接受警察執法的時候分abc咖?
是否也接受醫生對病人分abc咖?
今天拿三品木料頂上的,又怎知明天他老爸死了就是繼承a咖位置?
木材這一領域真是知道越多越難以理解的百慕達!新手還是小小的玩就好。
如前輩所說的守著這山,等著他行的內行踏進來,
用力拿三品頂上的同時告訴他..."你只是個c咖"。
唉!這社會到底哪裡出問題。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